喜欢与学生互动---水利学院韩娜娜老师
已有十二年教龄的韩老师说与学生交流是让她十分开心的一件事,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她得到了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反馈也得到了教工作上的激情与动力。
担任班主任一职使得韩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格外多,也让韩老师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在学校学生会与她面对面交流课余也会用通讯工具联络,她对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甚至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有问题也会及时找到韩老师问询。韩老师也与小编分享了几个学生常问的问题。比如关于就业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就业压力大,在韩老师看来并不是,社会需求是很大的,许多同学并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而一味的要求工资、福利等待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学、科研,韩老师总是不断的忙碌,她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及人才计划项目,如天津市水务局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滴灌高效灌溉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分养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影响的模拟研究。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科研项目、教改项目,韩老师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韩老师与小编回忆到,从前上学期间十分喜爱打羽毛球,如今工作却疏于锻炼了。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韩老师,抽出时间多加锻炼强健身体。(文字:孔文静)
智慧与优雅的展现---人文学院周谨老师
她是学生眼中气质与美貌的结合,她是课堂上智慧与优雅的展现,她就是——人文学院周谨老师。
学生记者:我知道您在国外留学读书,您觉得国外教育或者素养中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何提升个人修养呢?
周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组织、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方法等等,能力方面比如如何和朋友交往,有能力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多方面考虑问题,这些都会利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开放的思想、开朗的性格,有思想和主见,抓住机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交一些朋友,用人格魅力去吸引身边的朋友们,依靠气质去发现和自己同频率的人。团队中的2+2>5,团结和发展这些品格都会成为一个人完整的人格中很重要的闪光点。
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周谨老师做过达沃斯论坛联络官的经历,她告诉我们“人生会有很多经历,不要在乎金钱的报酬,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当你自己去尝试了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才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到。”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当时间走过,女性的魅力和才华可以依旧闪光”!(文字:张笑 摄影:孙畅)


丁香的芬芳——基础学院张耀方老师
对话中我们得知,遗传学博士学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张老师如今从教有三年半的时间了,一路走来,张老师一直追从着心中的光,逐渐走向了她所憧憬的生活。
比起老式的教育方式“我更愿意去鼓励我的学生,和我的学生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当然不会用成绩来给学生定标签,我觉得做事的能力和态度其实更重要”张老师说,“我之前在做大创的时候带过几个学生,他们的成绩虽然并不是很优秀,但认真的态度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们,这也让我感觉很惊喜”。
张耀方老师在基础学院教授着数门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制药学、基因工程等。面对我们所提出的关于学硕专硕和创业工作的问题,张老师这样详细的解答,“还是依自己而定吧,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走下去”,当然专业技能与不断地丰富自己也是同样重要的,不要荒废自己的大学时光,用这几年历练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在将来你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谈到家庭,张老师的脸更柔和了起来,时不时牵起的嘴角是老师幸福的印证。“因为做老师的缘故,可能大部分心血倾注在了学生的身上,对家庭的照顾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
下午的暖阳透过窗子映在老师的脸上,与其说是采访,我更愿意说这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谈心,是与友人度过的悠悠下午时光。初识张老师时是觉得亲切,而后慢慢地感受到了老师的才情与光热。(文字:任梓嘉摄影:刘圣南)
我特别喜欢学生——计算机学院吴芳老师
学生记者:老师,在您当老师的过程中遇到过最棘手的事情是什么?
吴老师:2015年,有一个学生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面临二次答辩。我当时刚剖宫产第7天,可是心里想到如果这次答辩不能通过,学生面临今年不能毕业,工作后推。联想到学生父母的焦急心情,再也躺不住了。家里人都劝我让悠着点,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坐起来打开电脑,把学生答辩论文从头到尾改好,然后打电话反复叮嘱答辩注意事项。当完成这一切,我感觉特别疲惫,第二天,学生回复答辩顺利通过,我才彻底放下心来,学生真的跟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希望他们有个好前途。
学生记者:当工作和生活发生矛盾时,您是怎么处理的呢?
吴老师:我的家人和孩子不在天津,每天都要乘坐高铁往返。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尽量抓紧时间,提高效率,把每分每秒都给工作。下班后无论多晚都尽量坐高铁回到另外一个城市,照顾家人和孩子。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爱自己的小家。在两个有爱的地方穿梭,是幸福的。今后,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加快,会把我热爱的工作和家庭拉的更近。(文字: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