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陆根书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8-13


Prof.LuGenshu





我的新闻

多位专家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报告2013-08-28
文东茅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1
黄斌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0
熊庆年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授课2013-08-08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在西安交大举办2013-08-06
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陕西师大召开2013-01-12
更多新闻...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gslu@mail.xjtu.edu.cn
----------------------------------------------


Dr.LuGenshu
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
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Tel&Fax:86-**
Email:gslu@mail.xjtu.edu.cn


荣誉称号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2003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共产党员
――――――――――――――――――――――――――――――
■2000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入选者
――――――――――――――――――――――――――――――

主要任职


?陆根书,男,江苏溧阳人
―――――――――――――――――――――――――――――――――――――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
■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委员会委员
―――――――――――――――――――――――――――――――――――――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

教育与工作经历


1
1982.9-1986.7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学习并获管理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
1986.9-1989.6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并获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3
1996.3-1999.9
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教育经济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4
1990.10-90.12
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赴香港大学从事合作科研3个月

5
2001.7-2002.7
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

6
1999.12
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个月

7
2008.10.24-2009.1.24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3个月
81986.7-1996.3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教、讲师
91999.10-2002.7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102002.8-至今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112000.3-至今任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122006年-至今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指导教师
13
2011年-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政策经济分析”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



-----------------------------------------------------------------

Prof.LuGenshu





我的新闻

多位专家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报告2013-08-28
文东茅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1
黄斌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0
熊庆年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授课2013-08-08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在西安交大举办2013-08-06
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陕西师大召开2013-01-12
更多新闻...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gslu@mail.xjtu.edu.cn
----------------------------------------------


Dr.LuGenshu
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
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Tel&Fax:86-**
Email:gslu@mail.xjtu.edu.cn


荣誉称号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2003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共产党员
――――――――――――――――――――――――――――――
■2000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入选者
――――――――――――――――――――――――――――――

主要任职


?陆根书,男,江苏溧阳人
―――――――――――――――――――――――――――――――――――――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
■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委员会委员
―――――――――――――――――――――――――――――――――――――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

教育与工作经历


1
1982.9-1986.7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学习并获管理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
1986.9-1989.6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并获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3
1996.3-1999.9
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教育经济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4
1990.10-90.12
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赴香港大学从事合作科研3个月

5
2001.7-2002.7
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

6
1999.12
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个月

7
2008.10.24-2009.1.24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3个月
81986.7-1996.3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教、讲师
91999.10-2002.7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102002.8-至今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112000.3-至今任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122006年-至今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指导教师
13
2011年-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政策经济分析”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



-----------------------------------------------------------------

讲授课程


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教育统计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2.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
3.大学学习学(全校一年级大学生学习与成才指导课);
4.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5.教育政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招生信息


■博士生招生学科与方向:
?马克思主义原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策教育”方向
?社会发展理论、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
?教育政策经济分析,教育经济学


-----------------------------------------------
■硕士生招生学科与方向: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教育经济学”方向
?教育政策经济分析、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

教学资源

文件夹我的文档最近文档搜索

文件夹文件夹数文件数

教育政策分析01
教育研究方法00
教育统计学00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暑期研讨班023
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014

显示5条结果。

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

桃李满天


名称性别学位是否毕业目前所在地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经济分析)
―――――――――――――――――――――――――――――――――
?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
―――――――――――――――――――――――――――――――――
?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研究
―――――――――――――――――――――――――――――――――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



近年来主持的部分项目
序号
来源
名称

1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AStudyofDemandforHigherEducationwithreferencetoEducationalFinanceinHongKongandMainlandChina(CUHK4209/02H,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钟宇平教授为第一负责人,陆根书教授为第二负责人)

2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ExpectedRateofReturn,AbilitytoPayandWillingnesstoPayintheFinanceofUniversityEducation(CUHK4042/97H,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钟宇平教授为第一负责人,陆根书教授为第四负责人)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06XZZ016)

4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学生学习经历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084)

5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基于公平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编号:NCET-08-0452)

6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
全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调查与研究(学位办[2007]73号文)

7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2010年)
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研究

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高校科研与技术转移的效率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DIA050135)

9
中国科协委托课题(2010年)
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与价值观典型调查研究

10
2007年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大专项子课题
现代大学特色定位及其分类标准研究(教技委[2007]7号)

11
2005年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大专项子课题
我国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教技委[2005]17号)

12
教育部200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高等教育扩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公平之影响的研究

13
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研究项目)
基于学生学习经历的高校教与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G02)

14
2009年陕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9BZ02)

15
2007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研究型大学在陕西高教强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陕教高〔2007〕68号)

16
第三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陕教高[2005]47号)

17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课题编号:SGH10006)

18
教育部新世纪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项目
基于学生视角的本科教学质量改进途径与方法研究(教研所[2007]02号)

19
苏州市2008年度软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模式及支撑政策研究(SRZD0801)(苏科计[2008]150号)

20
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类项目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站式服务方案设计研究

21
2011年度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
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及其政策措施研究

22
2011年度通理学院委托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与通理办学模式研究

23
2011年度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
研究生学习经历、学习投入状态调查研究

24
2011年度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
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研究

25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研究

26
200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课题编号:SK0401)

27
200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西交教[2004]91号)

2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规划课题
大学学习的社会生态环境、教师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之影响的研究(课题编号:06AIS0670145)

2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参考教材项目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005年,合作主持人)

30
西安外事学院七方研究所立项课题
民办高等学校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之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参与的部分项目
序号
来源
名称

1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SeekingHigherEducationAbroad:ChoicesandReasonsofStudentsinmainlandChina(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孔繁盛教授主持,2006/2007)

2
香港贸易发展局咨询项目
ExportPotentialofHongKong’sEducationServices(2004年)

3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EducationandWork:theEfficacyofSchoolingonHumanResourceDevelopmentinThreeRegionsinChina(CUHK4379/00H)

4
香港中文大学资助项目
PerceptionsofFacultyWorkLifeintheChineseMainland:AStudyonThreeComprehensiveUniversitiesinDifferentRank

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
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教社司函[2004]256号)

6
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020年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子课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创新能力培养

7
2009年陕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研究(第一参加人,项目编号:09BG16)

8
2009年陕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
研究型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第二参加人,项目编号:09BZ01)

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彭康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

10
陕西省教育厅委托项目
陕西省高校跨校选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2001年1月-2001年7月)



获奖的部分成果
序号
获奖人
获奖成果名称
获奖类型及等级

1
刘念才、赵文华、朱军文、冯倬琳、陆根书、刘仲林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
姚聪莉,陆根书,刘晓君,崔智林
陕西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2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
朱继洲、陆根书、申小莹、钞秋玲、刘朔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学习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03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4
陆根书,程光旭,杨兆芳
大学课堂学习环境论
2012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第七次(2009-201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
陆根书等
构建高校科研评价系统,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2009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6
陆根书、钟宇平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04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
陆根书、于德弘、刘朔
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2007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8
刘朔、陆根书、崔瑞峰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07年陕西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9
陆根书、吴军华
陕西建设教育强省的环境分析与对策
2009年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0
钟宇平、陆根书
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009年7月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9)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11
于德弘、陆根书
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2005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三等奖

12
钟宇平,陆根书
高等教育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之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1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高教研究论文二等奖

13
陆根书,林毓锜
论自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
1991年获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

发表论著




出版的专著与教材
?
陆根书,孙海鹰:《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意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
陆根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效率评价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
刘朔,姚秀颖,陆根书,李秀兵,吴宏春:《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
陆根书,程光旭,杨兆芳:《大学课堂学习环境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
陆根书,龚诞申,王文生,贾箭鸣:《彭康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西安交通大学编:《彭康纪念文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
陆根书:《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概念辨析》,席酉民等主编:《现代大学功能和创新文化研究》第三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06-135页。

?
陆根书,杨兆芳等执笔:《利物浦大学调研报告》,国务院学位办编:《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2008年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42-1382页。

?
陆根书,龚诞申,王文生,贾箭鸣:《彭康传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
潘懋元主编,陆根书,王洪才副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陆根书,刘朔参编:《学会学习》(第2版)(王言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第七章“学习风格与学习”和第十章“学习的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
赵宏斌,陆根书主编:《高等教育运营: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

?
陆根书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科技评价》,刘念才,赵文华主编:《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
陆根书,于德弘,刘朔:《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风格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系统分析框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
朱继洲,陆根书,崔瑞锋,钞秋玲:《弘扬西迁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
陆根书,于德弘著:《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
陆根书,钟宇平著:《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陆根书:《课堂学习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
陆根书(参编):《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第七、八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
陆根书(参编):《工业工程手册》(汪应洛院士主编,参编第二篇“组织理论与组织发展”和第六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关内容,撰写约13万字),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
陆根书,许晓文著:《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
陆根书:《学习理论》,《高等教育心理概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发表的论文
?
Z.X.,Peng,G.S.,Lu,&H.Kan.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andItsInfluencingFactors:ASurveyoftheUniversityStudentsinXi’anChina.CreativeEducation,2012,12:95-100.

?
陆根书,刘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

?
贺莉,陆根书:《基于过程-结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评价》,《复旦教育论坛》,2012,10(5):73-75,96.

?
陆根书,孙海鹰,李科,王海晨,畅蕙蕊:《中国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意识基本特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10-119.

?
彭正霞,陆根书,康卉:《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75-82.

?
陆根书:《课堂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大学生发展》,《复旦教育论坛》,2012,(4):46-55.

?
贺莉,陆根书,吴佳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研究:述评与反思—“05课程方案”实施以来》,《理论导刊》,2012,(2):79-81,87.

?
陆根书,孙海鹰,李科,畅蕙蕊,王海晨:《博士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结构与特征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24-13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2年第3期第59-65页全文转载。

?
刘敏,陆根书,彭正霞:《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1,(6):55-62.

?
陆根书,潘娇,邱捷:《钱学森实验班学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1,(11):87-89.

?
陆根书:《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情感发展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1):66-79.

?
陆根书,孙海鹰等:《当前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1,(4):7-15.

?
陆根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有待提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30日。

?
陆根书,彭正霞:《高引学者跨国学术流动及对其成长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62-67,87.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1年第3期第21-27页全文转载。

?
陆根书:《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测量工具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教学研究》,2011,(1):1-6,10.

?
陆根书,彭正霞:《培育高等学校和谐学术生态,促进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60-66.

?
陆根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联系紧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17,教育学版头条。

?
刘敏,陆根书:《高校科研竞争力视角下“高教强省”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1,(1):27-29.

?
陆根书,刘朔:《从陕西省教育发展状态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中国教育经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
屈林岩,桑新民,陆根书,郑孟状,练玉春:《学习创新,教育者怎么做?》,《光明日报》,2010-12-1.

?
陆根书,黎万红,张巧艳等:《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8(6):38-44,5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1,(3):68-79.

?
陆根书,彭正霞:《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72-79.

?
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10,8(4):34-4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0,(10):72-86.

?
陆根书,杨兆芳:《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特征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0,92(4):8-23.

?
陆根书,贾毅华,刘敏:《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109-113.

?
陆根书,韦娜:《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教学研究》,2010,(1):1-1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0,(5):53-66.

?
陆根书,刘珊,钟宇平:《高等教育需求与专业选择中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4-29.

?
陆根书:《关于大学文化的几点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86-92.

?
钟宇平,陆根书:《中国的教师教育与培训:基本特征与财政支持模式》,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第31-52页。

?
曾平,阎亚林,陆根书,陈鹏,王若梅:《西部强省建设与陕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调研报告》,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第279-290页。

?
刘朔,陆根书:《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复旦教育论坛》,2009,7(2):56-60.

?
吴军华,张晓磊,陆根书:《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比较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66-73,98.

?
陆根书:《文化、大学文化与通识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报》,2009年,总第五期,第175-203页。

?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编:《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陆根书,吴军华,张晓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50-56.

?
姚秀颖,陆根书等:《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制度瓶颈与政策选择》,《复旦教育论坛》,2008,(6):14-17,27.

?
王昕红,梁磊,陆根书,席酉民,郭菊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产学合作之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0-24.

?
陆根书,刘敏:《我国高校学科竞争力及学科建设成效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6-8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
陆根书,张晓磊:《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82-86.

?
陆根书,刘朔,姚秀颖:《强化独立学院学位管理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复旦教育论坛》,2008,(4):50-55.

?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8,(7):1-6.

?
姚秀颖,陆根书等:《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政策思考》,《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5-9.

?
陆根书等:《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中国教育报》2008-8-15,第2版。

?
刘朔,陆根书,姚秀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08,(5):9-12.王小梅,姜树卿,汪润珊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5-61.

?
陆根书,吴军华:《陕西建设教育强省的环境分析与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1),82-91.

?
陆根书,杨兆芳:《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及启示》,《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75-82.

?
姚秀颖,李秀兵,陆根书,吴宏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6.

?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7-10.

?
陆根书,张晓磊:《荷兰高校科研评估实践及启示》,《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56-60.

?
陆根书,刘蕾,顾丽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57-63.

?
杨兆芳,陆根书:《国外高校学科建设问题概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专辑).

?
张晓磊,陆根书:《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专辑).

?
陆根书:《教材建设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7日第三版。

?
陆根书,刘蕾:《2000-2004年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DEA方法的应用》,《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24-31.

?
陆根书,席酉民等:《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119-123.

?
顾丽娜,陆根书,施伯琰:《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7,(3):25-27.

?
陆根书:《优化学生学习经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复旦教育论坛》,2007,5(2):8-11.

?
王昕红,崔瑞锋,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03(2):26-30.

?
陈丽,陆根书,张晓丽:《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特点及启示》,《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20-22.

?
陆根书,陈丽:《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特点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86-88.

?
陆根书,陈丽,席酉民,梁磊,李怀祖:《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捐赠的实践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94-100.

?
陆根书等:《构建高校科研评价系统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37-43,47.

?
李治,陆根书:《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建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专辑),22-24.

?
陆根书,陈丽:《高校校友捐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专辑),55-58.

?
张萍,陆根书,程文文:《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教学研究》,2006,29(4),301-305.

?
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集美大学学报》,2006,7(3),3-12.

?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习经验的调查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6,4(3),59-63.

?
刘朔,陆根书等:《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中国高等教育》,2006,(2),46-47.

?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85-9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
陆根书,刘蕾:《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06,4(2),55-59.

?
刘朔,陆根书:《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习经验调查分析》,《中国研究生》,2006,(1),44-45.

?
陆根书,刘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之研究效率及发展趋势》,《开放教育研究》,2006,12(1),29-35.

?
钟宇平,陆根书:《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39-47.

?
陆根书,刘蕾:《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2-15,20.

?
顾丽娜,陆根书:《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介绍》,《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49-51.

?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26(6),28-33.

?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的现代性水平及其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中文核心期刊

?
陆根书:《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44-48。

?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2005,28(4),286-290.

?
陆根书,刘蕾,孙静春,顾丽娜:《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评价-DEA方法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5-79。

?
钟宇平,陆根书:《家庭背景因素对高中生现代性水平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4-92。

?
陆根书,朱继洲:《综合校力才是关键》,《社会科学报》,2003年5月22日,第6版。

?
陆根书,王若梅:《转变学习风格 提高学习质量》,《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3,(4),3-12。

?
陆根书:《大学生学习风格量表的设计与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6-97。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
陆根书:《教育经费结构对高校教学科研质量的影响》,《现代大学教育》,2003,(2),30-33。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文核心期刊

?
钟宇平,陆根书:《中国大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35-44。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
LuGenshu.Costrecoveryforhighereducation:astudyofundergraduatestudents’abilityandwillingnesstopayintheChineseMainland.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Development,22(2002),549–550.SSCI收录。

?
于德弘,陆根书:《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
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假设的检验:对中国大学生的个案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
钟宇平,陆根书:《通过成本回收扩展高等教育:社会效率角度的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1,(2)。

?
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1,(2),82-88。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
王文生,陆根书:《高等教育如何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2)。

?
钟宇平,陆根书:《西方学者论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
于德弘,陆根书:《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0,(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
陆根书:《投资民办教育要不要回报?》,《西安晚报》,2000年6月4。

?
钟宇平,陆根书:《论中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之影响因素的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9,(2)。

?
陆根书:《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8,(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的两难选择》,《江苏高教》,1998,(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钟宇平,陆根书:《成本回收: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另类选择》,《上海高教研究》,1997,(1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
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社会经济发展》,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7,(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曾全文转载。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
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思考》,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7,(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大学的自主与尽责——英国的经验与教训》,《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7,(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
陆根书:《面向十一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上海高教研究》,1997,(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职业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探索中国高教体制改革途径》,香港《明报》,1996年11月6日论坛版。

?
朱继洲,张法荣,陆根书:《继承优良传统,深化教学改革,开创一流教学水平》,《百年回首》编辑组编:《百年回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
钟宇平,龚放,陆根书:《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6,(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
陆根书:《韩国政府和私立高校关系的型变》,《上海高教研究》,1996,(5)。

?
朱继洲,陆根书:《高等学校综合校力评估刍议》,《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6,(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张萍,朱正威,陆根书:《教学管理制度变革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曾全文转载。HigherEductionResearchinChina(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版)曾把此文列为我国1995-1996年间高等教育研究的33篇主要学术论文之一加以介绍。

?
陆根书:《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电力高等教育》,1995,(4)。

?
陆根书:《课堂学习认识活动发生与发展初探》,《电力高等教育》,1995,(2)。

?
陆根书:《道格拉斯·诺思与新制度经济学》,《青海社会科学》,1994,(5)。

?
陆根书:《高等学校的综合校力及其增强机制》,《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3)。我们提出的综合校力等概念,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1993年第3期曾作介绍。

?
陆根书:《实施“211工程”的战略意义》,《电力高等教育》,1994,(2)。

?
陆根书:《面向21世纪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工程》,《高等建筑教育》,1994,(2)。

?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的几个误区》,《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1)。

?
陆根书,阮金佑,张萍:《元学习与学生学习的改进》,《电力高等教育》,1994,(1)。文中提出的学习指导的“元学习途径”,《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曾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指导理论加以介绍(见王山青:《全国第二届大学学习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陆根书等:《关于课堂学习模式及其意义的探讨》,《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3,(1)。人民大学《教育学》杂志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朱继洲:《增强综合校力──高校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电力高等教育》,1993,(1)。《高教文摘》杂志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者的素质及其培养刍议》,《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2,(3)。

?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的制度、方法及其借鉴意义》,《电力高等教育》,1992,(3)。

?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初探》,《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2,(3)。

?
陆根书:《香港高等学校的舍堂精神》,《湖南教育报》,1992年总第2期。

?
陆根书,林毓琦:《论自主学习的意义》,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
陆根书:《中国学习科学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
陆根书:《“大学学习论”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2,(2)。

?
陆根书:《论高等学校的综合校力》,西安交大《高等教育研究》,1992,(2)。

?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的组织策略与原则》,《上海高教研究》,1992,(1)。

?
陆根书,朱继洲:《改革要致力于增强综合校力》,国家教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课题组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讨论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
陆根书:《辅导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香港的传播》,《教育与职业》,1991,(9)。

?
陆根书:《高教内部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西教育科研》,1991,(6)。

?
陆根书:《香港本土化辅导体系的特色与内涵》,《教育评论》,1991,(5)。

?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工作的基本范畴》,《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1,(4)。

?
朱继洲,陆根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情报科研学报》,1991,(2)。

?
陆根书:《中国当代学习科学研究与组织的回顾与展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高教研究专辑)》,1991年。

?
陆根书:《中介思维与高等教育理论建设》,《外国语高教研究》,1991,(2)。

?
陆根书:《如何制造教育怪胎》,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13日。

?
陆根书:《中国高教发展五大隐忧》,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6日。

?
陆根书:《分流教育与因材施教》,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3日。

?
陆根书:《辅导到底是什么?》,香港《文汇报》,1990年12月31日。

?
陆根书:《危机意识:中国教育的转机》,香港《文汇报》,1990年12月8日。

?
陆根书:《从“二重变奏”到“协奏”》,香港《文汇报》,1990年11月29日。

?
陆根书:《教育改革需要更大的独立性》,香港《文汇报》,1990年11月22日。

?
陆根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时报》,1990年10月25日。

?
陆根书:《非言语交流与教学方法改革》,河南《教育时报》,1990年5月3日。

?
陆根书:《成才加速器──学习指导计划》,《人才》,1990,(10)。

?
陆根书:《创建课堂学习论刍议》,《广西大学学报》,1990,(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曾收入目录索引。

?
刘露茜,陆根书:《教师队伍严重断层的现状和对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3)。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
陆根书:《高等教育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吉林《高教研究》,1990,(2)。

?
陆根书:《建立自主学习教学原则的探讨》,《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0,(1)。

?
陆根书,林毓琦:《论自主性与学生自主学习》,《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曾收入目录索引。该文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范畴的讨论,并被收入辽宁省高校学习指导通用教材《大学生学习原理与方法》(刘云翔和王凤尧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
陆根书:《以书为“敌”》,《当代中学生》,1989,(4)。

?
陆根书:《对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意见》,《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89,(3)。该文提出了建立“教育中介论”的设想,强调了开展教育中介研究的意义,并从宏观、微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三个层次讨论了教育中介论研究的理论体系。

?
陆根书:《对“合作教育学”的歧见》,《教育评论》,1989,(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收入目录索引;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曾摘要介绍本文观点。天津教科院张谦同志的论文《“合作”需要研究,研究需要评价》(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1年第10期)曾写道:“发表在福建教科所《教育评论》1989年第1期上的《对‘合作教育学’的几点歧见》一文,可说是唯一(对‘合作教育学’)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尽管该文在占有资料和准确论述方面还有待完善,但在我国教育刊物上层出不穷连篇累牍地赞扬合作教育学的情况下,作者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
陆根书:《教学系统信息中介论》,吉林《高教研究》,1989,(1)。

?
陆根书:《教学过程发展动力论》,吉林《高教研究》,1988,(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杂志全文转载。

?
陆根书:《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地位与作用》,川工院《高等教育研究》,1988,(3-4)。

?
陆根书:《论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88,(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
陆根书:《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1)。

?
陆根书:《父子代沟协调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4月10日。



-----------------------------------------------------------------

图片库

文件夹最近图片搜索

文件夹文件夹数图片数

香港中文大学曾荣光教授来校讲学
2011年5月16-18日,著名教育政策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曾荣光教授应邀来校主讲“教育政策研究”系列讲座01
香港中文大学钟宇平教授来校讲学01
UCBerkeleyConference01
2012教育行政与政策暑期研讨班照片
子文件夹:曾荣光教授讲座照片,钟宇平教授讲座照片,黄显华教授讲座照片,文东茅教授讲座照片,袁本涛教授讲座照片,更多?10148

显示4条结果。

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



-----------------------------------------------------------------

我的新闻

多位专家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报告2013-08-28
文东茅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1
黄斌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作主题报告2013-08-10
熊庆年教授应邀为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授课2013-08-08
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研讨班在西安交大举办2013-08-06
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陕西师大召开2013-01-12
更多新闻...
图片库

文件夹最近图片搜索

文件夹文件夹数图片数

香港中文大学曾荣光教授来校讲学
2011年5月16-18日,著名教育政策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曾荣光教授应邀来校主讲“教育政策研究”系列讲座01
香港中文大学钟宇平教授来校讲学01
UCBerkeleyConference01
2012教育行政与政策暑期研讨班照片
子文件夹:曾荣光教授讲座照片,钟宇平教授讲座照片,黄显华教授讲座照片,文东茅教授讲座照片,袁本涛教授讲座照片,更多?10148

显示4条结果。

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


-----------------------------------------------------------------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的沿革
暨历届理事会与学术年会

研究会的由来与归属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的前身是先后建立的两个组织:一是1987年8月18日在西安成立的“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1988年10月9日改名“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含中专);二是1988年10月15日在成都决定成立并于1989年9月召开首届学术年会的“全国大学学习学研究会”(其中绝大部分成员是“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会员)。鉴于这两个组织实际上是以同一学科(学习论或学习学)命名,大部分会员身份重复,故1989年9月22日在石家庄会议上一致决定合并,名称则扩展为“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含中专),继续隶属于1987年6月在南京成立的“全国学习科学学会(筹)”(该学会从2000年起加入高教学会,故后来改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
本研究会的诞生日期有两种说法:一是1987年8月18日于西安,二是1989年9月22日于石家庄。前者是本研究会的实际起点,故可以1987.8.18作为本研究会的诞生之日,后者是确定本研究会当今名称的时间。

研究会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核心教学思想
此研究会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广大高校教师得到启迪,首先努力解放自己的思想,从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屏弃一切束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认识的实践性等观点以及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充分考虑到当今科技时代的特点及其对高级人才的要求,对我国1953年以来的教育及教学改革的前提用“两点论”加以清理,对苏联及欧美的教育教学思想也进行扬弃,从而重新审视学生及其学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过去主要站在“教师”的位置上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学、狭隘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转变为首先着力于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从“整体的学”(学习、发展与成才)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并把两个视角结合起来。由此逐渐萌发了新思路、新观点与新方法,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大致有四点:1.“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2.“重教轻学”转变为“重学重教”、“教学并重”;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转变为“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指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转变为“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对自己因材施学相结合”;4.“学法指导”扩展为“学习、发展与成才指导”(简称为“学习指导”),即成才的思想品德、观念、战略、方法与学习行为品格的指导,引导学生强化优化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学习能力、创新性学习能力与学习行为品格。新的教学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蕴涵其中。上述情况在很多高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先后出现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西安交通大学1980年开始的改革试验;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的前身)1982年开始的改革试验。
1980年初起,西安交大林毓锜教授结合一门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在上述思想萌芽的指导下,突破旧教学思想的某些弊端,迈进了后来被称为“分科(局部)学习指导”的门槛,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和学生们的欢迎;然而随着改革实践的积累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发现仅有分科学习指导不足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的系统性问题,而且学生还有巨大潜力有待发掘,于1984年提出并开始对学生实施较全面、系统、纵深的“整体学习指导”,连年开设指导学生学习与成才的新选修课“大学学习论”,取得意外效果。(课程名称1984年为“学习方法论”,1985-1987年曾改称“大学学习导论”;随着学术思想、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发展,1988-1998年称“大学学习论”、1999年起改称“大学学习学”。)1985年、1986年他先后发表了论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等。这些学术思想和一种新的学习指导在高教界得到较广泛的共鸣,得到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及国家教委直属重点工业高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的关心与鼓励。根据一些兄弟院校的建议,西安交通大学于1987年1月发布启事,定于1987年8月在西安交大举办“大学学习导论讲习研讨班”;1987年8月18日,与会成员一致决定并成立了“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1988年10月在成都市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已改称西华大学)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会议,并决定“协作组”改称“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含中专),建立了理事会,并按大区建立华北、西北、东北、华东、西南与中南等六个联络组(分会),开展研讨与协调等工作。
上海农学院梅松龄教授也进行了改革试验,在做了调查研究等准备工作之后,1982年起开设讲座以指导学生的学习,1984年起为学生开设一门新选修课“治学方法论”,向学生介绍治学的方向、能力、条件、品德与工具等,效果很好。
反映上述新教学思想萌芽的早期著作有《青年治学方法》(梅松龄编著.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大学学习论——大学生学习与成才指导》(林毓锜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此书后被收入《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并确认“是我国第一本较系统地研究高等学校学生学习问题的专著”。1989年起更有一批批创新性教材、著作问世。
1988年开始,我国高校出现了一批学习指导、学习改革的先驱,他们较早就认准“重学”的方向,在很困难的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开拓创新,重视实践,出现了开设讲座和课程以指导学生学习以及研究学习科学的蓬勃局面,随之还陆续出版了多种相关的教材,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丰富了高校教育教学思想。学改促进了教改,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得到了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赞赏与帮助(特别是创建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的先驱潘懋元先生、老教育家朱九思先生、中国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于北辰先生、国家教委高教二司老司长刘一凡先生),得到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关心与指导。
显然,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的诞生,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研究会的历届理事会选举及历次学术会议
举办大学学习导论讲习研讨班暨成立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1987年8月9日至1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大学学习导论讲习研讨班”,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名)、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名)、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名)、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学院、四川工业学院、南京海河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抚顺煤炭中专、大同煤炭中专等43所院校的58人参加,主要系林毓锜介绍开设“大学学习导论”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陕西省高教局原局长、省高教学会会长张树人先生到会鼓励与指导,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工科处张笛梅处长到会祝贺并作《研究学习科学,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更多更好人才》的专题演讲。会议决定并成立了“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选举林毓锜任组长、韩忠任副组长、陆根书任秘书,还决定1988年召开第二次学术会议。
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第二次学术会议并更名为“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含中专)1988年10月5日至9日在成都市四川工业学院召开协作组第二次学术会议,主题是努力开展学习论教学与学习科学研究。此时协作组成员有110所院较的130人,其中44所院校的60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们对解决当时高校学生较广泛出现的“厌学风问题”充满信心。会议决定协作组更名为“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含中专),成立理事会,理事长为林毓锜,理事会名单见后列,还建立了全国六大行政区的“联络组”(或分会1)并确定了各组正副组长。会议决定1989年召开第三次学术会议。及至1989年9月与学习学研究会合并及定名“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前,会员有190所院校的300人,成立了“大学物理学习论研究协作组”、“师范学习论研究协作组”、“煤炭中专学习论研究协作组”等等。
全国大学学习学研究会成立1988年10月10日至15日在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名)召开“全国第二届学习科学学术讨论会”(含大学、中学、小学、职工、解放军等五大系统代表)期间,部分高校代表于15日决定并成立了“全国大学学习学研究会”,理事长为陈俊忭,理事会名单见后列。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成立暨首次学术年会1989年9月21日起在河北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召开全国大学学习学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许多代表(他们大都本已是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的会员)认为学习学研究会与学习论研究会合并有利于事业,遂一致决定合并,改名“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含中专),故22日至25日,会议名称即作了相应变更,新的研究会名称由此诞生。来自50多所大学、中专及研究所的代表7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就学与教的关系及学习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评选了优秀著作与优秀论文。积极支持新事物的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于北辰先生出席会议并给予积极热情的评价。理事长为陈俊忭、林毓锜,理事会名单见后列。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1993年11月8日至13日在西安地质学院召开。来自50多所高校、中专及研究所的7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学术会议主要研讨了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大学生、中专生学习现状调查和学习指导的研究”的子课题“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的分析报告以及“大学学习学”的学科体系框架。评选了优秀著作与论文。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林毓锜任名誉理事长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俊忭任理事长(从1996年1月起,理事长一职改由叶瑞祥担任,详见《一九九五年工作会议》条目),理事会名单见后列。
第三次学术年会1995年6月在四川乐山市召开。来自40多所院校的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主要是总结重点项目“大学生、中专生学习现状调查和学习指导的研究”的工作成果;评选“八五”期间会员的优秀著作、论文、成果以及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一九九五年工作会议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筹)1995年8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国第四次学术会议期间,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召开了工作会议,40多所院校的50多位代表出席,主要内容是根据陈俊忭同志因工作头绪过多提出辞去理事长职务的请求,初步协商选举叶瑞祥续任理事长一职。作为工作会议的继续,11月15日至12月31日,用书面形式征求全体理事对上述辞职和初步选举结果的意见,并得到一致同意。
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年会1997年11月2日至4日在南昌陆军学院召开。来自53所院校、科研和新闻单位的86位代表出席会议。学术会议主题是“改进学习指导,加强学教结合,提高人才素质”。评选了优秀著作、教材与论文。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三届理事会,林毓锜任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叶瑞祥任常务副理事长,名单见后列。
第五次学术年会1999年8月17日至20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来自57所高校、4所中专、1个研究所以及1个报社、2个出版社的77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主题是“高校学习素质教育”,会议内容丰富,参观了以“‘学习教育’思想”立校的著名天津兴国学校(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该校系南开大学郑秉洳副研究员离休后创办的教育思想创新实验学校,其指导思想可能是基础教育的一种新教育思想体系。会议评选了优秀著作与论文。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学术年会2001年10月17日至2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90所院校及研究单位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值得说明的是,代表来自综合、理、工、农、林、医、师及军事等各类型高校,而且其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燕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代表约占1/4,校长与教务处长总数约占代表的1/5,一些成人高校、民办高校也开始颇感兴趣地进入这一领域。这标志着关心并进入这一领域的学校的层次及科类数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校级和教务处行政干部开始大量介入学习改革、学习指导。加之教育部高教司也在抓学习改革,故学习素质的教育和研究,已由主要是个人行为走上了个人行为、学校行为与国家教育部行为三者结合的新时期,学习科学事业与研究会工作也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
会议主题是“‘大学学习学’课程建设和以学习科学促进社会学习化”。本研究会总顾问、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中国高教学会顾问潘懋元先生专程赴会作学术报告。
选举了第四届理事会,林毓锜任名誉理事长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于德弘任理事长,名单见后列。
第七次学术年会原定于2003年8月召开,后因当年上半年出现非典型肺炎流传等原因而推迟于2004年8月23日~25日在秦皇岛燕山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学习及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及其实践经验”。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和中国高教学会的领导及来自30余所高校的近60位专家学者。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宋毅处长做了题为“坚定信心,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报告;原清华大学高教所所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江丕权教授做了题为“关于教与学”的主题报告;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著名学习科学研究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张笛梅教授,针对“创新学习的几个问题”做了主题报告。会议期间,通过燕山大学高教中心主任赵晓冬教授的积极努力,还特别邀请到了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著名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学者CurtisLDeberg博士,并为会议做了题为“超越课堂:全球经济中的学习与竞赛”的精彩报告。会议共收到著作4部,课件4项,论文36篇,经过专家组的评审,认为此次会议所收集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质量高、有深度,其中陆根书博士的著作《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荣获特等奖。与会者围绕主题报告及会议交流的成果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与交流。
第八次学术年会于2006年10月13日—15日在中国计量学院召开。中国高教学会、浙江省教育厅的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的近百名学习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做了题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题报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盛群力教授做了题为《学习科学研究的新视野》的专题报告。此次大会共收到参会著作5部,论文40篇,讲义1份。经过专家组评审,杜智敏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学习问题实证研究》、李丹青研究员主编的《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荣获著作类一等奖;刘瑞珣教授《理科大学生学习谈》、王端庆教授《国外学习改革的新进展与大学生学习改革》荣获论文类一等奖。会议期间举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与会学者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题展开了深层次的研讨与交流。
第九次学术年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于2007年8月20-22日在长春工业大学联合举办。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103位代表围绕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习创新,以及学习创新与教学创新的关系;开设大学学习指导课程的经验与成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在大会期间,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宋毅处长,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林毓锜教授,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教授,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刘智运教授,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第四军医大学王山青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承仁义教授分别作了“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学学习改革的由来、发展与趋势”、“大学生创新性学习探讨”、“学习环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学习学研究”、“高校学术性对创新学习的影响”的大会报告。
第十次学术年会为了优化高校学生学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于2008年7月20日-23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了第十届学术年会。会议的主题是“大学生学风和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内容包括:1.当前高校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观、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新的读书无用论、反智主义倾向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对策;2.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3.结合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4.开展学习指导的重点、难点及改进途径与方法研究;5.对20年来的大学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素质教育(学习指导)及其他学习改革等活动进行综合与分析。

历届理事会 




大学中专学习论教学与研究协作组
(1987年8月18日,西安)
组长:林毓锜副组长:韩忠秘书:陆根书

全国大学学习论研究会(含中专)理事会名单
(1988年10月9日,成都)
顾问:潘懋元朱九思刘一凡
理事长:林毓锜
(理事会名单暂缺)

全国大学学习学研究会理事会名单
(1988年10月15日,成都)
理事长:陈俊忭
(理事会名单暂缺)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名单
(1989年9月22日通过,石家庄)
说明:正副理事长的姓名在常务理事、理事名单中省略,常务理事的姓名在理事名单中省略。
顾问:潘懋元朱九思刘一凡
名誉理事长:于北辰
(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序)
理事长:陈俊忭林毓锜
副理事长(13人):王山青王凤峣叶瑞祥李方葛李忠实李自勖宋琨度郑秉洳张树森张笛梅赵秀路梅松龄韩忠
常务理事(34人)马千里王竹涛王荣昌田国杰关友良朱兆民何了然吕德超刘瑞珣江丕权乔炳臣陈昌贵林明榕周冠军赵中奇杨德广钟祖荣庞鹤鸣蒋鉴新
理事(95人)王栋臣王雪生王余亮方耀楣叶乃博叶英模叶学良叶忠海孙昌识刘树明刘智运刘兴彻刘彦刘欣朱宝辰吕甫英辛亮汪朝元李祥嵩李蕴藻冷余生吴蕴玺陆根书陆有德郑万宜宓洽群胡克刚南洋张玉海张琦张连达张允中张正皋张元谦张先进林晓枫赵金魁赵长青徐升荣徐仁益尚进欧阳侃南炳泉冯忠良姚利民姚致华钟文楷彭惠清袁俊生承仁义姜昭武杨懋沧郭桂英程新桥郝天魁秦春魁黎世法扈仰营韩忠礼顾美玲蔡祖端
秘书长:李方葛(兼)
副秘书长:叶学良陆根书南炳泉彭惠清蔡祖端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其学术委员会名单
(1993年11月13日通过,西安)
说明:正副理事长的姓名在常务理事、理事名单中省略,常务理事的姓名在理事名单中省略。
总顾问:潘懋元朱九思于北辰刘一凡
顾问:庞鹤鸣贺振华周际昌张树森曹永方郑秉洳
名誉理事长:林毓锜
理事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理事长:陈俊忭(1996年1月起改由叶瑞祥担任)
副理事长(14人):于泽滨王山青王凤峣叶学良叶瑞祥刘瑞珣江丕权陈昌贵宋琨度杨永芳杜智敏赵中奇梅松龄韩忠
常务理事(47人):马千里王竹涛王秀芳王德蒇田国杰刘欣刘岳雄关友良朱兆民吕德超乔炳臣孙树秦何了然何大震李忠实李余生李翰如吴跃吴文德陆根书宗秋荣郑玉林林鸿淇姚利民钟祖荣侯凤岐宣世臻郭桂英梁仕云蒋鉴新解焕民
理事(112名):王荣昌王余亮王泽锡王克智方耀楣叶英模叶忠海刘树明刘智运刘彦刘连龙刘格平刘维祥刘昌明刘蔷蕊关仲元吕甫英辛亮何奇龄李绍荣李志方李越张玉海张琦张连达张允中张正皋林振海赵颖徐升荣尚进欧阳侃周冠军袁俊生承仁义李桂英王朝宁魏涿玉黄希娟王秀平杨懋沧程新桥秦春魁黎世法顾美玲孙崇文高志亮甘连生崔含鼎钟以俊眭依凡厍成荣鲍正荣庞志兵薛居鸣杨明权张泽生刘永年朱伯骞李培栋扈仰赢李蕴藻易化
秘书长:李余生
副秘书长:王德蒇厍成荣何奇龄黄希娟胡昌升刘蜀骏彭惠清
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毓锜
副主任:叶瑞祥王山青乔炳臣宋琨度
委员:陈俊忭李方葛李忠实陆根书杜智敏叶学良郭桂英钟祖荣易化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及其学术委员会名单
(1997年11月4日通过,南昌)
说明:正副理事长的姓名在常务理事、理事名单中省略,常务理事的姓名在理事名单中省略。
总顾问:潘懋元朱九思于北辰刘一凡
顾问:张树森郑秉洳汤慕忠许志龙
理事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理事长:林毓锜
常务副理事长:叶瑞祥
副理事长:于德弘王山青王凤峣王佐书王桂林叶学良刘岳雄刘瑞珣江丕权宋琨度李方葛杜智敏陈昌贵赵中奇梅松龄韩忠
常务理事:马千里王竹涛王秀平王秀芳王德蒇甘连生田国杰乔炳臣刘彦刘昌明刘智运孙树秦朱兆民何了然何大震吴文德张传显杨式毅陆根书陈俊忭周冠军宗秋荣庞志兵林天卫林鸿淇姚利民赵颖钟祖荣郭桂英董树生解焕民鲍正荣
理事:丁志明马兆纬王余亮王克智王泽锡王荣昌叶忠海叶英模任振芳刘欣刘永年刘连龙刘国平刘树明刘维祥刘蔷蕊厍成荣孙胜军朱伯骞何奇龄张琦张太玲张连达李方李明李越李开泰李如密李纯钊李学先李忠实李绍荣李培栋杨永芳杨明权杨醒民杨懋沧辛亮周志明周奎文尚进承仁义易化林金辉林振海侯凤岐查有梁赵金魁钟以俊顾美玲高志亮崔含鼎梁仪黄希娟曾昭轰程新桥蒋鉴新熊锦发薛居鸣
秘书长:陆根书
副秘书长:林天卫李学先
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毓锜(兼)
常务副主任:王山青杜智敏
副主任:宋琨度乔炳臣
委员:叶学良刘彦刘智运李方葛陆根书陈俊忭易化钟祖荣郭桂英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及其学术委员会名单
(2001年10月19日通过,西安)
说明:正副理事长的姓名在常务理事、理事名单中省略,常务理事的姓名在理事名单中省略。
总顾问:潘懋元朱九思于北辰刘一凡
名誉理事长:林毓锜
荣誉理事:张树森郑秉洳王凤峣王佐书江丕权许志龙宋琨度李方葛赵中奇周冠军
理事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理事长:于德弘
副理事长:王山青王桂林叶学良叶瑞祥刘岳雄刘瑞珣李越张福昌杜智敏陈昌贵陆根书梅松龄韩忠
常务理事:马全洲王竹涛王秀平王秀芳王德蒇田国杰乔炳臣刘彦刘宏民刘昌明刘典平刘树明刘智运叶英模孙延臣孙树秦朱兆民李方李如密吴文德杨醒民张陵宗秋荣庞志兵林天卫林鸿淇姚利民赵颖查有梁娄延常钟祖荣郭桂英桑新民崔含鼎董树生斐立德鲍正荣
理事:马立骥马兆纬王文才王文海王克智王泽锡王纪妍王培华邓亚涛冯振宇任振芳刘永年孙国刚孙胜军吴实杜敏何奇龄张琦张连达张倩苇李明李丹青李纯钊李学先陈威陆德全杨明权何了然佟景才周彬周志明周奎文周泉兴尚进承仁义易化林金辉屈林岩郝贵生赵军赵金魁顾美玲高志亮梁仪曾昭轰傅钰蒋鉴新熊锦发潘琪薛居鸣
秘书长:陆根书副秘书长:张陵秘书长助理:刘朔
秘书处:西安交通大学
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毓锜
副主任:王山青杜智敏
委员:叶学良刘彦刘智运乔炳臣李越李如密陆根书易化钟祖荣郭桂英
说明:荣誉职务系为特定对象而设。本次会议推举的同志们系大学学习科学始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的开拓者,这是终身职务(除非今后个人出现意外情况),因为他们:1.德为研究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优化而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牺牲不少个人利益而无怨无悔;2.才较早即洞察学习科学与学习指导的生命力并勇于开拓创新;3.绩为学习学的创建、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及研究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4.让获得大家的敬重,如今年事已较高,自愿退出领导岗位。
陈俊忭同志不幸于2000年10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66岁。他1935年1月5日出生于南京市,祖籍安徽怀宁。我们永远怀念他在发展学习科学事业中所作的积极贡献。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及其学术委员会名单
(2006年10月15日于杭州)
说明:正副理事长的名字在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名单中省略,常务理事的名字在理事会名单中省略。
总顾问:
潘懋元朱九思于北辰张笛梅

名誉理事长:
林毓锜

荣誉理事:
张树森郑秉洳王凤峣王佐书江丕权许志龙宋琨度李方葛周冠军赵中奇韩忠张福昌

理事会
理事长
于德弘 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副理事长(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山青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医教育研究室教授
王桂林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冯向东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叶学良 泸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叶瑞祥韩山师范学院教授
刘宏民 燕山大学校长、教授
刘岳雄 南昌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瑞珣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
张德江 长春工业大学校长、教授
李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杜智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教授
杨 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出版中心主任
陆根书西安交通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
陈昌贵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高教所副所长、教授
屈林岩 长沙学院副院长、教授
郑家茂 东南大学副校长、教授
俞仲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徐涌金 中国计量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郭广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梅松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常务理事
马全洲王竹涛王秀平王秀芳王培华王德蒇刘永年刘昌明刘典平刘树明刘智运叶英模孙延臣李方李明李丹青汪光阳吴文德杨醒民宗秋荣庞志兵林鸿祺赵颖娄延常郭桂英桑新民崔含鼎裴立德马喜亭马立骥马建华于兆吉郝贵生赵军
理事
王文才王文海王泽锡王纪妍邓亚涛冯振宇任振芳孙国刚孙胜军吴实杜敏张连达张倩苇李学先陈威杨明权何了然佟景才周彬周奎文尚进承仁义易化林金辉赵金魁傅钰熊锦发毛忠英杨颖隋仲坤吕卓超刘金菊吴道澄陈兴明
秘书长陆根书
副秘书长王秀平
秘书处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
主任林毓锜
副主任陆根书王山青杜智敏刘智运
委员叶学良李越刘昌明赵晓东李丹青王秀平何旭明庞志兵姚梅林



-----------------------------------------------------------------

招生简章




香港幸福医药黎用冠慈善基金培训课程系列
2013年度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

通知

“2013年度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以下简称“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班”)是由香港幸福医药黎用冠慈善基金资助的项目之一,由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并组织实施。
“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班”采用专题讲座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拟聘请香港和中国内地教育行政与政策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国际比较与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目的是为西部高校从事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青年教师提供一个与香港及国内从事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学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为大家学习、掌握有关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提供一个平台,并为大家今后的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构建一个社会网络基础。
现将研讨班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时间与规模
举办时间:2013年8月4日~8月12日
参加对象和报名方式:
①参加对象为西部高校从事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与实践的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②申请者填写报名表,由所在单位审核签章后,邮寄至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根书收(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邮编:710049),或扫描后发送到如下电子邮箱:gslu@mail.xjtu.edu.cn。
③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6月15日。
代表名额:正式代表40名。由主办单位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正式代表
报到时间:2013年8月4日全天
报到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康桥宾馆(西安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交大一村)
二、代表待遇
①在西安参加研讨班期间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全免,不收任何会务费用;
②免费提供相关讲义和资料;
③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发结业证书。
三、研讨计划
①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2个主题讲座);
②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方法(2个主题讲座);
③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的国际比较(1个主题讲座);
④教育研究与教育政策制订的案例研究(2个主题讲座)。
四、日程安排
8月4日:全天报到
8月5日~12日:主题讲座与研讨,期间有1天讨论与交流
8月12日下午:总结、结业
8月13日:离校
五、代表名额分配与条件
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本期研讨班共招收40名与会代表,条件如下:
1.西部高校从事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与实践的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优先考虑。
2.每个单位原则上1个名额。
3.青年教师需所在单位同意,博士研究生需导师推荐并经所在单位同意。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根书
通讯地址: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电话和传真:**
电子信箱:gslu@mail.xjtu.edu.cn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3年5月2日
香港幸福医药黎用冠慈善基金培训课程系列
2013年度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

报名表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所在高校及学院

所学专业
类别
□青年教师□博士生

电子邮箱

电话

传真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导师意见

签字:
日期:年月日

单位意见

签章: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可复制
。填写后请寄: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根书收,邮编:710049;或传真至:**;或扫描后发到电子信箱:gslu@mail.xjtu.edu.cn。
资助单位:幸福医药黎用冠慈善基金

2013年度研讨班通知.pdf

教学内容



2013年度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日程安排.pdf

2013-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暑期研讨班照片合集.pdf

2013-熊庆年教授讨论材料中国公办大学章程制订问题.pdf

2013-熊庆年教授讲座材料杂志主编说投稿.pdf

2013-黄斌教授讲座材料量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pdf

2013-陆根书教授讲座材料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留学期望.pdf

2013-陆根书教授讲座材料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pdf

2013-文东茅教授讲座材料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pdf

2013-何瑞珠教授讲座材料InternationalPerspectiveinMonitoringEducationQuality.pdf

2013-何瑞珠教授讲座材料PISAinsightsforYoungScholarsinChina.pdf

2013-钟宇平教授讲座材料教育与经济发展-能力与合作.pdf

香港中文大学曾荣光教授讲座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钟宇平教授讲座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教授讲座资料

北京大学文东茅教授讲座资料

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讲座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讲座资料

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讲座资料1

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讲座资料

陕西师范大学司晓宏教授讲座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讲座资料

图片库

文件夹最近图片搜索

文件夹文件夹数图片数

香港中文大学曾荣光教授来校讲学
2011年5月16-18日,著名教育政策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曾荣光教授应邀来校主讲“教育政策研究”系列讲座01
香港中文大学钟宇平教授来校讲学01
UCBerkeleyConference01
2012教育行政与政策暑期研讨班照片
子文件夹:曾荣光教授讲座照片,钟宇平教授讲座照片,黄显华教授讲座照片,文东茅教授讲座照片,袁本涛教授讲座照片,更多?10148

显示4条结果。

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


-----------------------------------------------------------------

CV




ProfessorLuGenshuholdsaPh.D.ineconomicsofeducationfrom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Currentlyheistheprofessor,doctoralsupervisoranddirectorof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i'anJiaotongUniversity(XJTU).HehasbeensupportedbytheExcellentYoungTeachersProgramofMOEin2000andbytheProgramforNewCentury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ofMOEin2008.HeisalsotheprofessoratschoolofeducationofLanzhouUniversity,atschoolofeducationofYananUniversityandintheresearchcenterof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tXiamenUniversitywhichisthekeyresearchbasefor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bytheMOE.Dr.LuservesasthememberoftheevaluationcommitteeofvocationalinstitutesinShaanxiProvince,thevicedirectorofnationalassociationofcollegelearningscience,directorofacademiccommitteeandstandingdirectorofeconomicsofeducationcommitteeof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Inrecentyearshehashostedmorethan30projectsincludingthenationalsocialsciencefund,thenationaleducationscienceplanningprojectandsoforth.Hehasalsopublishedmorethan20booksandmorethan160papers.Hehasgotmorethan10awardsincludingtheteachingachievementawardinShaanxiprovinceandthe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of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inShaanxiprovince.Hisresearchfocusincludeseconomicanalysisoneducationalpolicy,collegelearningtheoryandmethod.HehasparticipatedintheworkoftheresearchbaseofscienceandtechnologycommissionofMOE—TheResearchCenterforChineseManagementinXJTUsince2005andorganizedthepolicysuggestionstudy.HeproposedmanyresearchreportstoscienceandtechnologycommissionofMOE.HehasalsoengagedinthepolicystudyanddiscussionabouthighereducationforeducationdepartmentofShaanxiprovinceforalongperiod.

EducationandWorkingExperiences

1
1982.9-1986.7
B.A.,MajorinManagementEngineering,SchoolofManagement,XJTU.

2
1986.9-1989.6
M.A.,MajorinManagementEngineering,SchoolofManagement,XJTU.

3
1996.3-1999.9
Ph.D.,MajorinEconomicsofEducation,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4
2001.7-2002.7
PostdoctoralresearchatFacultyofEducation,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5
1990.10-1990.12
CooperativeresearchattheUniversityofHongKong,supportedby“HongKongUniversityGraduatesAssociationScholarship”.

6
2008.10.24-12.24
VisitingScholarat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7
1986.7-1991.11
TA,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8
1991.12-1996.3
AssistantProfessor,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9
1999.10-2002.7
AssociateProfessor,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10
2002.8-
Professor,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11
2000.3-
Directorof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12
2006.1-
DoctoralSupervisor,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XJTU.



RecentlyPublishedBooks

1.GenshuLu&HaiyingSun(2012).StudyontheValueandSocial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Workers.Xi’an:NorthwestUniversityPress.
2.GenshuLu(2011).StudyandEvaluationonInnovationAbil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EfficiencyofScientificResearch.Xi’an:Xi’anJiaotongUniversityPress.
3.ShuoLiu,XiuyingYao,GenshuLu,XiubinLi,&HongchunWu(2010).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onEvaluationandGuaranteeSystemofGraduates’EducationQuality.Xi’an:Xi’anJiaotongUniversityPress.
4.GenshuLu,GuangxuChen,&ZhaofangYang(2010).StudyonUniversityClassroomLearningEnvironment.Xi’an:Xi’anJiaotongUniversityPress.
5.MaoyuanPan,GenshuLu,&HongcaiWang(2008).ResearchMethodofHigherEducation.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
6.GenshuLu&ShuoLiu(2008).LearnhowtoLearn(secondedition).(EditedbyGenyanWang,NationalPlanningTeachingMaterialforGeneralHE,EleventhFive-yearPlan,participantsofchapterseven“learningstyleandlearning”andchapterten“reformoflearning”).Beijing:EducationalSciencePublishingHouse.
7.HongbinZhao&GenshuLu(2007).HigherEducationOperation:TheoryandPractice.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Press(Keybookofeleventhfive-yearplaninShanghai).
8.GenshuLu,DehongYu,&ShuoLiu(2006).StudyonLearningStyleofStudentsinPrivateUniversity.Xi’an:ShaanxiPeople'sEducationPress.
9.Yue-pingChung&GenshuLu(2006).AnalysisonInfluencingFactorsofHigherEducationDemand:ASystemFramework.Beijing:EconomicDailyPress.
10.GenshuLu&DehongYu(2003).LearningStyleandAutonomousLearningofUniversityStudents.Xi’an:Xi’anJiaotongUniversityPress.
11.GenshuLu&Yue-pingChung(2002).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onHigherEducationCostRecovery.Beijing:BeijingNormalUniversityPublishingGroup.
12.GenshuLu,StudyonClassroomLearning,Xi’anJiaotongUniversityPress,2002

PublishedPapersinRecentYears

1.GenshuLu,ClassroomLearningEnvironment,LearningStyleandUniversityStudentsDevelopment,FudanEducationForum,2012,(4):46-55.
2.GenshuLu,HaiyingSun,AnalysisonStructureandCharacteristicsofDoctoralStudents’Social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11,(6):124-130.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12,359-65.
3.MinLiu,GenshuLu,ZhengxiaPeng,AnAnalysisofDisparityinStudents’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FudanEducationForum,2011,(6):55-62.
4.GenshuLu,RelationshipsBetweenWaysofStudyingMathematicsandStudyingEmotionDevelopmentamongCollegeStudents,RenminUniversityofChinaEducationJournal,2011,(1):66-79.
5.GenshuLu,HaiyingSun,AnAnalysisonBasicCharacteristicsofValueofCurrent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Workers,HigherEducationofSciences,2011,(4):7-15.
6.GenshuLu,ZhengxiaPeng,InternationalMobilityofHighlyCitedScholarsandItsEffectsonTheirGrowth,JournalofGraduateEducation,2011,(1):62-67,87,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2011,3,21-27.
7.GenshuLu,Emotion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inMathematicsStudy,ResearchinTeaching,2011,(1):1-6,10.
8.GenshuLu,ZhengxiaPeng,FosteringHarmoniousAcademicEcologyinUniversitiesandPromotingtheGrowthofInnovativeTalentsinBasicResearch,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11,(1):60-66.
9.MinLiu,GenshuLu,AnalysisontheFeasibilityofConstructingthe“powerfulprovinceinHE”fromthePerspectiveofUniversityScientificResearchCompetitiveness,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2011,(1):27-29.
10.GenshuLu,WanhongLi,QiaoyanZhang,AnAnalysisofthe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AcademicWorkattheUniversityLevel,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11,(3):68-79.
11.GenshuLu,ShuoLiu,StudyonGuaranteeMechanismofFinancialInvestmentonEducationbyEducationDevelopmentSituationofShaanxiProvince,ChinaEducationalEconomicReview,EducationalSciencePublishingHouse,2011,1.
12.GenshuLu,WanhongLi,QiaoyanZhang,AnAnalysisofthe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AcademicWorkattheUniversityLevel,FudanEducationForum,2010,8(6):38-44,50.
13.GenshuLu,ZhengxiaPeng,AnAnalysisofGenderSegregationintheOccupationalDevelopmentoftheAcademicStaffinaUniversity,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0,31(8):72-79.
14.GenshuLu,TheInfluenceofStudents’PerceptionofClassroomLearningEnvironmentonTheirApproachestoLearning,FudanEducationForum,2010,8(4):34-46.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10,(10):72-86.
15.GenshuLu,ZhaofangYang,AnAnalysisoftheFeaturesofClassroomLearningEnvironmentofUniversityMathematics,HigherEducationofSciences,2010,92(4):8-23.
16.GenshuLu,NaWei,Relationshipofteachers’conceptionsofteachingandstudents’learningstyles,ResearchinTeaching,2010,(1):1-12.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10,(5):53-66.
17.GenshuLu,ShanLiu,ChungYue-ping,Ananalysisofgenderdisparityinthedemandforhighereducationandchoiceofstudysubject,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09,(10):14-29.
18.GenshuLu,OnUniversityCulture,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9,29(5):86-92.
19.ChungYue-ping,GenshuLu,ChineseTeacherEducationandTraining:BasicCharacteristicsandFinancialSupportModel,HanWang,LegalEducationResearch(volume1),2009,8(31-52)
20.PingZeng,YalinYan,GenshuLu,PengChen,RuomeiWang,ReportonConstructionof“WesternPowerfulProvince”andHigher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inShaanxiProvince.HanWang,LegalEducationResearch(volume1),2009.
21.ShuoLiu,GenshuLu,International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PlayRolesinPromotingEquityofEducationinPoorAreas,FudanEducationForum,2009,7(2):56-60.
22.JunhuaWu,XiaoleiZhang,GenshuLu,ProvincialComparisonon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Ability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ofChina,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9,(1):66-73,98.
23.GenshuLu,Culture,UniversityCultureandGeneralEducation,UniversityGeneralEducation,2009,5:175-203.
24.GenshuLu,JunhuaWu,XiaoleiZhang,AReviewofEvaluationStudiesonInnovationAbility,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8,(6):50-56.
25.GenshuLu,MinLiu,AnalysisofDisciplinaryCompetitivenessandEffectsofDisciplineConstructionofChina’s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8,(6):76-82.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09,2.
26.GenshuLu,XiaoleiZhang,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nAchievementMotivation,Self-efficiencyandOccupationValueofUniversityStudents,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8,(5):82-86.
27.GenshuLu,ShuoLiu,XiuyingYao,StrengtheningDegreeManagementofIndependentCollegesandImprovingtheQualityofBachelor’sDegreeAwarding,FudanEducationForum,2008,(4):50-55.
28.GenshuLu,ZhaofangYang,LearningEnvironmentandStudents’Development,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2008,(7):1-6.
29.XiuyingYao,GenshuLu,PolicyforHarmoniousDevelopmentofChineseHigherEducationunderBackgroundofPopularization,HigherEducation(Research&Evaluation),2008,(9):5-9.
30.ShuoLiu,GenshuLu,XiuyingYao,ReviewandProspectofChineseDegreeAwardingWorkduringThirtyYearsSinceReformandOpening,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2008,(5):9-12.
31.GenshuLu,XiuyingYao,AReviewonLearningEnvironmentResearchandtheItsTrendofDevelopment,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8,(2):55-61.
32.GenshuLu,JunhuaWu,ResearchontheEnvironmental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Shaanxi′sConstructingEducationallyPowerfulProvince,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8,28(1),82-91.
33.XiuyingYao,XiubingLiGenshuLu,HongchunWu,StudyonInfluencingFactorofGraduates’ThesisQuality,AcademicDegrees&GraduateEducation,2008,(1):2-6.
34.ShuoLiu,GenshuLu,YouminXi,ReformofGraduateEducationalSystemandCultivationofHighlevelInnovativeTalents,AcademicDegrees&GraduateEducation,2007,(11):7-10.
35.GenshuLu,LeiLiu,LinaGu,StudyontheEvalu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CapabilitiesofUniversities,HigherEducation(Research&Evaluation),2007,(10):57-63.
36.GenshuLu,LeiLiu,StudyontheEvalu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EfficiencyandDevelopmentTendencyforMOE-administratedUniversitiesfrom2000to2004,HigherEducation(Research&Evaluation),2007,(5):24-31.
37.GenshuLu,YouminXi,BuildingEfficiency-basedUniversityManagementSystemandOperationMechanism,R&DManagement,2007,19(2):119-123.
38.GenshuLu,LiChen,YouminXi,LeiLiang,HuaizuLi,ThepracticeandrevelationofdonationinAmericanresearchuniversity,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06,27(12):94-100.
39.GenshuLu,ConstructingScientificResearchEvaluationSystemofUniversityandRaisingChineseCompetenceofAutonomousInnovation,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6,(6),37-43,47.
40.GenshuLu,LinaGu,LeiLiu,TheRoleofUniversitiesintheSystemofKnowledgeProduction,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6,26(2),85-91,ReprintedbyReprographyNewspaperandJournalMaterial,HigherEducation,2006,6.
41.GenshuLu,LeiLiu,ComparativeStudyonScientificResearchEfficiencyoftheUniversitiesAffiliatedwithMinistryofEducationinDifferentRegions,FudanEducationForum,2006,4(2),55-59.
42.GenshuLu,LeiLiu,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ResearchEfficiencyofUniversitiesDirectlyUndertheMinistryofEducationofP.R.ChinaandItsTrend,OpenEducationResearch,2006,12(1),29-35.
43.ChungYue-ping,GenshuLu,EffectsofSocialCapitalontheDemandforHigherEducation,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06,27(1),39-47.
44.GenshuLu,LeiLiu,StudyontheResearchEfficiencyofNaturalScie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TendencyforUniversitiesAffiliatedwithMinistryofEducation,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6,(1),12-15,20.
45.ChungYue-ping,GenshuLu,AnalysisoftheEconomicFactorsintheDemandforHigherEducationamongSeniorSecondarySchoolStudents,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05,26(6),28-33.
46.ChungYue-ping,GenshuLu,TheEffectsofIndividualModernityontheDemandforHigherEducationamongSeniorSecondaryStudents,PekingUniversityEducationReview,2005,(4).
47.GenshuLu,CorrelationanalysisonLearningstyleandLearningoutcome,ResearchesinHigherEducationofEngineering,2005,(4),44-48
48.GenshuLu,LinaGu,LeiLiu,TheRelationshipbetweenResearchandTeachinginChineseHigherEducationInstitute:EmpiricalAnalysis,ResearchinTeaching,2005,28(4),286-290.
49.GenshuLu,LeiLiu,JingchunSun,LinaGu,Evalu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EfficiencyonUniversitiesAffiliatedwithMinistryofEducation,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5,(3),75-79.
50.ChungYue-ping,GenshuLu,EffectofFamilyBackgroundontheModernityofSeniorMiddleSchoolStudents,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4,(3),84-92

Principal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sHostedinRecentYears

1.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ResearchPlanningFund(2012):“StudentsLearningExperience-basedStudyonGuaranteeMechanismofCultivatingQualityofUniversityTalents”(NO:12YJA880084).
2.GeneralUniversityTeachingReformResearchProgram(KeyResearchProgram)(2011):“StudentsLearningExperience-basedStudyonGuaranteeMechanismofCultivatingQualityofUniversityTalents”(NO:11BG02).
3.ProgramEntrustedbyCAST:“ResearchontheSocialResponsibilityandValueofScientificResearchWorkers”.(2010).
4.ProgramEntrustedbyStateCouncilDegreeOffice:“StudyonGraduateEducationCulture”.(2010).
5.Shaanxi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KeyProgram(2009):“SurveyonEmploymentCompetenceofUniversityGraduatesinShaanxiProvince”.(NO:09BZ02).
6.ProgramforNewCentury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MOE(2008):“Justice-basedChinese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Policy”(2008).
7.Shaanxi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KeyProgram(2007):“ResearchUniversities’roleinBuildingPowerfulProvinceinHigherEducation”.(NO:2007NO68).
8.ProgramEntrustedbyStateCouncilDegreeOffice(2007):“SurveyonNationalB.A.DegreeAwarding”.(2007NO73).
9.KeySub-programforStrategyResearchofScience&TechnologyCommissionofMOE(2007):“StudyonSpecialLocationofModernUniversityandItsClassificationStandard”.(2007NO7).
10.“HEUndergraduateEducationQuality”ProgramofNewCentury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ion:“StudyonwaysandmethodsofImprovingUndergraduateteachingqualityfromstudentsperspective”.(2007NO2).
11.Supportedby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StudyonTheoryandMethodofUniversityScientificResearchEfficiency”.(NO:06XZZ016).
12.Tenthfive-yearPlanofNationalScienceofEducation,theKeyResearchTopicsoftheMinistryofEducation:“StudyonEfficiencyofUniversityScientificResearchandTechnologyTransferandItsDevelopmentTendency”.(NO:DIA050135).
13.Keysub-programforScience&TechnologyCommissionofMOEStrategyresearch(2005):EvaluationIndexSystemofChineseUniversities’InnovationCompetenceandempiricalStudy.(2005NO17).
14.SupportedbyRGC:“AStudyofDemandforHigherEducationwithreferencetoEducationalFinanceinHongKongandMainlandChina”(CUHK4209/02H).
15.Shaanxi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ResearchProgram(Thirdround):TheoreticalandEmpiricalStudyonUniversityTeachingQualityfromStudentsPerspective(2005NO47).

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sParticipatedinRecentYears

16.Shaanxi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KeyProgram(2009):“UniversityUndergraduateteachingqualityandTeachingReformProject”ConstructiveResearch.(FirstParticipant)(NO:09BG16).
17.ShaanxiEducationandTeachingReformKeyProgram(2009):StudyandPracticeonCultivatingModelInnovationofTopTalentsatResearchUniversity(SecondParticipant)(NO:09BZ01).
18.SupportedbyRGC:“PerceptionsofFacultyWorkLifeintheChineseMainland:AStudyonThreeComprehensiveUniversitiesinDifferentRank”(2008.8.1-2008.10.30).
19.SupportedbyRGC:“SeekingHigherEducationAbroad:ChoicesandReasonsofStudentsinmainlandChina”(InchargeofShaanxiProvinceSurvey).

Awards

1.GenshuLu,GuangxuChen,ZhaofangYang,StudyonUniversityClassroomLearningEnvironment,Tenth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thirdprize(2012,1)(CertificateNo:09-10-10-3-8391).Shaanxi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secondprize(2011,6).Theseventhsocialsciences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inXi’an,thirdprize(2011,9).
2.CongliYao,GenshuLu,XiaojunLiu,ZhilinCui:Explo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ofspecialtyconstructioninShaanxiLocalUniversity,ShaanxiProvinceteachingachievementaward,secondprize(2012,1).
3.NiancaiLiu,WenhuaZhao,JunwenZhu,ZhuolinFeng,GenshuLu,ZhonglinLiu,StudyFacinginnovativecountryonUniversity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CompetenceConstruction,Thefourthnationaleducationscienceresearch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thirdprize(2011,9).
4.GenshuLu,JunhuaWu,ResearchontheEnvironmental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Shaanxi′sConstructingEducationallyPowerfulProvince,Thetenth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inSuZhou,thirdprize(2009,12).
5.GenshuLu,ConstructingScientificResearchEvaluationSystemofUniversityandRaisingChineseCompetenceofAutonomousInnovation,ShaanxiProvinceteachingachievementaward,thirdprize(2009,6).
6.ChungYue-ping,GenshuLu,AnalysisonInfluencingFactorsofHigherEducationDemand,ChineseAssociationofHigherEducation,theseventhexcellentHEresearchachievementaward(booktype),firstprize(2009,7).
7.ShuoLiu,GenshuLu,RuifengCui,CourseReformandInnovationon‘Comprehensivepracticalactivities’atVillageSchools,ShaanxiElementaryeducationexcellentteachingachievementaward,firstprize(2007).
8.GenshuLu,DehongYu,ShuoLiu,LearningStyleandAutonomousLearningofUniversityStudents,Shaanxi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xcellentachievementaward,secondprize(2007).
9.DehongYu,GenshuLu,OninfluenceofChineseHEexpansiononjusticeofincomeallocation,ChineseAssociationofHigherEducation,theseventhexcellentHEscientificresearchpaperaward,thirdprize(2005,8).


相关话题/公共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曹孟婷
    基本信息cmt教育经历xs工作经历jxms联系方式82668031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省级研究生培养先进个人团队成员本科生教学秘书、研究生教学秘书、行政秘书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思锋
    张思锋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社会保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企委循环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委员AnalogClock个人简介张思锋,男,1952年生,陕西渭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春萍
    基本信息胡春萍,女,汉族,1977年6月出生,2003年4月起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任教,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讲师教育经历2000.7毕业于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行政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4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高建民
    基本信息高建民,男,1953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1988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赴英国苏萨克斯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习。历任西安医科大学卫生管理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卫生管理系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卫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波
    教育经历1999年3月—2003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00年5月—2000年11月美国里海大学艾柯卡研究院Thefutureleaderofbusinessandindustry培训及合作研究1996年9月—199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硕士1991年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司婧
    AnalogClock图片库文件夹最近图片搜索文件夹文件夹数图片数图片00显示1条结果。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站点收藏类别/站点交大主页搜索我的新闻天气炎热,大家注意防暑降温喔^_^2010-07-06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芳肖ahu
    主要任职中国城市经济学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员。基本信息胡芳肖,女,生于1969年,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副教授。EMAIL:hufangx@mail.xjtu.edu.cn教育经历2001年-----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慧君
    我的照片联系方式地址: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E-mail:liuhuij@mail.xjtu.edu.cn授课经历2001—,本科生课程:公共政策学2007—,本科生课程:社会性别与发展2004—,研究生与MPA课程: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任职基本信息姓名:刘慧君职称学历: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3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介绍
    学 院 简 介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组建的。学院目前设行政管理系、社会保障系2个系和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研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2
  •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硕导介绍:王昕红
      姓名 :王昕红    职称: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政策、工程教育,性别与社会发展   联系方式: xhwang@mail.xjtu.edu.cn 钱学森图书馆十楼高教所   王昕红, ...
    西安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