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通讯员 杨丽莎
“十年星迹闪耀,自强之魂永存!”4月21日,由中国民航大学团委主办,自强社承办的“自强之星访谈”活动在南三教学楼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雷雯、丛慧芬、王艺、杨振、陈俊炬和邓国志6位优秀的“自强之星”分享他们在学习、工作上的经验与“自强”道路上所经历的故事。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自强之星”评选,在中航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进一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的要求。
坚持铸就梦想
每一位自强之星走过的路、坚持的梦想与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样,但他们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不断前进。不管是道德风尚类自强之星标兵雷雯、实践服务类自强之星丛慧芬、陈俊炬还是励志自强类自强之星王艺、杨振,也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他们都在用拼搏精神不断坚持前行着,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2014级电子信息与自动化雷雯讲述了她长达9年的公益之旅,组织众筹、徒步、募捐,去过玉树、易县支教,去过无数次敬老院、特殊学校,她始终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保持初心,一路前行。在访谈会上,雷雯还提到自己发起的“快筷行动”活动,倡导人们抵制使用一筷子,为绿色做奉献,引起在场学生的共鸣。
2014级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王艺对失败的不屈服,对不可能的挑战,对选择的坚持。只因同学一句无心的讽刺“你连女生都打不过!”,而痛下锻炼身体的决心。他在一年时间里,手心的茧子从无到有、从白到紫、再到磨破后长出新的,终于从1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到后来的连续完成30个,并打破学校翻单杠的记录。他说:“决定去做了,就认真地做,当你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的时候,也许谁都看不到你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但一个小小的成功就足够让自己泪流满面。”
置之死地而后生
雏鹰在出生不久就会被父母扔出巢穴,让它在生与死的关头学会飞翔,凭着求生的欲望雏鹰奋力挣扎, 使劲拍打自己的翅膀,终于翱翔于万里碧空。人往往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逼入绝境,才会发掘出身体最深处的潜力。邓国志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邓国志是2012级理学院的学生,开学报到时,他只在家中拿了7000元便只身前往中航大求学,此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靠自己。他说:“我就想把自己置于死地,因为人穷则思辨,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大学前三年,他累计获得奖学金达27000元,兼职和勤工助学收入约5000元,已远远超过四年的学费和住宿费总和。邓国志回忆大一的经历,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失败,如军训负责人竞选的失败、年纪助理竞选中唯独自己落选、院学生会的拒绝等,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邓国志非常失落甚至绝望。因为自己陷入这样的绝境,无法前进也无路可退,于是他凭着自己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不断地提升自己,促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强大起来,最终成为今天让人羡慕的他。
自古成功多磨难,最终能成为一个佼佼者是挫折和磨难使然,因为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失败者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注定失败。
分享学习工作经验
观众在现场互动环节表现十分活跃,在场学生就学习方法、时间分配、心态调整和如何做好班委等多个方面向六位“自强之星”提出自己的疑问,六位获得者也认真聆听思考并为在场观众解疑答惑。
2014级外国语学院丛慧芬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每天坚持二十分钟读英语,相信二十天后的自己就会不一样!” 2014级航空工程学院杨振对关于作为班委如何做好同学们的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要以一个很坦诚的姿态与班里同学相处,大家肯定都能理解你的出发点和工作都是为了班级,总之以‘诚’字为先。”王艺也对如何诠释自强精神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路走来我明白并一直坚持着,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跪着也要将它走完,自己的性格也在不知不觉的变得特别有毅力,变得积极向上,变得成了无所畏惧。也许社会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更需要那么几个人,为身边的同学,朋友起个带头作用,这就是自强精神所在。”
2015级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生严军帅表示:“学长学姐们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但他们都是那么的优秀,听完这次访谈会以后我觉得我也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向着下一届‘自强之星’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