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晓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7


基本信息
郑晓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xjzheng at xidian.edu.cn


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1958年出生,浙江乐清人。1982年、1984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先后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和Delaware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2年起任兰州大学教授。1995年任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1996年3月至2012年7月,历任兰州大学科研处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校长。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郑晓静教授主要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才培养方面,先后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板壳理论》和《力学与工程概论》等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和专业课,参与组织了力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先后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所在的团队先后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功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有效方法,解决了原有理论的预测与各类典型实验长期不符的问题;提出了风沙流和风成地貌(沙纹及沙丘)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方法;对一种工程固沙(草方格)方法给出了设计的理论公式;建成了迄今仅有的含沙流动全场观测野外阵列,获得目前壁湍流雷诺数最高、沙尘暴过程信息最齐全的实时同步数据,揭示出超大尺度结构特性和形成机理;系统研究了风沙电现象成因、规律及影响。现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0余篇,他引超过3000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科普著作1部,其中著作《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列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ries”丛书(由Springer Verlag出版),《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IEEE应用超导委员会“The 2007 Van Duzer Prize”;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2011年获得由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7年获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周培源力学奖”。她还先后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弹性力学
2.电磁材料结构力学
3.风沙环境力学




基本信息
郑晓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xjzheng at xidian.edu.cn


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1958年出生,浙江乐清人。1982年、1984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先后在美国Kentucky大学、Clarkson大学和Delaware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2年起任兰州大学教授。1995年任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1996年3月至2012年7月,历任兰州大学科研处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校长。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郑晓静教授主要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才培养方面,先后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板壳理论》和《力学与工程概论》等力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和专业课,参与组织了力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先后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所在的团队先后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功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有效方法,解决了原有理论的预测与各类典型实验长期不符的问题;提出了风沙流和风成地貌(沙纹及沙丘)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方法;对一种工程固沙(草方格)方法给出了设计的理论公式;建成了迄今仅有的含沙流动全场观测野外阵列,获得目前壁湍流雷诺数最高、沙尘暴过程信息最齐全的实时同步数据,揭示出超大尺度结构特性和形成机理;系统研究了风沙电现象成因、规律及影响。现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0余篇,他引超过3000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科普著作1部,其中著作《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列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ries”丛书(由Springer Verlag出版),《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IEEE应用超导委员会“The 2007 Van Duzer Prize”;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2011年获得由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17年获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周培源力学奖”。她还先后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弹性力学
2.电磁材料结构力学
3.风沙环境力学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1]
[2]
[3]
[4]
[5]
[6]
[7];
[8]
[9]





荣誉获奖
点击网页顶部“添加栏目”可以添加其他栏目
把鼠标放在栏目标题处,尝试拖动栏目。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件下载 示例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Profile
Name Title
Department:

Contact Information
Address:
Email:
Tel:


Introduction
Put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here


Research Interests
1.
2.
3.
4.
5.




Research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Papers
[1]
[2]
[3]
[4]
[5]
[6]
[7];
[8]
[9]





Honors
点击网页顶部“添加栏目”可以添加其他栏目
把鼠标放在栏目标题处,尝试拖动栏目。




Team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Teaching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件下载 示例




Admission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相关话题/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