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柏昌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0


基本信息

姓 名:柏昌利
职 位:教授
导师:硕士导师
博士学科:
硕士学科:高等教育学 
工作单位:西电工会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校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17信箱
邮 编:710071
电 话:**
南 校 区: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
邮 编:710126
电 话:**
电子邮箱:chlbai@mail.xidian.edu.cn
办公地点:
南 校 区:行政办公楼:Ⅰ—302
北 校 区:西电教辅楼:209


个人简介
柏昌利,男,硕士生导师,陕西长安人。分别于1983年、1986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4年8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任学生辅导员;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任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团委书记兼辅导员;1988年9月至1995年10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曾任共青团全国十三大代表,技术职称为讲师、副教授。1995年11月至2013年2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党总支副书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技术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2013年3月至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从事高校共青团、党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已出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名著导读》、《高等学校德育新论》、《江泽民教育论述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导论》、《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高等学校班集体建设论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教程》、《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建设研究》专著(教材)8部,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陕西省教学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基金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
陕西省教育工会工运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1994年,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6年,荣获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2年12月晋升为教授;
2012年当选为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2013年3月聘为四级职员
。2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基本信息

姓 名:柏昌利
职 位:教授
导师:硕士导师
博士学科:
硕士学科:高等教育学 
工作单位:西电工会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校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17信箱
邮 编:710071
电 话:**
南 校 区: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
邮 编:710126
电 话:**
电子邮箱:chlbai@mail.xidian.edu.cn
办公地点:
南 校 区:行政办公楼:Ⅰ—302
北 校 区:西电教辅楼:209


个人简介
柏昌利,男,硕士生导师,陕西长安人。分别于1983年、1986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4年8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任学生辅导员;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任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团委书记兼辅导员;1988年9月至1995年10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曾任共青团全国十三大代表,技术职称为讲师、副教授。1995年11月至2013年2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党总支副书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技术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2013年3月至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从事高校共青团、党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已出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名著导读》、《高等学校德育新论》、《江泽民教育论述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导论》、《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高等学校班集体建设论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教程》、《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建设研究》专著(教材)8部,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陕西省教学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基金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
陕西省教育工会工运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1994年,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6年,荣获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2年12月晋升为教授;
2012年当选为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2013年3月聘为四级职员
。2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教育和培养的调查》,陕西省教育工会2014年理论调研委托课题。
主持课题:《影响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因素调查》,陕西省教育工会2013年理论调研委托课题。
2013年3月,《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入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示范项目,起止时间:2013年1月——2014年12月。
主持课题:《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10月—2013年,课题来源:校教育基金(重点立项),项目批准号:A1105
主持课题:《高校院系级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专项任务项目],2009年5月—2012年12月,项目批准号:09JDSZ2018
以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07年—2009年,课题来源:校教育基金。;;
主持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人才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2005年—2007年,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编号:A0507
主持课题:《理工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2005年—2007年,课题来源:校教育基金。
主持课题:《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途径研究》,2003年—2005年,课题来源:校教育基金,课题编号:B0329
参与课题:《新世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 2003年—2005年,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编号:**。
主持课题:《现代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0年—2001年,课题来源: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
参与课题:《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课程CAI课件研究》,1998年—2001年,课题来源:陕西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立项研究课题。
主持课题:《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研究》,1998年—2000年,课题来源:校教改基金。
主持课题:《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8年—2002年,课题来源:陕西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立项研究课题。
参与课题:《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规律的研究》,1997年—2000年,课题来源:陕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九五”重点研究课题。




学术论文
柏昌利:从“征婚启事”看女青年的自我地位,《当代青年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87.NO.5。
柏昌利: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目标的理论与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7.NO.4。
柏昌利:新时期研究生职业选择剖析,《科技·人才·市场》,1997.NO.4。
许克毅,柏昌利,康志明: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及对策探讨,《江苏高教》,1998.NO.3。
强建周,杨光伟,柏昌利: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几点思考,《共产党人》,1998.NO.4。
柏昌利: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谈加强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NO.1。
柏昌利:判断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标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NO.3。
柏昌利:浅析研究生的现代人格及其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1.NO.5。
柏昌利: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科技·人才·市场》,2001.NO.4。
柏昌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视角——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思想,《黑龙江高教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NO.1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NO.10,主要撰稿人:全国高校第十次党建会大会发言材料。
柏昌利:七十载春华秋实 新世纪再铸辉煌——奋进中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明日报》,2001年10月18日,C3版。
柏昌利:而今迈步从头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七十华诞巡礼(下)《陕西日报》,2001年10月22日。
柏昌利,黄伟:论邓小平的青年观,六十五周年校庆专辑:陕新出批(1996年)69号,1996年10月。
kwyi-xv,changli-bai:The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the Postgraduate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北京’97研究生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年10月。
柏昌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学习江泽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论述,《辽宁教育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NO.5。
柏昌利,王大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理论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NO.3。
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论坛》,2003年10月。
柏昌利,林波:江泽民同志全面人才观述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NO.1。
柏昌利:试论大学学术管理中的学术权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NO.6。
柏昌利,李华:论大学内部权力与知识的匹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NO.3。
吴秀霞,王本瑜,柏昌利: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唐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NO.1。
林波,柏昌利: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历史演进及其启示,《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NO.1。
林波,柏昌利,苏陆岭:大学学术管理解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NO.3。
刘玲,柏昌利:对美国2005版卡内基“基本分类”的解读,《复旦教育论坛》,2007.NO.5。
赵晓强,柏昌利:大学学术管理的内涵解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NO.3。
柏昌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NO.5。
柏昌利: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视角解析,《民办教育研究》,2009.NO.11。
柏昌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质量标准的维度分析,《中国电子教育》,2009.NO.2。
柏昌利: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国电子教育》,2009.NO.4。
?柏昌利:构建大学和谐班集体的实践探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论文汇编》,2009年10月16日。
?柏昌利,周燕来: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探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NO.1
柏昌利: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内涵探析[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中国电子教育》,2010.NO.2。利
柏昌利:创建高校院系级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西电科大报,总第417期,2010.10.1。西电333高效高校柏昌利创建高校院系级学习型党组织党的思考
柏昌利:高校院系级党政领导体制研究,《中国电子教育》,2010.NO.4。4
柏昌利:高等学校院系学习型党组织探析,《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11.NO.2。
柏昌利:高校院系级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策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NO.5。
柏昌利:浅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国电子教育》,2012.NO.3。
卢琳,柏昌利:高校院系机关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电子教育》,2012.NO.4。
柏昌利,张扬,季庆阳,高晖: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安电子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NO.4。
创建高校院系级学习型党组织党的思?2009.NO.11202
【[[nj,2[[[【?
出版专著(教材):
参编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1995年8月;
柏昌利:《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原则浅析》,学校教育改革与管理丛书:警官出版社,1996年12月;
柏昌利主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名著导读》,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000年10月再版;
柏昌利:《高等学校德育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专著
参编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2001年7月;
编委:《面向新世纪的研究生德育内容方法和规律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九五”研究课题成果总结,主要完成人,收录论文2篇;
柏昌利等著:《江泽民教育论述专题研究》,陕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专著
柏昌利编著:《高等教育管理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研究生教材
柏昌利等著:《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陕西人们出版社,2008年11月,专著
柏昌利等著:《高等学校班集体建设论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专著
柏昌利主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培训教材;
柏昌利等著:《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建设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专著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专著?
2011年1月




荣誉获奖
2008年11月,《构建大学和谐班集体的实践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授奖部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一
2007年5月,《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四平台”建设模式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一
2003年5月,《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授奖部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一
1995年8月,《深化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培养跨世纪人才》,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三
1995年8月,《深化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三
1999年12月,《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二
1999年,《创建先进班集体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一
2001年3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一
2004年5月,《求实创新,培养宽口径高素质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持证人,本人排名第四;
2001年12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名著导读》,获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授奖部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人主编
2000年12月,论文:《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目标的理论与实现》,获“中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百篇优秀论文”一等奖,授奖部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本人独立完成
2000年12月,论文:《浅析研究生的现代人格及其培养》,获“中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百篇优秀论文”优秀奖,授奖部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本人独立完成;
2000年8月,论文:《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授奖部门: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本人独立完成
2003年,专著:《高等学校德育新论》,获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专著奖,授奖部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完成人:柏昌利、强建周、杨光玮、吴秀霞
2005年,专著:《江泽民教育论述专题研究》,获校级优秀教材奖,授奖部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完成人:柏昌利、杨光玮、吴秀霞等
**年4月,调研报告:《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获陕西省工运理论研究会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完成人:柏昌利、季庆阳,张扬、高晖、康志亮、唐建旺、杨颖川、卫欢欢
1994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1995年12月,荣获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7年11月,荣获校首届“NEC”奖教金
1999年11月,荣获校“上海贝尔”奖教金
2001年6月,荣获校级“园丁”奖教金
1999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称号
2001年6月,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06年6月,评为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遴选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指导教师
2002年12月晋升为教授
2011年11月当选为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3年2月,当选为陕西省教育工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2013年4月,被学校聘为四级职员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课程教学
本科生课程:
人生哲理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法律基础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职业道德
大学生职涯规划
其它:大学生业余党校课程
培训课程: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硕士生课程:
1.高等教育管理学
2.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专题研究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


相关话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