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科是兽医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学科研究领域。 2006 年,该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根据国家对天津市的定位及天津市要在 2020 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天津市科委和农委确定了“十一五”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种业工程、动物健康养殖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其中保护和发展优良品种、实现动物食品的安全生产、实现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预警信息的现代化等均与预防兽医学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天津市设立预防兽医学硕士点,针对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 , 研究和开发畜禽疾病预防控制高新技术对于服务天津市乃至全国的沿海都市型畜牧业经济以及服务三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学科方向
本学科点现有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动物分子病原学和免疫学 2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该学科以牛、羊、猪、禽主要疫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流行病学及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动物疫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有效的诊断、检测与控制技术,解决限制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1.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研究对于保障我国加入 WTO 后的 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将使动物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与系统控制理论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得到深入的发展,体现出多学科协同解决复杂的动物疫病问题日益重要,可对危害畜禽的主要传染病病原进行综合检测,创新畜禽疫病的检测理论和方法,达到快速、准确诊断多种疫病的目的,进而有效控制畜禽疫病,提高规模化养殖的综合效益。
本研究方向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多种疾病的综合检测技术和疫病的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养殖全程疫病监控技术,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建立了常见传染病的快速特异性诊断方法,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方面,“天津地区鸡主要传染病地方毒(菌)株分离”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药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均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分离鉴定了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JH98 株,成功制备了鸡马立克氏病琼扩诊断抗原 、鸡败血霉形体特异膜抗原 AC-ELISA 快速诊断试剂盒;在猪传染病方面,建立了检测仔猪腹泻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正在进行断奶仔猪衰弱综合症防治技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免疫生物制剂的研究。在天津市科委、农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小区无公害畜禽生产综合技术等课题研究, 在天津及其周围省市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基础,该研究方向针对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复杂、难控制的特点建立了综合快速诊断系统,可为动物混合感染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结合综合控制措施的应用,紧密结合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实际和本学科发展前沿,对本学科的发展和现代化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对于有效控制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群发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重要的作用,可使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有机结合的应用研究得到深入进行,并将从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原学方面揭示动物疫病的病原学变化特点和动物的免疫机理,为开发相应的新型生物制剂,为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动物病原研究方面,本研究方向首创了猪囊尾蚴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立了猪囊尾蚴组织原代培养方法,创建了猪囊尾蚴 CC-97 免疫细胞系,形成了稳定的“四性细胞系”,并于 2000 年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被列为绝密级国家技术,获发明专利一项,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已建立人的血吸虫细胞系和包虫细胞系。另外,对天津地区鸡主要传染病地方毒(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克隆与表达了鸡毒支原体和败血霉形体保护性抗原基因,为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在动物免疫学方面,对猪囊尾蚴进行了细胞灭活疫苗工厂生产工艺研究,正在进行人血吸虫细胞工程疫苗和免疫机理的研究,将为人的血吸虫病控制增加新的技术和方法。在新型免疫增强剂(如植物多糖、转移因子等)增强免疫机理和产品开发方面,“免疫促进剂的开发和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成功了多种畜禽疫苗,正在进行转移因子的克隆与表达。
通过对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进行病原学研究,可以从分子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方面为畜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手段;而血吸虫疫苗及其免疫机理的研究将为国家控制血吸虫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新型免疫增强剂(如植物多糖、活性肽等)和控制多种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将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科队伍
本学科有教授 9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5 人、实验员 1 人,其中博士学位 3 人、硕士学位 14 人。 2001 年“预防兽医学”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2005 年,“动物传染病学”被评为院级优秀课程。承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有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流行病学。
三、科学研究
该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 7 项,转化成果 5 项,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 21.7 亿元,获省部级奖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160 余篇,参加撰写学术著作 5 部。近 3 年,在研项目 18 项,在研经费 218 万元。
四、研究条件
在学院多年建设和 “ 十五“投资 ” 的推动下,该系在重点学科和实验室进行了配套建设,以预防兽医学为重点学科,瞄准农业生物技术科学的前沿,针对天津市滨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要求,于 2003 年建成了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动物疾病治疗中心以及教学实习基地 18 个。
重点实验室现有 PCR 仪、全自动高速冷冻离心机、冷冻切片机、超低温冰箱、多媒体投影仪、麦克奥迪数码显微摄像教学系统、交互式实教转播系统、 ELISA 、低温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仪、冰冻切片机、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子显微镜 和成套多媒体教学设备,能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根据学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学院还将加大本学科实验室投入。
五、人才培养
动物科学系是天津农学院师资力量、科研力量较强的主要专业之一。根据国家教委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结合天津市畜牧业发展的特色,院系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规范和严格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具有扎实的动物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动物保健,动物防疫、检疫和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自 1975 年建院以来,每年招收畜牧兽医专业 1 ~ 3 个班, 2001 ~ 2002 年分别招收动物医学 2 个班。已经培养出 536 名本科毕业生,从事动物生产、动物疫病防治、新产品开发和其他管理部门工作,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获得国家、省、市、部委级奖励以及部门奖励和荣誉称号。
在校期间,按照培养计划,着力加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治学及敬业精神, 1997 年以来,共有 18 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注重外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学生英语水平逐年提高,计算机过级率在 90 %以上;加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尤其加强在天津市兽医站、天津市动植物检疫局、动物医院等 22 个实习基地进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多年来,学生的学习风气良好,掌握的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从而提高了其从业能力;学生毕业论文均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和开发课题,按照指导计划完成,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近年来有 20 余篇在全国和省级以上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天津市规模化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和扩大招生,提高就业率的要求,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通过双修和辅修、选派出国学习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从 2001 年起,与德国滨根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已经有 7 人在读,开创了国内外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与中国农业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预防兽医学推广硕士研究生,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招收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 2007 年起,本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 7 名。
六、交流合作
按照国家、天津市的发展需求,针对沿海都市型畜牧业飞速发展的要求,我们着力加强和完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和师资队伍,每年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农委、科委、教委、企业等项目 3 ~ 5 项, 配合教委、学院的“十一五”投资和学院教学科研楼的建设,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通过加强与美国、韩国汉城农业大学、乌克兰苏木国立农业大学、德国滨根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每年争取 2 ~ 3 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并开展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局等开展“三院三校”的合作攻关力度,解决天津市畜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累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60 余人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
七、导师队伍情况
导师姓名 | 职 称 | 研究方向 |
马文芝 | 教授 |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
杨白亮 | 教授 |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
杨建德 | 副教授 |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
贾英科 | 教授 |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
张国伟 | 研究员 | 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 |
马吉飞 | 教授 |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 |
李富桂 | 教授 |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 |
郝志明 | 教授 |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 |
金天明 | 副教授 | 动物病原学和免疫学 |
郭亮 | 教授 | 动物病原学与免疫学 |
宋桂敏 | 教授 | 动物病原学与免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