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王铁军教授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特聘教授
联系方式
电话:**
Email:
wangtj@mail.xjtu.edu.cn
地址: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
邮编:710049
AnalogClock
字典
字典词汇
个人简况
主要学术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十二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2.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3.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4.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5.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6.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7.工业装备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8.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9.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10.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1.陕西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12.FEOFS(远东与亚太断裂学会)执委
13.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共同执行主编(ExecutiveEditor)
14.《力学进展》、《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应用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编委
15.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7.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行政职务
航天航空学院院长(2005年4月-)
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
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主任(2008年-)
研究生院副院长(正处,1999年5月-2005年7月)
原建力学院副院长(1996年2月-1997年3月)
教育经历
时间
教育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学士)
1986年9月-1989年5月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硕士)
1991年9月-1995年12月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时间
工作地点或单位
职务
1983年7月-1986年9月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教师
1989年6月-1992年11月
西安交通大学
教师、讲师
1992年12月-199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
副教授
1996年4月-现在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博导
合作与交流
时间
工作地点、单位及职务
1997年3月-1999年3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0年12月-2001年2月
明治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3年7-9月
英国Sheffield大学访问学者
2003年10-11月
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5年8-9月
英国Glasgow大学访问学者
2005年12月
香港理工大学和中文大学KCWong学者
站点计数器
-----------------------------------------------------------------
基本信息
王铁军教授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特聘教授
联系方式
电话:**
Email:
wangtj@mail.xjtu.edu.cn
地址: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
邮编:710049
AnalogClock
字典
字典词汇
个人简况
主要学术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十二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2.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3.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4.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5.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6.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7.工业装备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8.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9.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10.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1.陕西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12.FEOFS(远东与亚太断裂学会)执委
13.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共同执行主编(ExecutiveEditor)
14.《力学进展》、《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应用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编委
15.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7.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行政职务
航天航空学院院长(2005年4月-)
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
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主任(2008年-)
研究生院副院长(正处,1999年5月-2005年7月)
原建力学院副院长(1996年2月-1997年3月)
教育经历
时间
教育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学士)
1986年9月-1989年5月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硕士)
1991年9月-1995年12月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时间
工作地点或单位
职务
1983年7月-1986年9月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教师
1989年6月-1992年11月
西安交通大学
教师、讲师
1992年12月-199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
副教授
1996年4月-现在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博导
合作与交流
时间
工作地点、单位及职务
1997年3月-1999年3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0年12月-2001年2月
明治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3年7-9月
英国Sheffield大学访问学者
2003年10-11月
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5年8-9月
英国Glasgow大学访问学者
2005年12月
香港理工大学和中文大学KCWong学者
站点计数器
-----------------------------------------------------------------
站点收藏
西安交通大学
航天学院
十七大新华网特别专题
中国力学学会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高分子、超轻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热障涂层等)
2.损伤力学
3.断裂力学
4.航天结构强度等。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973项目(项目首席):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础研究(2007-)
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本构与强度理论(2005-)
国家973项目(课题参加):超轻夹心结构的弹塑性弯曲,屈曲与冲击特性(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高分子材料的介观变形与破坏机理(200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高分子与功能梯度材料的宏观变形与断裂(2002-2005)
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项目(负责):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2006-)
教育部重点项目(负责):高分子合金的非弹性变形行为(2001-200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主要成果简介
提出了非线性韧性损伤模型(被国外有的学者引用中称为“Wang’smodel”或“WangTie-Jun’smodel”)
提出了低周疲劳损伤模型(被国外有的学者在引用中称为“Wang-Loumodel”)
提出了校正传统弹塑性断裂韧性约束相关性新方法,韧性断裂判据和约束无关的韧性断裂参数
非线性损伤固体中反平面剪切V型缺口、夹杂和裂纹端部场的高阶渐近解
含初应力压电介质中Love波、广义Rayleigh波和B-G波传播问题的解析解
高分子材料三维非接触大变形测量系统
高分子材料的率温度相关本构模型
纳观尺度下的界/表面效应(含变曲率/裂纹/波问题等)
超轻夹芯结构的屈服判据
超轻夹芯梁的大挠度静动态响应解
在APL,JAM,JAP,Polymer,IJS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约90篇,因“固体损伤与韧性断裂理论研究”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0年)、因“低周疲劳损伤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1年)。
奖项成果
科研项目
研究队伍
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
姓名
攻读学位
研究方向
电子邮箱
卢同庆
硕士
田仕鹏
硕士
母全祎
硕士
田曼
硕士
热障涂层的热震特性
徐志敏
硕士
细观力学
李娇艳
硕士
超轻多孔材料
李丽霞
硕士
温度梯度作用下热障涂层界面强度
马幸双
硕士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
赵仕志
硕士
复合材料力学行为
shizhi214@gmail.com
汝艳
硕士
纳米夹杂材料的力学行为
汪厚冰
硕士
复合材料结构数值模拟
闫渊
博士
陈方方
博士
黄呈帅
博士
方辉
博士
秦庆华
博士
超轻结构的静态与动态力学行为
jtu_qqh@stu.xjtu.edu.cn
金英俊
博士
李慧敏
博士
欧志英
博士
尹征南
博士
殷民
博士
张伟旭
博士
-----------------------------------------------------------------
荣誉称号
时间
所获荣誉或称号
2007年
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
2006年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
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5年
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引智团队国内主要成员之一
2004年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2004年
“****”特聘教授
2003年
陕西省三五人才
2002年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劳模)
2002年
校“腾飞人才”特聘教授
2001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1年
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2000年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1998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1996年
王宽诚育才奖
1996年
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1994年
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
招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备注
080102
固体力学1.材料与结构强度(损伤、断裂与疲劳)
2.新型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数值模拟
3.计算材料科学
4.航空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5.热障涂层强度理论
包括:高分子、超轻多孔、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料等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复试科目:
振动力学
或
弹性力学
082501
飞行器设计01飞行器材料与结构强度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复试科目:
弹性力学
或
振动力学
或
空气动力学
博士研究生招生
专业代码
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80100
力学
1.材料与结构强度(损伤、断裂与疲劳)
2.新型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数值模拟
3.计算材料科学
4.热障涂层强度理论
5.航空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包括:高分子、超轻多孔、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等
(1)1101英语
(2)2214数理方程
(3)2215数理统计
(4)3321弹性理论
(5)3322振动理论
(2)-(3)科目中任选一门
(4)-(5)科目中任选一门
博士后招聘
招收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
讲授课程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断裂力学
本科
材料的力学行为
研究生(硕士、博士)
教学资源
学习、科研资源下载
学习,科研相关资源下载09
组内资源
课题组内共享资源01
显示2条结果。
从我的桌面访问。WebDAVURL
-----------------------------------------------------------------
论文期刊
OverloadeffectonthefatiguecrackpropagationofPC/ABS……Qin-ZhiFanga,T.J.Wang2007-10-19Polymer
Effectofcrack-tipshapeontheneartipfieldinglassypolymerHui-MinLi,Gang-FengWang,T.J.Wang2007-09-21IJSS
Tail’phenomenonandfatiguecrackpropagationofPC/ABSalloyQin-ZhiFang,T.J.Wang,H.M.Li2007-09-03PDST
Interphaseeffectonthestrengtheningbehaviorofparticle-reinforcedmetalmatrixW.X.Zhang,L.X.LiaandT.J.Wang2007-05-15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
Numericalanalysisofthetransversestrengtheningbehavioroffiber-reinforcedW.X.ZhangaT.J.Wang2007-05-03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
Three-dimensionalsolutionsforthestressfields……Z.S.ShaoandT.J.Wang2006-06-13IJSS
AunifiedapproachtopredictoverallpropertiesofcompositematerialsL.X.Li,T.J.Wang2005-01-01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
共有7条记录共有1页面每页面显示******条记录页索引:1链接到第1页面
-----------------------------------------------------------------
(1.)BasicInformation
Tie-JunWang,PhD,ChangjiangProfessor
DepartmentofEngineeringMechanics
Xi’anJiaotongUniversity
Xi’an710049,China
wangtj@mail.xjtu.edu.cn
Researchinterests:Mechanicalbehaviorofadvancedmaterialsandstructures
ExecutiveEditor,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
ChiefScientistofState973Program,
StateDistinguishedYoungInvestigatorAward,
LeaderoftheMOECreativeResearchGroup,
DeanoftheSchoolofAerospaceEngineering
DirectorofMOEKeyLaboratoryforStrengthandVibration.
Appointedforseveralinternationalandnationalacademic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