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学科、专业
凡我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
二、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1、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2、学习年限为2-3年。
三、申请资格
1、持有外国有效护照;身体健康;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西安交通大学各项规章制度。
2、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3、申请人的学业成绩、学术水平以及语言能力等条件须达到所申请专业的入学要求。
四、申请时间
2007年3月15日-7月15日(额满为止)
五、申请材料
1、《西安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
2、学位证书的原件或公证件(中文或英文);应届毕业生提供预期毕业证明;
3、本科阶段全部课程及成绩单的原件或公证件(中文或英文);
5、两封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位人员)的推荐信(中文或英文);
6、HSK等级证书复印件;
7、护照复印件(护照必须是有效的普通护照),护照尺寸照片1张;
8、报名费400元人民币(可交纳现金或汇款,汇款方式见十一)。
六、录取方式
根据申请材料和本科阶段的成绩择优录取,录取材料于2007年7月30日前寄出。
七、入学时间
2007年9月初,具体时间以《入学通知书》为准。被录取的学生须严格按照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西安交通大学办理注册手续。超过入学规定时间三周以上未办理入学注册报到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八、学费标准
1、被我校录取的外国留学生,除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者,均为自费全日制研究生。
2、学费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公布的收费标准执行。
硕士研究生: 25000元人民币/年
硕士(医学)研究生: 50000元人民币/年
九、生活费用(仅供参考)
根据西安的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预计住宿费:3000—20000元人民币/年;饮食费:3000—6000元人民币/年。
住宿费标准
种类 | 1个月以内 | 1个月~6个月以内 | 6个月以上 |
II类单人间 | 65元/天 | 56元/天 | 1200元/月 |
II类双人间 | 36元/天 | 32元/天 | 735元/月 人 |
I类单人间 | 80元/天 | 70元/天 | 1440元/月 |
I类双人间 | 130元/天 间 | 110元/天 间 | 2000元/月 间 |
十、奖学金
西安交通大学设有高层次留学生奖学金,希望获得奖学金的申请者,可在提交入学申请资料时,同时提交《西安交通大学高层次留学生奖学金申请表》。
一等奖学金:
全额免除学费并提供生活费(硕士生:1000元/人、月)。一等奖学金名额为5名。
二等奖学金:
全额或部分免除学费。二等奖学金名额为若干名。
十一、汇款帐号
外汇(学费、住宿费):
户名:西安交通大学
帐号:297938032778095014 美元
297938032778095027 日元
297938032778095013 港元
297938032778095038 欧元
开户行:中国银行西安交大支行
人民币汇款:
学费:
户名:西安交通大学
帐号:3700023509088100314
开户行:西安市工商行互助路支行
住宿费:
户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帐号:3700023509014426097831
开户行:西安市工商行互助路分理处
十二、联系方式
报名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生办公室(科学馆116室)
通讯地址:中国 陕西省 西安市 咸宁西路 28 号
邮政编码:710049
联系人: 李冲霄 电话(Tel):+86 29 82665924 传真(Fax):+86 29 82665923
张 华 电话(Tel):+86 29 82655450 传真(Fax):+86 29 82655059
E-MAIL:adm-sie@mail.xjtu.edu.cn sie-xjtu@mail.xjtu.edu.cn
附件:
学院 | 专业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技术及应用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环境科学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理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
航空航天学院 | 工程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
材料力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
医学院 |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儿科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
理学院 |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应用化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分析化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科学技术哲学 高等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文艺学 传播学 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经济与金融学院 | 财政学(含:税收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社会学 经济法学 |
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