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8-17
基本信息
杨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 工作单位:计算机学院;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161信箱,710068电子邮箱:chaoyangcn@163.comchaoyang@mail.xidian.edu.cn移动电话:**办公地点:主楼I区-420
个人简介
杨超,男,博士,副教授。2008年6月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密码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MichiganStateUniversity)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与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CNSS:ShaanxiKeyLaboratoryofNetworkandSystemSecurity)硕士生导师,信息安全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目前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云计算安全技术、移动智能计算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总装备部“十二五”国防预研重点项目“XXX技术”;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虚拟机安全监控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西昌卫星测控中心科研项目“通信网络与私有协议性能与可靠性分析与测试系统”;中石油集团管材研究所软件开发基金项目“油套管材典型环境选材图谱及数据管理系统”;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项目“云存储数据关键属性保护与数据操作忠实性的验证方法研究”;校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校级新实验开发与新实验设备研制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基于教学内容更新的网络新实验研制”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并公开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US美国发明专利1项,授权中国技术发明专利3项。其他授权/公开/申请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
主要研究兴趣
1.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安全(BigDataandCloudComputingSecurity)(由于云环境下的新型服务计算模式和以数据中心的大数据计算变革,给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数据”和“计算”均要输出至没有固定基础设施,没有固定安全边界的“云”中;由此而导致用户对”数据”和“计算”失去了直接控制权,即,lackoftrustonthecloud.。所以,出现了很多新的安全问题,进而需要新的方法或技术来保护云端用户大数据及其计算。主要包括:云端大数据的安全属性的远程验证、云端大数据上操作的忠实性验证、云端大数据在计算和处理过程的隐私保护等研究内容。)2.移动智能计算的安全(Mobile&SmartComputingSecurity)(手机、Android、iOS、PDA、GPS、IC卡、汽车通信设备、电子医疗设备、嵌入式设备、移动、智能、物联网、智能家电等等关键词描述了SmartComputing的广阔应用,其应用越广泛,其安全问题越突出。因为软硬件平台多样化,应用环境异构与复杂化,安全问题与用户隐私及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移动智能计算的安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是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与重要方向。主要包括:智能移动终端的漏洞挖掘与防护、ARM-CUP核上的TrustZone硬件安全隔离机制研究、近场通信漏洞与安全、智能家电安全问题等研究内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个人主页站点地图|杨超的主页|更新日期:2013-05-02|站长统计
Copyright?20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陕ICP备021284(05016169) Poweredby信息化建设处&电院网络中心
-----------------------------------------------------------------
基本信息
杨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 工作单位:计算机学院;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161信箱,710068电子邮箱:chaoyangcn@163.comchaoyang@mail.xidian.edu.cn移动电话:**办公地点:主楼I区-420
个人简介
杨超,男,博士,副教授。2008年6月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密码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MichiganStateUniversity)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与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CNSS:ShaanxiKeyLaboratoryofNetworkandSystemSecurity)硕士生导师,信息安全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目前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云计算安全技术、移动智能计算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总装备部“十二五”国防预研重点项目“XXX技术”;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虚拟机安全监控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西昌卫星测控中心科研项目“通信网络与私有协议性能与可靠性分析与测试系统”;中石油集团管材研究所软件开发基金项目“油套管材典型环境选材图谱及数据管理系统”;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项目“云存储数据关键属性保护与数据操作忠实性的验证方法研究”;校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校级新实验开发与新实验设备研制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基于教学内容更新的网络新实验研制”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并公开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US美国发明专利1项,授权中国技术发明专利3项。其他授权/公开/申请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
主要研究兴趣
1.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安全(BigDataandCloudComputingSecurity)(由于云环境下的新型服务计算模式和以数据中心的大数据计算变革,给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数据”和“计算”均要输出至没有固定基础设施,没有固定安全边界的“云”中;由此而导致用户对”数据”和“计算”失去了直接控制权,即,lackoftrustonthecloud.。所以,出现了很多新的安全问题,进而需要新的方法或技术来保护云端用户大数据及其计算。主要包括:云端大数据的安全属性的远程验证、云端大数据上操作的忠实性验证、云端大数据在计算和处理过程的隐私保护等研究内容。)2.移动智能计算的安全(Mobile&SmartComputingSecurity)(手机、Android、iOS、PDA、GPS、IC卡、汽车通信设备、电子医疗设备、嵌入式设备、移动、智能、物联网、智能家电等等关键词描述了SmartComputing的广阔应用,其应用越广泛,其安全问题越突出。因为软硬件平台多样化,应用环境异构与复杂化,安全问题与用户隐私及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移动智能计算的安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是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与重要方向。主要包括:智能移动终端的漏洞挖掘与防护、ARM-CUP核上的TrustZone硬件安全隔离机制研究、近场通信漏洞与安全、智能家电安全问题等研究内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个人主页站点地图|杨超的主页|更新日期:2013-05-02|站长统计
Copyright?20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陕ICP备021284(05016169) Poweredby信息化建设处&电院网络中心
-----------------------------------------------------------------
科学研究
主持的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1.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博士后身份,公派出国留学1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2.04万美元;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61303219)2014.1–2016.1225万元;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安全属性建模的协议安全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2014JQ8295)2014.1–2015.123万元;4.总装备部“十一五”国防预研项目网络XXXXXX技术(编号:XXX)2006.01-2010.12100万元;5.总装备部“十二五”国防预研项目网络XXXXXX技术—抗XXX技术(编号:XXX)2011.01-2015.12100万元6.西昌卫星测控中心科研项目通信网络与私有协议性能与可靠性分析与测试系统(编号:HX**)2013.3–2013.89.5万元;7.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项目云存储数据关键属性保护与数据操作忠实性的验证方法研究(编号:XXX)2013.9–2014.912.5万元;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科研项目含H2S/CO2环境管材选择软件系统(编号:HX**)2009.1-2009.64.8万元;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科研项目油套管材典型环境选材图谱及数据管理系统(编号:HX**)2011.11-2012.54.8万元;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安全协议的测试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编号:JY**)2009.09-2011.096万元;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型虚拟机安全监控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编号:K**)2012.01-2013.126万元;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云端大数据安全属性保护与操作忠实性验证方法研究(编号:JB140303)2014.01-2015.125万元;13.校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网络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编号:XXX)2014.1-2014.125万元;14.校级新实验开发与新实验设备研制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基于教学内容更新的网络新实验研制(编号:SY1332)2014.1-2014.121万元;15.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于RootKit的文件保护方法研究(编号:XXX)2011.6-2012.60.8万元(评审结果:优秀,全校40多个队伍的前10名);16.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无线局域网集成安全系统与关键技术(编号:HX**)2008.06-2009.0815万元;17.陕西省第三轮教学改革项目基于OpenSource技术辅助教学研究与探讨(编号:XXX)2005.10-2007.100.8万元;
-----------------------------------------------------------------
科研团队
硕士研究生团队:
2010级:何云华任佟
2011级:侯婉婷王照羽张弛黄为
2012级:张明月董超张坤周洪丞姚亮张鹏
2013级:纪倩金方园王旭张邦元
2014级:熊思纯罗丹陈东徐立峰安迪付胧玉
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1级硕士研究生
2012级硕士研究生
2013级硕士研究生
2014级硕士研究生
-----------------------------------------------------------------
研究生招生信息
~~~~~~~~~~~~~~~~~~~~~~~~~~
研究生招收要求:
~~~~~~~~~~~~~~~~~~~~~~~~~~
1.Diligence:勤奋、努力;
2.Motivation:有激情、有想法、积极肯干,对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浓厚兴趣;
3.Skills:程序设计Programming、英语-English和数学Mathematics。
~~~~~~~~~~~~~~~~~~~~~~~~~~
招生人数:
~~~~~~~~~~~~~~~~~~~~~~~~~~
每年招收4-6名左右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