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真实,其次是熟练,然后是风格”,在首场讲座中,党委宣传部王英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题,立足学校实际,同时结合自身近十年的从业经验,为通讯员们讲解如何掌握新闻规律,讲好天医故事。讲座中,王英将“记者意识”列为通讯员最基本的素养,只有公正、客观、平等的报到事件,新闻才能更真实,更有张力。在谈到“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时,她列举了十年来参与策划报道的一例例“天医故事”与“天医人物”,并由细节讲起,按照新闻的全面性、即时性、连续性细致分析了新闻写作中的要点和难点。谈到新闻的策划,王英从“爱心暖玉树”讲到“一潭清水 一方净土”,一次次新闻策划都能由小见大,用细节记录下天医历史。“无论是读图时代,还是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微博的广场,还是微信的客厅;信息充斥的背后,是内容的角逐。”讲座最后,王英再次重申“内容为王”,并期待能与通讯员们合作,共同讲述天医新故事。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摄影师陈瑞和受邀进行第二场讲座。陈瑞和从事摄影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新闻、医学摄影理论和实践经验。陈瑞和首先为大家明晰了新闻摄影的概念,他认为,新闻摄影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及时地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他向通讯员们展示了多幅著名的新闻摄影作品,并讲述了照片背后蕴藏的感人故事。随后,陈瑞和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分别就会议摄影、人物摄影、医学摄影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细致讲述,他告诉大家,“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形象。只有当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对象时,才会‘睁大自己的眼睛’。”他多次强调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并鼓励大家要勇于尝试,不要放弃每一次机会。讲座最后,陈瑞和为通讯员们答疑解惑,并对部分通讯员进行现场指导。

最后,党委宣传部部长李运红做总结发言。她表示,通讯员是联结学校与各院系、医院宣传思想工作的纽带,是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力军。加强我校通讯员培训工作,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她强调,作为通讯员首先应充分认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其次,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做好稿件的及时报送工作,重视舆情的监测;再次,较好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与功效,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推动我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取得新佳绩,为把学校建成高水平研究型的医科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字、摄影、编辑: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