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满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8-16


基本信息
#
朱满座 教授硕导
硕士学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环境工程(083002)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电科大225信箱
电子邮箱:mzzhu@xidian.edu.cn
办公电话:86-**
办公地点:主楼3区226#
http://web.xidian.edu.cn/mzzhu/
或者
http://see.xidian.edu.cn/graduate/
advisor/show.asp?id=3550

个人简介
朱满座,男,1960年7月5日(夏历庚子年六月十二日)生于陕西武功县长宁镇,博士,教授。1978年9月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学习,分别于1982年7月、1985年4月获得应用物理学学科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5月到1987年2月,任助教;1987年3月到1994年11月,任讲师;1994年12月到2003年5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教授。本科阶段师从国内著名相对论专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朱家珍教授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等领域的研究。硕士阶段师从国内著名电波传播专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一平教授、国内实验物理学著名专家胡昌璧教授从事电磁波与随机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博士阶段,师从国内著名微波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全国首届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计算电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事复变函数逼近理论在电磁理论中的应用研究。目前从事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为:计算电磁学、计算物理学、光学波导理论、电阻抗成像、太赫兹成像、微波成像、CT原理及算法、量子物理学(量子球、点、线、盘及量子台球)。参与编著出版《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理论基础》等教材五部。参加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予研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科学通报》及其英文版《ChineseScienceBulletin》、《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计算物理》、《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ResearchC》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在国际电磁兼容会议、世界医学物理学暨生物医学工程大会、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会议、国内生物电磁学会议、国内环境电磁学会议、国内电磁兼容会议等会议上交流论文多篇。
1991年到1997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电磁场理论教研室主任。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2月至2007年11月任西电科大电子工程学院电信系主任。
1992年9月至1997年8月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97年9月至2005年11月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12月改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7年8月至2002年5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专家组组员,领导小组组员。
1997年4月到2004年3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工会委员;1998年3月到1999年9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工会副主席。
1999年9月到2002年12月任西安电子科大电子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获得2002年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
电阻抗成像电磁兼容非线性电磁学环境电磁学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物理基础
太赫兹成像微波成像CT原理及算法计算电磁学计算物理
脑功能成像(PET,MEG,EEG,NMR,fMRI,SQUID)的物理基础电磁斗篷(绝热斗篷、光学斗篷、红外斗篷、化学斗篷、地震波斗篷及其各种斗篷或者隐身衣)的建模及其数值模拟。


-----------------------------------------------------------------

基本信息
#
朱满座 教授硕导
硕士学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环境工程(083002)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电科大225信箱
电子邮箱:mzzhu@xidian.edu.cn
办公电话:86-**
办公地点:主楼3区226#
http://web.xidian.edu.cn/mzzhu/
或者
http://see.xidian.edu.cn/graduate/
advisor/show.asp?id=3550

个人简介
朱满座,男,1960年7月5日(夏历庚子年六月十二日)生于陕西武功县长宁镇,博士,教授。1978年9月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学习,分别于1982年7月、1985年4月获得应用物理学学科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5月到1987年2月,任助教;1987年3月到1994年11月,任讲师;1994年12月到2003年5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教授。本科阶段师从国内著名相对论专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朱家珍教授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等领域的研究。硕士阶段师从国内著名电波传播专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一平教授、国内实验物理学著名专家胡昌璧教授从事电磁波与随机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博士阶段,师从国内著名微波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全国首届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计算电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事复变函数逼近理论在电磁理论中的应用研究。目前从事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为:计算电磁学、计算物理学、光学波导理论、电阻抗成像、太赫兹成像、微波成像、CT原理及算法、量子物理学(量子球、点、线、盘及量子台球)。参与编著出版《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理论基础》等教材五部。参加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予研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科学通报》及其英文版《ChineseScienceBulletin》、《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计算物理》、《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ResearchC》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在国际电磁兼容会议、世界医学物理学暨生物医学工程大会、国内生物医学工程会议、国内生物电磁学会议、国内环境电磁学会议、国内电磁兼容会议等会议上交流论文多篇。
1991年到1997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电磁场理论教研室主任。1997年8月至1999年7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2月至2007年11月任西电科大电子工程学院电信系主任。
1992年9月至1997年8月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97年9月至2005年11月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12月改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7年8月至2002年5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专家组组员,领导小组组员。
1997年4月到2004年3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工会委员;1998年3月到1999年9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工会副主席。
1999年9月到2002年12月任西安电子科大电子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获得2002年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
电阻抗成像电磁兼容非线性电磁学环境电磁学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物理基础
太赫兹成像微波成像CT原理及算法计算电磁学计算物理
脑功能成像(PET,MEG,EEG,NMR,fMRI,SQUID)的物理基础电磁斗篷(绝热斗篷、光学斗篷、红外斗篷、化学斗篷、地震波斗篷及其各种斗篷或者隐身衣)的建模及其数值模拟。


-----------------------------------------------------------------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承担陕西省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科研工作和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主讲硕士研究生《高等电磁场》;主讲通信学院、电子学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课程;曾经主讲“复变函数”,“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科技英语”,“电磁波基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


-----------------------------------------------------------------

学术论文
一、获奖

1、2002年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2、2002年获得西电科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3、2001年获得西电科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4、1997年获得西电科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5、1992年获得西电科大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获奖原因涉及下列论文1和2);
6、1992年获得西电科大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获奖原因涉及下列论文8);
7、2004年获得西电科大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获奖教材为下列教材1);
8、2001年获得西电科大东方奖教金三等奖一项。
9、2013年10月获陕西省教材建设二等奖一项。

二、论文

1、朱满座,互容与部分电容的关系,科学通报,1991年,36卷,17期,1349-1351页。
2、ZHUMan-zuo,TheRelationbetweenMutualCapacitanceandPartialCapacitance,ChineseScienceBulltin,Vol.37,No8,April,1992,pp891-694.
3、朱满座,矩量法结合保角变换求解均匀波导的最低截止频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35卷,5期,(EI:**)。AMoMcalculationofthelowestcutofffrequenciesofuniformwaveguidesbyconformalmapping.JournalofXidianUniversity.Vol33,No5,Oct.2006.pp709-710+715.
4、朱满座,用于传输线特性分析的分数阶多极子模型,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26卷,4期,664-667页。(EI:**)。FractionalMultipoleModelUsedintheCharactersticAnalysisofaTransmissionLine.Journalof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Vol26,No4,Apr.2004,pp604-607.
5、朱满座,计算金属薄膜上电磁脉冲时域透射场的近似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28卷,5期,580-583页。Anapproximatemethodforcalculatingthetimedomaintransmissionthroughthethinme[ant]talshields.JournalofXidianUniversity,Vol28,No5,Sept.2001,pp580-583.
6、王尔杰,朱满座,用于粗糙面散射问题的一种概率分布特征函数,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5年,第三期,pp1-8.
7、葛德彪,朱满座,马庆临,双delta散射势垒的Born近似重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第四期,pp1-5.
8、ZHUManzuo,FractalModelfortheDielectricPropertiesofBiologyMaterial,1991年世界医学物理学暨生物医学工程大会,西安国际卫星会议,中国.西安.西安交通大学,1991年7月15日到18日.会议录B4-7.ProceedingsofXianSatelliteConferenceof1991WorldCongressonMedicalPhys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July151991,XianChina,ppB4-7.
9、路宏敏,安晋元,赵益民,朱满座,印制线拐角的频域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EI:**
10、卢智远,石频频,朱满座,孙文权,丁华,侯建强,微波及高强电磁脉冲灭菌的机理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4期
11、路宏敏,朱满座,薛梦麟,傅君眉,垂直入射均匀平面波的多层平板屏蔽效能分析,微波学报,1999年,02期
12、路宏敏,梁昌洪,朱满座,导体阻抗的频率特性,安全与电磁兼容,2002年12月
13、路宏敏,傅君眉,朱满座,梁昌洪,短传输线的串扰响应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6月
14、路宏敏,傅君眉,刘科祥,薛梦麟,朱满座,互连设备的高频传导干扰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2月.EI:**
15、丁华野,陈景藻,王文亮,陈志南,李辑熙,牛中奇,朱鹏九,朱满座,毫米波照射对入肝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10月
16、丁华野,陈景藻,王文亮,陈志南,李辑熙,牛中奇,朱鹏九,朱满座,BiologicalEffectsofMillimeterWaveIrradiationonHumanHepatomaCellLine,JournalofMedicalCollegesofPLA1987-12
17、LI,C.F.,Zhu,M.Z.,ADohertyamplifieremploying3dBhybridforcouplingoutput,9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ntennas,Propagation&EMTheory.ISAPE2010,pp991-993,China,Guanggzhou,EIAccessionnumber:**191
18、Lu,L.;Zhu,M.Z.;Gao,F.;Liu,X.L.;Designofcompactdual-bandbandpassfilterusingλ/4bendedSIRs,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sResearchC,Vol31,2012,pp17-28,EIAccessionnumber:**712
19、刘祥龙,朱满座,路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二维量子谱和经典轨道,物理学报,61卷,22期,2012年11月,pp202301-1至20231-5,SCI检索,AccessionNumber:WOS:**007,LiuXiang-Long,ZhuMan-Zuo,LuLu,Two-dimensionalquantumspectraandclassicalorbitsofisosceles-righttriangularbilliards.ActaPhysicaSinica.Vol61,No22,Nov.2012,pp220301:1-5.
20,王志霞,朱满座,梅超,等腰直角三角形柱形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和波函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9卷,5期,2012年12月,pp1055至1058。WangZhi-Xia,ZhuMan-Zuo,MeiChao,Energystructuresandwave-functionsoftheisoscelsrighttriangularquantumdots.JournalofAtomicandMolecularPhysicsVol29,No6Dec.2012,pp1055-1058.
21张江涛,朱满座,王志霞,光子带隙结构在超宽带微带天线中的应用,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三、参编教材
1、《电磁场理论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2、《电磁场与电磁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第三版,2009年。
4、《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2012年。
5、《电磁场与电磁波学习辅导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四、主持科研项目
1、陕西省科学基金,电阻抗成像的新算法研究,2002-2005。
2、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航空无线电专用微波功率放大器的研制。
3、计算机系统的TEMPEST仿真技术研究(本人是第二完成人,该项目获得西安市科技三等奖,西电科大一等奖)。

五、参加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电磁波与随机介质的相互作用研究”,1983年到1985年。
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毫米波的生物医学效应研究”,1986年到1988年。
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毫米波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1987年到1989年。
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电磁波的非热效应研究”,1988年到1991年。
5、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的特性研究”,1992年到1994年。
6、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参数研究”,1995年到1997年。
7、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电磁兼容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1999年到2001年。

六、参加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1、“适应科技开发,开创电磁兼容教育”(本人为第三完成人,该项目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
2、“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建设”(本人为第二完成人,该项目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
新增栏目1
新增栏目2
新增栏目3
新增栏目4
新增栏目5


-----------------------------------------------------------------

荣誉获奖
见论文成果栏目


-----------------------------------------------------------------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硕士研究生“高等电磁场”,通信学院本科第四学期及电子学院第五学期“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件下载示例

-----------------------------------------------------------------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2014年度计划招收硕士2-4名.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环境工程这两个学术型硕士学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工程硕士点可以挂牌招生。本年度已经接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保送生一名.
特别欢迎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一有特长的学生报考:1、数学基础扎实,特别是计算数学的基础扎实的;2、物理基础扎实,特别是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基础扎实的;3、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特别是使用高级语言(比如fortran95,C,VB等)能力强的。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报名前请先上网查询本校电子学院往年的面试分数线。也可以先发电子邮件到我的邮箱咨询,来函必复。录取时主要依据国家统一考试(即初试)的数学成绩和外语成绩,初试的专业课成绩仅仅供参考(因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考试,没有可比性)。如果4天以内未收到答复,不是本校网络出现故障,就是您的邮件被本校网络中心误认为是垃圾广告予以删除,再者就是我有事出差不在西电,务必请再发一次。


-----------------------------------------------------------------

Profile

NameTitleProf.ZhuManzuo
Department:SchoolofEngineeringElectronic
ContactInformation
Address:III-226,MainBuilding
Email:mzzhu@xidian.edu.cn
Tel:

Introduction
CurriculumVitae
Name:ManzouneeziiChu
DateandPlaceofbirth:July51960,ChangningTown,WugongCounty,Shaanxi,China
Gender:Male
Education
Mar1977toJuly1978,Xue-guseniormiddleschool.Wu-gongCounty,ShaanxiProvince,China.
Sept1978toJune1982,XidianUniversity,BechalorofScienceinPhysics.
Sept1982toApril1985,XidianUniversity,MasterofScienceinAppliedPhysics.
Mar2001toMay2007,XidianUniversity,PhDinElectronicSci.andTech.

Workexperience
Jun2003totoday,Prof.XidianUniversity.
Dec1994toMay2003,ViceProf.XidianUniversity.
May1987toNov1994,Lecturer,XidianUniversity.
May1985toFeb1987,AssistantTeacher,XidianUniversity.
ResearchInterests
1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EIT)
2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3EnvironmentalElectromagnetism
4QuantumComputationandQuantumInformation
5TerahertzTechnology

相关话题/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