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和
研究领域(方向)
半导体器件物理及模型研究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
视觉信息与图像处理VLSI设计
VLSI可测性设计
类脑计算
个人及工作简历
2017/11-2018/11,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
2012/12-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微电子学院,副教授
2013/2-2013/5,英国利物浦大学,短期交流学习。
2009/10- 2012/10,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后
2009/02 – 2012/12,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微电子学系,讲师
2003/09-2008/12,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博士
1999/09-2003/07,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科研项目
1.核高基重大专项分课题:通用工业智能测控终端SoC芯片研发及推广应用——芯片模拟前处理电路技术研发(2017ZX01030-204-002),2017-2019,主持。
2.GF模拟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XXXX器件研究,2018-2019,主持。
3.GF模拟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XXXX A/D转换器结构研究,2017-2018,主持。
4.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硅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纳米尺寸SOI MOSFET器件热生成及导热机理模型研究,2016-2017,主持。
5.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合作项目:XXXX芯片,2016-2017,主持。
6.“核高基”重大专项子课题:XXXXXX,2015-2017,主持。
7.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系统的研发,2015-2017,参与。
8.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合作项目:SAR ADC数字校准算法研究,2015-2016,主持。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机掺杂纳米SOI MOSFETs器件模型研究,2014-2016,主持。
10.国家电网项目: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芯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4-2016,参与。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绑定自组织网络的弱状态路由与后IP寻址,2012-2016,参与。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i SOI微剂量阵列探测器物理设计关键问题研究,2012-2015,参与。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垂直围栅MOSFET 工艺、性能及模型研究,2012.1-2015.12,参与。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超深亚微米SOI 器件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新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2-2015,参与。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NoC 的同构多核SoC 并发在线测试研究,2011-2013,参与。
1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微纳米SOI 器件的重离子位移损伤效应机理研究,2011-2013,参与。
17.西安交通大学学科综合交叉类科研项目:多种辐射机制下微纳米SOI器件效应分析与加固设计,2001-2013,主持。
18.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类项目:多维相似性测试图形理论及其在纳米电路测试中的应用,2011-2012,主持。
19.“核高基”重大专项子课题:XXXXXX,2009-2012,主持。
2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非均匀掺杂全耗尽SOI-MOSFET I-V模型研究,2010-2012,主持。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发表论文
[1] 张国和, 黄凯,张斌, 符欢欢, 赵季中.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与笔画宽度变换的自然场景文本提取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7.01.05, 51(1):135-140.
[2] Sufen Wei, Guohe Zhang*, Huixiang Huang, Jing Liu, Zhibiao Shao, Li Geng, Cheng-Fu Yang, Analytical subthreshold current modleing of nanoscale ultra-thin body ultra-thin box SOI MOSFETs with a vertical gaussian doping profile,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6,159(7):9-16.
[3] Sufen Wei, Guohe Zhang*, Zhibiao Shao, Huixiang Huang, Li Geng, Analytic modeling ofpotential and threshold voltage for short-channel thin-body fully depleted silicon-on-insulator MOSFETs with a vertical Gaussian doping profile,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6, 55(10): 104201-1-9.
[4] Tian Zhao, Xuan Liu, Guohe Zhang*, Yali Su, Design of a Programmable and Low-Frequency Filter for Biomedical Signal Sensing Applications,CISP-BMEI 2016,Datong, China. 2016.10.15-2016.10.17.
[5] Peilin Jiang, Fei Wang, Xing Wang, Xuetao Zhang, Ding Ding,Hui Li, Guohe Zhang*, A Novel Cascading Red Blood Cell Segmentation Method,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AND HEALTH INFORMATICS, 2016, 6(7):1708-1713.
[6] Guohe Zhang,Y Gu,J Li,H Tao, An Improved Model of Self-Heating Effects for Ultra-thin Body SOI NMOSFETs Based on Phonon Scattering Analysis,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2015, 36(6):534-536.
[7] Guohe Zhang, Yunlin Zeng, Feng Liang, A novel SEU tolerant SRAM data cell design,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12(17), 2015.
[8] Wang Li, Zhang GuoHe*, Zeng YunLin,A novel SEU tolerant SRAM data cell desig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8(11):1983-1988, 2015.
[9] Yuwei Gu, Chengqing Wei, Guohe Zhang, Xuejie Shi, A Fast 3-D TCAD Structure Generation Method for FinFET Devices and Circuits Simulation, Chin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15, 2015.
[10] 曾云霖,苏亚丽,张国和*.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设计,第七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太原,2014.8.4-8.8. (in Chinese)
[11] 刘晓波,刘沛,刘书焕,张国和*. 一种应用于粒子探测器的低噪声模拟前端电路设计,第七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太原,2014.8.4-8.8.
[12] 张国和,冀丽丽,张林林,雷绍充,梁峰,一种低功耗测试图形生成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47(2),47-52,2013.
[13] 张国和,郑雪,陈克斌.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SIM SOI模型参数提取,微电子学与计算机,30(1),90-94,2013.
[14] Guohe Zhang, Kebin Chen, Xue Zheng, Feng Liang, Zunchao Li, A Subthreshold Swing Model for Fully-Depleted Silicon-on-Insulator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Vertical Gaussian Profile,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3, 52(1), 014301:1-5.
[15] Feng Liang, Luwen Zhang, Shaochong Lei, Guohe Zhang*, Kaile Gao, Bin Liang,Test Patterns of Multiple SIC Vector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BIST Schemes,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dion (VLSI) Systems, 2013, 21(4):614-623.
[16] Tang Du,Li YongHong,Zhang GuoHe,He ChaoHui,Fan YunYun,Single event upset sensitivity of 45 nm FDSOI and SOI FinFET SRAM,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6(3), 780-785,2013.
[17] Ma Rong, Zhang Yulong, Zhang Guohe. On a Kind of Dirichlet Character Sums,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 750964:1-8, 2013.
[18] Guohe Zhang,Kebin Chen,Feng Liang, A Subthreshold Current Model of Fully-Depleted Silicon-on-Insulator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Vertical Gaussian Profile,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51(2), 024301:1-5, 2012.
[19] Guohe Zhang, Huibin Tao, Jun Shao, Shaochong Lei, Feng Liang,Low-power programmable linear-phase filter designed for fully balanced bio-signal recording application,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9(17),1402-1407,2012.
[20] Guohe Zhang, Jun Shao, Feng Liang, Dongxuan Bao,A novel Single Event Upset hardened CMOS SRAM cell,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9(3),140-145,2012.
[21] Guohe Zhang, Jun Shao, Xiao Xiao, Xiaoying Wang, Low-Power Programmable Linear-Phase Filter for Fully Balanced Bio-Signal Recording,The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2012.10.16-20, Zhoushan.
[22] 张国和,邵隽,陈婷. 正背栅SOI-MOSFET二维阈值电压解析模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34(1),29-34,2012.
[23] 胡志良,贺朝会,张国和,郭达禧,超深亚微米SOI NMOSFET中子辐照效应数值模拟,原子能科学技术,45(4),456-460,2011.
[24] 肖筱,张国和*,SOI MOSFET中子辐射效应模拟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会议, 258-263页,三亚,2011.11.17-19,大会报告.
[25] 李尊朝,尤一龙,张国和,张莉丽,崔吾元. 垂直硅纳米线工艺研究,第十七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141-144页,三亚,2011.11.18-20,大会报告.
[26] Xue Zheng,Guohe Zhang,Kebin Chen, A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Research Symposium, **, 1-2, Maryland, USA, 2011.12.07-09.
[27] Guohe Zhang,Shaochong Lei, Feng Liang*,Mamoru Tanaka, Basnet Ganesh Kumar,Design of Four-wave Oscillating Cellular-Neural-Network,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8(12),944-949,2011.
[28] Zhang GH, Shao ZB, Zhou K. Threshold voltage model of short-channel FD-SOI MOSFETs with vertical Gaussian profile.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2008, 55(3): 803-809.
[29] Zhang GH, Wang B, Liang F, Shao ZB. A Low-Kickback-Noise and Low-voltage Latched comparator for high-speed Folding and Interpolating ADC.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5(22): 943-948.
[30] Zhang GH, Shao ZB, Hu ZG. A Novel Capacitor-less 2-T SOI DRAM Cell.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Research Symposium, 2007:56-57.
[31] Qi Y, Zhang GH, Shao ZB, Wang B. A low kick back noise latched comparator for high speed folding and interpolating ADC. 9th IEEE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December 2008:272-275.
[32] Zhang GH, Shao ZB, Zhou K, A Compact Model for Overlapped LDD FD SOI MOSFETS.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 Research Symposium, 2007: 136-137.
[33] Zhang GH, Shao ZB, Zhou K. Threshold Voltage Model for a Fully Depleted SOI-MOSFET with a Non-uniform Profile. 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7, 28(6):842-847.
[34] Zhang GH, Shao ZB, Han B, et al. Study of a Novel Fully-Depleted Dual-Gate MOSFET. 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7, 28(9):1359-1363.
专著
[1] 雷绍充,梁峰,张鸿,张国和,SOC测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专利授权与申请
[1] 雷绍充, 张国和, 曹磊, 王震, 梁峰, 刘泽叶,集成电路测试数据的压缩生成方法,中国,ZL2.8.
[2] 雷绍充, 王震, 张国和, 刘泽叶,一种集成电路的低功耗二维测试图形生产器,中国,ZL0.6.
[3] 包东烜, 邵志标, 张国和, 姚剑峰,一种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脉冲的半动态触发器. 中国,ZL4.0.
[4] 张国和,姚思远,李剑雄,赵晨,顾亦熹,一种新型的抗单粒子翻转SRAM存储单元.中国,ZL1.7.
[5] 张国和,李剑雄,赵晨,姚思远,顾亦熹.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敏感放大器.中国,ZL9.6.
[6] 张国和,曾云霖,段国栋.一种高写入速度低静态功耗抗单粒子翻转的SRAM单元,中国,ZL5.2.
[7] 段国栋,赵晨,王飞,梅魁志,张国和,张斌. 一种连通量统计信息提取方法及VLSI结构,中国,ZL4.2。
[8] 张国和,曾云霖,段国栋.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SR锁存器,专利申请号:CN0.1.
[9] 张国和,曾云霖.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 专利申请号:CN7.
[10] 张国和,曾云霖,顾郁炜,陈云. 一种两步转换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结构, 专利申请号:CN9.2.
[11] 韦素芬,黄辉祥,张国和,邵志标,耿莉. 一种体接电位PD-SOI MOSFET二维阈值电压解析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和阈值电压计算方法, 专利申请号:CN6.9.
[12] 张国和,顾郁炜,王金磊,闵瑞清,雷绍充. 一种提高ADC采样精度的电路结构及方法, 专利申请号:CN4.0.
[13] 张国和,陈云,王丽,段国栋. 一种具有低延时功耗积的抗单粒子翻转的锁存器, 专利申请号:CN5.X.
[14] 常文治,顾郁炜,毕建刚,王金磊,闵瑞清,邓彦国,吴立远,张国和,雷绍充. 一种新型12位平方运算组合电路, 专利申请号:CN3.1.
[15] 毕建刚,王金磊,常文治,顾郁炜,闵瑞清,袁帅,邓彦国,张国和,雷绍充. 一种快速开方集成电路, 专利申请号:CN6.5.
[16] 常文治,王金磊,毕建刚,顾郁炜,闵瑞清,杨宁,是艳杰,张国和,雷绍充. 一种优先权判断电路, 专利申请号:CN5.X.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angguohe@xjtu.edu.cn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 zhangguohe.gr.xjtu.edu.cn
联系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更新日期:2017-12-08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国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6
相关话题/电子 信息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国伟
张国伟研究领域(方向)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主要从事构造地质与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个人及工作简历1939年1月1日生于河南南阳。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磊
张磊研究领域(方向)表面等离激元(Plasmonics)、超构表面(Metasurface)、纳米光子学(Nanophotonics)、结构色显示(Structuralcolor)非线性光学(Nonlinearoptics)、光与物质相互作用(Light-matterinteraction)个人及工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鸿
张鸿研究领域(方向)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包括:模数转换器,高速接口电路,新能源系统电池管理集成电路,生物医疗芯片等。个人及工作简历张鸿,副教授,微电子学系副院长,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工程中心主任。200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并留校,2009年在比利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太镒
张太镒研究领域(方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数字音视频技术。个人及工作简历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67年至1978年在陕西延安无线电总厂任技术员。1978年至1981年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1年至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楠
张楠研究领域(方向)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局部无序结构、电子材料电场诱导微结构变化、高性能压电材料个人及工作简历教育经历:2005/10–2009/10,牛津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2001/9–2005/7,南京大学,物理,学士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2017/6-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渭乐
张渭乐研究领域(方向)研究工作主要关注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多天线技术、时频同步技术、正交频分复用、协作通信、无线定位技术等。个人及工作简历200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9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国家公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未展
张未展研究领域(方向)智能e-Learning理论及技术,涉及多媒体网络与通信、云计算、移动计算、数据挖掘等相关研究领域。个人及工作简历2015.5-至今: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03-2016.03: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访问****。2014.10-2015.05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新曼
张新曼研究领域(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生物特征识别、机器视觉及视频分析等。个人及工作简历200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Informatics》、《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小宁
张小宁研究领域(方向)平板显示技术,等离子体电子学个人及工作简历张小宁,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真空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和IEEE会员,国家平板显示标准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光电成像与显示技术专业委员秘书长,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器件,等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兴军
张兴军研究领域(方向)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海量存储系统与技术;并行/分布式处理技术。个人及工作简历200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Jan2004~Dec.2005]),英国Aston大学ResearchFellow([Feb.2006~Jan.2009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