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熊兴隆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0-05

一. 个人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1961.12
出生地点:陕西户县
性 别: 男
民 族:汉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最高学历:硕士
工作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通信地址:天津市中国民航大学北院9号信箱
邮政编码:300300
电 话:**
电子邮箱:xx_long@126.com
二.学习和工作经历简介
•1979年9月~1983年7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对抗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6月 中国民航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3年7月~1996年10月 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测控技术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6年10月~2001年11月 在信息产业部威海电子工业部凯迪计算机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
•2001年11月~今 在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三. 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业绩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微波雷达信号处理
•激光雷达气象探测与反演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
科研业绩:
•1992.1~1996.10:主管完成了歼轰七232H雷达视频接口装置的研制开发工作。
参加航空航天部SCX-3机载采集系统研制工作,负责数据采集分系统。参加了部级重点项目新歼机载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工作。
•1996年10月~2001年11月:负责开发研制程控交换机数据链路板和传真机。负责开发研制双基色信息显示系统。
•2003.1~2004.6 负责完成横向课题800M集群通信信道阻塞检测仪研制。
•2004.1~2005.12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雷达图像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2006.1~2007.12 参加民航局项目机场雷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民航局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6.1~2008.12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单多普勒激光雷达的风场反演算法研究。
•2007.1~2008.12 参加民航局项目全向信标(DVOR)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9.1~2011.12 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双环光纤的长周界警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3.1~2015.12 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能见度测量仪国产化与测试平台构建。
•2015.1~2018.12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民航联合重点基金:风切变和湍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四. 论著目录
共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 SCI和EI收录20 余篇。
代表性的论著包括:
[1] Xinglong Xiong,Meng Li,Lihui Jiang,Shuai Feng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irrus height with multiple scattering[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COL11(10),october10 ,2013(SCI检索)
[2] 熊兴隆,刘春媛,蒋立辉,李猛。马愈昭,台宏达.多次散射影响下激光大气透射仪测量误差研究[J],光电子·激光,第26卷,第10期,2037-2044页,2015(EI检索)
[3] 熊兴隆,刘雯箐,符超,蒋立辉.考虑多次散射的卷云几何特征和光学特性反演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4卷,第9期,2734-2741页,2015(EI检索)
[4] 熊兴隆,李猛,蒋立辉,冯帅. 多次散射的卷云激光雷达比反演方法研究[J], 电子·激光,第25卷,第6期,1158-1164页,2015(EI检索)
[5] 熊兴隆,李猛,蒋立辉,冯帅. 多次散射的卷云激光雷达比反演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第25卷,第6期,1158-1164页,2014(EI检索)
[6] 熊兴隆,李猛,蒋立辉,冯帅. 多次散射的卷云激光雷达比反演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第25卷,第6期,1158-1164页,2014(EI检索)
[7] 熊兴隆,刘雯箐,蒋立辉,李猛,冯帅. 考虑多次散射的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第25卷,第9期,1472-1478页,2014(EI检索)
[8] 熊兴隆,李猛,蒋立辉,冯帅.极点均值型经验模式分解及其去噪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42卷,第6期,1628-1634页, 2013(EI检索)
[9]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庄子波.非线性方程法确定低空探测机载激光雷达消光系数边界值[J],光电子·激光,第23卷,第7期,1356-1362页,2012(EI检索)
[10]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庄子波.基于不动点原理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边界值确定方法[J],光电子·激光,第23卷,第22期,303-307页, 2012(EI检索)
[11]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庄子波.改进的牛顿法确定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J],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1卷,第7期,1744-1749页, 2012(EI检索)
[12]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Mie散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第41卷,第1期,89-95页,2012(EI检索)
[13] 熊兴隆,冯帅, 蒋立辉,庄子波.一种新的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确定方法[J],光电子·激光,第22卷,第11期,1169-1175页, 2011(EI检索)
[14] 熊兴隆,蒋立辉,许明妍. 一种基于Mie散射原理的能见度测量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第21卷,SUPPL,176-179页, 2010(EI检索)
[15] 熊兴隆,蒋立辉,庄子波,冯帅.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设计[J],测控技术,第30卷,第3期,8-10页, 2011
[16] 熊兴隆,闫朴,蒋立辉,庄子波.测风激光雷达应用于机场能见度及云底高探测[J],激光应用技术,第40卷,第8期,817-820页, 2010
[17] Xinglong Xiong,Shuai Feng,Lihui Jiang.Research on lidar visibilit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irport,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CEICE),3514-3517,Wuhan,2011(EI检索)
[18] Xiong Xinglong,Xu Yue, Jiang Lihui,Lei Yanping,Zhuang Zibo.Time delay estimation algorithm used in ultrasonic wind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ingapore,September 16, 2011 - September 18, 2011(EI检索)

相关话题/中国民航大学 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