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红叶)12月23日,人民网2016大学校长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出席,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杰翔致欢迎辞。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代表学校应邀出席,外国语学院2013级学生黄丽入选10名优秀志愿者协助主办方进行媒体报道和网络直播。

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由人民日报社政文部指导、人民网主办,至今已举办三届。本届由呼和浩特市政府承办,主题为“坚持立德树人 建设一流大学”,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70多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参加论坛,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首尔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12位国际知名大学校长通过视频发表观点。

吴仁彪提出了“一流大学不能一个标准,特色没有高低之分”的观点,指出学科评估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争创一流,并表示中航大综合考虑“强特色和入主流”,已制定出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特色一流学科,特色一流专业”(“三一流”)的发展方向。

在主题为“如何建设好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分论坛上,吴仁彪以西点军校为例,从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富有浓郁的巴西特色入手,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一个标准,对于高校来讲,特色没有高低之分,特色就是一流。“西点军校并没有强有力的科研,但是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将领,成为世界公认的一流军校。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节目都‘很巴西’,成本却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1/10,观众也觉得里约、伦敦、北京三个奥运会开幕式不分伯仲。”吴仁彪如是说。
“目前的学科评估没有分层、没有分类,博士、硕士都在一起;211、985院校和普通学校在一起。”吴仁彪指出评估指标体系成了指挥棒,导致高校学科没有特色,“中国在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三个学科:化学、工程,材料占到73%,难道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只搞了这三个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都在一起评估,铁路和民航该怎么比?”他建议国家实施“双一流”时要将择优、择需统筹考虑。
在随后的直播采访中,吴仁彪认为,“双一流”建设能够打破985、211的校别歧视,能够不再固化身份,而是促进高校和学科动态竞争、动态调整,这将给许多非985、211的高校带来了发展机会。对于“学校如何发挥特色,争创一流”的问题,吴仁彪表示,中国民航大学2011年建校60周年校庆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提出将中国民航大学建成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的民航类高等学府,为中航大“双一流”建设、特色一流学校建设明确了发展目标。今后中航大发展不仅要关注国内的学科评估,还要瞄准世界著名的民航高等学校,如美国的安伯瑞德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民用航空技术大学等。民航局已经将特色一流大学和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列入了明年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