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7


基本信息
姓名 赵平 职位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老科技楼A1005,邮编710071
电子邮箱:pingzhao@xidian.edu.cn
办公电话:(029)**(天线所所办)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老科技楼A1005


个人简介
赵平,2012年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国际知名华人****吴柯教授,于2019年完成博士后研究。2020年被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菁英副教授,同时加入电子工程学院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滤波器耦合矩阵理论,滤波器与多工器电路模型综合方法,新型滤波器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调试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2012.8 - 2017.8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 博士
2010.9 - 2011.1 台湾交通大学电机学院 交换生
2008.9 - 2012.6 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2020.1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7.11 - 2019.8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 电气工程系 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
1.耦合矩阵理论
耦合矩阵是设计窄高性能滤波器的重要理论工具,耦合矩阵中的元素和滤波器的物理单元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它可以有效指导滤波器设计与调试。研究耦合矩阵理论,需要熟悉微波网络理论,会用到多项式,复变函数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耦合矩阵理论是设计新型滤波器,研究滤波器自动调试技术的基础。

2. 带非谐振结点以及色散耦合滤波器电路模型理论
传统的耦合矩阵理论假设滤波器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都是谐振结点,且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不随频率变化而改变。在设计有多个传输零点的滤波器时,必须采用复杂的交叉耦合结构。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入非谐振结点以及色散耦合系数以实现传输零点的方法,该理论发展了传统的滤波器理论,丰富了滤波器的结构。

3.新型滤波器设计
微波与毫米波滤波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的发展,射频系统对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小型化和低损耗等方面。这项研究扎根于电磁场基本原理,利用电磁仿真软件,结合射频器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旨在设计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微波毫米波滤波器产品。

4.计算机辅助调试技术
微波滤波器的电性能对加工误差以及材料参数的变异十分敏感,因此加工后期的调试必不可少。但实际器件往往结构复杂且变量众多,直接判断如何调试器件十分困难。这项研究基于滤波器电磁场工作原理,电路模型理论以及矢量拟合等先进计算方法,从仿真或测量得到的S参数中解析提取滤波器参数。该方法可以结合电磁仿真软件,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可以将该算法应用于调试机器,实现滤波器自动调试。

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高效的替代模型,如果有足够数量的神经单元,理论上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表示任意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函数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之后,它可以作为替代模型快速给出相应问题的计算结果,因此它常被用于优化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如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高效的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是本研究的目标。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新生研讨课》,《学科导论》,《本科学业导师》,
助教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

获奖情况
2020 创共体杯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通信+”主题赛西北赛区初赛二等奖,决赛三等奖
2016 香港工程师协会杂志年度最佳论文
2014 香港天线/微波研究生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一名
2014 国际微波研讨会(IMS)学生论文竞赛优秀奖

代表性论文
P. Zhao, “Phase de-embedding of narrowband coupled-resonator networks by vector fitting,”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early access, doi: 10.1109/TMTT.2018.**.
P. Zhao and K. Wu, “Waveguide filters with central-post resonators,” IEEE Microw.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30, no. 7, pp. 657-660, Jul. 2020.
P. Zhao and K. Wu, “Homotopy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filte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8, no. 4, pp. 1390-1400, Apr. 2020.
P. Zhao and K. Wu, “Cascading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couplings in microwave filters,”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7, no. 4, pp. 1432-1440, Apr. 2019.
Z. Li, P. Zhao and K. -L. Wu, “An I/O coupling multiplier circui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ideband filters and diplexers,” IEEE Trans. Compon., Packag., Manuf. Technol., vol. 8, no. 5, pp. 858-866, May 2018.
P. Zhao and K. -L. Wu, “Circuit model extraction of parallel-connected dual-passband coupled-resonator filters,”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6, no. 2, pp. 822-830, Feb. 2018.
P. Zhao and K. -L. Wu, “Adaptive computer-aided tuning of coupled-resonator diplexer with wire T-junction,”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5, no. 10, pp. 3856-3865, Oct. 2017.
H. Meng, P. Zhao, K. -L. Wu and G. Macchiarella “Direct synthesis of complex loaded Chebyshev filters in a complex filtering network,”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4, no. 12, pp. 4455-4462, Dec. 2016.
P. Zhao and K. -L. Wu, “Model-based vector-fitting method for circuit model extraction of coupled-resonator diplexer,”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64, no.6, pp.1787-1797, Jun. 2016.
P. Zhao and K. -L.Wu, “An iterativ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 to optimal synthesis of a multiplexer with a star-junction,”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62, no.12, pp.3362-3369, Dec. 2014.




基本信息
姓名 赵平 职位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老科技楼A1005,邮编710071
电子邮箱:pingzhao@xidian.edu.cn
办公电话:(029)**(天线所所办)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老科技楼A1005


个人简介
赵平,2012年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国际知名华人****吴柯教授,于2019年完成博士后研究。2020年被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菁英副教授,同时加入电子工程学院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滤波器耦合矩阵理论,滤波器与多工器电路模型综合方法,新型滤波器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调试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2012.8 - 2017.8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 博士
2010.9 - 2011.1 台湾交通大学电机学院 交换生
2008.9 - 2012.6 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2020.1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7.11 - 2019.8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 电气工程系 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
1.耦合矩阵理论
耦合矩阵是设计窄高性能滤波器的重要理论工具,耦合矩阵中的元素和滤波器的物理单元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它可以有效指导滤波器设计与调试。研究耦合矩阵理论,需要熟悉微波网络理论,会用到多项式,复变函数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耦合矩阵理论是设计新型滤波器,研究滤波器自动调试技术的基础。

2. 带非谐振结点以及色散耦合滤波器电路模型理论
传统的耦合矩阵理论假设滤波器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都是谐振结点,且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不随频率变化而改变。在设计有多个传输零点的滤波器时,必须采用复杂的交叉耦合结构。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入非谐振结点以及色散耦合系数以实现传输零点的方法,该理论发展了传统的滤波器理论,丰富了滤波器的结构。

3.新型滤波器设计
微波与毫米波滤波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的发展,射频系统对滤波器的性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小型化和低损耗等方面。这项研究扎根于电磁场基本原理,利用电磁仿真软件,结合射频器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旨在设计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微波毫米波滤波器产品。

4.计算机辅助调试技术
微波滤波器的电性能对加工误差以及材料参数的变异十分敏感,因此加工后期的调试必不可少。但实际器件往往结构复杂且变量众多,直接判断如何调试器件十分困难。这项研究基于滤波器电磁场工作原理,电路模型理论以及矢量拟合等先进计算方法,从仿真或测量得到的S参数中解析提取滤波器参数。该方法可以结合电磁仿真软件,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可以将该算法应用于调试机器,实现滤波器自动调试。

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高效的替代模型,如果有足够数量的神经单元,理论上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表示任意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函数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之后,它可以作为替代模型快速给出相应问题的计算结果,因此它常被用于优化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如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高效的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是本研究的目标。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新生研讨课》,《学科导论》,《本科学业导师》,
助教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

获奖情况
2020 创共体杯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通信+”主题赛西北赛区初赛二等奖,决赛三等奖
2016 香港工程师协会杂志年度最佳论文
2014 香港天线/微波研究生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一名
2014 国际微波研讨会(IMS)学生论文竞赛优秀奖

代表性论文
P. Zhao, “Phase de-embedding of narrowband coupled-resonator networks by vector fitting,”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early access, doi: 10.1109/TMTT.2018.**.
P. Zhao and K. Wu, “Waveguide filters with central-post resonators,” IEEE Microw.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30, no. 7, pp. 657-660, Jul. 2020.
P. Zhao and K. Wu, “Homotopy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filte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8, no. 4, pp. 1390-1400, Apr. 2020.
P. Zhao and K. Wu, “Cascading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couplings in microwave filters,”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7, no. 4, pp. 1432-1440, Apr. 2019.
Z. Li, P. Zhao and K. -L. Wu, “An I/O coupling multiplier circui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ideband filters and diplexers,” IEEE Trans. Compon., Packag., Manuf. Technol., vol. 8, no. 5, pp. 858-866, May 2018.
P. Zhao and K. -L. Wu, “Circuit model extraction of parallel-connected dual-passband coupled-resonator filters,”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6, no. 2, pp. 822-830, Feb. 2018.
P. Zhao and K. -L. Wu, “Adaptive computer-aided tuning of coupled-resonator diplexer with wire T-junction,”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5, no. 10, pp. 3856-3865, Oct. 2017.
H. Meng, P. Zhao, K. -L. Wu and G. Macchiarella “Direct synthesis of complex loaded Chebyshev filters in a complex filtering network,”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 64, no. 12, pp. 4455-4462, Dec. 2016.
P. Zhao and K. -L. Wu, “Model-based vector-fitting method for circuit model extraction of coupled-resonator diplexer,”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64, no.6, pp.1787-1797, Jun. 2016.
P. Zhao and K. -L.Wu, “An iterativ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 to optimal synthesis of a multiplexer with a star-junction,” 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vol.62, no.12, pp.3362-3369, Dec. 2014.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1]
[2]
[3]
[4]
[5]
[6]
[7];
[8]
[9]





荣誉获奖
点击网页顶部“添加栏目”可以添加其他栏目
把鼠标放在栏目标题处,尝试拖动栏目。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件下载 示例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相关话题/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