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本科生参加第十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并获全国首届“未来的医生”征文奖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学校着力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关怀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教学模式。《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内容设置为四个模块,医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始终,有效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教育的整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讲授、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区实践等方式,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日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受邀参加了在举办的第十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The Tenth China-US Conferences on Medical Professionalism)。王昕宇和常连青两位同学代表团队在“卫星会”学生论坛进行了主题为Tomorrow’s Doctors专题报告。他们的研究立意、英文表达以及精神风貌,获得了中美专家评委的积极肯定,也给其他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会同时为全国首届“未来的医生”征文颁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张云鹏、杨舒、张海橙三名同学获优秀论文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是医学人文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健康报社联合主办,来自国家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Michigan University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大学医院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课程组刘惠军教授、唐健老师以课程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培养模块教学为平台,以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指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2013级、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王昕宇、常连青、张昊坤、李丹、赵莹、苗雨阳等同学组成团队,撰写研究报告Shadow Behind the Light:The Physicians Professional Images in the Nurses’ View提交大会。经过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专家遴选,包括我校在内的8所国内医学院校获得立项资助,受邀参会交流。同时,结合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以学生实践报告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首届“未来的医生”征文活动,我校共25名同学参与投稿,经过专家评审,在260余篇稿件中我校3篇论文获奖。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教育部教指委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专家为他们颁奖。获奖文章将陆续在国家卫计委和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上发表。

供稿: 教务处、医学人文学院、基础医学院 编辑:周书川

相关话题/人文 医师 临床 医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