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2010年3月
目 录
《高级管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1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7.考核方式:考试与课程论文
8.预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绪论 |
2 |
|
|
|
2 |
第一章 管理及理论发展 |
4 |
|
2 |
2 |
3 |
第二章 管理过程与环境 |
4 |
|
|
2 |
4 |
第三章 管理决策与控制 |
4 |
|
|
2 |
5 |
第四章 管理组织 |
4 |
|
2 |
2 |
6 |
第五章 行为管理 |
6 |
|
|
2 |
7 |
第六章 比较管理与跨文化管理 |
2 |
|
|
2 |
8 |
第七章 管理创新 |
2 |
|
|
2 |
合计 |
28 |
|
4 |
14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 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3)[美]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美] 德鲁克著,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9
(5)[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高级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第0章 绪论
1.本章主要内容
管理学研究对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管理研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科范畴与构架,了解管理研究的范式、方法论。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哲学,研究方法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5)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一章 管理及理论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管理及其地位和作用;管理的特性;管理手段;传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从人际关系到行为科学近代管理学派;现代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指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本章主要难点。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管理理论发展各阶段的特征。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5)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美] 德鲁克著. 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9
(7)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法约尔著.工业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9)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二章 管理过程与环境
1.本章主要内容
组织效能;管理效能;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的支持;管理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组织效能衡量的各种导向与观点,管理效能衡量的各种视角与方法,管理职能的各种理论观点,管理过程及其管理任务,管理过程的决策、信息、控制等支持活动,管理环境的理论及其发展,组织文化的内涵、主文化与亚文化、组织文化衡量、组织文化作用,组织文化类型,管理道德的理论研究。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职能理论、管理过程论、企业文化理论、道德观及发展。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美] 德鲁克著. 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9
(6)[美] F·W·泰罗著.胡隆祖等译.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三章 管理决策与控制
1.本章主要内容
目标的性质与分类;计划管理过程;目标管理(MBO);管理决策基础;决策理论及其发展;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创业管理;管理控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目标及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决策理论的发展及主要理论贡献,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几个阶段的主要贡献,管理控制的特点与基本原理、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目标管理理论,计划职能理论,决策职能,控制职能,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美] 德鲁克著. 帅鹏等译.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9
(6)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四章 管理组织
1.本章主要内容
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组织工作的内容;组织设计的基础;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依据;层级组织与有机性组织;组织结构的形式;企业组织系统设计;权力的配置;组织变革与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组织理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理论贡献及局限,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组织学习理论,组织系统设计理论,组织变革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组织职能理论,组织设计工作,组织权力配置,学习型组织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美] 达夫特著.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五章 行为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管理行为研究基础;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人性假设;激励的概念;激励思想的发展;经济学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激励机制及其设计;经营者激励理论;领导与领导者;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最新研究;沟通;冲突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管理行为的特点、研究基础,人性假设及管理要求,激励理论与发展,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贡献及管理特征,领导理论的发展,各种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与贡献,沟通理论,冲突管理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领导职能、沟通职能、激励职能。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第六章 比较管理与跨文化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跨文化管理的兴起与发展;比较管理研究;跨文化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跨文化管理产生的背景,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发展,跨文化管理的理论流派及观点,跨文化管理的实践。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各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第七章 管理创新
1.本章主要内容
管理创新及其作用,创新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要求了解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工作,掌握创新的过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 :1.管理创新及其作用 2.创新的过程
本章难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基本概念,创新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组织企业的创新活动。
4.主要参考资料
(1)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Stephen P•Robbins; Marry·Coulter.MANAGEMENT Q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5
(4)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芮明杰等.管理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专业刊物.《管理世界》、《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
《企业资源计划》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2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ERP的管理思想以及ERP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上,掌握ERP的基本原理,通过 ERP系统分析,掌握ERP系统中的销售、采购与库存、生产、财务、人力资源各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了解ERP与供应链管理、准时生产制等先进制造模式的联系。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ERP概述 |
4 |
|
|
|
2 |
第二章 ERP原理 |
4 |
|
|
|
3 |
第三章 ERP中的销售管理 |
4 |
|
|
|
4 |
第四章 ERP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
2 |
|
|
|
5 |
第五章 ERP中的生产管理 |
4 |
|
|
|
6 |
第六章 ERP中的财务管理 |
2 |
|
|
|
7 |
第七章 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
2 |
|
|
|
8 |
第八章 ERP软件规划 |
2 |
|
2 |
|
9 |
第九章 ERP实施与运行 |
2 |
|
|
|
10 |
第十章 ERP相关问题 |
2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 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1)苟娟良,常丹主编.EPR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健主编.企业资源计划(ERP)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埃米.菲利普斯(Amy Phillips)著.严建援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ERP理论的发展阶段,阐述ERP基本原理、ERP系统分析, ERP系统中的销售、采购与库存、生产、财务、人力资源各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分析ERP软件外购与自制的优劣,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分析ERP软件的发展状况,ERP与供应链管理、准时生产制等先进制造模式的联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企业通过实施ERP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掌握ERP对企业运营过程的支持和实现,熟悉企业实施ERP的项目管理基本流程。
第一章 ERP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信息化与ERP
(2)ERP的发展历史
(3)ERP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4)中国企业管理现状与ERP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企业信息化与ERP;
(2)ERP对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要求。
难点:(1)企业信息化与ERP;
(2)中国企业管理现状与ERP。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企业信息化与ERP
(2)ERP的发展历史
(3)ERP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4)中国企业管理现状与ERP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埃米.菲利普斯(Amy Phillips)著,严建援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章 ERP原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MRP的基本原理
(2)MRP的基本计算过程
(3)MRPII——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
(4)ERP——互联网时代合作竞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MRPII的基本原理
(2)MRP的基本计算过程
(3)MRPII——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
难点:(1)MRP的物料分解过程;
(2)闭环MRP中的粗能力平衡计算。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MRP的基本原理
(2)MRP的基本计算过程
(3)MRPII——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埃米.菲利普斯(Amy Phillips)著,严建援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苟娟良,常丹主编.EPR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章 ERP中的销售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传统销售管理面临的挑战
(2)ERP中的销售管理的流程
(3)销售管理在ERP软件中的实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中的销售管理的流程;
(2)ERP软件中销售管理模块的实现。
难点:ERP软件中销售管理模块的流程。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传统销售管理面临的挑战
(2)ERP中的销售管理的流程
(3)销售管理在ERP软件中的实现
3.预备知识要求
市场营销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 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四章 ERP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采购管理概述
(2)库存管理概述
(3)ERP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4)采购与库存管理在ERP软件中的实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中销售与库存管理的基本流程;
(2)ERP软件中的销售与库存管理的实现。
难点: ERP软件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模块的流程与实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中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2)采购与库存管理在ERP软件中的实现
3.预备知识要求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 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五章 ERP中的生产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ERP中的车间管理子系统
(2)用友U8生产制造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离散行业ERP和流程行业ERP的区别;
(2)ERP中的车间管理的内容及业务处理流程;
(3)ERP中的加工单、派工单、物料清单、主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
难点:(1)ERP中的车间管理的业务处理流程;
(2)作业排序与投入产出控制;
(3)ERP对生产制造管理模块的实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离散行业ERP和流程行业ERP的区别;
(2)ERP中的车间管理的内容及业务处理流程;
(3)ERP中的加工单、派工单、物料清单、主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 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六章 ERP中的财务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财务会计的ERP实现
(2)成本管理的ERP实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中财务会计的功能;
(2)ERP中成本管理的功能。
难点:ERP对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的实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中财务会计的功能;
(2)ERP中成本管理的功能。
3.预备知识要求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 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七章 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ER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功能与作业流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功能与作业流程;
(2)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
难点: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ERP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功能与作业流程
3.预备知识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八章 ERP软件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1)ERP项目可行性分析
(2)ERP软件选型策略
(3)典型 ERP系统简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2)ERP软件选型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难点:(1)ERP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2)自行开发与外购软件的优劣比较。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项目可行性分析
(2)ERP软件选型策略
(3)典型 ERP系统简介
3.预备知识要求
系统分析与设计、项目投资分析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启申著.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九章 ERP实施与运行
1.本章主要内容
(1)ERP实施前期工作
(2)项目组织机构
(3)ERP项目实施进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项目组织与工作职责;
(2)ERP项目实施过程的内容与步骤;
(3)ERP项目评估体系。
难点:(1)ERP项目组织;
(2)ERP项目的评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实施前期工作的内容及其要点;
(2)项目组织与工作职责;
(3)ERP项目实施过程的内容与步骤;
(4)ERP项目评估体系及成功实施的标志。
3.预备知识要求
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机构、项目控制、项目评估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科特·汉密尔顿著,简学等译.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美)Kenneth E.Kendall, Julie E.Kendall著.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十章 ERP相关问题
1.本章主要内容
(1)ERP中准时生产JIT
(2)ERP中全面质量管理TQM
(3)ERP中供应连管理SCM
(4)ERP环境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ERP中准时生产JIT
(2)ERP中供应连管理SCM
(3)ERP环境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难点:(1)ERP与JIT、TQM、SCM的联系;
(2)ERP环境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ERP中准时生产JIT
(2)ERP中全面质量管理TQM
(3)ERP中供应连管理SCM
(4)ERP环境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3.预备知识要求
准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M、供应连管理SCM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刘书庆,杨水利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管理决策分析》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Analysi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3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决策分析已经成为管理科学与经济学的重要分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科学决策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管理决策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掌握几类重要的决策分析技术,形成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并为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运筹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管理决策分析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 决策分析基础知识 |
|
|
|
2 |
3 |
第三章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 |
2 |
|
2 |
|
4 |
第四章 风险型决策分析 |
6 |
|
|
2 |
5 |
第五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 |
6 |
|
2 |
|
6 |
第六章 多属性决策分析 |
4 |
|
|
|
7 |
第七章 群决策分析 |
4 |
|
|
|
8 |
第八章 动态决策分析 |
2 |
|
|
|
9 |
第九章 决策分析实践 |
|
4 |
|
|
合计 |
28 |
4 |
4 |
2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2)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3)宫川公男.意思决定论.中央经济社,2005
(4)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管理决策分析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决策分析的涵义
第二节 决策问题的要素
第三节 决策分类及其分析特征
第四节 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决策分析的发展历史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掌握管理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主要难点在于对决策要素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基本的数学概念,如集、图。
4.主要参考资料
(1)Goodwin, P., and G.Wright.Decision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Judgment.Wiley, Chichester, 3ed,2004
(2)Skinner David.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Probabilistic 2ed, 1999
(3)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4)斯科特·普劳斯.决策与判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尤西姆.决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第二章 决策分析基础知识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率分布
第二节 效用函数
第三节 算法设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回顾与巩固以前所学基础课程,重点在于理解数学模型的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Thomas H.Cormen, Charles E.Leiserson, Ronald L.Rivest, Clifford Stein.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MIT Press; 2nd edition,2001
(2)Jon Kleinberg,Éva Tardos.Algorithm Design.Addison Wesley,2005
(3)韩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阿什, 多朗-戴德.概率与测度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希利尔, 利伯曼.运筹学导论(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伟.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1)不确定型决策概述
(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主要决策准则
3)决策准则分析
第二节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1)Wald法
(2)Maxmax法
3)Savage法
4)Hurwicz法
5)Laplace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运筹学、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Raiffa, Howard.Decision Analysis.Introductory Readings on Choices Under Uncertainty.McGraw Hill, 1997
(2)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3)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4)吴清烈,蒋尚华.预测与决策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第四章 风险型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风险型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1)风险型决策概述
(2)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决策准则
(3)决策准则分析
第二节 风险型决策分析方法
(1)Bayes法
(2)Breakover分析法
(3)Posterior分析法
(4)Partial Expectation分析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风险型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高等数学、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Smith, J.Q..Decision Analysis.A Bayesian Approach.Chapman and Hall, 1988
(2)Winkler, Robert L.Introduction to Bayesian Inference and Decision, 2nd Edition.Probabilistic,2003
(3)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4)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5)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6)刘伟.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多目标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1)多目标决策的基本特征
(2)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要素
(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表述
第二节 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1)GP法
(2)Zeleny法
(3)STEM法
(4)SEMOP法
(5)Zionts-Wallenius法
(6)Geoffrion法
(7)SWT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目标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运筹学、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2)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3)Keeney and Howard Raiffa Decisions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Preferences and Value Trade-Off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刘伟.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第六章 多属性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多属性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1)优先序
(2)多属性价值函数
(3)多属性效用函数
(4)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要素与描述
第二节 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
(1)Weighted sum法
(2)Weighted product法
(3)TOPSIS法
(4)Navarrete法
(5)ELECTRE法
(6)PROMETHEE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属性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运筹学、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2)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3)Holtzman, Samuel.Intelligent Decision Systems.Addison-Wesley, 1989
(4)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5)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6)吴清烈,蒋尚华.预测与决策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七章 群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群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1)群决策的基本假设
(2)群决策的分类
(3)群决策偏好的集结模型
第二节 群决策分析方法
(1)GEM法
(2)社会选择函数
(3)社会福利函数
(4)专家咨询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群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博弈论、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Holtzman, Samuel.Intelligent Decision Systems.Addison-Wesley, 1989
(2)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3)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4)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6)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第八章 动态决策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动态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动态决策分析方法
(1)确定型动态决策分析
(2)随机型动态决策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概率论、运筹学、算法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Holtzman, Samuel.Intelligent Decision Systems.Addison-Wesley, 1989
(2)Keeney, R.L..Value-focused thinking -- A Path to Creative Decision mak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Ronald A.Howard and Ali E.Abbas.Found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Prentice Hall; 1 edition.2008
(4)Robert T.Clemen and Terence Reilly.Making Hard Decisions.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Duxbury Press; 3 edition.2005
(5)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7)刘伟.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第九章 决策分析实践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各种决策分析方法评价与比较
第二节 决策分析方法应用案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决策分析方法的优点于局限性,难点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建模。
3.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运筹学、算法设计、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Virine, L.and Trumper M..Project Decisions.The Art and Science.Management Concepts.Vienna, VA,2007
(2)Shi H, Lyons-Weiler J..Clinical decision modeling system.BMC Med Inform Decis Mak.7(1):23,2007
(3)Hammond, J.S.and Keeney, R.L.and Raiffa, H..Smart Choices.A Practical Guide to Making Better Decision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4)Howard, R.A., and J.E.Matheson (editors).Readings on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Decision Analysis, 2 volumes.Menlo Park CA.Strategic Decisions Group, 1984
(5)Keeney, R.L..Value-focused thinking -- A Path to Creative Decision mak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6)简祯富.决策分析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2007
(7)刘伟.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林齐宁.决策分析.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3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4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其分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课程专门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介绍跨国公司理论和企业经营国际化理论, 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 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及其选择、国际合资企业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力图使学生熟悉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并把握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6.面向学科: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绪论、第一章 跨国公司概述 |
4 |
|
|
|
2 |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
4 |
|
|
|
3 |
第三章 企业经营国际化理论 |
2 |
|
2 |
|
4 |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 |
2 |
|
|
|
5 |
第五章 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 |
4 |
|
|
|
6 |
第六章 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及选择 |
4 |
|
|
|
7 |
第七章 国际合资企业设计 |
4 |
|
|
|
8 |
第八章 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 |
2 |
|
|
|
9 |
第九章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
2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包铭心(Paul W Beamish),莫礼训(Allen J.Morrison),安德鲁.C.英克本(Andrew C.Inkpen),菲利罗森茨韦格(Philip M.Rosenzweig)著.李刚,吴宏译.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参考资料:
(1)杨德新编著.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范黎波,王林生编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David H.Holt著.跨国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庄恩平主编.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晓平著.跨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跨国公司的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目标市场选择、进入方式选择、国际合资企业设计、熟悉跨国公司经营的国际规范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分析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的基本理论、组织管理、目标市场选择、进入方式选择的策略和国际合资企业设计,熟悉跨国公司经营的国际规范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第一章 跨国公司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1)跨国公司的名称和定义;
(2)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跨国公司经营特征;
(4)跨国公司的功能。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2)跨国公司的功能
难点:(1)跨国公司的功能、跨国公司对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中外跨国公司经营特征的对比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
(2)跨国公司经营特征;
(3)跨国公司的功能。
3.预备知识要求
公司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德新编著.跨国经营与跨国公司.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2)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3)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4)跨国公司理论新进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2)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跨国公司理论新进展
难点:(1)特定优势理论
(2)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2)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3)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4)跨国公司理论新进展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等。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范黎波,王林生编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章 企业经营国际化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渐进论
(2)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
(3)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中的客户带动论、竞争带动论、关键企业带动论。
(2)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论中的价值链理论
难点:(1)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中的关键企业带动论。
(2)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论中的价值链理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渐进论
(2)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
(3)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论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供应链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范黎波,王林生编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
(2)跨国公司的管理组织形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跨国公司的管理组织形式
难点:(1)跨国公司的各种子公司及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运用;
(2)跨国公司的管理各种组织结构特点及适用性。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及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运用;
(2)跨国公司的母女结构、国际部及全球结构及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运用。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范黎波,王林生编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章 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
1.本章主要内容
(1)选择目标市场的理论
(2)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
(3)估算目标市场需求的方法
(4)目标市场评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选择目标市场的理论;
(2) 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
(3)估算目标市场需求的方法
难点:(1)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
(2)估算目标市场需求的方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选择目标市场的理论与方法;
(2)估算目标市场需求的方法;
(3)目标市场的估算
3.预备知识要求
(1)市场需求分析;
(2)市场需求预测。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David H.Holt著.跨国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六章 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及选择
1.本章主要内容
(1)贸易式进入方式
(2)契约式进入方式
(3)投资式进入方式
(4)进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1)投资式进入方式
(2)进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难点:进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贸易式进入方式
(2)契约式进入方式
(3)投资式进入方式
(4)进入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理论等。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David H.Holt著.跨国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七章 国际合资企业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建国际合资公司的原因;
(2)加强现有业务;
(3)将本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
(4)将外国产品引入本国市场;
(5)利用合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
(6)国际合资企业成功的条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将本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
(2)将外国产品引入本国市场;
(3)利用合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
(4) 国际合资企业的创建方式。
难点:(1)将本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
(2)将外国产品引入本国市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利用合资加强现有业务;
(2)将本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
(3)将外国产品引入本国市场;
(4)利用合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
(5)国际合资企业的创建方式;
(6)国际合资企业成功的条件。
3.预备知识要求
公司法、合资企业。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包铭心(Paul W Beamish),莫礼训(Allen J.Morrison),安德鲁.C.英克本(Andrew C.Inkpen)、菲利普.M.罗森茨韦格(Philip M.Rosenzweig)著. 李刚,吴宏译.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第八章 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
1.本章主要内容
(1)民族解放运动与跨国公司经营的国际规范;
(2)跨国公司行为守则;
(3)地区性和其他国际性跨国经营规范;
(4)跨国经营的政策安排。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跨国公司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地区性国际规范;
(2)跨国经营的政策安排。
难点:跨国经营的政策安排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跨国公司行为守则;
(2)地区性和其他国际性跨国经营规范;
(3)跨国经营的政策安排。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David H.Holt著.跨国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九章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1)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及障碍分析;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措施。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及障碍分析;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措施。
难点:(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措施。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及障碍分析;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措施。
3.预备知识要求
跨国公司理论、企业经营国际化理论、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及选择、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
4.主要参考资料
(1)原毅军编著.跨国公司管理.(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鲁桐主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商务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5
2.课程类型:选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本课程正是沿着战略管理的过程展开,系统地讲述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和工具,具备良好的企业战略管理实际应用能力。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高级管理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
2 |
|
|
|
2 |
第二章 企业战略意图与经营领域 |
2 |
|
|
2 |
3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4 |
2 |
|
|
4 |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 |
2 |
|
2 |
5 |
第五章 业务层(竞争)战略 |
2 |
|
2 |
|
6 |
第六章 公司层战略 |
4 |
|
2 |
|
7 |
第七章 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 |
4 |
|
|
2 |
8 |
第八章 战略控制与变革 |
2 |
|
|
2 |
合计 |
24 |
4 |
4 |
8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美) M.A.希特,R.D.爱尔兰,R.E.霍斯基森著.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邹统钎.行业选择战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4)D.J.科利斯,C.A.蒙哥马利.公司战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小乔治·斯托尔克.企业成长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0章 绪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明确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规定考核要求,主要从历史背景、演进过程、发展趋势三方面讲述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同时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了解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难点和重点:对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的掌握。
3.预备知识要求
核心能力、竞争优势、协同理论和价值链等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赵国杰.中、美、日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比较[J].管理工程学报, 1997,(04)
(2)刘益,李垣.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综合分析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 1998,(04)
(3)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Chandler.A 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62
(5)Mi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 [M].Free Press,1980
(6)Prahalad, C.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6):82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从战略与企业战略、战略管理系统与体系、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战略形成的方式、企业战略构成五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评价、战略实施和控制三个阶段,对战略管理的4个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效应)进行介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战略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掌握战略管理的概念、体系、过程、构成要素;重点和难点要求掌握战略管理过程和系统。
3.预备知识要求
对企业战略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毅.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J].科研管理, 2001,(03)
(2)李垣, 陈浩然, 谢恩.战略管理研究现状与未来我国研究重要领域[J].管理工程学报, 2007,(01)
(3)(美) M.A.希特,R.D.爱尔兰,R.E.霍斯基森著.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二章 企业战略意图与经营领域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远景(愿景)(Vision);企业使命(Mission);企业远景与使命陈述的特征与关键要素;企业远景与使命陈述的评价;企业经营领域及确定(Business Scope);经营领域:What ,Who,How;确定原则、主要方法、战略目标。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企业战略制定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使命、未来发展目标,这些都与企业经营领域、业务等相关。本章需要掌握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的概念、特征、关键要素、陈述评价;企业经营领域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战略目标的确定。难点和重点是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的陈述评价和战略目标的制定。
3.预备知识要求
对企业战略、业务界定相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施金龙.企业战略管理[M].科学出版社,1999
(2)钱廷仙.企业使命管理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 2001,(04)
(3)饶远立,邵冲.46家国内企业使命陈述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5,(01)
(4)Larwood L, Falbe C.Strategic Vision among Entrepreneur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38)
(5)James C.Collins and Jerry I.Porras.Building Your Company’s Vis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September/October 1996
第三章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构成;一般(宏观)环境分析:因素构成;PEST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分析;产业的主要经济特性;产业竞争状况: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竞争环境中的合作;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力量;竞争对手分析;战略群;产业竞争的关键成功因素;产业吸引力评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分析技术。了解企业经营的总体环境的构成项目及具体要素。掌握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竞争对手分析。重点与难点是宏观环境分析与产业环境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对企业竞争、产业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刘益.波特“五力模型”的缺陷及其改进[J].管理工程学报, 1999,(S1)
(3)张凤新, 黄伟, 张影丽.产业环境分析的方法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4,(10)
(4)Barney, Jay.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5, 94 :49-61
(5)Mansfield, E.et al.Academ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 1991, 20 :1-2
第四章 企业内部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阐述了内部分析的重要性;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兴起;资产(Assets)、才能(Capabilities)和能力(Competence);核心能力理论;价值链(Value Chain)分析、战略成本分析;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企业优势/劣势评估、SWOT 矩阵、IFE评价矩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因素及分析方法进行介绍。熟悉企业内部环境条件(因素),分析企业具备的长处和劣势。重点与难点掌握各种分析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对核心能力、价值链等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李品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期
(3)Wernerfelt B A.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3 :171-180 (4)Robert S.Kaplan, David P.Norton.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Part I [J] .Accounting Horizons, Vol.15,2001
(5)Prahalad, C.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6):82
第五章 业务层(竞争)战略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经营单位(SBU);竞争战略基础(1)竞争冲击(2)战略;波特的一般竞争战略:低成本、差异化、聚焦战略;产业结构与竞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停滞与衰退产业、零散产业、国际竞争市场;讨论:选择一个产业分析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经营单位的竞争战略类型和选择根据进行介绍。理解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重点要求掌握经营单位竞争战略的种类、优劣、实践意义,难点是结合实际案例选择竞争战略。
3.预备知识要求
对产业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邹统钎.行业选择战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D.N.Clark ,and D.N.Scott.Core competence strategy mak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J], Strategic Change,2000,(12)
(5)CollisD.J.andC.A.Montgomery.ComPetingonResoueres:Strategyinthe1990s[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PP.118-128
第六章 公司层战略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层战略的基本问题;公司层战略的分类;一体化战略:形式、优势与劣势、战略联盟、解束与外部寻源、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分析;企业成长理论;相关多元化战略;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动机与选择;多元化公司的战略评估及其战略选择。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公司层战略类型进行介绍,讨论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重点要求掌握公司战略的种类、优劣、实践意义,适用条件。难点是针对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正确地选用不同的总体战略。
3.预备知识要求
对企业成长理论和一些常见公司层战略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郭朝阳.公司层战略:基本内涵及其演变轨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2)D.J.科利斯,C.A.蒙哥马利.公司战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小乔治·斯托尔克.企业成长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Ansoff,H.I.,orporate strategy: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Harmondsworth,Middlesex,Penguin Books,1968
(5)Goold M, Campbell A, Alexander M.Corporate Strategy.The Quest for Parenting Advantag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March-April, 120-132
第七章 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制定与评价的定量框架:SPACE矩阵、IE矩阵、大战略矩阵、QSPM矩阵;战略选择的其它因素;战略实施的性质;战略与组织;战略与文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了解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常见误区。重点需要掌握战略选择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掌握战略选择的时机;掌握与不同战略类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类型、企业文化的构建。难点是运用各种方法选择战略方案,不同战略对应的组织结构。
3.预备知识要求
对组织机构、企业文化概念等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孙占辉.企业的战略实施[J].国际经济合作, 2001,(07)
(2)赵国杰,于海洋.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Greiner L.E.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2:37~46
(4)John Mezias,Peter Grinyer,William Guth.Changing Collective Cognition.A Process Model for Strategic Change[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7
第八章 战略控制与变革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针对企业战略动态过程、战略的推进与转移、战略变革三方面讲解,最后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对战略控制与变革的知识进行介绍。了解战略控制和战略变革的重要性;了解战略控制的反馈机制。重点掌握战略控制的分类以及战略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战略控制的任务;掌握战略变革过程。难点是战略控制方法灵活使用与控制系统设计
3.预备知识要求
对监控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项保华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M].华夏出版社,2002
(2)Stephen P.Robbins.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
(3)陈传明,刘海建.企业战略变革:内涵与测量方法论探析[J].科研管理,2006
(4)Govindarajan V, Gupta A K.Linking control system to business unit strategy.impact on performance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85, 10 :32-53
(5)Schreyogg G, Steinmann H.Strategic control, a new 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7, 12 :91-103
(6)Mintzberg H,Lampel J.Reflecting on the Strategy Proces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0(3):21-30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7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通过授课、案例分析、学生互动等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原理、薪酬策略等理论与方法,学习检索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问题,了解新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6.面向学科: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
2 |
|
|
|
2 |
第二章 工作分析 |
4 |
|
|
|
3 |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 |
2 |
|
|
|
4 |
第四章 招聘与甄选 |
6 |
|
|
|
5 |
第五章 员工培训与开发 |
4 |
|
2 |
|
6 |
第六章 绩效评估与管理 |
4 |
|
2 |
2 |
7 |
第七章 薪酬与福利 |
4 |
|
2 |
2 |
合计 |
25 |
|
6 |
4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John M.Ivancevic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inth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igh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George T.M.John W.B.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ighth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7)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8)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查尔斯 R格里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刘昕.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石金涛,唐宁玉.培训与开发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啸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实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员工招聘、甄选、开发培训、绩效管理、薪酬和福利管理、雇佣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1.本章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及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简史、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有效性、人力资源职能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人力资源部门的运行。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有效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管理学中关于基本管理理论、组织结构、组织绩效、组织战略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Way, S., & Johnson, D.E.Theorizing about The Impact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5,15:1-19
(2)Brian Becker & Barry Gerhart.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Progress and Prospect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4):797
(3)Kaufman, B.E.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1,11(4):339-374
(4)段海艳,仲伟周.CEO人力资本特性、企业特性与企业间网络关系对CEO薪酬影响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167-173
(5)谢凌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经济管理2007,(29)13:56-61
(6)乔昆,王晓云,栾晓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和员工双向角度的研.2008,(30)6:43-48
(7)杜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困境与中间变量选择.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7:35-43
第二章 工作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工作分析的概念、工作分析的作用、工作分析的关键术语、搜集工作分析信息的方法、工作分析的方法、具体的量化技术、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难点是工作分析的方法和具体的量化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组织业务流程、熟悉基本的信息调查方法、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1)Frederick P.Mogeson & Michael A.Campion.Social and Cognitive Sources of Potential Inaccuracy in Job 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7,82(5):627-655
(2)Milan Moravec & Robert Tucker.Job Descrip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Personnel Journal.1992,6:37-44
(3)Gilbert S.Job Analysis in the TOC Environment.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1997,25(4)
(4)李文东,时勘.工作分析研究的新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18-425
(5)吴绍琪,沈延芳.企业工作分析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中国培训.2007,11:20-21
(6)李强.人力资源工作分析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103-106
(7)沈延芳,吴绍琪.我国后工业时代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现代企业2007,8:53-54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形势分析和环境审视、预测员工需求、分析员工现有的供给、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行动决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预测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熟悉企业计划的基本类型、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Simon L.& John S.Integrating HR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1998:5-19
(2)Sanjay S.Hugh W.& Richard W.EIS Support fo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2002,5:74-85
(3)Ander T.& Satish D.The Utility and Selection of an HRIS.Advances i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2001,3:42-56
(4)李响,王庆.供大于求状态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决策模型.企业管理.统计与决策.2007,5:160-161
(5)晏景荣.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及方案探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008.6:55-57
(6)王庆,企业柔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决策模型.统计与决策,2007,9:162-163
(7)宿彦,孙景乐,张朋柱.政府人力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及其设计.系统管理学报,2007,16(3):320-325
(8)魏江茹,杨东涛,王庆燕.中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与剖析———基于战略导向的调查.生产力研究2007,19:120-121
第四章 招聘与甄选
1.本章主要内容
招聘的外部影响(政府和工会的约束、劳动力市场和条件、劳动力的组成和组织的地理位置)、招聘的方法(内部招聘、外部招聘)、招聘的替代方法、招聘的成本利润分析。影响选拔的环境、选拔标准分类、选拔标准的信度和效度、面试方法、测试方法、选拔决策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招募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人员选拔的程序和方法;难点:招聘的成本利润分析和结构式面谈法的技巧与组织。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了解基本的招聘程序和渠道、掌握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Breaugh, J.A., & Starke, M.Research on employee recruitment.So many studies, so many ques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405-434
(2)Cable, D., & Turban, D.Establishing the dimensions, sources and value of job seekers’ employer knowledge during recruitment.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2001,20:115-163
(3)Mueller-Hanson,R,Heggestad,E,& Thormton III, G.Faking and selection.Considering the use of personality from selection-in and select-out perspectiv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2):348-355
(4)臧振春,吴国蔚.国际企业人才甄选方法的研究.管理科学,2004,12:87-91
(5)朱根标, 张凤鸣, 王金干.基于粗糙集的管理人才甄选方法研究.工业工程,2006,3:95-97
(6)刘明周,李军鹏, 张铭鑫, 赵韩, 蒋增强.基于协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员工招聘模型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5:550-553
(7)董升平,胡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甄选的定性模拟方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23)9:86-88
(8)熊军.网络招聘的应用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11:153-155
(9)邓连波,史峰, 胡朝明.一类人员招聘问题的算法研究.运筹与管理,2007,(16)4:49-52
(10)孙文静.员工招聘中的若干博弈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 34(16).4181- 4183
(11)朱爱胜,孙文祥,赵步同.招聘中歧视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地区企业的调研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20:47-49/
第五章 员工培训与开发
1.本章主要内容
培训与开发的概念、意义、新员工上岗引导、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反应、学习、行为、结果)。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员工培训的系统方法和培训体系的建立;难点:培训评估。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培训的基本形式、培训的效果、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Salas,E.,&Cannon-Bowers, J.A.The science of training.A decade of progres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471-499
(2)Arthur, W., Bennett, W., Edens, P.S., & Bell, S.T.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A meta-analysis of design and evaluation featur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234-245
(3)Frese, M., Beimel, S., & Schoenborn S.Action training for charismatic leadership.Two evaluations of studies of a commercial training module on inspir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a vision. Personnel Psychology.2003,56:671-698
(4)曹威麟,巫绪芬,郭江平.管理学报.企业培训投资决策与员工职业生涯的关系研究,2007,(4)6:1-5
(5)周国红,陆立军.员工培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统计与决策,2005,3:137-138
(6)王伟强,李录堂.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6,(20)11:57-60
(7)周佰成,王北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6)4:669-675
第六章 绩效评估与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绩效考核的意义和内容、绩效考核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图表尺度发、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法、360度反馈、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的实施(评价主体的选择、考核周期、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绩效管理的内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绩效考核的主要技术、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难点: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的途径和技巧。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明确绩效评估的依据、工作分析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4.主要参考资料
(1)Levy, P.E., & Williams, J.R.The social contex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A review and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 30:881-905
(2)Brett, J.F., & Atwater, L.E.360 degree feedback.Accuracy, reac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usefuln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930-942
(3)Cawley, B.D., Keeping, L.M., & Levy, P.E.Participation i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 and employee reactions.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field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8,83:615-633
(4)秦晓蕾,杨东涛,孙怀平.命节律对服务型企业员工的绩效影响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007,6:15-18
(5)郑晓涛, 石金涛, 郑兴山, 柯江林.员工社会资本与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3):179-182
(6)张兰霞,刘杰,赵海丹,娄巍.知识型员工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8,(5)1:138-142
第七章 薪酬与福利
1.本章主要内容
员工报酬系统概述、薪酬决策(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影响薪酬水平及结构的因素(企业内部、个人与外部)、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过程、岗位评价方法(工作重要性排序法、工作分类法、市场定值法、要素评价法、要素计点法)、员工福利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员工福利的基本类型、福利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影响薪酬政策和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工作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的报酬形式及特点、适用性;难点:工作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明确工作评价的依据、了解基本的薪酬政策和法律法规。
4.主要参考资料
(1)Rynes, S., Gerhart, B., & Parks, L.Personnel psychology.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ay for performanc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 56:571-600
(2)Werner, S., & Ward, S.G.Recent compensation research.An eclectic review.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4,14.201-227
(3)Glomb, T.M., Kammeyer-Mueller, J.D., & Rotundo, M.Emotional labor demands and compensating wage different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700-714
(4)姜海燕.福利意识形态研究综述与反思——对中国福利意识形态研究的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19-24
(5)方阳春,姚先国.高新企业薪酬制度研究.科研管理,2007,(28)5:115-120
(6)万向东,刘林平,张永宏.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与外部环境——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的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06,6:37-45
(7)马葵.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86-89
(8)李月娥.美国学者关于美国企业福利资本主义的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2:26-33
(9)伍晓奕,汪纯孝.西方企业员工福利满意度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5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Care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09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相关的职业潜能测评、职业分析和选择、职业目标的设立、职业潜能的提升、个人及组织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管理与实践的技能。
6.面向学科: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
4 |
|
2 |
|
3 |
第三章个人职业生涯开发与规划 |
4 |
2 |
|
|
4 |
第四章个人职业生涯周期管理 |
6 |
|
|
|
5 |
第五章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
4 |
2 |
|
|
6 |
第六章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管理 |
2 |
|
|
|
7 |
第七章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管理 |
2 |
|
|
|
8 |
第八章人力资源支持系统 |
2 |
|
|
|
合计 |
26 |
4 |
2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第1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杰弗里•H.卡拉南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莹编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柳建营等主编.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第1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主线,从个人与组织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量表测试与分析、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练习等内容的结合,是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技能。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概念(什么是职业、职业的特征、生涯的含义、生涯的形态、工作群及相应工作);什么是职业生涯(定义、职业生涯理论发展历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职业生涯的概念内涵,生涯形态,工作群及相应工作,职业生涯理论发展历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生涯的形态、工作群及相应工作。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的特点、岗位工作分析等主要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施恩著.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M].第1版.三联书店,1992
(2)赵西萍等.MBA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第1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 第1版.改革出版社,1999
(4)Arthur Sherman, “Managing Human Resource”,Ohio,SWCP,1996
(5)Thomas G.Gutteridge & Zandy B.Leibowitz & Jane E.Shore,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WENT,Jossey 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ico, 1994
第二章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前职业生涯理论(前职业生涯理论的假设、代表性理论);后职业生涯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转变理论、社会化与角色理论);整合的职业生涯理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前职业生涯理论、后职业生涯理论、整合的职业生涯理论的理论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三种职业生涯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社会学等主要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珍等主编.职业指导[M].第1版.地址出版社,1995
(2)罗双平编著.职业生涯规划[M].第1版.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3)肖鸣政主编.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与方法[M].第1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J.O.Critos.Career Conselling Models,Methods and Materials,Newyork,MCGraw—Hill Book.CO,1981
(5)E.L.Herr:Career Guidance and Consell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3rd.Ed,Scott.Foresamancom,1988
第三章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与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特性与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主体(员工本身的责任、上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组织的责任);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程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职业生涯规划程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测试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君辰,郑少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改革出版社,1999
(3)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钱建国主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人民出版社,2007
(5)Goodstein,L.D,Nolan,T.M.,& Pfeiffer,J.W.Applied strategic planning:A comprehensive guide.San Diego,CA:Pfeiffer & company,1992
(6)Nolan,T.M.,Goodstein,L.D.& Pfeiffer,J.W,Shaping your organization’s Future:Frogs,dragons,bees,and turkey tails.San Diego,CA:Pfeiffer & Ccmpany,1993
第四章 个人职业生涯周期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解职业生涯周期管理的内涵与功能;理解个人组织化的涵义,掌握克服职业生涯早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管理对策;了解职业生涯中期危机的表现,掌握克服职业生涯中期危机的策略;理解退休计划的内涵,了解职业生涯后期阶段的个人特征与职业生涯管理任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职业生涯周期管理的内涵与功能、个人组织化的涵义、克服职业生涯早、中、晚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管理对策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个人组织化,克服职业生涯早、中、晚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管理对策。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人力资源保持与发展职能的理论和方法、沟通的原理与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改革出版社,1999
(2)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钱建国主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Richard Bolles,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Berkeley,CA:Ten Speed Press,1976:86
(6)N.Munk,“The New Organization Man,”Fortune,March16,1998:63~74
(7)H.Levinson,“A Second Career:The Possible Dream,”Haruard Business Review , 61(1993):122~128
第五章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内涵;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管理;继任规划、导师计划与退休计划管理;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落实。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管理内容、继任规划与导师计划管理、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落实程序等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管理,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落实程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第1版.改革出版社,1999
(2)劳伦斯 S 克雷曼著.孙非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陈劲,徐笑君.研究开发人员职业发展轨道与职称评定研究.科研管理,1999,(3)
(4)Daniel C. Feldman, Central Issues In Career planning,The 1990 Annual: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by J.William Pfeiffer(Ed.),San Diego,CA:Pfeiffer & Company
第六章 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的概念内涵;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的资源保障与运作机制;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的内容、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的资源保障与运作机制、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系统等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组织职业生涯开发的资源保障与运作机制。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组成等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罗双平编著.职业生涯规划[M].第1版.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赵西萍等.MBA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第1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杜雪红,仲伟周.建立立体结构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4)吴文华,肖艳平.刘建云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基于软件研发人员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7,(11)
(5)Robert N.Anthony, John Deardon & Vijay Govindaraja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IRWIN,1992,(6)
(6)Herriot,P.P Gibbons, C Pemberton,PR Jackson.An empirical model of managerial careersinorganizations.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5):113~121
第七章 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模型;工作-家庭融和;工作-家庭关系理论评价;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模型,工作-家庭关系理论评价,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模型,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3.预备知识要求
双职工家庭的生活守则与常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君辰,郑少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程社明.你的职业——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第1版.改革出版社,1999
(3)Sue Campbell Clark,Work/family border theory: 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Human Relations:New York:Jun2000
(4)Champoux,J.E.Percepting work and nonwork: A reexanmination of the compensatory and spillover models.Sociology of Work and Occupations,1978, S, 402~422
第八章 人力资源支持系统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整合(组织层面的活动、个人层面的活动、二者的匹配过程);以职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整合和以职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成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本章主要难点:以职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成内容与模式。
3.预备知识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系统的构成,匹配、支持理论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徐二明著.企业战略管理[M].第1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Raymond, Noe John R.Hollenbeck Barry Gerhart Patrick M.Wright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J.R.Galbraith and R.K.Kazanjian,Strategy Implementation.Structure,Systems and Process(St.Paul,MN:West Publishing,1986;T.C.Powell,“Organizational Align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1992):119~134
(4)P.H.Mirvi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Leaders,Laggards,and Followers,”Acader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1,no.2(1997):43~56
(5)F.Jossi,“Mentoring in Changing Times,”Training 34,no.8(1997):50~54
《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13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组织中个体、群体、领导及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对特定组织中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等学科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概论 |
2 |
|
|
2 |
2 |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
6 |
|
2 |
2 |
3 |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
6 |
|
2 |
2 |
4 |
第四章 领导 |
2 |
|
|
2 |
5 |
第五章 激励理论 |
2 |
|
|
2 |
6 |
第六章 组织结构基础 |
4 |
|
|
2 |
7 |
第七章 组织文化 |
4 |
|
|
2 |
8 |
第八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
2 |
|
|
2 |
合计 |
28 |
|
4 |
16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美]麦克沙恩(McShane,S.l.)[美]格里诺(Glinow,M.A.V.)著.井润田 王冰洁 赵卫东译.组织行为学(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1)[美]罗宾斯 贾 奇著.李原 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1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王凤滨 张秀萍译.组织理论与设计(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永芳主编.管理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它从个体、群体及组织层面研究组织行为的规律性,为创建并有效运作组织奠定基础。可以为策划与推动组织管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设计职业发展,培养其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行为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除围绕个体、群体、组织层面展开重点研究之外,应该突出相关领域理论研究新发展与实践新动态,以开拓学习者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兼顾理论学习与方法掌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导 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基本概念
(2)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
(3)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研究方法
(4)组织行为学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相关概念;课程特征、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课程框架结构。本章主要难点:基本概念、课程特征、研究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与管理者、组织及其特征、组织的环境特征及挑战
4.主要参考资料
(1)梅奥.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64
(2)[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王凤滨,张秀萍译.组织理论与设计(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4)John A.Byrne,“The 21 st Century Corporation Management by Web,” Business Week(August 28,2000),pp.84-96
(5).R.A.Baron and G.D.Markman,”Beyond Social Capital.How Social Skills Can Enhance Enterprise’ Succ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Februray2000, pp.106-116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1.本章主要内容
(1)个体行为框架
(2)个性与行
(3)为知觉与行为
(4)价值观、态度及组织承诺
(5)工作情绪与工作压力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个性的内涵、特点与形成原因,能运用个性理论分析人的个性差异;理解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态度对行为的关系,掌握改变态度的方法;了解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情绪、工作压力等概念,了解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需要学生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人性假设理论,需求、动机与行为关系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罗宾斯 贾 奇著.李原 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1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英]杰勒德·哈格里夫斯.压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舒晓兵,廖建桥.国企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2
(5)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自理科学进展》,2002,10(4)
(6)张小林,戚振江.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9(4):352-360
(7)Golden, Daniel (1990, January 8).“Give Me an E.Give Me an S.” Boston Globe Magazine
McKinnon,D.W.1962.“The Nature and Nurture of Creative Tal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pp.484-495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1.本章主要内容
(1)群体行为基础
(2)群体冲突与管理
(3)高绩效团队
(4)工作场所的权力与影响力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力及影响力的基本概念。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人际关系学、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试验、群体决策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麦克沙恩(McShane,S.l.)[美]格里诺(Glinow,M.A.V.)著.井润田, 王冰洁, 赵卫东译.组织行为学(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孙时进主编.社会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Eisenhardt,K.M.,J.L.Kahwajy,and J.L.Bourgeois.1997.How Management Teams Ca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4,77-85
(4)G.Yukl,“Use Power Effectively,” in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principles of Ognazition Behavior,ed.E.A.Locke (Oxford.Blackwell,2000),241-256
第四章 领 导
1.本章主要内容
(1)领导概论
(2)领导理论变迁
(3)领导与组织行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领导的基本概念,了解主要的领导理论及其演变,探讨科学的领导艺术。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区分管理与领导、魅力型领导概念、特征与作用、相关文献资料收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彼得·诺斯豪斯.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加里·尤克尔..组织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马超,凌文辁.领导理论的新趋势——领导政治理论.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4)彭建华,段万春,陈朝良.变革型领导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4,9
(5)刘建军.从领导者到领导群.领导理论在21世纪的变革[J].领导科学,2002.4:34-35
(6)Harmbrick, D.C., G.D.S.Fukutomi.1991.The Season of a CEO’s Tenur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719-742
(7)Gary Yukl, Leadership in Orgenazations,4 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8,66-67
Mirta M.Martin,”Trust Leadership,” The Journal leadership Studies 5,No.3(1988),41-49
第五章 激励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激励基本概念
(2)经典的激励理论
(3)激励理论新发展与实践动态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激励的基本概念,理解激励的主要理论,并能运用激励理论解决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激励基本概念、经典的激励理论,激励实践动态与难点方面文献查阅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马斯洛著.《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图书出版社,2003
(2)黄再胜.西方企业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6(1),2004.1.28-31
(3)谢筱栋 许庆瑞.激励理论新探.科学管理研究,16(2),1998.4,57-58
(4)Barbara B.Buchholz and Margaret Crane,” Nurturing the Team Spirit at Growing Green,” Your Company,Spring,1995,11-16
(5)Abraham F.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1943):370-396
第六章 组织结构基础
1.本章主要内容
(1)组织理论及其演变
(2)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3)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4)组织结构设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特点及适应性,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组织理论及其演变、典型的组织结构模式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王凤滨 张秀萍译.组织理论与设计(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国云著.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4
(4)黄杰,洪敏.虚拟组织及其制度结构与行为分析[J],科技进步管理.2001
(5)杨大鹏.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1
(6)吴伟浩,吴伯田,许庆瑞.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历程和规律[J].科学管理研究,1999,(12)
(7)H.Mintzberg,Structure in fives.Designing Effective Organization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83
(8)S.P.Robbins, Organazition Theory:structure,Design,and Application,3 rd ed.320-325
第七章 组织文化
1.本章主要内容
(1)组织文化概论
(2)组织文化建设
(3) 组织文化实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组织文化内涵,组织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典型企业其企业文化相关文献。
4.主要参考资料
(1)芭芭拉·斯坦伯格 斯马雷著.冯利,陈秀英译.21世纪的管理模式——海豚式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美]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张德 刘冀生著.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4)吴维库等.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Edgar H.Schine,“The three Culture of Management,”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996.
(6)J.R.Harrison and G.R.Carroll,”Keeping the Faith.A Model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in Formal Organization,” (7)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December 1991,pp.552-558
第八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1)组织变革概念
(2)组织变革动力与阻力
(3)组织变革方式和程序
(4)组织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了解组织变革的基本概念,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动力;熟悉典型的组织变革形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战略管理、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王凤滨,张秀萍译.组织理论与设计(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美]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华夏出版社,1997
(3)付媛, 余波,张琳琳.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力因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8-99
(4)卢福财,周鹏.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J] .中国工业经济,2004,2:101-106
(5)Kanter,Rosabeth Moss, Barry A.Stein,and Todd D.Jick.1992.The Challeng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New York.Free Press
(6)Cairncross,Frances.2002.The Company of the Future.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114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理解供应链设计、规划和运营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对供应链的战略框架、库存管理和规划、运输和网络设计以及协调有宏观层面上的理解;掌握解决供应链问题所必需的分析工具和手段。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
4 |
|
|
|
2 |
第二章 供应链运营 |
4 |
|
|
|
3 |
第三章 获取供应链规模经济的手段:循环库存 |
4 |
|
|
|
4 |
第四章 解决供应链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手段:安全库存 |
4 |
|
|
|
5 |
第五章 确定产品的最佳供给水平 |
4 |
|
|
|
6 |
第六章 供应链中的运输 |
4 |
|
|
|
7 |
第七章 供应链中的网络设计 |
4 |
|
|
|
8 |
第八章 供应链的协调 |
4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著.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戴夫·纳尔逊,帕特里夏·E·穆迪,乔纳森·斯特格纳著.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道格拉斯·兰伯特,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著.张文杰,叶龙,刘秉镰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乔尔 D 威斯纳,梁原强,陈加存著.朱梓齐译.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供应链分析的战略框架、供应链中库存的管理与规划、供应链中的运输和网络设计以及供应链的协调。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理解如何有效实施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1.本章主要内容
(1)什么是供应链
(2)供应链的决策阶段
(3)供应链流程分析
(4)供应链流的重要性
(5)供应链案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供应链的决策阶段和流程分析。
难点:(1)供应链的推/拉观点;
(2)供应链的流程分析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供应链的概念
(2)供应链的决策阶段
(3)供应链的流程分析
(4)供应链的目的与作用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戴夫·纳尔逊,帕特里夏·E·穆迪,乔纳森·斯特格纳著.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二章 供应链运营
1.本章主要内容
(1)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
(2)获取战略匹配
(3)拓展战略范围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
(2)获取战略匹配
难点:(1)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
(2)拓展战略范围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之间的关系
(2)如何获取两种战略匹配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戴夫·纳尔逊,帕特里夏·E·穆迪,乔纳森·斯特格纳著.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章 获取供应链规模经济的手段:循环库存
1.本章主要内容
(1)循环库存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2)利用固定成本获取规模经济
(3)利用数量折扣获取规模经济
(4)短期折扣:商业促销
(5)在实践中估测与循环库存相关的费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循环库存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规模经济的获取。
难点:(1)循环库存的概念及作用;
(2)规模经济的获取和商业促销。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循环库存的作用及最佳循环库存量的确定
(2)规模经济的获取
(3)商业促销对循环库存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道格拉斯·兰伯特,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著.张文杰,叶龙,刘秉镰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四章 解决供应链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手段:安全库存
1.本章主要内容
(1)安全库存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确定适当的安全库存水平
(3)供给不确定性对安全库存的影响
(4)聚集效应对安全库存的影响
(5)补充库存策略对安全库存的影响
(6)对安全库存的测定和管理实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安全库存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安全库存的确定;
(3)供给不确定性、聚集效应和补充库存策略对安全库存策略的影响;
(4)安全库存的测定和管理实践。
难点:(1)安全库存的确定;
(2)供给不确定性、聚集效应和补充库存策略对安全库存策略的影响;
(3)安全库存的测定和管理实践。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安全库存的确定
(2)供给不确定性、聚集效应和补充库存策略对安全库存策略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道格拉斯·兰伯特,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著.张文杰,叶龙,刘秉镰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乔尔 D 威斯纳,梁原强,陈加存著.朱梓齐译.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五章 确定产品的最佳供给水平
1.本章主要内容
(1)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性
(2)产品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
(3)提高供应链收益率的管理杠杆
(4)供应链合同及其对收益率的影响
(5)在实践中调整最佳产品供给水平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2)提高供应链收益率的管理杠杆;
(3)供应链合同及其对收益率的影响。
难点:(1)提高供应链收益率的管理杠杆;
(2)供应链合同及其对收益率的影响;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产品供给水平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提高供应链收益率的管理杠杆;
(3)供应链合同的种类及其对收益率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戴夫·纳尔逊,帕特里夏·E·穆迪,乔纳森·斯特格纳著.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乔尔 D 威斯纳,梁原强,陈加存著.朱梓齐译.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六章 供应链中的运输
1.本章主要内容
(1)运输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影响运输决策的因素
(3)运输方式及其运营特点
(4)运输网络的设计方案
(5)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权衡
(6)量身定做的运输网络
(7)实践中的运输决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运输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运输方式选择的综合考虑。
难点:运输方式选择的综合考虑。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运输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生产与运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尔 D 威斯纳,梁原强,陈加存著.朱梓齐译.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七章 供应链中的网络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1)设施决策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2)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因素
(3)网络设计决策框架
(4)设施区位和容量配置模型
(5)在实践中制定网络设计方案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框架;
(2)设施区位和容量配置模型;
难点:设施区位和容量配置模型。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设施决策在供应链中作用
(2)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框架
(3)设施区位和容量配置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高等数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尔 D 威斯纳,梁原强,陈加存著.朱梓齐译.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八章 供应链的协调
1.本章主要内容
(1)供应链失调与牛鞭效应
(2)供应链失调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3)供应链协调中的障碍因素
(4)实现协调的管理杠杆
(5)在供应链内构筑战略伙伴关系与信任机制
(6)实现有效协调的案例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牛鞭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2)供应链协调的障碍因素及协调的管理杠杆;
(3)实现有效协调的案例分析。
难点:(1)牛鞭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2)供应链协调的障碍因素及协调的管理杠杆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牛鞭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2)供应链失调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
(3)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
(4)实现供应链协调的管理杠杆。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马士华,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士华译.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美)大卫·辛奇-利维等.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Trad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20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与实务,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懂得国际技术贸易的一般程序,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现代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绪论 |
4 |
|
|
|
2 |
第二章 知识产权理论 |
4 |
|
|
2 |
3 |
第三章 知识产权实务 |
4 |
|
2 |
|
4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评估 |
2 |
|
2 |
|
5 |
第五章 技术贸易程序及谈判 |
4 |
|
|
2 |
6 |
第六章 技术贸易方式 |
4 |
|
|
|
7 |
第七章 技术贸易合同 |
4 |
|
|
2 |
8 |
第八章 知识管理及发展 |
2 |
|
|
|
合计 |
28 |
|
4 |
6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赵春明.国际技术贸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1)饶友玲.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山行.国际技术贸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赵承壁,王玉清. 国际技术贸易(新编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志伟.国际技术贸易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懂得国际技术贸易的一般程序,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国际技术贸易的过程及规律,掌握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谈判知识及策略。掌握知识产权制度及专有技术的有关规定与政策,并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国际技术贸易的政策及管理方法。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商品作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税费知识及支付方式。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争端及解决方式,限制性商业惯例及规制方式。了解知识管理的性质、对象、内容及、知识管理的发展,掌握知识创新内容及方式,知识共享内涵及方式。
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
第一章 绪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技术概述、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技术的特点及分类,技术转移的标的及方式,国际技术贸易的性质及特点。本章主要难点是国际技术转移机制。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饶友玲.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山行.国际技术贸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二章 知识产权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的内容、知识产权的特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及特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本章主要难点是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经济法、技术转移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春明.从“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绩效看FDI的技术外溢.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第三章 知识产权实务
1.本章主要内容
专利及专利权、商标及商标权、版权及软件保护、专有技术。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专利的概念、内容及特点,专利权的内容、取得及保护,商标权的内容、取得及保护,版权内容、形式及保护,专有技术的特点及保护。本章主要难点是专利及专利权与专有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经济法、知识产权理论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高山行.国际技术贸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第四章 知识产权评估
1.本章主要内容
企业价值及评估、知识产权评估原理、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知识产权评估示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专利的概念、内容及特点,专利权的内容、取得及保护,商标权的内容、取得及保护,版权内容、形式及保护,专有技术的特点及保护。本章主要难点是专利及专利权与专有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和一般评估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俞兴保,朱厚佳.知识产权及其价值评估.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
(2)刘伍堂.质押贷款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实务.中国资产评估,2007,12
(3)李红娟,孙济庆.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模型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第五章 技术贸易程序及谈判
1.本章主要内容
技术贸易程序、技术贸易谈判、技术价格确定。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技术贸易程序、内容,技术贸易谈判过程及主要策略,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及技术供方与技术受方作价的原则等。本章主要难点是技术贸易谈判策略运用与技术价格的合理确定。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和一般商务谈判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赵承壁,王玉清.国际技术贸易(新编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周玉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策略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6
(3)李建华,张国琪.国际技术转让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六章 技术贸易方式
1.本章主要内容
许可贸易、综合型技术贸易。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许可贸易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承包工程等综合型技术贸易的方式及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贸易方式。本章主要重点和难点是许可贸易方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实务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剑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方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8
(2)高山行.国际技术贸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赵承壁,王玉清.国际技术贸易(新编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七章 技术贸易合同
1.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支付、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税费、国际技术贸易的争端及解决、限制性商业惯例及规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支付的特点及类型,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税费种类,国际技术贸易的争端及解决方式,限制性商业惯例及规制。本章主要重点是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支付,难点是限制性商业惯例及规制。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和国际技术贸易方式等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饶友玲.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婷,冯都.国际技术贸易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及其处理.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张希华.高等学校技术贸易中常见合同纠纷原因及对策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4
第八章 知识管理及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知识及知识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概念、内容及特点,知识管理的性质、对象及内容,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创新内容及方式,知识共享内涵及方式。本章主要难点是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经济学、自然辩证法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周竺,孙爱英.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
(2)丁堃,李鑫.我国知识管理研究主题变化的计量分析.科学学研究,2008,2
(3)涂蕾.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创新:知识管理的战略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5
《营销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205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前沿和应用情况,并以启发与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营销学核心研究框架组成中的营销环境分析理论、学习理论、STP理论以及4P理论的作用及在理论研究中发展趋势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营销学核心理论框架,树立学生对营销学的深刻认知,对于本专业的研究生,可以理解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恰当的研究切入点;对于非营销专业的研究生,可以结合营销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通过感知研究发展趋势,找到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明确研究方向。
6.面向学科: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分析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理解营销管理 |
4 |
|
|
|
2 |
第二章 分析营销机会 |
4 |
|
2 |
|
3 |
第三章 组织市场与消费者市场 |
4 |
|
|
|
4 |
第四章 制定与发展营销战略 |
4 |
|
2 |
|
5 |
第五章 产品策略 |
2 |
|
|
|
6 |
第六章 价格策略 |
4 |
|
|
|
7 |
第七章 分销策略 |
2 |
|
|
|
8 |
第八章 促销策略 |
4 |
|
|
|
合计 |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黄沛.新编营销实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吴涛.市场营销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营销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框架,向学生阐述营销学的一般原理及扩展意义。本门课程涵盖八章内容,包括理解营销管理、分析营销机会、组织市场与消费者市场、STP理论以及4P策略,其中课程中会穿插进行课堂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触发学生理论研究灵感及开拓学生研究思维。
第一章 理解营销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营销学的任务
(2)新经济中的适应营销
(3)营销管理的核心概念
(4)营销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如何深入理解“营销”、“价值”、“产品价值”、“满意”、“交换”等重要概念/如何树立学生对营销学正确且深刻的认识。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市场的概念、市场的内容以及市场三要素在新经济下的重要度变化,社会发展趋势的意义,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营销观念创新。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在价值、交换、需求和供给上的联系和区别。营销管理的前沿理论及学科新的研究增长点。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一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Ken Matsuno and john T.Mentzer,The Effects of Strategy Type o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ournal on Marketing,2000,9
(2)Palmer,A,Ponsonby,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ew Marketing Paradigms.Person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18)
(3)王云峰,刘璞,于树江.21世纪市场营销演进的新趋势.管理世界,2004,12
(4)韩顺平,王永贵.市场营销能力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6,6
(5)王永贵,韩顺平,邢金刚,于斌.基于顾客权益的价值导向型顾客关系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05,8(6)
(6)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南开管理评论,2006,9
第二章 分析营销机会
1.本章主要内容
(1)分析宏观、微观环境的需要和趋势
(2)宏观、微观环境主要因素的辨认和反映
(3)识别公司竞争者、分析竞争者、设计竞争情报系统
(4)决策竞争战略
(5)营销环境的综合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如何利用营销环境知识分析当前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宏观环境分析包含的主要内容;宏观营销环境的发展趋势,主要宏观环境因素的辨认与反应;微观环境分析包含的主要内容;主要微观环境因素的辨认与反应;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营销环境综合分析与机会、威胁评价。
3.预备知识要求
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点;/数据模型分析的基础知识;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Chen Jingdong,Yang Kun.A Measurable Model for Marke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Vol1, No3,2005.9
(2)Chen Jingdong,Yang Kun.Risk Early-Warning Model Of Marketing Environment.A Stochastic Petri.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2006.3
(3)Chen Jingdong,Yang Kun.Petri Net Model for Enterprise’s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of Marketing Environment Risk Management Process.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2007.3
(4)董大海,权小妍.顾客价值动态性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预测,2004,1
(5)于建原,李永强.快速营销反应系统下的整合营销研究——兼论后工业时代的营销理论与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5,4
(6)张春法.基于网络背景的营销模式及其运作.管理世界,2006,2
(7)张云起,李军,王晓红.企业宏观营销风险感知预警研究.管理世界,2006,6
(8)王渊,王刊良,姚静涛.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产品适用的营销模型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6
第三章 组织市场与消费者市场
1.本章主要内容
(1)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3)购买决策过程
(4)购买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
(5)企业购买过程的参与者、采购/获得过程
(6)机构与政府市场的购买特点
(7)消费者市场与组织市场购买特征对比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比较分析学习、认知和动机理论在组织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上的应用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生产者市场与购买行为分析;中间商市场与购买行为分析;识别复杂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和习惯性购买行为;政府采购行为分析;组织购买决策过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消费者市场的含义与特征/组织市场的类型与特点。
4.主要参考资料
(1)Chris Janiszewski and Stiju M.j.Osselar,A Connectionist Model of Brand-Quality Associ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0.8
(2)Akeesel I.Rokkan,Jan B.Heide,and Kenneth H.Wathne,Specific Investment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Expropriation and Bonding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3.4
(3)吴国华,潘德惠.顾客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重购概率的预测.管理工程学报,2005,1
(4)吴晓云,邓竹箐.全球营销战略模型的检验指标创建及其应用——以60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实证检验为例.管理科学学报,2006.1
(5)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管理世界,2006,1
第四章 制定与发展营销战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辨认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
(2)制造差异化
(3)开发定位战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企业应怎样进行市场定位。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市场细分的原理及理论依据;目标市场选择的五种模式;目标市场战略;市场定位的步骤与战略
3.预备知识要求
市场细分的产生背景;市场调研的基本知识;会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主要参考资料
(1)Jin K.Han,Namwoon Kim,and Hony-Bom Kin, Entry Barriers.A Dull-,One-,or Two-Edged Sword for Incumbents? Unraveling the Paradox from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1.1
(2)William T.Robinson and Sungwook Min, Is the First to Market the First to Fail? Empirical Evidence for Industrial Goods Business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2.2
(3)李飞,刘茜.市场定位战略的综合模型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4,5
(4)王国顺,权明富,李小文.基于客户消费行为细分的营销决策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5,1
(5)李飞,刘明葳,吴俊杰.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华市场定位的比较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5,3
(6)李飞,王高,李翔.中国成功零售企业定位点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4
(7)陈敬东,张致远.区域旅游市场定位研究.经济地理,2006,10
(8)蔺雷,吴贵生.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差异化机制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6
(9)陈敬东,朱其松.基于产品利益的战略营销理论框架研究.第六届中国科学与工程论坛,2008,5
(10)陈敬东,高筱倩.基于顾客价值的销售理论研究.第六届中国科学与工程论坛,2008,5
第五章 产品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产品组合、产品层次、产品分类
(2)产品线和品牌决策
(3)包装策略和标签设计
(4)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营销战略
(5)市场演进
(6)开发新的市场产品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产品项目市场地位分析/如何塑造强势品牌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产品的五层次;消费品与工业品的分类;产品组合、产品宽度、长度、深度以及关联度;产品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特征与营销策略;如何做好新产品开发;包装策略;如何设计标签。
3.预备知识要求
产品及产品的整体概念;新产品的概念与种类;品牌的含义;包装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4.主要参考资料
(1)Griffith D A, Harvey M G.Executive insights.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use in global inter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1, 9(3)
(2)Lee, Y H,K S.Ang.Brand Name Suggestiveness.A Chinese Language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Dec2003, 20(4)
(3)Chao Paul.Celebrity and Foreign Brand Name as Moderators of Country-of-origin Effe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5.5
(4)Chen Jingdong,Jiao liang.On Effect of Brand fit on Customer relationship value--based on manufacturer’s perspective at the first level channel,2008 Global Marketing Conference at Shanghai “Marketing in Dynamic Global World”,2008.3
(5)王晓玉,晁钢令,吴纪元.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5
(6)李飞,王高.4Ps营销组合模型的改进研究.管理世界,2006,9
(7)王海忠,王晶雪,何云.品牌名、原产国、价格对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的暗示作用.南开管理评论,2007,6
(8)王莉,王方华,张朋柱.基于TAM-VCE模型的客户网上参与产品开发意愿.管理科学学报,2008,1
第六章 价格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产品或服务如何定价以及适应环境和机会
(2)需要的产品价格
(3)怎样发起价格变动和对价格变动作出的反应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设计定价方案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折扣定价策略、地区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如何进行价格调整。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知识;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4.主要参考资料
(1)Peter J.Danaher, Roderick J.Brodie.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ce Elasticity for Frequently Purchased Packaged Goods.Journal of MarketingManagement,2000,(16)
(2)Feng Y, Xiao B.A continuous-time yield management model with multiple prices and reversible price changes [J].Management Science,2000, 46
(3)Young-Hoon Park, Peter S Fader, Modeling browsing behavior at multiple websites [J].Marketing Science,2004, 23(3)
(4)曹文彬.企业网络广告的定价策略研究.国管理科学,2006,1
(5)罗利,俞言兵,刘德文.基于需求转移的易逝性产品最优动态定价策略.管理工程学报,2006,2
(6)赵平,胡松,裘晓东.品牌需求价格弹性与市场份额的关系——对国内彩电行业的实证研究.开管理评论,2006,3
(7)唐小飞,贾建民,周庭锐.关系投资和价格促销的价值比较研究.理世界,2007,5
第七章 分销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营销渠道执行什么功能
(2)渠道设计决策、渠道管理决策、渠道动态发展趋势
(3)渠道关系中的法律和道德、零售、批发和市场后勤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处理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分销渠道设计、分销渠道管理、如何治理窜货现象和渠道冲突管理。
3.预备知识要求
分销渠道的含义与职能;分销渠道的层次与宽度;中间商与零售商的含义。
4.主要参考资料
(1)John F.Gaski, Nina M.Ray Modeling of alien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implications for supplier-reseller relation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 30
(2)Leaster E·Goodman, Paul A·Di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in the distributor-manufacturer relationship.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 30
(3)Theoharakis V.,Hooley G.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Enabling Service Responsiveness.Evidence from Greec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2)
(4)潘会平,陈荣秋,张祥.从分销到直销:销售渠道关系的经济分析.理工程学报,2005,3
(5)陈洁,王方华.基于卡特尔模型的营销渠道分销商联盟机制设计.国管理科学,2006.1
(6)高维和,黄沛,王震国.渠道冲突管理的“生命周期观”——机会主义及其治理机制.南开管理评论,2006,3
(7)李宝库.消费者信息、中间商行为与制造商渠道的管理效率.管理世界,2007,6
第八章 促销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促销与促销组合
(2)开发和管理广告程序
(3)销售促进公共关系
(4)销售队伍的设计与管理人员推销的原则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重点和难点:结合产品利益、差异化以及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界定促销效果
(2)需掌握的主要知识:人员推销策略;广告媒体的选择及广告设计的原则;广告效果的测定;促销媒体选择;如何开展公共关系;如何进行销售促进。
3.预备知识要求
市场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促销的含义与作用。
4.主要参考资料
(1)Teas R.Kenneth, Sanjeev Agarwal.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Product Cues on 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Quality Sacrifice, and Value.Journal of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0
(2)Zhang S., Schmitt B.H.Creating Local Brands in Multilingual International Market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1, 38(3)
(3)P Chatterjee, D·L·Hoffman.Modeling the Click stream.implications for Web-based advertising efforts [J].Marketing Science,2003, 22(4)
(4)赵晓煜,黄小原,孙福权.基于RFM分析的促销组合策略优化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
(5)胡松,赵平,裘晓东.价格促销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7,2
(6)郭永新,王高,齐二石.品牌、价格和促销对市场份额影响的模型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2
(7)耿黎辉,周庭锐.产品消费中ALE、BALE与满意和口传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3
《高级营销企划》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Matketing Plann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207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销企划的原理与思想,了解营销企划的原则、流程、技巧、企划书的结构、编制方法。通过品牌、产品上市、渠道、促销、广告、CI、整合营销等的具体专题性企划的介绍与训练,最后使学生达到能掌握营销企划案设计与撰写的教学目的,该门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实务性课程。
6.面向学科: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营销管理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营销企划概述 |
4 |
|
2 |
|
2 |
第二章 定位与产品上市企划原理与实务 |
4 |
|
|
|
3 |
第三章 品牌企划原理与实务 |
6 |
|
|
|
4 |
第四章 渠道企划原理与实务 |
6 |
|
|
|
5 |
第五章 促销及其它企划原理与实务 |
6 |
|
|
|
6 |
第六章 企划书撰写技巧 |
2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现代企业高层管理课题组编.策划总监.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叶万春主编.企业营销策划.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卜妙金主编.分销渠道管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放著.品牌策划.第1版.蓝出版社,2005
(4)邓镝编著.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营销企划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高级营销企划,掌握营销企划内容、营销企划的特点与营销企划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把握这门课程的特性。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营销企划创意的产生过程;掌握创意思维方法;加强营销企划创意思维训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高级营销企划的涵义;营销企划原理与思维创意;企划与计划策略的区别;营销企划的类型和功能;营销企划的原则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准备市场研究有关内容,为理解市场调研是营销企划的前提打下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沃尔玛全球营销中国市场推广方案书》全案、《销售与市场》各期、http://www.emkt.com.cn/(中国营销传播网)等
第二章 定位与产品上市企划原理与实务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营销定位系统及营销定位企划的方法与主要思路。了解产品上市企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与技巧、市场形势的判断与分析、企业进入市场的程序企划、企业进入市场的战略战术企划。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营销定位系统的涵义、进入市场的战略战术企划和程序
难点:营销定位企划、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设计技巧。
3.预备知识要求
复习营销管理中有关定位的理论,为掌握营销定位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及为后续的专题企划讲解打好基础。并阅读《大连实德赛德隆热水器新产品上市推广企划案》。
4.主要参考资料
《立白营销策略企划案》、《李宁集团品牌与营销策略》、《可口可乐酷儿上市完全运作手册》案例、《销售与市场》各期
第三章 品牌企划原理与实务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品牌企划的主要内容及企划策略与技巧,掌握品牌企划的目的和内容、品牌运作企划、品牌延伸企划。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品牌定位企划与核心价值企划、品牌管理企划
难点:品牌核心价值企划。使学生理解品牌企划的内涵、特别是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个性、品牌文化等深层品牌企划的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陈放著的《品牌策划》
4.主要参考资料
(1)罗纪宁.中国式品牌消费行为细分模型-中国消费者气质与品牌选择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5年1月;《2001年海尔品牌发展规划》;《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背景2003年金正品牌跳跃之道》;《金龙鱼2003年品牌策划》;《顾家酒品牌战略策划案》;
(2)A new measure of brand attitudinal equity based on the Zipf distribution,Jan Hofmeyr, Victoria Goodall and Martin Bongers Synovate’s Brand and Communications Practice Paul Holtzman。Synovate’s Statistical and Model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Vol.50 Issue 22008 The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第四章 渠道企划原理与实务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渠道企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与技巧,通过讲解《深度分销全景案例》,使学生对渠道掌控、深度分销等内容有直观和清晰的理解。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渠道模式设计与渠道掌控企划
难点:渠道掌控设计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分销渠道管理》教科书、《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案例,并复习营销管理中有关分销渠道策略的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1)董春艳,张闯.渠道权力结构与进场费的作用关系――基于中国家电渠道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10
(2)The Moderator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in Marketing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The Case of Car’s Industry in Canada Jean-Pierre Lévy Mangin·Tamás Koplyay·
(3)Christian Calmès Published online.30 December2007○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Society2007
《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案例;《零点-洗发水产品渠道研究报告》案例
第五章 促销及其他企划原理与实务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产品促销企划和市场推广企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与技巧、了解企业形象系统(CI)企划的程序、CI的结构及CI企划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企划以及整合营销企划的主要内容与企划程序与步骤。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推广企划技巧、企业理念系统企划、企业行为系统企划及企业视觉系统企划的关系。
难点:企业理念系统企划、CI结构与企业理念企划、整合营销企划。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CIS规划导入报告书》案例,并复习营销管理中有关促销策略的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精彩一刻箭牌时刻――西南片区促销计划执行手册》;《乐百氏新品沟通策略及提案》;《海尔剃须刀夏季促销推广策划案》案例;中国CI网www.cn_cis.com康恩贝:CI在行动《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CIS规划导入报告书》案例
第六章 企划书撰写技巧
1.本章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营销企划的步骤、组织、程序和前期营销企划书的结构和组成;学习制作营销企划书的基本方法;掌握写作营销企划书的技巧。使学生掌握一份完整的企划书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企划案的格式、撰写技巧等,这也是专题企划的基本技能训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营销企划书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难点:营销企划书撰写格式与技巧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ADS电热水器营销战略企划文本》、《板蓝根口服液大连市场营销企划》等案例。
4.主要参考资料
《北京现代依兰特新品上市暨品牌传播策划案》、《2001年海尔品牌发展规划》案例、《ADS电热水器营销战略企划文本》、《板蓝根口服液大连市场营销企划》案例。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208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一个整体认识,了解经济系统中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重点掌握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运行机制和规律,认识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产业实践的特点,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从而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现代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导 论 |
2 |
|
0 |
|
2 |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
3 |
|
1 |
|
3 |
第三章 SCP分析范式与竞争策略 |
7 |
|
1 |
|
4 |
第四章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 |
3 |
|
1 |
|
5 |
第五章 产业关联与优化 |
5 |
|
1 |
|
6 |
第六章 产业布局 |
3 |
|
1 |
|
7 |
第七章 产业政策 |
3 |
|
1 |
|
合计 |
26 |
|
6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 杨公朴,干春晖主编.产业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法]泰勒尔著.张维迎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英]J.卡布尔著.于立等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4)[日]西川俊作著.杨宁一等译.日本经济史4:产业化的时代(上)[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5)[日]西川俊作著.裴有洪等译.日本经济史5:产业化的时代(下)[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属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应用经济学。课程以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产业形成、发展的学习分析产业组织资源配置联系与企业间竞争关系及其发展的问题。教学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五个部分。要求学生在结合各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具备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导 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的涵义与分类
一、产业的涵义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学科性质和特点等。重点掌握产业的涵义、产业分类的一般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4.主要参考资料
(1)藏旭恒.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
(3)Prahalad C.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s of the fir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6
(4)朱钟棣,鲍晓华.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的关联影响—反倾销税价格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研究,2004,(1):83-92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定义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组织的概念、理论渊源及其产生与发展脉络等。理解产业组织、马歇尔冲突、有效竞争等内涵,重点掌握SCP分析范式、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政策主张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曙光.企业理论的进展和创新—评杨其静著《企业家的企业理论》[J].经济研究,2007,(8):153-160
(2)蔺安林,王成璋.企业理论的演变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125-128
(3)卫志民.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国外社会科学,2002,(5):17-24
(4)夏大慰,王步芳.新奥地利学派:产业组织学的行为流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0):25-30
(5)陶长琪,陈文华,林龙辉.我国产业组织演变协同度的实证分析—以企业融合背景下的我国IT产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7,(12):67-72
(6)Williamson Oliver E.The modern corporation.origins, evolution, attribut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1, 19(4)
(7)Mulla Nathan, David Scharfstein.Do firm bound aries mate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2001
(8)Prahalad, C.K.,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s of the fir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6
(9)Mahoney J.T., Pandian J.R.The resources 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June, 13
第三章 SCP分析范式与竞争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企业理论
一、 新古典企业理论
二、现代企业理论
三、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市场行为
一、市场行为的定义
二、市场竞争行为
三、市场协调行为
第四节 市场绩效
一、市场绩效的定义
二、绩效指标
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五节 静态竞争策略
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
二、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
三、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
第六节 动态竞争策略
一、产量领先策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二、长期竞争策略—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
三、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性质及其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主流企业理论及其主要观点等。了解市场结构的涵义和基本类型及主要决定因素与特点,市场行为的定义和两种主要的市场行为等。重点掌握市场绩效的定义、评价指标和用途,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方法和市场壁垒的主要标志等。了解三种静态竞争策略和三种动态竞争策略。重点掌握寡头垄断市场上寡头企业之间竞争的策略性行为,企业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和差异化竞争等策略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中企业理论与厂商均衡理论,博弈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滕光进,区和坚,刘兴政.香港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竞争力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2):120-125
(2)田志龙,邓新明.企业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与竞争互动—基于中国家电行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8):116-128
(3)Stiglitz, J.E.,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June, 1981:393-410
(4)Broecker T.Credit-worthiness tests and interbank competition[J].Econometrica, 1990, 58:429-452
(5)Dell Ariccia G.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 45:1957-1980
第四章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结构的涵义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等。重点掌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中供需均衡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传江,吕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5,(4):35-39
(2)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79-84
(3)张平,李世详.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7,(7):7-15
(4)张钢,徐乾.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7,(4):49-56
(5)宋洪远,廖洪乐.关于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3,(1):104-114
(6)孔欣欣,罗晖.我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率偏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46-55
(7)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483-499
第五章 产业关联与优化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二、产业关联方式
三、投入产出的涵义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
一、投入产出表
二、投入产出模型
三、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一、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
二、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三、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
第四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二、产业结构效应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第五节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六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关联的涵义和关联的方式、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等。重点掌握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方法及工具等。理解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涵义等。重点掌握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的含义、机理等。
3.预备知识要求
线性代数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利庠.产业组织、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饲料产业“千百十调研工程”与个案企业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4):78-87
(2)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3):139-144
(3)李善同,钟思斌.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J].管理世界,1998,(3):61-68
(4)Corinne M.Krupp, Susan Skeath.Evidence o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mpacts of antidumping cases[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13:163-178
(5)Feinberg, R.M., Kaplan, S.Fishing downstrea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ffective administered protec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26:150-158
(6)Hoekman, B.M., Leidy, M.P.Cascading contingent protec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2,36:883-892
(7)Leo Sleuwaegen, Rene Belderbos.Cascading contingent protection and vertical market struc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8,16:697-718
(8)Shepherd, A., Ortolano, L.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96;16:321-335
第六章 产业布局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位置因素
二、自然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社会经济因素
五、科学技术因素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等。重点掌握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以及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等。
3.主要参考资料
(1)李庆.论西部大开发中重庆产业布局调整及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3,(5):677-680
(2)Malecki, J.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orporate organization in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J].Economic Geography, 1985, 61(4).45-369
(3)Oakey, R.P., Cooper, S.Y.High technology, agglomeration and the potential peripherally sited small firms [J].Regional Studies, 1989, 23(4).347-360
第七章 产业政策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
一、产业政策的涵义
二、产业政策的起源
三、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四、产业政策的作用
五、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
一、产业政策的分类
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三、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
四、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
一、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
二、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
三、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产业政策的概念、起源、存在依据、作用、局限性,了解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评估原则和一般标准等。重点掌握产业政策的产业政策的分类、目标和手段,重点掌握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和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等。
3.主要参考资料
(1)王建平.区域软件产业政策分析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83-86
(2)朱信凯,涂圣伟,杨顺江.国际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评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1):18-24
(3)李凯,王秋菲,许波.美国、欧盟、中国绿色电力产业政策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2):54-60
(4)丁道勤.我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研究—以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立法为视角[J].中国软科学,2007,(8):35-45
(5)Fredric, C., Mena.Green electricity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case study [J].Energy Policy,2005, 33:2398-2410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Teaching Course Outline of Major English for Masters
Part one Description of outline
1.Curricula Code:070215
2.Curricula Type.selective
3.Time.Autumn semester
4.Duration/credit.32HS/2
5.Objective.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ule for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nglish is that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knowledge is passed on to students by teachers in Chinese, English plays an assist role in teaching and so, the link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not close, as the result that students will be difficult in being engaged in business activities in English.This subject seeks to tie teaching business knowledge with training students’ English skills with a view to extending the width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in practice in English.
6.Discipline to serve.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7.Test mode.examination
8.Pre-curriculum.English for graduates
9.Time division (unit.hour)
Order |
content |
time |
1 |
Unit 1 Economics Text A The World Economy on the Edge Text B Calming Waters |
4 |
2 |
Unit 2 Marketing Text A Keeping Cool in China Text B Driving into the Middle Kingdom |
4 |
3 |
Unit 3 Business Financing Text A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Text B The Joint Venture |
4 |
4 |
Unit4 Management Text A Managerial Work Text B Swiss Banking Secrecy |
4 |
5 |
Unit 6 Pricing Text A Pricing Objectives Text B A case for Price Promotion |
4 |
6 |
Unit 7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ext A Trained to Stay Text B Guaranteed to Work |
4 |
7 |
Government and Trade Text A Export Boosters Text B EU Market |
4 |
8 |
Japanese Management Text A Lifetime Employment Text B Consensus Decision-making Text C The Development Of MNCs |
4 |
Total hours |
32 |
10.Textbook and references
《Major English for Masters》(self-edited).
Reference:
(1)Zhou Lan.Access to International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ublisher,1999
(2)Wang Yanxi.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Beijing.Oversea economics trading university,2005,5.
(3)Michael R.CZinkota.Fundamenta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
Part two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Unit 1 Economics
1. The content
It introduces and describes economics and its definition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year 1998.For this purpose, two texts need to be learnt.And they are text The World Economy on the Edge and text B Calming Waters.
2.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risis.
3. Prerequisite
Learners should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4. References
(1) Michael R.CZinkota.Fundamenta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
(2) Peter Nunenkamp.To What Extent Can FDI Help Achie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PP658-P662,2004.
Unit 2 Marketing
1. The content
It describes the concept, the essence and mode of marketing and describes how to take part in marketing activities through one case study.
2.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case study whereby to analyze how to do the marketing job successfully and the difficult point is the essence of marketing in theory.
3. Prerequisit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arketing should be grasped such as the target market,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marketing mix.
4. Reference
(1) Michael R.CZinkota.Fundamenta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
(2) Juselius,K.Models and relations in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6,PP259-290,1990.
Unit 3 Business Financing
1.The content
It is aimed at taking on the double entry system of accounting and the three kinds of transactions as well as the balance analysis.
2.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of account and the difficulty is to find out the implication of deficit and surplus in economics.
3.Prequisite
Accounting knowledge is needed for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4.Reference
(1) Johansen, S.,and Juselius, K.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s on co-integr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demand for mone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2,PP169-210,1990.
(2)Judge, G.G., Griffiths, W.E., Hill, R.C., Lutkepohl, H., and Lee, T.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nometrics,2nd New York.John Wiley,1989.
Unit 4 Management
1.The content
It is direct at discussing the argument “management is art and science”.Besides, it thinks the management work as 10 roles.
2.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ten roles and the difficulty is why management as practice is art.
3.Perquisite
The students had better know a little bit about management not only in theory but practice.
4.Reference
(1)Ho, M.S., and Sorensen, B.E.Finding co-integration rank in high dimensional systems using the Johansen test.An illustration using data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PP726-732,1996
(2)Johansen,S.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2,PP231-254,1988
Unit 5 Pricing
1.The content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methods of pricing and their features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pricing strategies and objectives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each pricing strategy
3.Prerequisite
The demand and supply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students
4.Reference
(1)Nunnenkamp, P., J.Spatz.FDI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iel Working Paper No.1176,2003
(2)Giles, D.E.A., Giles, J.A., and McCann, E.Causality, unit roots, and export-led growth.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PP195-218,1992
Unit 6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The content
It introduces the main methods in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the success of a business.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method and the difficulty is how to put them into reality flexibly.
3.Prerequisit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uman resources should be known.
4.Reference
(1)Balasubramanyam,V.N.D.Sapsford and D.Griffiths.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ory and Prelilninary Evidence , The Manchester School, 7,PP460-82,2002
(2)Baltagi,B.H.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2001
Unit 7 Government and Trade
1.The content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rade in addi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in the oper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method of exports booster.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rade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3.Prerequisite
The student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political-economics and the Keyns theory.
4.Reference
(1)Bouton,Lawrence,Mariusz A Sumlinski.Trends in Private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tatistics for 1970-1980, IFC Discussion Paper No.41,2000.
(2)Calvo,Guiller A, Enrique G.Mendoza.Rational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P79-P113,2000.
Unit 8 Japanese Management
1.The content
It mainly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two important features of Japanese management-lifetime employment and consensus decision-making.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lifetime employment and consensus decision-making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3.Prerequisite
The student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Japan.
4.Reference
(1)Giles,J.A.,and Williams,C.L.Export-led growth.A survey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ome non-causality results, Econometric Working Paper EWP9901.Victoria,British Columbi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Victoria,1999.
(2)Grossman,G.M.and Helpman,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 MA.MIT Press,1991.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01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领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包括现金流量、资金时间价值、成本、收入、利润等基础知识,掌握投资、成本与利税的相互关系,掌握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以及经济性比较和选优的方法,能够揭示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意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工作奠定基础。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绪 论 |
1 |
|
|
|
2 |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
2 |
|
|
|
3 |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 |
4 |
|
1 |
|
4 |
第四章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其指标 |
7 |
|
1 |
|
5 |
第五章 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
7 |
|
1 |
|
6 |
第六章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
3 |
|
1 |
|
7 |
第七章 前沿问题 |
3 |
|
1 |
|
合计 |
27 |
|
5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傅家骥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资料:
(1)刘新梅主编.工程经济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黄渝祥.工程经济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英.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工程经济学》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实践过程紧密相关,本课程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工程项目咨询、管理等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课程以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经济分析基本要素、资金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其指标、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五部分开展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在结合各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具备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绪 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研究框架
第三节 工程经济分析简史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特点、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重点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原理和步骤。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原理;决策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晓东,宋笔锋.复杂工程系统概念设计决策理论与方法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2):72-77
(2)Riggs, James L.Engineering Economics[M].McGraw-Hill.New York.1977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投资及构成与估算方法
第三节 成本及构成与估算方法
第四节 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及其构成、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的基本含义等,理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含义与特点。重点掌握投资、成本的估算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杨建平,杜端甫.项目风险的一种模糊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1):71-74
(2)李高正,师汉民.基于事件推理的零件几何知识量与成本估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67-70
(3)S.leen,B.Kang,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cost and schedule for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5):383-388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
第二节 资金时间价值与计息方法
第三节 资金等值计算
第四节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第五节 关于利率变化与资金时间价值局限性的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现金流量概念及其构成、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内涵等,重点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6个常用公式及使用条件、复利折算基本公式等。
3.主要参考资料
(1)Pigou, A.C.The value of mone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17
(2)Wee, H.M., Law, S.T.Economic production lot size for deteriorating items taking account of the time-value of money[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1999
(3)Chandra, M.J., Bahner ,M.L.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and the time value of money on some inventory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985
第四章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其指标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静态评价及其评价指标
第三节 动态评价及其评价指标
第四节 互斥方案的优选
第五节 实物期权价值评价方法
第六节 关于大型工程项目的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重点掌握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差额投资回收期、计算费用等静态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应用,重点掌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年费用比较、年费用等动态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应用,重点掌握产出和寿命期相同方案比较的方法、产出和寿命期不同方案比较的方法、寿命期不等的方案比较方法;了解实物期权价值评价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认识等。
3.主要参考资料
(1)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阿维纳什.迪克西特,罗伯特.辛迪克.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赵国杰,何靖.试证互斥方案多种解法具有内在一致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5,38(2):185-187
第五章 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程项目不确定因素分析
第二节 工程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第三节 工程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工程项目风险概率分析
第五节 工程项目风险决策的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与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风险概率分析等,能够运用图解法和模型法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了解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类别、风险决策的原则、过程及其适用条件等。
3.主要参考资料
(1)张金隆.一种基于Rough集的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分析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45-47
(2)胡川.无形资产评估中运用敏感性分析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57-60.
(3)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35(2):162-166
(4)H Ren.Risk Lifecycle and risk relationships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4, 12(2):68-74
(5)Ali Jaafari.Management of risks, uncertainties and opportunities on projects.time for a fundamental shif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 19(2):89-101
第六章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程项目周期以及各阶段任务
第二节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关键问题
第三节 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公益类工程项目评价的讨论
第五节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对象与作用,能够描述工程项目的周期及其阶段任务,理解可行性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步骤、主要内容以及关键问题,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指标以及基本财务报表。了解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公益类工程项目的评价内容,了解项目前期工作与实施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主要参考资料
(1)高兴夫,胡程顺,钟登华.工程项目管理的工期-费用-质量综合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10):112-117
(2)李文钊.公共组织决策理论:起源、模型与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06,(12):146-151
(3)Bahar, H.B., Horrocks, D.H.Dynamic weight estimation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1998, 12(4).135-139
第七章 前沿问题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企业工程项目的前沿问题
第二节 产业工程项目的前沿问题
第三节 国家工程项目的前沿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了解孵化项目、创业项目、创新项目等企业层面、关键技术项目、行业技术项目、行业标准项目等产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工程项目评价前沿问题。
3.主要参考资料
(1)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齐建国.全国技术经济与创新论坛暨2002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7-161
(3)Turskis, Z., Zavadskas, E.K., Peldschus, F.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decision making i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J].Engineering Economics,2009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Financial Market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02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有关金融市场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趋势、货币市场的理论和知识, 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主体、功能与品种,深入了解股票发行市场、股票交易市场的相关理论,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 。
6.面向学科:金融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学等。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经济学、金融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
2 |
|
|
|
2 |
第二章 货币市场 |
4 |
|
|
2 |
3 |
第三章 股票市场 |
8 |
|
2 |
4 |
4 |
第四章 期货市场 |
6 |
|
|
2 |
5 |
第五章 外汇市场 |
4 |
|
|
2 |
6 |
第六章 金融市场行情分析 |
4 |
|
|
4 |
7 |
第七章 金融市场监管机制 |
2 |
|
|
|
合计 |
30 |
|
2 |
14 |
*对于课外自学内容要求提交相应内容的研究报告,作为平时成绩。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冯晋主编.金融市场学.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1)张亦春主编.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夏德仁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劳埃德.B.托马斯著.马晓萍等译.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Peter Howells.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Fourth Edition)[M]. Prentice Hall,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以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同时又相对独立的现代金融实务课。学习《金融市场学》,必须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有机联系;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方式方法;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架构、基本功能和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分析、指导我国金融市场实践。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政治条件、完善的法律制度、宏观调空手段、灵敏的利率机制、发达的交易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3.预备知识要求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
4.主要参考资料
(1)廖施雨.国际金融市场研究方法的逻辑演变[J].贵州大学学报,2006,(2):57-59
(2)宋清华.金融体系:一种流行的划分方法及其质疑[J].学习与实践,2006,(02):62
(3)张凤超.“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81-84
(4)Kim,E.Hnaand Vijya Singal, Sotck Market Openings:Experience of Emegring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J],Vol.73(Jnuaayr),2000,P25- 66
(5)Brian Amick and James M.an Analysis of the Interest Elasticity of Financial Asset Holdings by Income.the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第二章 货币市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特征。
第二节 回购市场
回购协议交易原理,回购协议的市场交易及风险,回购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银行票据市场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回购利率的决定,银行承兑汇票价值分析。
3.预备知识要求
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4.主要参考资料
(1)赫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效应的政策分析【J】.技术创新与管理,2008,(2):141-143
(2)喻鑫.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4:31-33
(3)张丽娟.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7,4:93
(4)Ulrike Neyer, Jurgen Wiemers, Why do we have an interbank money marke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5,(20):21-29
(5)Bartolini, L., G.Bertola, and A.Prati.The Overnight Interbank, Market:Evidence from the G-7 and the Euro Zon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27):2045-2083
(6)Stephen D Oliner, Glenn D.Rudebusch.Is There a Broad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FRBSF Economic Review, 1996,(1):21-26
第三章 股票市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股票市场概述
股票,股票的特征,股票的分类。
第二节 股票发行市场
股票发行市场,股票的发行方式,股票发行原则。
第三节 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交易市场,股价指数,除权价,影响股价的因素。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影响股价的因素,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3.预备知识要求
股份制经济,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有价证券。
4.主要参考资料
(1)邹小山.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操纵研究【D】.暨南大学,2005,4:99-101
(2)董直庆,王林辉.中国股价行为模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45
(3)杜书明.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J].证券市场导报, 2008,(02):61-63
(4)Aggarwal,R.&G.Wu.Stock Market Manipulation-Theory and Evid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3
(5)Jiang, Cx, P.mahoney, J.Mei.Market Manipulation.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tock Pool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forthcoming,2004
(6)Khwaja, A.L, A.Mian.Trading in Phantom Markets.Price manipulation in an emerging stock marke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
第四章 期货、期权市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期货市场概述
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期货市场主体。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品种
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投机,商品期货,金融期货。
第三节 期权市场
期权合约,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的证券,新型期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套期保值,金融期货,看跌期权,看涨期权。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衍生品、有价证券市场、股票市场。
4.主要参考资料
(1)周蓓,齐中英.对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3):519-521
(2)蒋舒.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者互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6:108-110
(3)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5,(8):32-39
(4)Allen,F.,L.Litov,&J.Mei.Price Manipulation,and Limits to Arbitrage:Anatomy of Market Corners.SSRN Working Papers.2004
(5)W en DU,H Holly Wang.Price behavior in China’s wheat futures market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215-229
(6)P.Holmes,R.Tomsett.Information and Noise in U.K.Futures Markets【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004,(24):711-31
第五章 外汇市场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功能
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 外汇市场的管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外汇交易,汇率变动趋势的判断。
3.预备知识要求
外汇,外汇汇率,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汇率的标价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丁培培,伍海华.基于两种方法的汇率波动的研究[J].理论新探,2005,(6):12-13
(2)李玉梅.上海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2):68-69
(3)张恩泽,邹平.分形市场分析在汇率波动预测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3):125-126
(4)MaeDonald,R.and Stein,J.L.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Kluwer Aeademic Publishers,1999
(5)TimoTer,Virta.Economertic Modelling of an Exehnage Rate.Working PaPer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Finnish Statistieal Soeieyt,Vaasa,May,2001.17-18
(6)Sweeney, R.J.Does the Fed beat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 24:665-694
第六章 金融市场行情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基本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
第二节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理论,图形分析,K线分析,平均线分析,技术指标分析。
1.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基本分析中的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技术分析中K线、均线、技术指标分析。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周期理论,资本股价模型,财务报表及比率。
4.主要参考资料
(1)沈坤荣等.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孙立、林丽,QFII投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7)
(3)戴学来,证券市场开放、发展与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开放效果的初步考察[J].当代财经,2003,(2)
(4)Abiad,Abdul,and Ashoka Mody.Financial Reform:What Shakes It?What Shapes It?.IMF working paper WP/03/70,2003
(5)Kaminsky.GL.and Schmukler.S.L..Short-Run Pain,Long-Run Gain: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912,2002
(6)Henry.P.B.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Economic Reform,and Emerging Market Equity Prices.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LV,No.2,2000
《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vestment project evaluation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 070306
2.课程类型: 必修课
3.开课时间: 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对投资项目评估有一个较全面理解,可使学生掌握投资项目评估信息的产生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利用投资项目评估,改善和推进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6.面向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
7.考试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运筹学等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投资项目评估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 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4 |
2 |
2 |
2 |
3 |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
2 |
|
|
2 |
4 |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评估 |
2 |
|
|
2 |
5 |
第五章 项目基础财务数据的测算与评估 |
2 |
|
2 |
|
6 |
第六章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
4 |
4 |
|
|
7 |
第七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
2 |
|
|
|
8 |
第八章 项目的社会评估 |
2 |
|
|
2 |
9 |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
2 |
|
|
2 |
合计 |
22 |
6 |
4 |
10 |
10.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万威武,陈伟忠.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蔚松.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5)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6)工业项目评价手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7)工程项目评价准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8)项目估价实用指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0)投资项目评估.简德三.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1)Lynn E.Bussey,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Investment Projects. Prentice-Hall Inc,1978
(12)Lyr Sqyuire, Herman G.Var der Tak,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jects, The World Bank,1975
(13)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投资项目评估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技术,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本单位挑选取合格的贷款项目时所采用的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投资主体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投资项目评估这一决策技术,将有利于企业、各级政府和种类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更好地理解评价投资的方法,指标体系和标准,共同实现提高投资效益这一目标。
1、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投资项目评估这一决策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投资项目评估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评估理论和解决评估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项目评估意识和全新的项目评估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项目评估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理论分析我国项目评估发展的现状,作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以现实项目评估发展的实际丰富理论知识。
二、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投资项目评估概述
本章综合介绍了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包括投资与项目的关系、项目的分类、项目管理的一般
程序、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以及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投资与项目的关系
1.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2.投资与项目的关系
3.项目及分类
二、项目管理的一般程序
三、项目评估内容
四、项目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五、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
一般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评估及其发展历程
二、项目评估的程序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万威武,陈伟忠.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4)工业项目评价手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5)工程项目评价准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6)项目估价实用指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
第二章 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本章综合讨论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货币时间价值理论
二、影子价格理论与确定方法
三、项目的不确定分析
四、项目选择与评价的方法
一般掌握的内容
项目评估理论基础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万威武,陈伟忠.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蔚松.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6)Lynn E.Bussey,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Investment Projects. Prentice-Hall Inc,1978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从本章开始对项目评估的内容逐项展开讨论。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项
目建设的理由进行重新审查,分析和评估。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设立的背景分析
1.设立项目的基本原因和方法
2.设立项目的宏观经济环境
3.设立项目的微观经济条件
二、市场调查
1.市场调查的程序
2.市场调查的内容,分为市场环境调查和市场专题调查两大类
3.市场调查的方法
三、市场预测
四、项目生产规模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1.生产规模
2.规模经济
3.项目生产规模的决定因素
五、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方法
1.经验方法
2.规模效果曲线法
3.分步法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评估
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是对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的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条件进行评估,
包括项目的资源条件评估、技术条件评估以及项目的机构条件评估等几个方面。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资源条件评估的原则
二、项目技术条件评估的原则
三、项目技术条件评估的内容
四、工艺评估的内容
五、项目机构条件评估的内容
一般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资源条件评估的内容
二、项目资源条件的评估
三、项目原材料供应条件的评估
四、项目燃料与动力条件评估、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项目售货员力量评估
五、项目设备的评估
六、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投资项目评估.简德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五章 项目基础财务数据的测算与评估
项目基础财务数据的测算与评估为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提供了完整、真实、可
靠的依据。它是项目财务评估和国民经济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又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财务数据估算的概念及内容
二、基础财务数据估算的原则
三、项目投资成本的测算
四、项目生产成本与费用的测算
五、项目收益与利润的测算
六、项目筹资方案评估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简德三.资项目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六章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财务效益评估是投资项目评估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根据项目财务与建设基础数据,对整个寿命期内的财务成本与收益情况进行评估,从而论证项目是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财务效益评估
是决定项目可行与否、银行是否提供贷款的基本依据。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意义及内容
二、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财务报表
三、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四、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一般掌握内容
一、项目的资金时间价值
二、项目外汇效果分析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七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是投资项目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资源特别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应该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已有的资源。因此,除了从项目的角度进行的财务效益评估之外,还应该
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评估项目对整个经济所做出的贡献与消耗的资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进行国
民经济效益评估。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定义与作用
二、项目财务效益评估与国民经济效益评估的关系
三、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报表
四、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八章 项目的社会评估
从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等方面分析其利弊得失,使项目得以整体优化,以保证其顺利实
施,在实现投资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项目社会评估的概念及原则
二、项目社会评估的基本方法
预备知识
运筹学、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Avinask K. Dixit and Robert S. Pindyck,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Princeton Uniwersity Press,1994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二、项目后评估与前评估的差别
三、项目后评估的实际经济效益指标
四、项目前、后评估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
本章一般掌握的内容
一、项目后评估的作用
二、项目后评估的机构设置
三、项目后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四、项目后评估报告
预备知识
运筹学、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卢石泉,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宝三,邬文康.工程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蔚松.项目评估.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双语)
Teaching Outlin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07
2.课程类型:学位课(管院称之为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科必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间货币资金周转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由国际货币资金周转运动而形成的国际金融关系;具备初步分析一般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和金融学必修;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学选修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投资学、财务会计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Unit 1 The Worl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
0 |
|
|
4 |
2 |
Unit 2 An Introduction to Exchange Rates |
4 |
|
|
|
3 |
Unit 3 Forward Exchange |
6 |
|
|
|
4 |
Unit 4 Currency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
6 |
|
|
|
5 |
Unit 5 The 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s |
6 |
|
|
|
6 |
Unit 6 Supply-and-Demand View of Exchange Rates |
6 |
|
|
|
7 |
Unit 7 Alternative Systems of Exchange Rates |
4 |
|
|
|
8 |
Unit 8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0 |
|
|
4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Maurice D.Levi, International Finance(Third Edition).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参考资料:
(1)Kirt C.Butler, International Finance.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1998
(2)Jeff Madur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Fifth Edition).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Ronald W. Melicher et al, Finance(Ninth Edition).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1998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国际金融学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活动的经济学科。本课程主要阐述国际金融学科的最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实务,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国际金融市场较新的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管理原理,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国际金融基础。
Unit 1 The Worl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1.本章主要内容
(1)What is uniquely international in finance?
(2)The benefits of studying international finance
(3)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金融学中体现国际性的一面;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区别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学习国际金融的益处;国际金融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比较优势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宏观经济学知识,国际贸易相关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Carlson, Robert S., H.Lee Remmers, Christine R.Hekman, David K.Eiteman, and Arthur Stonehill.International Finance.Cases and Simulation,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1980
(2)Dufey, Gunter, and Lan H.Giddy.Cas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2d ed.,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1993
(3)Feiger, George, and Bertrand Jacquillat.International Finance.Text and Cases, Allyn and Bacon, Boston, 1982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爱德华·S,肖 ,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2006
(6)萨尔瓦多.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旦大学出版社,2007
(7)朱孟楠.国际金融学.门大学出版社,1999
(8)陈雨露.际金融.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0
Unit 2 An Introduction to Exchange Rates
1.本章主要内容
(1)The foreign bank-note market
(2)The spot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3)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bank spot market
(4)Delivery dates and procedures for spot exchange
(5)Direct versus indirect exchange and cross exchange rate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考虑交易成本时的交叉汇率的计算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外汇汇率的分类;即期外汇市场的组织;交叉汇率的公式推导。
3.预备知识要求
四部门经济学的知识;国际贸易相关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liber, Robert Z.(ed.).Th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Dow Jones Irwin, Homewood, 1989
(2)Deardorff, Alan V..One-Way Arbitr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1979, pp.351-364
(3)Einzig, Paul.A Textbook on Foreign Exchange, St.Martin’s, 1969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杰弗里埃德,蒙柯里,国际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朗西斯科·泰勒.外汇与货币期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2
(8)龚关.国际金融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Unit 3 Forward Exchange
1.本章主要内容
(1)What is 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
(2)Forward exchange premiums and discounts
(3)Forward rates versus expected future spot rates
(4)Payoff profiles on forward exchange
(5)Outright forward exchange and swaps
(6)Forward quotations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远期汇率的决定方法;单一远期与掉期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远期汇率升贴水率的计算方法;远期汇兑的损益图;远期报价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投资学的知识;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Burnham, James B.Current Structure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in Sarkis J.Khoury(e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e, 1999, pp.123-153
(2)Chrystal, K.Alec.A Guide to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1984, pp.5-18
(3)Einzig, Paul A..The Dynamic Theory of Foreign Exchange, 2d, ed., Macmillan, 1967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易宪容,黄少军.现代金融理论前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王灵华.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迈克尔·B.科诺利.国际金融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艾弗雷·克拉克.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Unit 4 Currency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1.本章主要内容
(1)Currency futures
(2)Currency options
(3)Forwards, futures, and options compared.A summary00000000000000000000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货币期货、货币期权的损益计算方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货币期货合约、货币期权合约及其与远期的区别与联系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衍生工具知识;金融市场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Einzig, Paul A..The Dynamic Theory of Foreign Exchange, 2d, ed., Macmillan, 1967
(2)Giddy, Ian H..Foreign Exchange option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83, no.2, pp.143-166
(3)Kubarych, Roger M..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1978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斯蒂芬·J·托洛维斯基.国际宏观经济动态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斯· S 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8)何璋.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Unit 5 The Balance-of-Payments Accounts
1.本章主要内容
(1)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s a record of currency supply and demand
(2)Principles of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ing
(3)Balance of payments entrie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m
(4)Implication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ing identity
(5)The 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6)Objectives of economic policy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国际收支帐户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含义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国际收支核算的原则;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一国国际投资状况账户
3.预备知识要求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Baldwin, Robert E..Determinants of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Further Evidenc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fall 1979, pp.40-48
(2)Bame, Jack J..Analyzing U.S.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fall 1976, pp.72-82
(3)Deardorff, Alan V..One-Way Arbitr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1979, pp.321-344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何璋.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王爱俭.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王洛林,李杨.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8)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Unit 6 Supply-and-Demand View of Exchange Rates
1.本章主要内容
(1)Imports, exports, and exchange rates
(2)The factions affecting exchange rates
(3)The stability of exchange rates
(4)Short-Run versus Long-Run trade elasticities and the J curve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的稳定性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汇率决定的供需决定论;汇率的稳定条件;长短期贸易弹性与J曲线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Heller, H.Robert.International Monetary Economic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74, Chapter 6
(2)Mundell, Robert A..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acmillan, New York, 1968, Chapter 1
(3)Pippenger, John E..Fundamental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4, Chapter 5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陈平,范小云,马君潞.国际金融.科学出版社,2005
(7)易宪容,黄少军.现代金融理论前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8)陈彪如,冯文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Unit 7 Alternative Systems of Exchange Rates
1.本章主要内容
(1)The classical Gold-Standard System
(2)The Bretton Woods and Dollar Standards
(3)The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
(4)Hybrid systems of exchange rates
(5)Target zones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各种汇率制度的原理;汇率目标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古典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本位制;欧洲货币体系;混合汇率制度
3.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知识;国际贸易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Barro, Robert J..Money and the Price Level under the Gold Standard, Economic Journal, 1979, pp.13-33
(2)Dornbusch, Rudiger.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2d ed., Basic Books, 1988
(3)Hume, David.Of the Balance of Trade, in Essays on Money, Political Discourses, London,1752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王灵华.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肯那·泰勒.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1
(9)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2
Unit 8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Past, Present, and Future
1.本章主要内容
(1)The past
(2)The present
(3)The future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国际金融制度的未来设计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各种汇率制度演化历史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知识;金融史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Barro, Robert J..Money and the Price Level Under the Gold Standard, Economic Journal, 1979, pp.13-33
(2)Bame, Jack J..Analyzing U.S.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fall 1976, pp.82-92
(3)Exchange Markets, in Sarkis J.Khoury (e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e, 1999, pp.144-158
(4)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灵华.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肯那·泰勒.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1
(7)何璋.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杰弗里埃德,蒙柯里.国际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现代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Modern Econom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08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了解经济学的演变发展历史及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2)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明确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用经济学的理论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
(5)通过经济学的学习系统地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商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决策能力。
6.面向学科:管理学学科、经济学学科
7.考试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现代经济学概述 |
4 |
|
|
|
2 |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
2 |
2 |
|
2 |
3 |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 |
|
|
|
4 |
第四章 企业行为 |
2 |
|
|
2 |
5 |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 |
2 |
|
2 |
|
6 |
第六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
0 |
|
|
2 |
7 |
第七章 劳动市场经济学 |
2 |
|
|
|
8 |
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目标与衡量 |
4 |
|
|
|
9 |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与调节 |
2 |
|
|
|
10 |
第十章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失业与 通货膨胀 |
2 |
|
2 |
|
11 |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 策 |
4 |
|
|
|
12 |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
2 |
|
|
2 |
合计 |
28 |
2 |
4 |
8 |
10.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雷诺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3)罗志茹,范宗骏,厉以宁,胡代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北大出版社
(4)胡寄窗.19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5)刘涤源.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
(6)杨德明.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 商务印书馆
(7)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
(8)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原理.北大出版社 (注:研究生版)
(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研究生版)
(10)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注:研究生版)
(11)《西方经济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国家教育部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
(12)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3)蒋自强.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魏埙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5)〔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6)〔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17)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18)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9)[美]哈尔·瓦里安,卡尔·夏皮罗.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Mankiw ,microeconomics ,New York:Dryden Press
(22)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2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管理类专业核心课,是财经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它帮助你科学地解释现实、理性地认识世界、自觉地改进社会。无论以后你读书看报、收看电视、社会交往、管理企业、经商从政或教学研究,你都会为自己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和自豪。通过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了解经济学的演变发展历史及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2)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明确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用经济学的理论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
(5)通过经济学的学习系统地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商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决策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为经济问题所困扰,而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如何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由研究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和资源利用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组成的。
第一章 现代经济学概述
(1)经济学的演变历史与发展前沿
(2)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5)经济人的行为假设 (包括行为经济学介绍)
本章重点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前沿问题
本章难点
经济学前沿问题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
主要参考资料
(1)蒋自强.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涤源.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
(4)杨德明.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商务印书馆
(5)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1)需求的基本规律
(2)供给的基本规律
(3)价格的决定 ☆
(4)弹性理论 ☆
本章重点
价格的决定
;弹性理论
本章难点
弹性理论的应用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5)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边际效用分析
(2)无差异曲线分析
(3)消费者均衡分析☆
本章重点
边际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均衡分析
本章难点
边际效用方法的应用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第四章 企业行为
(1)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2)厂商的成本☆
本章重点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厂商的成本
本章难点
企业成本的应用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5)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决策
1. 市场及市场结构☆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3.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博奕论与合作经济学的介绍)☆
本章重点
市场结构的划分与企业决策
本章难点
博奕论与合作经济学的介绍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5)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六章 公共部门经济学
(1)政府与市场失灵
(2)政府的选择
(3)政府失灵☆
本章重点
市场失灵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5)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章 劳动市场经济学
(1)市场要素市场☆
(2)收入与歧视☆
(3)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本章重点
收入与歧视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4)John Sloman, Economics, Fifth edition, Prentice Press, UK,2003
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目标与衡量
(1)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2)宏观经济的目标☆
(3)衡量的方法与指标☆
(4)宏观经济的均衡及应用
本章重点
衡量的方法与指标
本章难点
宏观经济的均衡及应用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与调节
(1)国民收入的决定☆
2、乘数与加速原理 ☆
本章重点
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难点
乘数与加速原理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2)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
本章重点
失业与自然失业率;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本章难点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权衡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模型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本章重点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难点
宏观经济政策的原理与应用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 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
2. 易政策
本章重点
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
预备知识
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主要参考资料
(1)[美]斯帝格利茨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N.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杰费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Oliver Blancher, macro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①打☆标志为重点、难点问题。②打*标志的章节可根据课时的具体情况选讲
《投资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vest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09
2.课程类型:学位课(企管学科必修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现代投资理论、投资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以及投资决策制定和投资交易的实际操作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金融投资中的相关
问题。
6.面向学科:企业管理和金融学必修;国际贸易学选修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和财务会计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投资学导论 |
2 |
|
|
|
2 |
第二章 证券的发行及制度 |
|
|
|
4 |
3 |
第三章 证券的交易机制 |
|
|
|
4 |
4 |
第四章 证券的收益与风险 |
4 |
|
|
|
5 |
第五章 投资组合的选择 |
4 |
|
|
|
6 |
第六章 证券定价理论 |
4 |
|
|
|
7 |
第七章 证券市场理论 |
2 |
|
|
|
8 |
第八章 宏观基本面分析 |
2 |
|
2 |
|
9 |
第九章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
|
|
4 |
10 |
第十章 股票价值的估计 |
4 |
|
|
|
11 |
第十一章 固定收益证券 |
4 |
|
|
|
12 |
第十二章 债券投资的理论 |
4 |
|
|
|
合计 |
30 |
|
2 |
12 |
10.考核评定说明
(1)课外自学内容以提交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形式进行检查和督促
(2)课堂教学考核以期末考试与平时的作业、考勤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
1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朱宝宪.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资料:
(1)Zvi Bodie, Alex Kane & Alan.J.Marcus.Investments, 5th Ed.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2
(2)威廉·F ·夏普,戈登·J·亚历山大,杰弗里·V ·贝利.投资学(5th)(中译本,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美]滋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库斯.投资学6th,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发现投资机会和管理投资组合,将投资理论转化为投资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金融投资中的相关问题,把握投资产品创新和投资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学生今后管理投资组合,发现价值被低估的证券,避税以及衡量投资业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投资学导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投资的意义、投资的场所、投资的对象、投资的基本理论及发展。
1.1投资的意义与投资的环境
1.2投资的参与者与投资的对象
1.3投资理论的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投资的前提与意义,投资的参与者与对象
理解投资的意义、环境和场所;掌握投资的参加者与投资的对象
3.预备知识要求
对投资的作用和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樊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黄兴,苏卫东.当代证券市场研究的发展趋势.国际金融研究[J],2003
(3)王垒,郑小平,施俊琦,刘力,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心理科学[J].2003
(4)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J].2002,vol.ll
(5)王艳红,刘纯.证券投资者行为分析.经济师[J].2004,Vol.1.1
(6)Franklin Allen, Douglas Gale.Comparing systems[M].王晋斌,朱春燕等译.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Dvaid.F.Swensen, 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IM].张磊,王宏欣,何良桥译校.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耿志民著.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章 证券的发行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证券的发行市场即一级市场,重点介绍了股票与债券发行的方式方法。
2.1股票的公开发行
2.2二板市场与私募
2.3债券的发行方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首次公开发行、我国股票与债券的发行方式方法
了解债券的发行方式以及我国国库券的发行历史;理解二板市场与私募的程序、对发行公司的要求;掌握我国股票的公开发行方式、要求和程序
3.预备知识要求
对投资的环境和参与者及证券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耿志民.论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郑州大学学报,2007
(2)黄磊.金融制度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当代财经,2001,(6)
(3)赵蓓文.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制度创新.世界经济研究,2001,(2)
(4)Securities Industry Law,Fifth Edition,Butteporths,1996
(5)Fieldlis Oditah,“The Future for the Global Securities Market.Legal and Regulatory Aspects”, St.John College of Oxford University, UK, 1996
第三章 证券的交易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证券交易的机制和场所,讨论股票指数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介绍证券的信用评级过程。
3.1证券交易所
3.2股票指数
3.3证券信用评级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能,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及信用评级的程序
了解股票交易所的组织结构和会员制度;理解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证券信用评级的方法与重点
3.预备知识要求
熟悉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方式,了解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
4.主要参考资料
(1)Sheldon M Ross. 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2003
(2)费鹏.屠梅增.国外网上证券交易对我国券商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3)黄华.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及券商模式选择.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第四章 证券的收益与风险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对证券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4.1收益的计算
4.2风险与风险溢价
4.3风险厌恶与投资选择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证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及风险的度量
了解风险指标的证明;理解风险、风险厌恶与风险溢价,投机与赌博的区别;掌握证券收益的计算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统计学和财务会计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海龙,樊治平,潘德惠.一种证券收益与风险动态模型的辨识方法.管理科学学报,1999
(2)赵宏,邹雯,汪浩.证券市场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1997,6
(3)邵建军,柯大钢,王军平.随机模糊神经网络在公司收益预测中的应用.系统仿真学报[J].2003,15(5)
第五章 投资组合的选择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讨论如何进行投资组合的选择问题
5.1资产组合的涵义与计算
5.2资产配置决策
5.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5.4三种资产的资产组合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资本配置决策、资产组合的含义与计算
了解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解资本配置决策,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定义;掌握资产组合的含义与计算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统计学和财务会计基础,理解风险的涵义
4.主要参考资料
(1)Rubinstein M, Leland H E. Replicating Options with Positions in Stock and Cash[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81, 374:63~72
(2)Gracia C B, Gould F J. An Empirical Study of Portfolio Insurance[J]. 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 1987,434:44~54
(3)O' Brien T.Portfolio Insurance Mechanics[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88,14:40~47
(4)袁建文.投资组合保险及其策略[J].广东商学院学报,1999,(2):53~58
(5)顾孟迪,孙枫,蒋馥.资产组合保险在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0,9(4).309~314
(6)刘莉,唐小我,曾勇.组合证券保险在我国的一种可行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0,9(2):62~69
第六章 证券定价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讨论CAPM模型、单指数模型和多因素模型
6.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2单指数模型与多因素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指数模型
了解多因素模型;理解单指数模型;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统计学和财务会计基础,熟悉证券收益率的计算及风险的度量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文先.论我国证券市场证券定价和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商场现代化,2005
(2)郝联峰.国债定价—中国国债投资价值分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Frank J·Fabozzi, Bond Markets,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07548·
(4)Burton G·Malkiel, Expectations, Bond Prices,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1962, pp·197-218
第七章 证券市场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套利定价理论的发展过程、该理论与CAPM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关系、有效市场理论及该理论的应用情况。
7.1套利定价理论
7.2有效市场理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
了解套利定价理论的推论;理解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套利定价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统计学和财务会计基础,熟悉证券收益率的计算及风险的度量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志新,贾福清.证券市场有效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
(2)沈艺峰.“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6年第1期,18-23
(3)Ahmet, B.and Nusret, C, 1999, Do Markets Overreact? 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pp.1121–1144
(4)Ahrony, Joseph, And Itzhak Swary, 1980, Quarterly Dividend And Earnings Announcements And Stockholders Returns.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e,Vlo.35,pp.1-12
(5)Ariel, R, A, 1987, “A Monthly Effect In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7, pp.161-174
第八章 宏观基本面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选择股票的宏观基本面分析的有关内容。
8.1宏观经济分析
8.2行业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经济周期的预测及其对于股价的影响、行业分析的要点
了解对股价有影响的宏观经济指标;理解经济周期的预测及其对于股价的影响;掌握行业分析的要点;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周期性公司的特点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学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靳云汇,于存高,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1998,(3):40-45
(2)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10):53-61
(3)郑江淮,袁国良,胡志乾.中国转型期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0,(6):15-24
(4)王德劲,徐良平.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指数关系的实证分析.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3-16
第九章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各种财务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讨论各种财务比率的含义和用途及使用各种财务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
9.1几种基本的财务报表
9.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9.3财务分析中的可比性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财务比率分析的含义和实际运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
了解财务数据的可比性问题;理解财务比率分析的含义和实际运用;掌握基本的财务报表;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
3.预备知识要求
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学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利用.四川会计,1999,10
(2)罗宏.盈利能力质量分析初探.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3
(3)罗宏.创现能力分析.财务与会计,1998,5
(4)邓剑明.现金流量分析—对财务评价指标的改进.财经园地1999,1
(5)喻立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对现行财务分析的影响.四川会计,1998,12
(6)雷玉琼.从“杜邦图”看财务分析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业务.技术
第十章 股票价值的估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分析市盈率模型和红利折现模型
10.1股价估计的红利折现模型
10.2股价估计的市盈率方法
10.3股价估计的其他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红利折现模型、市盈率法
理解市盈率方法;掌握红利折现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熟悉折现现金流法,相关财务分析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春发.金融资产定价的方法论评述.财经论丛,2001
(2)崔萍.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最新进展.金融教学与研究[J]2002.4.N0:84
(3)网紫康,张亚斌.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理论.经济学动态[J].2001,8
(4)戴金平,李治.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比较和发展.世界经济,2003,8:68~80
第十一章 固定收益证券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分析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各种债券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
11.1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与市政债券
11.2公司债券
11.3资产证券化债券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公司债券和国债的特点和定价方法
了解资产证券化债券;理解公司债券定价方法;掌握国债的特点和定价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熟悉各种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4.主要参考资料
(1)严天华,李小昌.我国债券市场长期收益率趋向水平的思考[EB/01],2003-04-03
(2))张建平,杨莎莎.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分析.特区经济,2006
(3)李燕.国债价格和收益率的实证分析——兼谈我国国债市场发展.财经科学,2003
第十二章 债券投资的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讨论债券的期限结构理论,然后探讨久期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在债券投资管理中的运用,最后考察控制或规避债券投资风险的主要方式
12.1利率期限结构
12.2债券的久期
12.3债券投资的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难点:期限结构理论、债券久期的计算
了解债券投资的管理;理解债券远期利率推导;掌握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债券久期的计算
3.预备知识要求
熟悉各种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4.主要参考资料
(1)凃晓,张全祥.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上海金融研究,1999,(8)
(2)Fisher, I:“Appreciation and Interest”, Public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896,11,23-29,91-92
(3)Lutz, Friedrich, A:“The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40,55:36-63
(4)Hichs, J. R.:Value and Capital(2nd), London, Oxford Press,1946
(5)Culbertson J. M:“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7,71:489-504
(6)Modigliani.Franco and Richard C. Sutch:“Innovation in Interest Rate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178-197
(7)周丽,李金林.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模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8)杨大楷,杨勇.关于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7,(7):14-19
《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Venture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教学与案例讨论,培育学生从事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研究、分析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为从事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创新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风险投资基金及其发展概述 |
1 |
|
|
|
2 |
第二章 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的结合 |
1 |
|
|
|
3 |
第三章 风险投资运作模式与投入策略 |
2 |
|
|
|
4 |
第四章 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与与评价模型 |
2 |
|
2 |
|
5 |
第五章 风险投资制度的契约关系 |
2 |
|
|
|
6 |
第六章 风险投资的交易机制 |
2 |
|
|
|
7 |
第七章 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 |
2 |
|
|
|
8 |
第八章 创业管理背景与有关概念 |
1 |
|
|
|
9 |
第九章 创业管理研究框架理论 |
1 |
|
|
|
10 |
第十章 创业机会选择 |
2 |
|
|
|
11 |
第十一章 资源需求获取与风险转移 |
2 |
|
|
|
12 |
第十二章 创业组织建立 |
2 |
|
|
|
13 |
第十三章 创业计划书设计与分析 |
2 |
|
|
|
14 |
第十四章 创业资金筹措 |
1 |
|
|
|
15 |
第十五章 创业策略规划 |
1 |
|
|
|
16 |
第十六章 创业经营模式设计 |
2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张元萍著.创业融资与风险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美)布赖恩•E•希尔(Brian E.Hill),(美)迪•鲍尔(Dee Power)著.风险投资揭秘——风险资本•创业计划•合同谈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美)巴隆(Baron,R.A.)等著.张玉利,谭新生,陈立新译.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Thomas Meyer著.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计划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5
(2)金永红著.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Pierre-Yves Mathonet等著.风险资本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合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8
(4)(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张玉利,李新春著.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介绍了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运作过程;分析风险投资的投入、运行、退出、交易机制与决策过程,;分析风险投资的评价模型、方法,风险投资的契约关系、激励机制以及增值服务;分析创业管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创业过程、创业机会识别、资源获取与风险转移、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计划书撰写、资金筹措、创业规划以及企业经营模式设计,在课程内容上,除了围绕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主要理论和方法展开外,还要增加风险投资研究最新进展等内容。
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基本原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与与评价、风险投资制度的契约关系、创业机会选择、资源需求获取与风险转移、创业策略规划等方面的定量分析。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的基本内涵与作用,掌握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的运行机理与运作机制,熟悉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的运作流程。
第一篇 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第一章 风险投资基金及其发展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1)投资基金的性质、特点和运作过程
(1)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
(2)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3)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4)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1)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募集
(2)风险投资的体系构成和基本特点
(3)风险投资的运作
难点: (1)投资基金的设立条件
(2)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
(3)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投资基金的分类与设立条件
(2)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
(3)风险投资的体系构成和基本特点
(4)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5)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工程、投资学、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Thomas Meyer著.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计划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5
(2)金永红著.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章 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的结合
1.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投资在美国成功的秘密
(2)风险投资家: 一种特殊的金融家
(3)风险投资四阶段
(4)风险投资企业的几种形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1)风险投资的四个阶段
(2)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
难点: (1)风险投资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2)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风险投资的四个阶段
(3)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条件及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4)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政策支持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Pierre-Yves Mathonet等著.风险资本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合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8
(2)刘曼红, (美)兹维·博迪主编.风险投资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第三章 风险投资运作模式与投入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投资运作模式
(2)风险投资的价值流转
(3)风险投资基金建立与管理
(4)风险投资的投入策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1)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及过程
(2)风险投资基金运作形式与管理模式
难点: (1)风险投资的价值流转要素及过程
(2)风险投资的投入策略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及过程
(2)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模式
(3)风险投资的价值流转要素及过程
(4)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类型
3.预备知识要求
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元萍著.创业融资与风险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美)布赖恩•E•希尔(Brian E.Hill),(美)迪•鲍尔(Dee Power)著.风险投资揭秘——风险资本•创业计划•合同谈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章 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与评价模型
1.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投资的决策阶段与过程
(2)项目运作的决策特征
(3)风险投资决策要素
(4)风险投资决策规则
(5)项目运作分段决策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1)风险投资决策的六个阶段
(2)风险投资决策要素
(3)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四类方法
(4)基于遗传算法的项目运作分段决策模型
难点: (1)风险投资的决策过程
(2)项目运作的决策特征
(3)风险投资决策规则
(4)风险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风险投资决策的六个阶段
(2)风险投资决策的六个过程
(3)项目运作的决策特征
(4)风险投资决策要素
(5)风险投资决策的夏普指数法与正态分布特性法
(6)基于遗传算法的项目运作分段决策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契约经济学、运筹学、项目评估、遗传算法、博弈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Thomas Meyer著.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计划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5
(2)金永红著.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美)布赖恩•E•希尔(Brian E.Hill),(美)迪•鲍尔(Dee Power)著.风险投资揭秘——风险资本•创业计划•合同谈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章 风险投资制度的契约关系
1.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投资制度的契约关系的有关理论
(2)创业投资主体间的非对称信息契约关系
(3)风险投资契约内容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2)风险资本投入方式与投资工具选择
难点:(1)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内容
(2)风险投资各阶段契约设计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2)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内容
(3)风险资本投入方式与投资工具选择
(4)风险投资各阶段契约设计
3.预备知识要求
契约经济学、博弈论、投资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元萍著.创业融资与风险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金永红著.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Pierre-Yves Mathonet等著.风险资本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合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8
第六章 风险投资的交易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投资交易运作程序
(2)风险投资交易结构设计
(3)风险投资交易安排与价值评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风险投资交易七步运作程序
(2)风险资本交易安排策略
难点:(1)风险投资交易结构设计
(2)被投资企业价值评估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风险投资交易运作程序
(2)风险投资交易结构设计的内容
(3)风险资本交易安排策略
(4)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契约经济学、博弈论、投资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布赖恩•E•希尔(Brian E.Hill),(美)迪•鲍尔(Dee Power)著.风险投资揭秘——风险资本•创业计划•合同谈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永红著.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机制与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七章 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
1.本章主要内容
(1)增值服务的概念及意义
(2)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目的
(3)增值服务的内容
(4)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过程与步骤
(5)风险投资增值服务与项目监控
(6)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自身要求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风险投资增值服务的内容
(2)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过程与步骤
难点:(1)风险投资增值服务与项目监控
(2)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自身要求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增值服务的概念、意义及内容
(2)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过程与步骤
(3)风险投资增值服务与项目监控
(4)风险投资公司增值服务的自身要求
3.预备知识要求
博弈论、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成思危著.风险投资在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Pierre-Yves Mathonet等著.风险资本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合管理.John Wiley & Sons,2008
第二篇 创业管理
第八章 创业管理背景与有关概念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革命
(2)创业革命在中国
(3)创业管理研究意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创业与创业革命的内涵
(2)中国的创业革命历程
难点:(1)创业管理的研究意义
(2)创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创业与创业革命的内涵
(2)创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3)创业管理的研究意义
3.预备知识要求
创业管理、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玉利,李新春著.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九章 创业管理研究框架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的动机与创业类型
(2)创业管理的观念性模式
(3)创业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4)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5)蒂蒙斯模型理论与实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创业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创业管理的两种观念性模式
(3)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4) 蒂蒙斯模型理论与实践
难点:(1)创业的动机与创业类型
(2)企业成长阶段模型与影响因素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创业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创业的动机与创业类型
(3)企业成长阶段模型与影响因素
(4)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3.预备知识要求
技术创新、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十章 创业机会选择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学揭密与问题提出
(2)创业点子何处来
(3)如何评估创业机会
(4)识别、创造和筛选商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关键因素
(2)影响创新机会判断的三个因素
(3) 创业机会市场评估准则
难点:(1) 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力
(2) 识别商机
(3) 创造商机
(4) 筛选企业商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创新机会判断影响因素
(2)创业机会市场评估准则
(3)识别、创造和筛选商机
3.预备知识要求
技术创新、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玉利,李新春著.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十一章 资源需求获取与风险转移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者获得资源的方法
(2)依靠自有资源战略:对资源进行排队和最小化处理
(3)外部人资源
(4)资金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企业家创业的风险与企业家资源网络的内核
(2)外部人资源
难点:(1)创业者获得资源的方法
(1)资源整合的方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成功创业者对资源所持的独特态度和方法
(2)如何选择和有效使用外部专业人员
(3)考察有关金融资源的决策
(4)创建现金流和收益表、资产负债表
(5)发现创业者变少为多的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技术创新、财务管理、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十二章 创业组织建立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是否需要组成团队
(2)成功的创业团队运作特征
(3)发展创业团队的敏感问题
(4)创业机会的团队面评估
(5)何时设立自己的企业
(6)怎样拥有自己的企业
(7)新创企业组织模式的比较
(8)新创企业的产权安排
(9)新创企业的内部激励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新创企业绩效决定因素
(2)创业团队发展的重要问题
(3)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4)新创企业组织模式
难点:(1)新创企业的产权安排结构
(2)新创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新创企业绩效决定因素
(2)新创企业组织模式
(3)新创企业的产权安排结构
(4)新创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
3.预备知识要求
激励理论、组织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 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十三章 创业计划书设计与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是否需要计划书
(2)创业/经营计划书撰写原则
(3)经营计划书应有的内容框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计划书应的功能与重点
(2)计划书的内容与框架
难点:(1)计划书分类
(2)计划书撰写原则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计划书应的功能与重点
(2)计划书的内容与框架
(3)计划书分类
(4)计划书撰写原则
3.预备知识要求
创业策划、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玉利,李新春著.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十四章 创业资金筹措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资金来源
(2)筹资数量与成功创业
(3)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成功创业的最优筹资数量
(2)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因素
难点:(1)最优筹资数量的确定
(2)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创业资金来源
(2)成功创业的最优筹资数量
(3)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因素
3.预备知识要求
财务管理、会计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巴隆(Baron,R.A.)等著. 张玉利,谭新生,陈立新译.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十五章 创业策略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1)创业规划的三个关键问题
(2)全心专注于早期市场的创业
(3)以改进创新寻找市场机会的创业策略
(4)专攻目标市场的创业策略
(5)创造价值的创业策略
(6)领先创新未必就是市场的最后赢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创业规划的关键问题
(2)创业规划的策略
难点:(1)以改进创新寻找市场机会的创业策略
(2)专攻目标市场的创业策略
(3)创造价值的创业策略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创业规划的三个关键问题
(2)以改进创新寻找市场机会的创业策略
(3)专攻目标市场的创业策略
(4)创造价值的创业策略
3.预备知识要求
创业策划、管理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巴林格(Barringer,B.R.),(美)爱尔兰(Ireland,R.D.)著. 张玉利,王伟毅,杨俊译.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十六章 创业经营模式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1)新企业经营模式设计框架
(2)新企业经营模式的应有特征
(3)评估新企业的经营模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新企业经营模式的构成
(2)新企业的经营模式评估影响因素
难点:(1)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2)新企业经营模式的特征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新企业经营模式的构成
(2)新企业的经营模式评估影响因素
(3)新企业经营模式的四个特征
3.预备知识要求
组织管理、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玉利,李新春著.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夏清华著.创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技术创新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3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 “技术创新学”是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技术创新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与案例讨论,培育学生具有从事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管理部门研究、分析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从事技术创新理论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技术创新基本原理、程序、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战略、创新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建模、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等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的定量分析。使学生提高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除了围绕技术创新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展开外,还要增加技术创新研究方法论、技术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各理论领域的发展演变过程、背景,更应从方法论角度分析探讨理论方法形成的过程及思想,以此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技术创新导论 |
2 |
|
|
|
2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
4 |
|
|
|
3 |
第三章 技术创新战略与模式选择 |
4 |
|
2 |
|
4 |
第四章 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分析 |
4 |
|
|
|
5 |
第五章 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 |
4 |
|
|
|
6 |
第六章 技术创新过程的联结管理 |
2 |
|
|
|
7 |
第七章 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
2 |
|
|
|
8 |
第八章 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 |
4 |
|
|
|
9 |
第九章 技术创新研究方法论--国际研究文献研讨 |
2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傅家骥主编.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玖.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美)Melissa A著.谢伟等译.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罗伯特.A.伯格曼.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阶段,阐述技术创新的基本原理、技术创新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分类、国内外术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定位与模式选择,介绍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及最新成果;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与内在机理,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联结管理与控制、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最后探讨了技术创新研究方法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竞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最新进展,熟悉如何运用理论有效地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管理决策。
第一章 技术创新导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技术创新的关键概念及分类
(2)理解作为管理过程的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4)中国企业竞争与技术创新现状
(5)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技术创新的关键概念及分类;
(2)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难点:(1)理解技术创新过程;
(2)技术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过程的内涵界定
(2)技术创新的不同分类
(3)有关技术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
(4)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傅家骥主编.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章 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本章主要内容
(1)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2)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3)曼斯菲尔德等人的技术推广模型
(4)科学、市场和技术创新关系理论: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5)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6)关于技术创新的推动与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7)技术管理理论概述及最新进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3)技术创新的网络化模型
(4)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模型
难点:(1)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2)技术轨迹的S曲线机制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模型Ⅰ和模型Ⅱ
(2)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3)技术创新的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学说
(4)第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网络化模型
(5)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 技术创新战略与模式选择
1.本章主要内容
(1)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
(2)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及选择
(3)自主创新战略的内涵及实施
(4)模仿创新战略的含义与实施
(5)合作创新战略的模式与合作形式选择
(6)高技术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及选择;
(2)合作创新战略的模式与合作形式选择
(3)模仿创新战略的含义与实施要点
难点:合作创新形式的选择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技术创新战略定位的基本框架
(2)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战略类型及选择
(3)合作创新战略的模式与合作形式选择
(4)高技术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特殊性
3.预备知识要求
战略管理,创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 (美)Melissa A著.谢伟等译.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罗伯特.A.伯格曼.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四章 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1)产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
(2)技术创新过程概述
(3)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过程
(4)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创新过程
(5)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研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产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
(2)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过程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创新过程
难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创新类型分布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过程的阶段特性
(2)技术创新集群(现象)形成的内在因素
(3)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框架及三阶段模型
(4)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5)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技术创新分布型式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乔治.旺.科鲁夫.知识创新-价值的源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张耀辉.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五章 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
1.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2)技术创新的一般组织形式
(3)技术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2)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
难点:(1)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的特点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2)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组织形式的类型及特点
(3)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的类型及适用性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六章 技术路径选择与创新过程联结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技术创新的技术路径、轨道和组合范式
(2)技术创新过程的R&D-营销界面管理
(3)技术创新过程的R&D-企业战略联结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基于技术轨迹的技术路径组合范式选择
(2)R&D-营销界面的界面建立、界面分析、障碍分析与联结机制
(3)R&D-企业战略联结的基本框架
难点:(1)R&D-营销界面的有效联结机制
(2)不同技术组合范式的选择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R&D-营销界面联结机制
(2)R&D-企业战略联结的基本层次框架
(3)技术路径、轨道及其组合范式的选择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小川.合作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七章 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构成要素
(2)技术创新激励的经济学和金融学逻辑
(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4)基于博弈论的合作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5)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6)技术创新的内外部激励因子及效应比较(市场激励、产权激励等)
重点:(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2)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3)技术创新的内外部激励因子及效应比较
难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单个企业和合作技术创新激励的理论模型
(2)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3)不同技术创新激励因子的对比及选择
3.预备知识要求
激励理论、创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八章 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
1.本章主要内容
(1)技术创新转换经济比较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3)技术创新扩散经济分析
(4)R&D项目中止决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技术创新转换成本与转换效益的评价方法
(2)技术创新能力要素评价指标和产出能力评级指标的构建
(3)R&D项目中止决策的模型分析
难点:(1)技术创新转换成本与转换效益分析
(2)R&D项目中止决策的Fuzzy模式识别与动态综合评判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技术创新转换成本与转换效益的评价方法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思想和方法
(3)技术扩散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及断层调整
(4)R&D项目中止决策的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项目评价
4.主要参考资料
(1)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九章 技术创新研究方法论--国际研究文献研讨
1.本章主要内容
根据近五年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变化,每年选取3-5篇代表研究前沿方向的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安排三次集中研讨。重点学习和研讨这些文献在研究模型设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变量测量及实证数据分析等方面内容。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1)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趋势
(2)技术创新研究模型设计、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运用
难点:技术创新研究研究模型设计及研究方法论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变化规律
(2)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3)技术创新研究理论和模型的设计
(4)技术创新研究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3.预备知识要求
创新经济学、管理研究方法论、应用统计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笛德,约翰.本珊特,凯思.帕维特.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Cooper Donald R.and Schindler Pamela S.,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Eigh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人民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0
《国际贸易实务研究》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4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非贸易专业的考生开设的,由于现在国际贸易学的考生中有一半以上本科学的是其他专业,对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缺乏,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其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主要环节有深入的掌握。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及企业管理等学科。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 |
6 |
|
|
2 |
2 |
第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 |
6 |
|
|
2 |
3 |
第三章 国际贸易货款结算 |
8 |
|
|
2 |
4 |
第四章 争议及其解决 |
6 |
|
|
2 |
5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履行 |
6 |
|
|
2 |
合计 |
32 |
|
|
10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袁建新.国际贸易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田运银.国际贸易实务精讲.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
(4)吴百福,徐小薇.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五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石玉川,周婷.国际贸易术语惯例与案例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6)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信出版社,2000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非贸易专业的考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中一些主要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该课程主要将针对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贸易货款结算、争议及其解决以及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履行等五个部分进行讲授和讨论。其他未涉及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
1.本章主要内容
《incoterms2000》中4组术语各组的特点,13种术语的基本含义,13种术语的运输、保险、报关、风险转移、交货地点等的掌握。装运港交货常用的3种贸易术语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与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的异同。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义务,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种术语的变形等。
3.预备知识要求
英语较好即可,无特殊的基础知识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1)吴益民.Incoterms2000与《销售合同公约》之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2)何新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AS术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J].国际贸易问题, 2003,(06)
(3)姚星,余相佐.从两则典型案例看装运港船舷术语和货交承运人术语[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08)
(4)刘金丹.用好FOB术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04)
(5)魏家驹.Incoterms2000的修订背景及法律思考[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0,(02)
第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1.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海运方式,包括装运条款的制定、海运提单特点、种类及内容等。至于保险,主要讲述海运货物保险,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运货物保险条款的基保险及附加险。其他运输方式及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运输保险要求学生自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海运提单的性质、种类、及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无特殊的基础知识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列出掌握本章核心内容和了解国内外有关发展动态需查阅的有关主要文献,对于专业课要求至少列出2-3篇与该课程有关的经典英文参考文献和3-5篇中文文献。
(1)施文,王雪林.国际贸易中的提单风险[M].海南出版社,1997
(2)韦经建.海商法[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3)王恬.船东保赔保险的保障与运输合同的认定[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07)
(4)Raoul Colinvaux, Carver’s Carriage By Sea, Twelfth Edition, Stevens & Sons Press Limited, 1971
(5)John Wilson.Carriage of Goods by Sea.England.Pitman Publishing, 1993
第三章 国际贸易货款结算
1.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票据中最常使用的汇票以及三种常用的结算方式:汇付、托收及信用证。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结算方式的流程、对买卖双方的影响以及合同中付款条款的签订应注意的问题。信用证部分需要掌握其种类、特点、对买卖双方以及开证行、付款行及议付行的风险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信用证,难点是各种结算方式对各方当事人的风险。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金融中关于票据的相关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列出掌握本章核心内容和了解国内外有关发展动态需查阅的有关主要文献,对于专业课要求至少列出2-3篇与该课程有关的经典英文参考文献和3-5篇中文文献。
(1)谢娟娟.信用证“单据条款”与“非单据条款”[J].对外经贸实务,1998,(06)
(2)陈晓明.单证不符之处理[J].国际经贸探索,1996,(01)
(3)姜士波.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修改的国际惯例[J].经济与法,1997,(09)
(4)蒋琴儿,王建帮.出口采用汇付方式的风险及防范[J].经济师, 2005,(09)
(5)Charles del Busto, Case Study on Documentary Credit under UCP 500,ICC Publicationo.535,Paris,1997
(6)Eiteman.D.K.,Stonehill, A.I.,Moffett, M.H,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8th edition.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7)Basil P.Mavronvitis, Cash flow,Credit and Collection, 3th edition .Probus Publishing Company
第四章 争议及其解决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及仲裁等相关内容。检验部分主要讲述检验时间和地点、检验标准和方法、订立检疫条款应注意的问题等;索赔部分仅仅讲述索赔流程及注意事项;不可抗力条款主要讲述在遇到不可抗力后买卖双方应做的工作;仲裁部分主要讲述仲裁的特点、流程、仲裁条款的签订、仲裁机构的选择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是检验和仲裁。
3.预备知识要求
无特殊的相关知识的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列出掌握本章核心内容和了解国内外有关发展动态需查阅的有关主要文献,对于专业课要求至少列出2-3篇与该课程有关的经典英文参考文献和3-5篇中文文献。
(1)刘光澳,陈泰锋.科学把握规则,维护我国经贸权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04)
(2)吴月.对我国在进出口中利用原产地规则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28)
(3)何长松,郭双焦.我国现行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存在的主要缺陷及法律对策[J].经济师,2005,(04)
(4)Fung,K.C.and Lau, L.J., Adjusted Estimates of United States-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1995-2002,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pp.489-496
(5)Lok Sang Ho, Country of Origin Rules.Its Origin, N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Reform, “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8.(3),pp.161-166
(6)Gary P.Sampson,“The rol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global governanc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2001,pp.13-46
第五章 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履行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买卖合同的磋商过程及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磋商部分主要是讲磋商的流程,合同的履行主要是讲述在FOB术语下、信用证结算方式时买方的履约及CIF术语下、信用证结算方式时卖方的履约过程。通过本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把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总体的串在一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是磋商流程及卖方的履约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前面各章的内容以及要求学生自学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其他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列出掌握本章核心内容和了解国内外有关发展动态需查阅的有关主要文献,对于专业课要求至少列出2-3篇与该课程有关的经典英文参考文献和3-5篇中文文献。
(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郑田卫.论海事侵权案件中不可抗力的判定标准[J].法律适用,2001
(3)区琳.对认定旅游不可抗力事件的思考[J].经济师,2005,(07)
(4)陶凯元,郑创豪.关于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的法律思考[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2,(02)
(5)苏恒见.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新发展及中国的理论实践[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04)
(6)Aghion, Philippe and Bolton. Contracts as Barriers to Entry. AmericanEconomics Review.1987. Vo177:388-401
(7)Thomas S.Ulen.The Efficiency of Specific Performance.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Contract Remedies. Michigan Law Review.1984,Vol.83(2):341-403
《金融工程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5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原理、作用以及应用策略;将工程设计的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运用概率分析、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图形解析、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6.面向学科: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金融学专业、企业管理专业、以及其他与金融学关联密切的各专业。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本科的《金融课程》、高级投资学,并有较好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金融工程概论 |
2 |
|
|
|
2 |
第二章 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法 |
4 |
|
|
|
3 |
第三章 远期和期货定价 |
4 |
|
|
2 |
4 |
第四章 互换的定价 |
4 |
|
|
2 |
5 |
第五章 期权市场及其交易策略 |
2 |
|
2 |
2 |
6 |
第六章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原理 |
4 |
|
|
|
7 |
第七章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扩展 |
4 |
|
|
|
8 |
第八章 期权定价的数值计算 |
2 |
|
|
2 |
9 |
第九章 奇异期权 |
2 |
|
|
|
10 |
第十章 在险价值 |
2 |
|
|
|
合计 |
30 |
|
2 |
8 |
10.考核评定说明
(1)课外自学内容以提交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形式进行检查和督促
(2)课堂教学考核以期末考试与平时的作业、考勤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
1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郑振龙主编.金融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John Hull.Fundamentals of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Prentice Hall,(200(2)4th edition
(2)勒内.M.斯塔茨.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唐.M.钱斯.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
(4)约翰.马歇尔.金融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宋逢明,金融工程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陈松男.金融工程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期货、远期、互换、期权、新型期权,信用衍生证券的基本含义与定价原理;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原理及其扩展;期权定价的数值解原理;风险值的概念及计算。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原理、策略和技术。
第一章 金融工程概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金融工程的概念、特点与功能,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的关系,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其知识结构、研究范围和内容体系,以及金融产品定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金融产品定价,金融工程的功能。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Portfolio selection .Journal of Finance,1952,(7):77~91
(2)F.Modigliani and M.H 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中文文献:
(1)李晓渝,潘席龙.论金融工程学的工程学特色.金融与经济,2006,(06)
(2)辛华.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
(3)马雪松.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河北金融,2005,(08)
(4)程春涛.金融工程的发展与特征评述.国际金融研究,2000,(06)
第二章 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无套利定价的原理与应用、(2)风险中性定价的原理、(3)无套利定价与风险中性定价法的关系、(4)积木分析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无套利定价的原理,风险中性定价的原理。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无套利定价的原理,风险中性定价的原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木分析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Rubinstein M.The Valuation of Uncertain Income Stream and the Pricing of Options.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7:407-425
(2)CoxJC,RossRA.The Valuation of Options for Alternative Stochastic Process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March):145~166
中文文献:
(1)程希骏.对无套利定价理论中的完备性问题的研究.预测,2002,(02)
(2)阴航明,任燕飞.论套利定价模型APT对均衡形成过程的描述.南开管理评论,1999,(3)
(3)东朝晖.对套利定价理论及应用的认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
(4)潘明,潘久辉.基于复制技术的商务模型的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0)
第三章 远期和期货定价
1.本章主要内容
掌握远期合约、期货的基本概念,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Kraus A,Stoll H R.Price impacts of block trading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Journal of Finance, 1972, 273:569-588
(2)Stoll H R.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orward Exchange Market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System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8,(1):55-78
中文文献:
(1)孙刚,邓黎阳.人民币汇率合理性判断——用平行数据单位根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10)
(2)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J].经济研究,1997,(10)
(3)徐国祥,檀向球.指数期货合约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对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定价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3,(8)
(4)吴冲锋,何勇.李卫东.期货价格及其模型初探[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1994,(4)
(5)高见,杨丹.指数化投资中复制方法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6,(8)
第四章 互换的定价
1.本章主要内容
掌握金融互换的基本概念;金融互换的产生与发展;金融互换的利益比较;掌握利率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货币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掌握利率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货币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金融互换的产生与发展;金融互换的利益比较;掌握利率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货币互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Merton.R.C.Continuous Time Finance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990
(2)Ilias Lekkos,Costas Milas,Theodore Panagiotidis.Forecasting interest rate swap spreads using domesticand international risk factors:Evidence from linearand non-linear models .Journal of Forecasting,March.2006
中文文献:
(1)张玲,谢志平,廖峰.违约风险条件下利率互换合约的定价[J].系统工程,2002,(2)
(2)聂荣,钱克明,潘德惠.基于阶跃—扩散过程的农业期权定价及订单农业合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
(3)詹原瑞,韩铁,马珊珊.基于copula函数族的信用违约互换组合定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8,(01)
(4)王琼,陈金贤.信用违约互换的避险机理及价值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第五章 期权市场及其交易策略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期权市场特性、(2)期权价格的特性、(3)期权交易策略、(4)期权组合盈亏图的算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期权价格的特性、期权组合盈亏图的算法。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期权价格的特性、期权交易策略、期权组合盈亏图的算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Merton R.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3,4(1):141-183
(2)Myers S.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5(2):147-175
中文文献:
(1)徐绪松,陈彦斌.基于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4,(03)
(2)李汉东,张世英.存在方差持续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3,(01)
(3)姜继娇,杨乃定.基于行为金融的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6,(04)
(4)马永开,唐小我.行为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3,(01)
第六章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1.本章主要内容
要求掌握期权的基本概念,期权的定价原理,掌握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项式模型,有限差分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掌握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项式模型。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期权的定价原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项式模型,有限差分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随机过程。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Black, F,Scholes, M.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 81:637-659
(2)Geske R.The valuation of compound op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7(1):63-81
中文文献:
(1)沈艺峰.期权投资与衍生品定价:一种思想的创新与贡献──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科尔斯和莫顿的期权理论评价[J].投资研究,1998,(05)
(2)潘涛.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
(3)陈东.衍生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J]经济学动态,1997,(01)
(4)孙竹.西方资产定价理论中的实体经济因素考察——以CAPM模型与B-S期权定价模型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2)
第七章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的扩展
1.本章主要内容
要求掌握Black-Scholes 模型的缺陷,(1)考虑到交易成本的模型,(2)波动率的波动,(3)跳跃模型,(4)崩盘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交易成本的模型、波动率的波动、跳跃模型。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考虑到交易成本的模型、波动率的波动、跳跃模型、崩盘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随机过程。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Cox J C, Ross S A, Rubinstein M.Potion pricing.a simplified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9,(7):229-263
(2)Paddock J, Siegel D, Smith J.Option valuation of claims on physical assets.the cases of offshore petroleum leas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3):479-508
中文文献:
(1)黄本尧.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精确性及适用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2,(06)
(2)吉余峰.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J].上海金融,1997,(12)
(3)李喻.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20世纪金融领域的重大发现[J].国际经贸探索,1998,(04)
(4)俞迎达,俞苗.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简化推导[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06)
第八章 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掌握二叉树定价的基本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了解这些方法的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二叉树定价、蒙特卡罗模拟、有限差分法三种定价原理。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二叉树定价的基本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Abel A B.Optim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73:228-233
(2)Brennan M, Schwartz E.Evaluating natural resource invest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1985, 58 :135-157
中文文献:
(1)王琳.期权定价模型及其改进[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张德华,陶融.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在可转换债券定价中的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9
(3)沈艺峰.现代西方期权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7
(4)陈玮.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探析[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
第九章 奇异期权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障碍期权、(2)亚式期权、(3)回溯期权、(4)其它奇异期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掌握障碍期权、亚式期权、回溯期权的定价。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了解奇异期权的特征,掌握障碍期权、亚式期权、回溯期权的定价,了解其它奇异期权的定价。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Lin S J.Stochastic analysis of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Fractional Noises and application .SIAM Review, 1995, 10 :422-437
(2)E.Morecki.Optimal stopping for diffusion with jump[J] .Finance and Stochastics, 1999,(3):227-236
中文文献:
(1)陈超,邹捷中,刘国买.股票价格服从跳—扩散过程的期权定价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1,(02)
(2)闫海峰,刘三阳.带有Poisson跳的股票价格模型的期权定价[J]工程数学学报,2003,(02)
(3)薛红,彭玉成.鞅在未定权益定价中的应用[J]工程数学学报,2000,(03)
(4)傅强,喻建龙.股票价格服从指数O-U过程的再装期权定价[J]经济数学,2006,(01)
(5)陈盛业,王义克.奇异期权与中国可转债定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第十章 在险价值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在险价值的定义、(2)单一资产的在险价值计算、(3)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计算、(4)衍生工具的在险价值、(5)压力测试与回溯测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和难点: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计算、衍生工具的在险价值。
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单一资产的在险价值计算、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计算、衍生工具的在险价值、压力测试与回溯测试。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科的《金融课程》知识,概率论,高等数学。
4.主要参考资料
经典英文参考文献:
(1)Alexandr S.Value- at- risk- Based Risk Management:Optimal Policies and Asset Prices[L]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14(2):371-405
(2)Bollerslev T.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86, 31:307-327
中文文献:
(1)陈学华,杨辉耀.VaR-APARCH模型与证券投资风险量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01)
(2)秦拯,陈收,邹建军.VaR模型的计算方法及其评析[J]系统工程,2005,(07)
(3)张利兵,梁妤,潘德惠.考虑事件风险的在险价值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02)
(4)郑君.精算方法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中的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0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6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效果,把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面向学科:金融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银行业务及金融服务管理概述 |
4 |
|
|
2 |
2 |
第二章 金融机构的业绩和财务报表 |
4 |
|
|
2 |
3 |
第三章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与风险 |
6 |
|
|
4 |
4 |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管理评价的案例分析 |
|
|
2 |
|
5 |
第四张 银行的投资组合与流动性头寸管理 |
4 |
|
|
2 |
6 |
第五章 银行对资金来源的管理 |
4 |
|
|
2 |
7 |
第六章 企业和消费者贷款管理 |
6 |
|
|
4 |
8 |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信贷风险控制案例 |
|
|
2 |
|
合计 |
28 |
|
4 |
16 |
10.课外自学的主要内容
(1)政府政策及法规对银行业的影响
(2)银行规模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3)银行业务中的表外融资与信用衍生工具
(4)非存款负债和其他银行资金来源的管理
(5)消费信贷和房地产贷款管理
(6)银行兼并与收购
11.考核评定说明
(1)课外自学内容以提交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形式进行检查和督促
(2)课堂教学考核以期末考试与平时的作业、考勤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
12.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彼得S.罗斯(Peter S.Rose)著.刘园译.商业银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1)彼得S.罗斯(Peter S.Rose)著.商业银行管理(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格罗等著.王汀汀等译.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韩文亮,李立新等编著.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经营要点及商业银行服务定价的方法,掌握商业银行筹措资本金的途径、银行监管和银行控制风险的技术及管理策略,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绩效,把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趋势,为以后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银行业务及金融服务管理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探讨了现代银行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为什么银行业和金融服务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在快速的变化,分析了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活动受到严格监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时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以及向公众提供服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银行的概念;
银行向公众提供的传统业务与新业务;
影响所有金融机构的主要趋势;
对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监管的主要原因;
主要的银行和非银行监管机构及法律;
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银行业的组织与结构;
几种便利的金融服务方式;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掌握现代银行的涵义
政府政策及监管对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银行业的组织与结构
3.预备知识要求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业务》中有关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Rose, John T.“commercial Bank as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Current Trends in Banking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3,no.2(Fall 1993),pp.113-118
(2)Berlin, Mitchell.“True confessions.Should Banks Be Required to Disclose More?” Business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Fourth Quarter2004, pp.7-15
(3)Guzman, Mark G.“The Economic Impact of Bank Structure.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Second Quarter2000, pp.11-25
(4)全银香.何为真正的现代银行?[J].金融经济,2004,(12)
(5)胡朝晖,杨柳,李君.现代银行理论述评[J].财经科学,2002,(12)
(6)周道许.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及其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4,(16)
(7)张建波.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现状及效率分析[J] .商业研究,2004,(20)
第二章 金融机构的业绩及财务报表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理解这些财务报表的类型和特点。学习如何利用财务报表来观察和评估金融机构的业绩。重点是如何利用股价、利润、多层次的风险,成长性和效率这些业绩评价方式来判断和评估金融机构的成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概述;
资产项目;
负债项目;
损益表的组成部分:收入和支出;
主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特点;
股票价值和盈利比率;
信用、流动性和其他风险的衡量;
经营效率衡量;
银行业绩统一报告和绩效比较;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银行及主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
银行盈利性及风险性的衡量;
3.预备知识要求
银行会计中有关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Walter, John R.“Loan-Loss Reserves.” Business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July/August 1991, pp.20-30
(2)Klee, Elizabeth C., and Fabio M.Natalucci.“Profits an Balance Sheet Developments at U.S.Commercial Banks in2004 ” ,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Spring2005, pp.143-174
(3)樊彦翔,刘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分析——基于ROA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21)
(4)樊彦翔,刘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率分析——基于ROA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21)
(5)李华民.寡头均衡、绩效改善与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政策取向[J].金融研究.2005,(08)
(6)曾卫.银行经营实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20)
第三章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与风险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学习规避利率变动风险的方法,学会应用包括缺口分析、久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利率互换在内的多种利率风险规避工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资产、负债和资金管理;
市场利率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规避的目标;
利率敏感型缺口控制;
久期缺口控制;
风险规避技术的局限;
衍生工具的应用;
金融期货合约:目的与机制;
空头与多头套期保值;
利率期权:合同种类及原理;
利率互换;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缺口分析及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风险规避方法和工具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运用。
3.预备知识要求
利率的衡量与确定,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Toevs, Alden L.“Gap Management.Managing Interest-Rate Risk in Banks and Thrifts.” Economic Review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co, no.2(Spring1983),pp.20-35
(2)Ackert, Lucy.“Derivative Securities Use Grows as Banks Strive to Hedge Risks.” Financial Updat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January-March 1999, pp.8-9
(3)Gunther, Jeffrey W., and Thomas F.Siems..“Debunking Derivatives Delirium” Southwest Econom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March/April2003, pp.1,5-9
(4)汤立新,路林,刘逖.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11)
(5)河南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构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防范机制[J] .金融论坛,2003,(06)
(6)赵天荣.存续期缺口模型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科学,2003,(1)
第四章 银行的投资组合与流动性头寸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集中讨论了在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中的投资问题,了解投资在金融机构的管理中充当的多种角色,以及投资经理在选择购入及持有何种证券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介绍了流动性管理的基本原则,讨论了流动性管理者最常用的几种工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投资的性质与功能;
各种投资证券的利弊分析;
预期收益的测量;
税收、信贷和利率风险;
流动性、提前偿付和其他风险;
投资期限策略;
期限管理工具;
流动性需求及供给的来源;
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问题;
流动性管理策略;
流动性需求的估计;
法定准备金与货币管理;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各种投资证券的利弊分析;
投资期限策略;
流动性管理策略;
流动性需求的估计;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市场工具,流动性,法定准备金、货币头寸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Smith, Stephen D.“Analyzing Risk and Return for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January/February 1991, pp.2-10
(2)Hilton, Spence.“Trends in Federal Funds Rate Volatility.”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11,no.7(July2005),pp.1-7
(3)文忠平,梁世栋.投资组合方法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王卫.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与局限[J].金融经济,2007,(2)
(5)童频,丁之锁.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J] .经济研究,2000,(9)
(6)赵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1998,(03)
第五章 银行对资金来源的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探讨金融机构如何确定每种资金来源的成本?如何衡量各种各样的资金来源对金融机构风险和资本要求的特点,认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基础尤其是所有者资本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存款账户的类型;
存款服务的定价和存款利率的确定;
非存款资金来源;
度量资金来源的缺口;
不同资金来源的选择;
确定全部资金成本;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存款服务的定价和存款利率的确定;
度量资金来源的缺口;
不同资金来源的选择;
3.预备知识要求
货币银行学负债管理中有关存款及非存款借入款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Mcnulty, James E.“Do You Know the True Cost of Your Deposits?.” Review, Federal Home Loan Bank of Atalnta, October 1986,pp.1-6
(2)Rose, Peter S.“Pricing Deposits in an Era of Competition and Change.” The Canadian Banker 93, no,1(February 1986),pp.44-51
(3)Bennett, Paul, and Spence Hilton.“Falling Reserve Balances and the Federal Funds Rate.”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3, no.5(April 1997),pp.1-6
(4)付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方法[J].金融研究,1996,(9)
(5)朱长法.以积极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08,(7)
(6)金秀,黄小原,冯英洁.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07,(1)
第六章 企业和消费者贷款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介绍了贷款政策和程序,讨论了企业贷款的类型。重点介绍了如何评估企业贷款以控制风险以及如何为企业贷款定价。最后介绍了如何发放消费者贷款、信用卡贷款及住宅抵押贷款。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知识点:
银行贷款种类;
影响贷款结构的因素;
贷款的程序;
贷款审查与不良贷款的处理;
企业贷款类型;
企业贷款申请分析;
企业贷款定价;
消费信贷的种类和特点;
消费信贷申请的评估;
消费信贷和房地产贷款定价;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企业贷款申请的信用分析;
企业贷款定价;
消费信贷申请的评估;
消费信贷和房地产贷款定价;
3.预备知识要求
银行资产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银行贷款种类的划分及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等相关基本概念和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Altman, Edward I., and Anthony Saunders.“Credit Risk Measurement.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Yea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 (December 1997),pp.1721-1742
(2)Dueker, Michael J.“Are Prime Rate Changes Asymmetric?”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September/October2000, pp.33-40
(3)Aizcorbe, Ana M., Arthur B.Kennickell, and Kevin B.Moore.“Recent Changes in U.S.Family 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1998 and2001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January2003, pp.1-32
(4)陈雪.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18
(5)史泽友.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人民币贷款定价的探讨[J].金融论坛.2002,11
(6)牛锡明.关于构建新型贷款管理体制的设想[J].金融研究,1997,(8)
(7)汪季玉.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个人信贷决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03
(8)朱建武.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评级体系的探讨[J].经济师.2001,10
《网络金融》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Network Financ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327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认识网络金融内涵及其在网络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理解网络金融运行的基本技术基础,探讨网络金融给金融业和整个经济带来的内在和外部影响和风险控制监管等问题,掌握电子货币、网络安全、网络金融交易(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资金清算和网络金融管理等理论和实务。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处理金融业务的素质。
6.面向学科:金融学、技术经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会计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经济学,金融学基础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网络金融概述 |
4 |
|
|
2 |
2 |
第二章 电子货币与电子银行的发展 |
2 |
|
|
2 |
3 |
第三章 网络金融支付安全及相关技术 |
6 |
|
|
4 |
4 |
第四章 网络支付基础、模式及案例应用 |
6 |
2 |
|
4 |
5 |
第五章 网络金融业务理论及实务和案例研究 |
4 |
2 |
2 |
2 |
6 |
第六章 网络金融理论及文献导读 |
4 |
|
|
2 |
合计 |
26 |
4 |
2 |
16 |
10.考核评定说明
(1)课外自学内容以提交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形式进行检查和督促
(2)课堂教学考核以期末考试与平时的作业、考勤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
1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彭晖等编.网络金融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欧阳勇等.网络金融: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梁循著.网络金融信息挖掘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劲松.网络金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张进等编.网络金融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维安.网络金融学. 第1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6)柯新生.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金融行业是最早应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化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网络金融在网络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金融的内涵和相关知识,在新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是一门融合金融学、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本课程在介绍网络金融有关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在线保险和网络金融创新等内容,论述了网络金融相关的技术基础,并对网络金融的安全机制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深入认识网络金融内涵及其在网络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理解网络金融运行的基本技术基础,探讨网络金融给金融业和整个经济带来的内在和外部影响和风险控制监管等问题,掌握网络金融的主要方面:网络支付、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等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方法和技能。尤其重要的,学生应当学会运用网络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处理金融业务的素质,为增强学生在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打下基础,为以后从事相关的金融电子化业务打好基础。
第一章 网络金融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从对网络金融的一般认识和网络经济的特点入手,介绍了网络金融的内涵、主要运行模式和基本特点,阐述了网络金融的产生时代背景和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分析了网络金融的出现对金融业造成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对网络金融的一般认识;2.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及网络经济的新定律;3.网络金融的内涵与特点;4.国外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5.网络金融在国内的发展。
重点:网络支付与网络金融的含义和关系;电子支付对金融活动的影响;网上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网上金融的发展过程。
难点:网络金融的内涵和特点;网络金融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基础知识,网络经济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Anthony F.Herbst E-finance.Promises kept, promises unfulfill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Global Finance Journal, Volume 12, Issue 2, Autumn-Winter2001, Pages 205-215
(2)Franklin Allen, James Mc Andrews and Philip Strahan.E-Finance.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ume 22, Numbers 1-2 /2002.8
(3)Karen Furst, William, W.Lang and Daniel E.Nol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Internet Banking[J].Economic and Policy Analysis Working Paper, Sept2002
(4)John Wiley & Sons.E-Finance.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Banks, Erik2001, London
(5)战松.中国网络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经济,2006,(04)
(6)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 经济研究,2001,(04)
(7)狄卫平, 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
第二章 电子货币及电子银行的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介绍了电子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及运作流程,阐述了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区别及对传统货币的冲击和安全性管理,分析了电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和银行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意义,以及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状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电子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及运作流程;2.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区别及对传统货币的冲击;3.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电子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冲击;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冲击。
3.预备知识要求
金融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Joris Claessens, Valentin Dem, Danny De Cock, Bart Preneel, Joos Vandewalle.On the Security of Today’s Online Electronic Banking Systems, Computers & Security, Volume 21, Issue 3, 1 June2002, Pages 253-265
(2)BCBS, Electronic Banking Risk Management Issues for Bank Supervisors, Electronic Banking Group Initiatives and White Papers, Basle Committee for Banking Supervision, October2000
(3)Business Internet Banking.Getting Started Guide, HSBC.2004.http://www.banking.us.hsbc.com/business
(4)张晨.网络金融对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和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5)赵家敏.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0,(11)
(6)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第三章 网络金融支付安全及相关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金融支付的安全策略及解决方法,Internet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数字机密性技术-加密及应用,数字完整性技术-数字信封、数字摘要、数字签名,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安全网上交易协议SET机制与SSL机制,2007年网络安全趋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网络金融支付的安全需求及解决办法;2.Internet网络安全及防火墙基本原理;3.加密及应用;4.数字信封、数字摘要、数字签名;5.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6.安全网上交易协议SET机制与SSL机制。
重点:网络金融支付的安全需求;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公开密钥加密及应用;数字信封、数字摘要、数字签名;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SET和SSL的基本原理和区别。
难点:公开密钥加密及应用;数字信封、数字摘要、数字签名;认证中心CA与数字证书;SET和SSL的基本原理和区别。
3.预备知识要求
计算机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Michaels Rowe, Electronic Trade Paymen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N].Commzuvcations Limited,2000-11-25
(2)Simon Newman, Gavin Sutter.Electronic Payments — The Smart Card.Smart Cards, e-Payments, & Law — Part I, 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port, Volume 18, Issue 4, 31 July2002, Pages 235-240
(3)Monika Hartmann.E-Payments Evolution.Handbuch E-Money, E-Payment & M-Payment.Physica-Verlag HD.2006.1
(4)Joanna Stavins.Network Extemalitiesin the Market for Electronie Cheek Payments [J]. New England Eeonomie Review,2003:19-30
(5)屈晓辉,薛田良.网络安全身份认证研究[J],软件导刊,2007,(05)
(6)齐华宁,赵文利.网络金融的系统性分析[J].商业研究, 2004,(20)
(7)张玉喜.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2,(10)
(8)闫俊英.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07)
第四章 网络支付基础、模式及案例应用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支撑网络平台、基本过程和模式、分类及国内外网络支付的发展情况;B TO C型网络支付方式(信用卡、数字现金、IC卡、电子钱包);B TO B型网络支付方式(电子支票、电子汇兑系统、国际电子支付系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基本过程和模式、分类;2.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及案例应用;3.IC卡网络支付方式;4.数字现金网络支付方式;5.电子钱包网络支付方式;6.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及应用;7.电子汇兑系统;8.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和CHIPS;9.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10.电子数据交换EDI及案例应用。
重点:网络支付的基本理论、基本过程和模式;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数字现金网络支付方式;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及应用;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和CHIPS;电子数据交换EDI。
难点: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数字现金网络支付方式;电子支票与传统支票的区别及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商业银行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P Y Chan, X Shi and S M Yuen, (2006) "Successful Adoption Of Smart Card and E-Payment System.Octopus Card in Hong Kong",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Asia- Pacific Region of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Annual Meeting, 14- 18 June2006, Hong Kong, China
(2)Wen-Shenq Juang.D-cash.A flexible pre-paid e-cash scheme for date-attachment.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6, Issue 1, Spring2007, Pages 74-80
(3)Hossein Bidgoli.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 Electronic Commerce,2002, Pages 191-222
(4)Humphrey, David B., L.Pulley, and Jukka M.Vesala.“The Check’s in the Mail.why the U.S.Lags Behind in the Adoption of Cost Saving Electronic Paym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7:1, 17-39,2000
(5)徐明,张祥德.电子支付研究综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09)
(6)宋宇宁.电子支付在金融电子化中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7)李鲁新.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工具的应用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3)
(8)黄岳.第三方网上支付性质研究及对银行发展网络中间业务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第五章 网络金融业务理论及实务和案例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网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的特点;网络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网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网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的流程;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国内外网络银行发展状况及发展模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网络银行概述;2.网络银行的系统结构与建设;3.网络银行支付及案例研究;4.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5.国内外网络银行发展状况;6.网络证券基本概念及基本模式;7.网络证券业务特点和优势;8.网络证券业务发展状况及案例研究;9.网络保险及其他业务概述。
重点:网络银行概述;网络银行的系统结构与建设;网络银行支付及案例研究;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国内外网络银行发展状况;网络证券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及案例研究;网络证券业务特点和优势;
难点:网络银行支付方式;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网络证券基本模式。
3.预备知识要求
银行、证券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Dimitrios Stamoulis, Panagiotis Kanellis, Drakoulis Martakos.An approach and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business value of e-banking distribution channels.evaluation a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ume 22, Issue 4, August2002, Pages 247-261
(2)Shumaila Y.Yousafzai, John G.Pallister, Gordon R.Foxall.A proposed model of e-trus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Technovation, Volume 23, Issue 11, November2003, Pages 847-860
(3)FRS, Electronic and Internet Banking,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2000,10
(4)李怀舟,何双喜.网上银行风险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7,(01)
(5)陆晓明.银行国际贸易服务传统功能的发展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5,(06)
(6)赵英霞.浅析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2,(11)
(7)杨青,安玉川.美国证券市场网络技术创新对金融中介的影响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J],2005/04
(8)王伟智.电子商务下的证券业金融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7
第六章 网络金融理论及文献导读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货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的影响;网络银行对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网络时代的金融组织和金融中介;网络银行的风险、风险管理及安全;网络时代的金融市场及其定价机制。同时要求学生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理解试讲。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电子货币概述及其界定;2.电子货币与中央银及其货币投放;3.网络银行对传统金融创新理论的影响;4.网络银行对金融机构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5.网络时代的金融市场及其定价机制;6.网络时代的金融组织和金融中介。
重点:电子货币概述及其界定;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的影响;网络时代的金融组织和金融中介;网络时代的金融市场及其定价机制。
难点:电子货币对货币理论的影响;网络时代的金融市场及其定价机制。
3.预备知识要求
银行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Allen, H., J.Hawkins and S.Sato.“Electronic Tr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ystems,” Working paper, Bank of England,2001
(2)Stephen D.Williamson.Payment systems and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3,50.475-495
(3)Ziqi Liao, Michael Tow Cheung.Internet-based e-banking and consumer attitudes.an empirical study,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Volume 39, Issue 4, January2002, Pages 283-295
(4)杨力.试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7,(03)
(5)李春燕.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曲线簇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6,(06)
(6)曾鸿.网络金融发展对金融统计的影响初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0)
(7)周鹏.网络效应与证券交易所一体化——沪深两市连通的经济学支持[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计算机网络与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Compute Ne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408
2.课程类型:选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已发展的电信网与计算机数据网的基础知识,以及近期发展的宽带网的基本情况有更加深入和综合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配置局域网、Internet能力,在理解电子商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基于Web的软件编程能力、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能力。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引论 |
2 |
|
|
|
2 |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
4 |
|
|
|
3 |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4 |
|
|
|
4 |
第四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 |
2 |
2 |
|
|
5 |
第五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 |
2 |
2 |
|
|
6 |
第六章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
2 |
|
|
|
7 |
第七章 HTML语言 |
2 |
|
|
|
8 |
第八章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
6 |
4 |
|
|
合计 |
24 |
8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谢希德.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2)仲梁维.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网页制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涉及网络基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及ASP编程,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概念、数据通信基础、网络协议、局域网、Internet的几个服务及常用软件、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建、设计和维护等。目的加深学生对数据通讯基础技术、网络体系、电子商务相关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基于网络的软件编程能力。
第一章 引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演变
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计算机网络的术语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专业术语
主要难点:区分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计算机网络专业术语
3.预备知识要求
预习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现状;主机和终端的概念;数字线路、线路控制器、调制器等相关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视频教学100M,l来源:互联网)
(2)ANSI/IEEE 610.7-1994 计算机网络术语的标准汇编(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制订)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本章主要内容
2.1 信道及通讯系统模型
2.2 信道及其主要特征
2.3 传输介质
2.4 数据编码
2.5 多路复分技术
2.6 交换技术
2.7 差错控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信道通讯模型、数据编码、交换技术、传输介质
主要难点: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数据交换技术、ATM传输方式
3.预备知识要求
预习微机原理、数字电路编码、调幅、调频及调相
4.主要参考资料
(1)Z·米凯利维茨.演化程序-遗传算法和数据编码的结合.科学出版社,1999
(2)许福永,金传榆.基于霍普费尔德神经网络法的ATM计算机通信网络中虚通路的拓扑优化.兰州大学学报,2003,39(2)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本章主要内容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3.2协议与划分层次
3.3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3.4网络体系结构
3.5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6客户–服务器方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协议与网络层次、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客户–服务器方式、
主要难点: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通讯原理、通信协议、线路服用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IP协议存在的问题与战略发展 来源:中国协议分析网,
(2)W.Richard Stevens.TCP/IP Illustracted Volume 1:The Protocol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四章 局域网
1.本章主要内容
4.1局域网概述
4.2传统以太网
4.3扩展的局域网
4.4虚拟局域网VLAN
4.5高速以太网
4.6千兆位以太网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太网的工作原理、网卡工作原理及类型、传输介质应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虚拟局域网VLAN
主要难点:以太网的工作原理、网卡工作原理及类型、VLAN划分、路由器工作原理
3.预备知识要求
预习网卡、网线、网路拓部结构、IEEE 802 参考模型、网络层次结构
4.主要参考资料
(1)吴海博,徐明伟.ForCES体系结构下路由器内部路由机制.清华大学学报,2008.1
(2)董颖娣,王慧琴,范保玲.IPv6中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3
第五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
1.本章主要内容
5.1 路由器在网际互连中的作用
5.2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
5.3 划分子网
5.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5 地址解析协议ARP与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5.6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IPng)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网际协议IP、划分子网、地址解析协议ARP与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主要难点:网际协议IP、划分子网
3.预备知识要求
预习路由器工作原理、IP地址、MAC地址
4.主要参考资料
(1)科默.斯蒂文斯.TCP\IP网络互联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2)沈鑫剡,伍红兵.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连技术.中国新通信,2008.5
第六章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1.本章主要内容
6.1 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及应用现状
6.2 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转程式
6.3 电子商务交易行为
6.4 电子商务专项应用标准
6.5 电子支付与数据安全
6.6电子商务物流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流传程式、专项应用标准、电子支付
主要难点:专项应用标准、数据安全
3.预备知识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流程、XML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MingHua He, Nicholas R.Jennings, and Ho-Fung Leung.On Agent-Mediated Electronic Commerce [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Vol 15, No.4.2003,8: 985~1003
(2)Ryszard K, Lee M.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lectronic Commerce [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1, 21(12):133~134.
第七章 HTML语言
1.本章主要内容
7.1 HTML句法结构
7.2 页面布局
7.3 表单设计
7.4 表格及表格进阶
7.5 多窗口页面
7.6 多媒体页面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页面布局、表单设计、表格的动态输出及框架网页
难点:表单、表格的动态输出
3.预备知识要求
IE浏览器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HTML教程,XHTML教程.来源(http://www.dreamdu.com/xhtml/)
(2)梁景红编著.个性化网页设计与鉴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第八章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8.1电子商务网站的总体设计
8.2网站硬件环境设计
8.3网站软件环境配置
8.4 ASP工作原理
8.5 数据库网页编程
8.6 购物车程序设计
8.7投资概算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软、硬件环境设计与配置、ASP工作原理、数据库网页编程
难点:购物车程序设计
3.预备知识要求
网络环境基本配置、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李超编著.基于Web标准的网站设计指南(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2)基于ASP的在线购物车系统 来源.http://www.souku.com.cn/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设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he Design of Database and Data Warehous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409
2.课程类型:选修课
3.开课时间:秋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数据库知识和计算机事务处理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步达到设计与建立中型数据库的能力。进一步,针对计算机事务处理系统在社会和各种组织迅速普及,中高级管理人员急需决策支持系统的现实,该课程在上述基础上,讲授数据仓库、联机分析等决策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实际进行数据仓库设计与构建。将两个层次的系统知识合为一门课程讲授的原因是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数据库设计知识,将两者合二为一,可以相互比较,提高教学效果。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数据库基础(或数据库概论,或数据库语言等)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 |
3 |
2 |
|
|
2 |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
3 |
|
|
|
3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 |
4 |
4 |
|
|
4 |
第四章 数据仓库概论 |
2 |
|
|
|
5 |
第五章 数据仓库的维度模型设计 |
4 |
|
|
|
6 |
第六章 数据库仓库的构建 |
2 |
|
|
|
7 |
第七章 联机分析处理及结果展示方法 |
3 |
4 |
|
|
8 |
第八章 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简介 |
1 |
|
|
|
合计 |
22 |
10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王珊等.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Ralph Kimball等.数据仓库工具箱——维度建模的完全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美】thomas M.Connolly数据库设计教程.机械工程出版社,2005
(2)【美】Clandia Imhoff等.数据仓库设计.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该课程在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知识和计算机事务处理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达到实际建立中型数据库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计算机事务处理系统在社会和各种组织迅速普及,中高级管理人员急需决策支持系统的现实,讲授数据仓库、联机分析等决策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实际进行数据仓库设计,建立实际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属于简介性质。主要针对学生对大型数据库知识相对缺乏的问题,简介数据库基础知识,SQL、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MS SQL Server基本操作等知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会使用SQL,掌握MS SQL Server的操作方法。其难点是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接触过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对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语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珊等.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函数依赖,关系的规范化理论,关系的规范化方法与过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关系的规范化方法,难点是关系的规范化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对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十分清楚。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珊等.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志逵等.数据库理论与新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关系数据库设计概述,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的设计方法。难点是实体及联系的确定方法,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是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前两章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珊等.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Thomas M.Connlly等.数据库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四章 数据库仓库概论
1.本章主要内容
事务型处理与分析型处理的概念、区别,数据仓库的含义及特征,数据仓库系统的工作流程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数据仓库的含义及特征,难点是事务型处理与分析型处理的区别。
3.预备知识要求
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William H.Inmmon著.数据仓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陈文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东等.决策支持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章 数据仓库的维度模型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仓库的结构、概念模型、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典型的数据仓库应用模型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难点: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仓库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alph Kimball等.数据仓库工具箱——维度建模的完全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美】Erik Thomsen等.OLAP解决方案:创建多维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六章 数据仓库的构建
1.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抽取、清洗、转换,数据集市,数据的粒度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数据抽取、清洗、转换的概念,难点:抽取、清洗、转换的实现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仓库模型。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Clandia Imhoff等.数据仓库设计.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
(2)段云峰等.数据仓库及其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七章 联机分析处理及结果展示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联机分析的基本概念,联机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分析技术,多维数据模型,MS分析服务器,Excel的高级数据分析技术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联机分析的基本概念,难点:多维数据模型及数据展示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SQL基础等。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Joy Mundy等.数据仓库工具箱设计——面向SQL Server2005和Microsoft商业智能工具根据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翔.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林志谕.SQL2000决策分析.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第八章 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简介
1.本章主要内容
数据挖掘的概念、特点、方法、技术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数据挖掘的概念、特点,难点:数据挖掘的方法与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文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美】Joy Mundy等.数据仓库工具箱设计——面向SQL Server2005和Microsoft商业智能工具根据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高级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1.课程代码:070501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让研究生了解管理会计学最新研究动态,让研究生对高级管理会计有一个较全面理解,使研究生全面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并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学会运用高级管理会计的方法改善和推进企业管理。
6.面向学科:会计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
2 |
|
|
|
2 |
第二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 |
2 |
|
|
1 |
3 |
第三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4 |
|
2 |
|
4 |
第四章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 |
2 |
|
|
|
5 |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 |
2 |
|
|
1 |
6 |
第六章 作业管理 |
2 |
1 |
|
|
7 |
第七章 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工程 |
2 |
|
|
|
8 |
第八章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 |
2 |
|
|
|
9 |
第九章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 |
4 |
|
2 |
1 |
10 |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
2 |
1 |
|
|
11 |
第十一章 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 |
2 |
|
|
1 |
12 |
第十二章 事项会计 |
2 |
|
2 |
|
13 |
第十三章 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与解释 |
1 |
|
|
1 |
14 |
第十四章 现代管理会研究方法论 |
1 |
|
|
1 |
合 计 |
32 |
2 |
6 |
6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胡玉明.管理会计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志远.管理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罗纳德W.希尔顿(Ronald W.Hilton) . 管理会计.耿建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高级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管理会计学前沿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让研究生对管理会计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掌握管理会计学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升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应遵循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与运用并重,不纠缠于具体的、个别的方法或技术的操作,侧重管理会计思维的训练,侧重如何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与管理会计实务密切相关的问题、热点、难点、疑点等,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的研讨。为此,本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力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管理会计理念、又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工商管理高级备选人才。
第一章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的共生互动关系为背景,展示会计学科的两个相对独立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回顾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本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指出管理会计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扩充了会计的传统职能,展示了会计预测前景,管理会计参与决策,规划未来职能的形成,标志着现代会计学科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完全崭新的历史阶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的共生互动关系;难点在于分析总结管理会计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内在动因。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会计学科与现代公司治理、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关系,必须熟悉现代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总结管理会计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内在动因,掌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和掌握本科阶段学习的《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胡玉明.试论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和会计的共生性.会计研究》,1996
(3)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4)Michael D.Shields,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ume 9,1997,pp.3~61
(5)Anthony A Atkinson,Ramji Balakrishnan,Peter Booth,Jane M.Cote,Tom Groot,Teemu Malmi,Hanno Roberts,Enrico Uliana,Anne Wu: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ume 9,1997,pp.64~108
第二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讨论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以此为基础构建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本章主要论述了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企业核心能力培植,分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培植将成为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论断;进而构建出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难点在于构建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管理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分析总结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构建21世纪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复习本科阶段学习的《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经济学相关理论,了解企业管理学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平衡记分卡相关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胡玉明.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5)
(3)胡玉明.平衡计分卡是什么:一个管理工具的神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
(4)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财会通讯,2004,(11)
(5)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6)RObert S.Kaplan and Anthony A.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 Inc.1998
(7)Charles T.Horngren, George Foster and Srikant M.Datar:Cost Accounting: A Managemerial Emphasis(Eleventh Edition),Prentice Hall Inc.2003
第三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在剖析传统企业财务评价基本原理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价值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经济附加值。本章主要讨论了传统财务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指出传统财务评价的局限性,介绍了“经济附加值”这一新型财务评价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传统财务评价的基本思路和局限性;难点掌握经济附加值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传统财务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局限性,掌握经济附加值财务评价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复习本科阶段学习的《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郭泽光.财务报告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胡玉明.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真谛.财会通讯,2004,(10)
(3)宋力,王艳飞.浅论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的指标设置.财经问题研究,2000,(8)
(4)Tully S.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Forrune,19932,pp.38-50
(5)John Mayfield:Economic Value Management, Management Accounting,September 1997
第四章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企业绩效评价如何以战略为导向,如何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章在阐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衡计分卡为基本框架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企业核心能力培植这一主题;难点理解和掌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动因和方向,掌握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理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和了解本科阶段学习的《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统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郭泽光.财务报告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
(3)胡玉明.平衡计分卡是什么:一个管理工具的神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谢立,胡玉明.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权融资偏好的一种行为解释——.
(5)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 1992
(6)R.Charan and G.Colvin:WhyCEOs Fail,Fortune,June 21,1999
(7)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System,HarvardBusinessReview,January/February,1996
(8)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The Strategy Focused Organiz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适应环境变化入手,讨论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本章主要介绍了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系统论述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并举例将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进行比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难点在学会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简单的成本计算。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复习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余绪缨.论当代管理会计面临新的重大突破.对外经贸财会,1995,(8)
(2)胡玉明.初论作业成本计算法.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4,(4)
(3)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胡玉明.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战略思维.财会通讯,2004,(7)
(5)Micheal Morrow:Activity-based Management,Woodhead-Fautkncr,1992
(6)Takeo Yoshikawa, John lnnes.Falconer Mitchell,Masaysu Tanaka:Contemporary Cost Management,Chapman & Hall,1993
(7)Robert S.Kaplan and Steven R.Anderson: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2004
第六章 作业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作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本章主要论述了作业链——价值链优化的作业管理思想,系统讲述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竞争优势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作业管理基本思想和特点;难点在于理解并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系。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作业链——价值链优化的作业管理思想,掌握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分析总结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系。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复习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本会计》基本知识;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 胡玉明.作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当代财经,1994,(8)
(2) 胡玉明.作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中国经济问题,1998,(5)
(3) 余绪缨.以ABM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当代财经,1994,(4)
(4) 胡玉明作业管理:成本管理新思维.四川会计,1996,(8)
(5)Gary Cokins: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Making J6 Woke,Richard D.Irwin,1996.
(6)Michiharu Sakurai:IntegratedCost Management,Productivity Press,1996
(7)RobertW. Ingram, Thomasl Albright, JohnW. Hill: ManagerialAccountin 10, South—WesternCollegePublishing,1997,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Anthony A.Atkinson,Rajiv D.Banker,Robert S.Kaplan,S.Mark Young:Management Accounting,Prentice Hall lnc.,1995
第七章 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工程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为依托,对技术经济一体化的企业成本管理工程的构建展开初步的框架性讨论。本章主要论述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指出传统成本管理思维的滞后性,系统介绍了成本管理工程的基本框架,并对价值工程、目标成本法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难点在理解和掌握成本管理工程的基本框架,并理解价值工程、目标成本法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理解并建立成本管理工程的基本框架,掌握价值工程、目标成本法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等基本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复习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吴水澎主编.经济效益会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
(2)胡玉明.试论企业成本管理的企业化与市场化问题.财会通讯,2000,(3)
(3)胡玉明.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体系刍议.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4)Peter B.B.Turney.The ABC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Cost Technology Hillsboro,OR 1991
(6)Charles T.Horngren,George Foster,Strikant M.Datar..CostAccounting:Amanagerial Emphasis,Nin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nc.1997
(7)Robert S.Kaplan and Anthony A.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3r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1998
第八章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围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质量成本计量、报告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本章主要讲述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讨论了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成本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质量成本的计量、控制与报告的思路和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质量成本管理与成本管理工程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掌握质量成本计量、控制与报告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质量成本基本概念,分析总结质量成本管理与成本管理工程的内在关系,掌握质量成本计量、控制与报告的基本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系统学习《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J.M.朱兰主编.质量控制手册》(第三版).上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
(2)胡玉明,周丹.综合业绩评价制度:超越会计的业绩评价制度.中国经济问题,2000,(5)
(3)朱谱瑞,万东亮著.质量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4)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5)Miehiharu Sakurai:IntegratedCost Management,Productivity Press,1996
(6)Don R.Hansen,Maryanne M.Mowen:Cost Management:Accountingand Control(2nd Edition),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an ITP Company,1997
(7)Don R.Hansen,Maryanne M.Mowen:Cost Management:Accountingand Control(2nd Edition),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an ITP Company,Chapter 21,1997
第九章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发达金融市场、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为依托,对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本章在论述金融市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的共生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构想。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金融市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的共生互动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掌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构想。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金融市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的共生互动关系,分析总结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和领会《公司法》、《会计理论前沿动态》等基本规范和理论、思想;系统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玉明.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研究,1998,(4)
(2)单建伟.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及偏颇,载于汤敏等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商务印书馆,1989
(3)张春霖.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
(4)Roneld.H.Coase:Accoun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rnics,12,1990,3~13,North holland
(5)M.C.jensen and W.H.Meckllng:Theory Of thc Firm:Managerial Bc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01.3,NO.4,Oct.1976
6.E.Fame:Agency PrOblem and Thcory Of the Firm(1980),Louis Putterman cd.The Economic Nature of the Firm,A Reader,1986
第十章 人力资本管理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拓宽会计学研究视野,对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展开讨论,以期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本章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现行会计学科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理论框架;难点在于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理论的理解。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发展的重大影响,分析总结现代会计发展变化趋势,掌握人力资本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玉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经济学和法律思考.对外经贸财会,2001,(4)
(2)张文贤,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6)
(4)陈仁栋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5)胡汉辉,沈群红.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运用.经济学动态,1998,(7)
(6)刘小玄.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经济研究,1996,(5)
第十一章 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试图以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缺陷为起点,从管理会计的视角讨论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问题,以期为我国建立企业激励机制提供思路。本章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缺陷,提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路和具体设计方案。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路;难点在于掌握企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具体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实施办法。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熟悉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分析总结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阅读《经营者监督与激励》等书籍;系统学习《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胡玉明.现代企业制度的缺陷与经营者激励报酬计划安排.决策借鉴,2001,(1)
(3)张进,姜文良.于志安事件:是道德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改革,1996,(6)
(4)Robert S.Kaplan and Anthony A.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3r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1998
(5)C.D.Ittner,D.F.Larcker,and M.V.Rajan:TheChoiceOfPerformance MeasuresinAnnual Bonus Contracts,TheAccounting Review,April 1997,pp.231~255
(6)John E.Core,Wayne R.Guay and Robert E.Verrecchia.Price Versus Non-Price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Optimal CEO Compensation Contracts,The Accounting Review,October2003
(7)Sh;unCheng:R&D Expenditures and CEO Compens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
第十二章 事项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以发达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时代为背景,讨论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本章主要论述了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及其内在缺陷,提出了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统一的事项会计理论,系统论述了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内在缺陷,领会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思想;难点在于掌握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领会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基本思想,全面理解和掌握事项会计基本理论和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阅读《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等书籍;系统学习《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阿尼塔·S·霍兰德、埃里克·L·德纳、J·欧文·彻林顿著.杨周南等译.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胡玉明.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5)
(3)胡玉明.论资本成本会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Bob.Elliott:The Third Wave Breaks the Shores Of Accounting,Accounting Horizons,June 1992,p61
(5)G.H.Sorter: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TheAccountingReview,January 1969,p12~19
(6)Daniel P.Keegan and Stephen W.Portik:Accounting Will Survive theComing Century,Won't lt?ManagementAccounting,December 1995
(7)D.Vankirk:Spreadsheets On Steroids,CFO,November 1995,p65~72
第十三章 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与解释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试图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总结中国管理会计经营,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特色,并从国际视野考察其在历史框架中的方位,从一个侧面展示管理框架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本章主要论述了管理会计制度变迁的宏观背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结了中国管理会计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分析了现代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的现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中国管理会计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难点在于分析总结现代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的现状。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轨迹,熟悉现代管理会计在中国应用的状况,分析总结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和解释。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系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玉明,周丹.综合业绩评价制度:超越会计的业绩评价制度.中国经济问题,2000,(5)
(2)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胡玉明.管理会计的特性及其实践管见.财会通讯,2004,(4)
(4)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5)Takeo Yoshikawa,etc:ContemporayCost Management,Chapman&Hall,1993
(6)Anthony A.Atkinson,RajiV D.Banker,Robert S.Kaplan and S.Mark Young: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Inc.1995
第十四章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在讨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本章主要论述了现代会计研究方法论,提出了研究方法创新问题,进而论述了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现代会计研究方法论;难点在于分析总结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
通过本章学习,研究生应该了解现代会计研究方法论,必须熟悉现代会计研究方法创新的思路,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论。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之前,研究生需要全面学习《会计研究方法论》等基本知识;系统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峰.实证会计的方法基础与批判.会计研究,1997,(7)
(2)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方法、准则探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胡玉明.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和立足点的思考.广东财会,2000,(5)
(4)刘运国.经验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周忠惠.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6)Robert K.Yin: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and Methods(2nd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1994
(7)鲍勃·瑞安等著.阎达五等译.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0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48/3
5.课程目标:“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旨在为该专业的研究生提供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与案例讨论,培育学生具有处理特殊会计业务和复杂会计事项的能力,从事企业总分公司、母子公司等会计事项管理、收购兼并、破产重组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从事会计理论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6.面向学科:会计学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Preface.Ethical Issues in Advanced Accounting |
|
|
|
4 |
2 |
Unit 1 Partnerships: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
4 |
|
|
|
3 |
Unit 2 Partnership Liquidation and Incorporation;Joint Ventures |
4 |
|
|
|
4 |
Unit 3 Accounting for Branches;Combined Financial Statements |
4 |
|
|
|
5 |
Unit 4 Business Combinations |
4 |
|
|
|
6 |
Unit 5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On Date of Purchase —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
4 |
|
|
|
7 |
Unit 6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Subsequent to Date of Purchase-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
4 |
|
|
|
8 |
Unit 7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Pooling-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
4 |
|
|
|
9 |
Unit 8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Intercompany Profits (Gains) and Losses |
6 |
|
|
|
10 |
Unit 9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Income Taxes,Cash Flows,and Installment Acquisitions |
4 |
|
|
|
11 |
Unit 10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Special Problems |
6 |
|
|
|
12 |
Unit 11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Accounting for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
2 |
|
|
|
13 |
Unit 12 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s |
2 |
|
|
|
14 |
Unit 13 Bankruptcy:Liquid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
|
|
|
4 |
15 |
Unit 14 Estates and Trusts |
|
|
|
4 |
|
Unit 15 Segments;Interim Reports;Reporting for the SEC |
|
|
|
4 |
合计 |
48 |
|
|
16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E.john Larsen, Modern Advanced Accounting 7t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出版公司,2000
参考教材
张文贤,主译,约翰.拉森著.现代高级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会计伦理问题为导论,以合伙企业、合营企业的基本会计问题作为课程入门,逐步进入收益分配、合伙人权益的重组和清算等更为复杂的问题。分支机构及联合财务报表为企业兼并收购、合并财务报表提供一个逻辑方法。企业兼并收购、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破产清算、遗产信托等会计问题,将学生引入财务会计新领域和新专题。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业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自学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Unit 1 Partnerships: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1.Main topics:
This chapter deals primarily with general partnerships, whose partners have unlimited liability for unpaid debts of the partnership.The organization of general partnerships and income-sharing plans and changes in ownership of such partnerships are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followed by an explana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 (general) partnerships.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for,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mited partnerships are outlined and illustrated.The chapter ends with a description of SEC enforcement actions involving unethical violations of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partnerships.
2.Key points.
Organization of a General Partnership, Income-Sharing Plans for General Partnerships, Changes in Ownership of General Partnerships, Limited Partnerships
Unit 2 Partnership Liquidation and Incorporation.Joint Ventures
1.Main topics: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the liquidation of general, limited liability, and limited partnership.It also covers accounting issues related to incorporation of a general partnership.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chapter discusses and illustrates accounting for both corporate and unincorporated joint ventures-business enterprises with features similar to those of general partnerships.
2.Key points:
Liquidation of a Partnership, Payments to Partners after All Noncash Assets Realized, Installment Payments to Partners, Incorporation of a General Partnership, Joint Ventures
Unit 3 Accounting for Branches.Combined Financial Statements
1.Main topics:
Th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for segments of a business enterprise--primarily branches and divisions-are dealt with in this chapter.Although branches of an enterprise are not separate legal entities,they are separate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entities whose special, features necessitate accounting procedures tailored for those feature, such reciprocal ledger accounts.
2.Key points:
Branches and Divisions, Start-up Costs Opening New Branches, Accounting System for a Branch, Reciprocal Ledger Accounts, Expenses Incurred by Home 0ffice and Allocated to Branches, Alternative Methods of Billing Merchandise Shipments to Branches,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Branch and for Home Office, Combined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Home Office and Branch, Working Paper for Combined Financial Statements, Billing of Merchandise to Branches at Prices above Home Office Cost, Working Paper when Billings to Branches Are at Prices above Cost, Treatment of Beginning inventories Priced above Cost, Reconciliation of Reciprocal Ledger Accounts, Transactions Between Branches.
Unit 4 Business Combinations
1.Main topics: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I discuss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business combin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arranging them.Then, the two methods of accounting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that is, purchase and pooling of interests, are explained.In the final section I evaluate the propriety of purchase accounting and pooling-of-interests accounting.
2.Key points:
Business Combinations:Why and How? Methods of Accounting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Appraisal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Unit 5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Date of Purchase —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1.Main topics:
Topics dealt with in Chapter 6 include the nature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the concept of control versus ownership as the basis for such financial statements.the preparation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volving both wholly owned and partially owned subsidiaries; the nature of minority interest and its valuation; and push down accounting for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subsidiaries.
2.Key points:
Parent Company-Subsidiary Relationships, Consolidation of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n Date of Purchase-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Consolidation of Partially Owned Subsidiary on Date of Purchase—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Unit 6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Subsequent to Date of Purchase-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the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results of both wholly owned and partially owned purchased subsidiaries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results of pooled subsidiaries.
2.Key point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Results of Wholly Owned Purchased Subsidiarie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Results of Partially Owned Purchased Subsidiaries,
Unit 7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ooling-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I discuss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parent corporations and pooled subsidiaries, both on, and subsequent to, the date of the pooling-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The chapt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intercompany transactions that do not involve a profit(gain)or a loss.
2.Key points:
Consolidation of Wholly Owned Pooled Subsidiary on Date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Consolidation of Wholly Owned Pooled Subsidiary Subsequent to Date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Consolidation of Partially Owned Pooled Subsidiary on Date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Consolidation of Partially Owned Pooled Subsidiary Subsequent to Date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Accounting for Intercompany Transactions Not Involving Profit(Gain)or Loss.
Unit 8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tercompany Profits (Gains) and Losses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I discuss and illustrate the working paper eliminations for intercompany transactions of the types described above.The focus is on intercompany transactions involving profits (gains), although such transactions also may involve losses.
2.Key points:
Importance of Eliminating or Including Intercompany Profits (Gains) And Losses, Intercompany Sales of Merchandise, Intercompany Sales of Plant Assets, Intercompany Lease of Property under Capital/Sales-Type Lease, Intercompany Sales of Intangible Assets, Acquisition of Affiliate’s Bonds.
Unit 9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come Taxes,Cash Flows,and Installment Acquisitions
1.Main topics:
This chapter considers two topics that have relevance for every business combination and parent company-subsidiary relationship:(1) income taxes and (2)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accounting for installment acquisitions of a subsidiary in a purchase—type business combination.
2.Key points:
Income Taxes in Business Combinations and Consolidations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Installment Acquisition of Subsidiary, Illustration of Installment Acquisition of Parent Company’s Controlling Interest.
Unit 10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Special Problems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the following special problems that might ari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discussed.(1) Changes in parent company’s ownership interest in a subsidiary.(2) Subsidiary with preferred stock outstanding.(3) Stock dividends distributed by a subsidiary.(4) Treasury stock transactions of a subsidiary.(5) Indirect shareholdings and parent company’s common stock owned by a subsidiary.
2.Key points:
Changes in Parent Company’s Ownership Interest in a Subsidiary, Subsidiary with Preferred Stock Outstanding, Stock Dividends Distributed by a Subsidiary, Treasury Stock Transactions of a Subsidiary, Indirect Shareholdings and Parent Company’s Common Stock Owned by a Subsidiary.
Unit 11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Accounting for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I first discuss the work of the IASC, as abetted by the IOSCO; later, accounting for a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business transactions denominated in a foreign currency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2.Key point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for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Unit 12 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s
1.Main topics:
When a U.S.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prepares consolidated or combined financial statements that include the operating results,financial position,and cash flows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or branches.the U.S.enterprise must translate the amount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foreign entities from the entities’ functional currency to U.S.dollars, the reporting currency.Similar treatment must be given to investments in other foreign investees for which (he U.S.enterprise uses the equity method of accounting.In addition, the foreign entity’s accounting records are maintained in a local currency (of the foreign country) that is not the entity’s functional currency, the foreign entity’s account balances must be remeasured to the functional currency from the local currency.Both remeasurement and translation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this chapter, together with other issues involving foreign currency restatements.
2.Key points:
Functional Currency,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Entities’ Financial Statements, Standards for Translation Established by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Remeasurement of a Foreign Entity‘s Accounts , Illustration of Remeasurement of a Foreign Entity’s Account Balances, Transactions or Events for Year 1, Translation of a Foreign Entity’s Financial Statements, Other Aspects of 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2,Appraisal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Unit 13 Bankruptcy:Liquid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1.Main topics:
In this chapter, various legal and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s and liquid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2.Key points:
The Bankruptcy Cod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
Unit 14 Estates and Trusts
1.Main topics:
This chapter deals first with the legal aspects of estates,including wills,and then discusses and illustrates the accounting for estates;the last section covers the legal and accounting aspects of trusts.
2.Key points:
Legal and Accounting Aspects of Estates, Legal and Accounting Aspects of Trusts.
Unit 15 Segments;Interim Reports;Reporting for the SEC
1.Main topics: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three topics that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accountants.Reporting for segments of a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interim reports have been the subjects of pronouncements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nd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In addition,the specialized requirement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for the SEC by enterprises subject to its jurisdiction have undergone substantial modifications in recent years.All three topics are of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for accountants who deal with publicly owned corporations.
2.Key points:
Segment Reporting,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s, Reporting for the SEC
《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he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03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理财内容和目标,系统掌握企业有关的筹资、投资、资金分配等财务决策过程,掌握资本结构变化对股东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学习评价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效率,以及公司价值的衡量和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6.面向学科:会计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财务会计理论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财务管理环境 |
2 |
|
|
|
3 |
第三章投资决策 |
6 |
|
|
|
4 |
第四章资本市场:风险与回报 |
4 |
|
|
|
5 |
第五章筹资决策 |
6 |
|
|
|
6 |
第六章股利理论及股利政策 |
4 |
|
|
|
7 |
第七章期权理论 |
4 |
|
|
|
8 |
第八章财务分析及业绩评价 |
4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齐寅峰编.公司财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参考资料:
(1)斯蒂芬-罗斯编.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赵德武编.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对公司财务有基本的认识。
2.系统掌握企业有关的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财务政策,以及相关的知识。
3.掌握期权及其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4.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及业绩评价方法。
第一章 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公司财务学的产生和发展,公司财务的目标和内容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公司财务学的产生和发展,公司财务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财务管理环境
1.本章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环境,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财务管理环境,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难点是利率的构成以及利率的决定理论。
第三章 投资决策
1.本章主要内容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难点是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确定。
第四章 资本市场:风险与回报
1.本章主要内容
回报率与风险的关系,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理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回报率与风险的关系,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理论。难点是资本市场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五章 筹资决策
1.本章主要内容
筹资方式,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筹资方式,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难点是杠杆的确定和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
第六章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
1.本章主要内容
股利理论,股利政策,股利分配程序与方案,股票回购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股利理论,股利政策,股利分配程序与方案,股票回购。
第七章 期权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期权的概念,期权的价值,期权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期权的概念,期权的价值,期权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难点是期权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第八章 财务分析及业绩评价
1.本章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的意义及内容,财务分析的方法,业绩评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财务分析的意义及内容,财务分析的方法,业绩评价。
《财务会计理论》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10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会计学的一般理论性知识,了解国际会计发展的新动态,同时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水平、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势,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水平、获取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面向学科:会计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会计理论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
2 |
|
|
|
2 |
第二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2 |
|
2 |
|
3 |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 |
2 |
|
|
|
4 |
第四章 会计目标 |
2 |
|
|
|
5 |
第五章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4 |
|
|
|
6 |
第六章 会计要素与资产定义探讨 |
2 |
|
|
|
7 |
第七章 会计确认与收入实现 |
2 |
|
|
|
8 |
第八章 会计计量 |
2 |
|
2 |
|
9 |
第九章 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 |
4 |
|
|
|
10 |
第十章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准则 |
2 |
|
|
|
11 |
第十一章 美国、英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会计准则制定 |
2 |
|
|
|
12 |
第十二章 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
2 |
|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杜兴强,章永奎著.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杜兴强,葛家澍著.C.财务会计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斯科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梁莱歆等编著.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涵,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及国际比较,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如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计量、财务报告体系及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将学生引入财务会计理论领域,并将如何进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会计学的一般理论性知识,了解国际会计发展的新动态,同时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水平、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势,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水平、获取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会计理论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理论的涵义,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互补性。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会计理论的内涵和作用,掌握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理解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互补性。
3.主要参考资料
(1)樊纲.思维方式的自我批判.读书,1988,(12)
(2)葛家澍.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基本观点.财会月刊,1996年第2~6期
(3)周忠慧.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4)Littlerton, 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 1953
(5)Hendrikesen, Accounting Theory, 5th ed,1995
第二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本章主要内容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与定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含义,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与定位。
3.主要参考资料
(1)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Paton and Littlerton, 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1940
(4)Zeff and Keller,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3rd edition,1985
第三章 会计基本假设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基本假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会计基本假设的继承与发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包括会计基本假设。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与内容,了解会计基本假设研究的历史,掌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基本假设关系,理解掌握我国财务会计中存在的基本假设。
3.主要参考资料
(1)林志军.会计的假定 原则 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朱国璋.近代会计理论之介绍.台湾中华书局,1976
(3)利特尔顿著.林志军,黄世忠等译.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
(4)葛家澍.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1997,(10)
第四章 会计目标
1.本章主要内容
财务会计目标的典型观点及其评价,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内涵及其融合。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理解财务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3.主要参考资料
(1)AAA, 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1966
(2)APB Statement No.4, 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1970
(3)FASB SFAC No.1 Objectiv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s, 1978.12
(4)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第五章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典型观点,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关系,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典型观点,掌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其相互关系,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
3.主要参考资料
(1)葛家澍等.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会计研究.2001,(11)
(2)汪祥耀.英国会计准则研究与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杜兴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2,(12)
(4)FASB.SFAC No.2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1980
(5)Jonas and Blancher, Accessing 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ccounting Horizon,2000
第六章 会计要素与资产定义的探讨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要素的设置,会计理论中资产定义的文献评价与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决定会计要素设置的因素,掌握我国财务会计要素的分类,掌握会计理论中的资产定义
3.主要参考资料
(1)葛家澍.关于资产的定义.财会月刊,1995年
(2)杜兴强.会计理论中资产定义的探讨.上海会计,1999,(10)
(3)Schultze.What is Asset? Accounting Horizon, 1993,Vol.3
第七章 会计确认与收入实现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确认,收入确认与实现,收入确认与实现的进一步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会计确认的内涵,掌握收入确认与实现的判定原则
3.主要参考资料
(1)FASB,SFAC No.5: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1984
(2)FASB,SFAC No.6:The 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1985
(3)IASC, IAS 18.Revenue Recognition,1982
(4)IASC, IAS 18.Revenue, Revised 1993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2006
(6)叶丰滢.收入操纵陷阱和典型案例剖析.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4
第八章 会计计量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计量属性与会计计量模式,资产计价,利润确定,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开发成本会计处理的争议与思考,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会计计量属性与会计计量模式,掌握资产计价原理,利润确定的不同观点与基本概念,了解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开发成本会计处理,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3.主要参考资料
(1)利特尔顿著.林志军,黄世忠等译.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
(2)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2000,(6)
(4)Wallman,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 2.The Colorized Approach,Accounting Horizon,1996
第九章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
1.本章主要内容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缺陷,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改进的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掌握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体系,了解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缺陷,了解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改进的方式,以及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改进的典型观点。
3.主要参考资料
(1)葛家澍,杜兴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缺陷及改进.财会通讯,2004年第5-6期
(2)章永奎.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3)葛家澍,杜兴强.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财会通讯,2003,(10)
(4)布赖恩.伯杰伦著.廉晓红,王俊等译.XBRL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米勒、班森.高质量财务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十章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准则
1.本章主要内容
对会计准则起源典型观点的剖析,会计准则出现之前的会计信息披露博弈,会计准则的起源及会计准则的限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会计准则起源的典型观点,理解会计准则出现之前的会计信息披露博弈问题,掌握会计准则的起源及会计准则的限度。
3.主要参考资料
(1)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会计研究,2002,(2)
(2)杜兴强.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4,(7)
(3)Previts and Merino, A History of Accounting in America---- 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Accounting, John Wiley and Son, 1979
(4)Demsetz, 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67
第十一章 美国、英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会计准则制定
1.本章主要内容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制定的扼要回顾,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了解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以及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
3.主要参考资料
(1)葛家澍,杜兴强.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财会通讯,2003,(1)
(2)王松年,薛文君.比较国际会计研究——英国会计.上海会计,2001,(9)
(3)汪祥耀.英国会计准则的演进与最新发展.财经论丛,2002 年3月
(4)财政部会计司(译).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蔡宁.会计准则制定——以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原则为基础.www.chinaacc.com
(6)黄世忠,李忠林,邵蓝兰.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发展.会计研究,2002,(6)
第十二章 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1.本章主要内容
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概述,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启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了解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状况,掌握中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理解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根本动因和所处阶段,理解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
3.主要参考资料
(1)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2001,(11)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10)
(3)刘峰.会计准则变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
《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heory and Method in Positive Account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11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实证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地位与作用,掌握实证的程序与操作,能够运用其进行初步的实证会计研究,并能够正确理解其局限性与新的发展领域。
6.面向学科:会计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实证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实证会计的原理概述 第二节 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的比较研究 |
2 2 |
|
|
4 |
2 |
第二章 实证会计内容与方法体系 第一节 实证会计的目标与程式 第一节 我国实证会计常用统计方法 |
2 2 |
|
|
4 |
3 |
第三章 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第一节 鲍和布朗对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研究 第二节 会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案例—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 |
2
2 |
2 |
|
4 |
4 |
第四章 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节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第二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 2 |
|
|
4 |
5 |
第五章 盈余管理 第一节 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例 |
2 2 |
|
2 |
4 |
6 |
第六章 资本结构理论 第一节 资本结构主要理论及决定因素 第二节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举例 |
2
2 |
|
|
4 |
7 |
第七章 信息揭示管制理论 |
2 |
|
|
4 |
8 |
第八章 实证会计理论:总结、评价与展望 |
2 |
|
|
2 |
合计 |
28 |
2 |
2 |
30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瓦茨、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1)鲁桂华.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尔科姆.史密斯(钱逢胜等译).会计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介绍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与方法体系,说明实证研究工作的基本步骤与SPSS软件包的运用,通过案例具体分析实证会计方法的贡献与作用。目的在于详细分析实证会计这种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的新的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异同,并指出该方法的研究新领域和局限性,从而达到帮助在校硕士生提升会计理论研究水平,更好地解释与预测会计现象与会计实务。
第一章 实证会计基本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中西方实证会计发展演变、实证会计的本质、开展实证会计研究的原因与对实证会计的态度、我国实证会计的主要研究领域与局限性、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差别、完善实证会计研究的对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研究主要领域把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实证会计概念与研究范围、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异同。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Ciccone,S.J.Two Essays on Finance Transparency [D].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2000
(2)Chow C.W.and Wong-Boren A., Voluntary Financial Disclosure by Mexican Corporations,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7, 62(3).533-541
(3)Meek, G.K, Roberts, C.B, Gray.J, Factors influencing voluntary annual report disclosure by U.S., U.K.and continental Europea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5, 26(3):555-572
(4)陈晓.经验会计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高等工科院校会计教学委员会2006年会论文集,2006
(5)马尔科姆.史密斯(钱逢胜等译).会计研究方法.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鲁桂华.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方法 (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瓦茨、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第一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第二章 实证会计内容与方法体系
1.本章主要内容
经验会计与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的研究目标、实证会计研究的程式、我国实证会计的常用统计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实证会计研究的假设、模型、变量设置、样本选取、实证结果及分析。需要掌握知识:主要统计方法及方法体系、内在联系及具体方法选择条件、回归分析与因子分析。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Kim J.B.and Yi C.H., Foreig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Transparency in Emerging Markets.Evidence from Korea, Working paper,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3
(2)Coulton.J, Clayton, J, Stephen, T The effect of compensation desig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transparency of CEO compensation disclosures.SSRN Working Paper,2001
(3)张为国等.实证研究·会计选择·证券市场,1997.10
(4)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2000
第三章 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1.本章主要内容
鲍和布朗对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研究、盈余反映系数、损益资产负债等的计量与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会计数据的决策相关性—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举例说明。.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是:鲍和布朗研究的主要原理、一系列关于盈余反映系数的研究、我国会计数据的决策有用性实证研究。其中:决策相关性研究的主线、与盈余反映系数相关的一些规律现象是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西方会计理论、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1)Ball.Ray, and Philip 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pp.159-177
(2)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1998 .07
(3)鲁桂华.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方法(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瓦茨、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第三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5)陈小悦等.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经济研究.1999.06
(6)吴世农等.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04
第四章 会计信息质量
1.本章主要内容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设计、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是:实证分析的数据准备与模型构建。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是: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信息披露衡量方法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西方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1)Owusu-Ansah, Stephen,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Attributes on the Extent of Mandatory Disclosure and Reporting by Listed Companies in Zimbabw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8, 33:605-631
(2)Skinner, D., Earnings disclosures and stockholder lawsu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3:249-283
(3)Piotroski J., Discretionary segment reporting decisions and the precision of investor beliefs.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4)翟昭艳.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分析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2,( 6)
(5)王咏梅.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自愿披露指数实证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3.09
(6)计小青,曹啸.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4,(22)
第五章 会计盈余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管理层偏好与准则的决定、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例。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是:盈余管理的概念、计量、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关系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高级财务会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Owusu-Ansah, Stephen,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Attributes on the Extent of Mandatory Disclosure and Reporting by Listed Companies in Zimbabw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8, 33:605-631
(2)Skinner, D., Earnings disclosures and stockholder lawsu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3:249-283
(3)Piotroski J, Discretionary segment reporting decisions and the precision of investor beliefs.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4)鲁桂华.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方法(第八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5)陆剑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6)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2006,(1)
(7)瓦茨、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第十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第六章 资本结构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资本结构的主要理论、资本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资本结构与股利分配、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举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资本结构与股利分配、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资本结构的概念、主要理论与决定应因素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公司理财。
4.主要参考资料
(1)Fama, E.R.Efficient capital marke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J].Journal of Finance, 1970, 1:1-25
(2)Jensen, M.C, Meckling, M.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October:305-360
(3)Gaber, M.Management incentives to report forecasts of corporate earnings [D].New York.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5
(4)鲁桂华.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方法(第九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5)李凯,韩亮亮.终极股东控制与资本结构决策.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1月
(6)胡国柳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4):39-44
第七章 信息揭示管制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有效市场假说与早期的基本理论、有关市场失灵理论及缺陷,管制的成本,信息管制的股票的价格效应理论、对揭示进行管制的目的、会计与政治活动、影响政治活动成功的因素、政治活动对会计程序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是:有效市场假说。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是:对公司信息进行管制的早期基本理论、有关市场失灵的经济学理论、政治活动对会计程序的影响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西方经济学、公司理财。
4.主要参考资料
(1)Owusu-Ansah, Stephen,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Attributes on the Extent of Mandatory Disclosure and Reporting by Listed Companies in Zimbabw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8, 33:605-631
(2)Skinner, D., Earnings disclosures and stockholder lawsu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3:249-283
(3)Piotroski J, Discretionary segment reporting decisions and the precision of investor beliefs.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9
(4)瓦茨、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第七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5)赵宇龙.对我国各行业未来成长能力的实证考察:一种市场视角.经济研究,1999.06
(6)吴世农等.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 经济研究,1999.02
第八章 实证会计理论:总结、评价与展望
1.本章主要内容
对实证会计的总结、评价、尚待拓展的领域、结束语。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与难点:对实证会计的态度、及与经验会计关系的异同。许掌握主要知识:会计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大量案例。
4.主要参考资料
(1)Inchausti, B.G, The influence of company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unting regulation on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Spanish firms, 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1997,6(1):45-68
(2)Milgrom, P.R, Good news and bad news.representation theorems and applic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utumn 1981, 12(2):380-391
(3)Miller Cx S., Earning performance and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40:173-204.
(4)Richardson A J, Welker M.Social Disclosure, 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1,(26):597-617
(5)Chau K G, Gray S.J,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2,(37):247-265
(6)Bhattacharya U, Daouk H, Welker M,The World Price of Earnings Opacity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78):641-678.
(7)吴世农等.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经济研究.1996.04
(8)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05,第155-215页
(9)赵景文,杜兴强.公司治理结构与整体信息披露质量——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11)
(10)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2):63-67
(11)魏刚,消泽忠,Nick Travlos,邹宏.2007: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第3期
《网络会计系统研究》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Network Accounting System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1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网络财务技术工具,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6.面向学科:财务会计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 会计电算化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网络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
2 |
|
|
|
2 |
第二章 网络会计模型和主要技术 |
2 |
|
|
|
3 |
第三章 流程再造理论与会计流程再造 |
2 |
|
|
|
4 |
第四章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
4 |
|
|
|
5 |
第五章 供销链管理系统 |
6 |
4 |
|
|
6 |
第六章 网络财务报告 |
6 |
2 |
|
|
7 |
第七章 网络会计实时控制 |
2 |
|
|
|
8 |
第八章 网络会计审计 |
2 |
|
|
|
合计 |
26 |
6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熊细银.网络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瑞君.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研究生用教材
参考资料:
(1)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中信出版社,2008
(2)陈翔欧.网络财务理论与技术.立信出版社,2005
(3)张西天.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查尔斯.霍夫曼.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黄敏学.企业电子商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我国会计准则为指导,参照国际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网络会计的基础理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以及XBRL网络财务报告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领域的发展情况,熟悉网络会计的环境,掌握和运用网络财务技术工具,提高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网络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1.本章主要内容
(1)信息时代网络会计的诞生
(2)网络会计的概念
(3)网络会计的特点
(4)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物的影响
(5)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6)网络会计的发展策略
(7)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8)网络会计规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信息时代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掌握会计的发展情况,掌握网络会计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网络会计的规范。
3.主要参考资料
(1)李守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唐五湘.Excel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二章 网络会计模型和主要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1)网络会计的ISCA模型
(2)网络会计的主要技术
(3)网络会计的环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网络会计的模型及组成;知道网络会计应掌握的主要技术;重点掌握网络会计的环境主要包括的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数据库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龙祥.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石丽.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章 流程再造理论与会计流程再造
1.本章主要内容
(1)流程再造理论
(2)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分析
(3)会计流程再造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流程再造(BPR)理论, 了解传统会计流程,重点掌握会计流程再造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会计流程再造后的影响。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良华.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会计信息重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中信出版社,2008
第四章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1.本章主要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2)财务流程分析及初始设置
(3)账务业务处理及辅助管理
(4)工资基础设置及日常业务管理
(5)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及日常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平台、目标、基本功能和其主要应用;重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特点和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传递关系;了解帐务处理初始化功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帐务业务处理流程,熟悉帐务处理系统的作用与特点;掌握工资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掌握固定资产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以及日常业务处理。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财务软件应用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会计学会编.会计信息化专题(200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吴棕蟠.会计财务信息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中信出版社,2008
第五章 供销链管理系统
1.本章主要内容
(1)制造业采购
(2)商业采购
(3)采购业务处理
(4)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和其他系统的关系
(5)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业务流程
(6)库存管理的日常业务
(7)存货核算
(8)销售与收入功能结构
(9)销售管理系统业务处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采购和采购管理概念;清楚制造业采购和商业采购过程和方法。重点掌握采购业务处理内容;了解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点掌握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子系统初始设置和日常业务处理。掌握帐表输出和统计分析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的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财务软件应用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陈良华.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会计信息重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傅徳彬.ERP实施宝典.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第六章 网络财务报告
1.本章主要内容
(1)网上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2)网络财务报告需求环境分析
(3)XRBL网络财务报告的新技术
(4)XBRL原理与框架
(5)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解决方案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未来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网上信息披露的现状,熟悉XBRL的技术基础,重点掌握XRBL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1)肖择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2000.01
(2)XBRL 国际组织.XBRL函数要求.(XBRL Function Reqirement 1.0)2005-6-21
第七章 网络会计实时控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网络会计实时控制基本要素与控制原理
(2)控制标准与准则设计
(3)网络环境下实时控制方法
(4)相关案例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网络会计实时控制概念;了解网络环境下的控制标准、控制准则和控制方法,以及人、流程、基于标准和准则的控制方法与管理软件融合的思路;重点掌握网络环境下实时控制方法的控制机理及其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4.主要参考资料
(1)张瑞君.财务管理信息化.中信出版社, 2008
(2)张瑞君.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
第八章 网络会计审计
1.本章主要内容
(1)信息化审计概述
(2)网络会计审计
(3)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4)信息时代审计新发展—Trust服务与信息系统审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审计的概念、主要过程和审计信息化的整体构思;熟悉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内容;重点掌握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时代审计新发展。
3.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会计学会编.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税务会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Tax Account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513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税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为该专业研究生提供税务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与案例讨论,培育学生具有从事企业税务工作和税务筹划研究、分析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从事税务会计理论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税收的会计处理,深刻理解税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6.面向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
7.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
8.预修课程:会计学、税收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税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探讨 |
2 |
|
|
|
2 |
第二章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辨析 |
2 |
|
|
|
3 |
第三章 税收原则与税收负担 |
4 |
|
2 |
|
4 |
第四章 税制结构分析 |
2 |
|
|
|
5 |
第五章 增值税、消费税会计 |
6 |
|
|
|
|
第六章 营业税会计 |
2 |
|
|
|
6 |
第七章 所得税会计 |
6 |
|
|
|
7 |
第八章 税务筹划会计研究 |
4 |
|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盖地.税务会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盖地.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王素荣.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最新版
(3)伯纳德.萨拉尼.税收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税务会计理论结构,阐述纳税人权益和义务、税收原则、税收负担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国内外税收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营业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及其最新成果;研究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税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探讨税制优化、税收激励与税收与宏观经济等前沿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税收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税收理论、方法及其最新进展,熟悉如何运用理论方法进行为企业税收筹划。
第一章 税务会计理论结构探讨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模式、税务会计目标、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税务会计一般原则、税务会计要素、税务会计的方法与报告。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模式、税务会计目标、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税务会计一般原则、税务会计要素、税务会计的方法与报告。
3.预备知识要求
会计学与税收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章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探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税收法定主义,权利、义务、权益辨析,发达国家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纳税人的权益与义务,税务代理人的权利与责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税收法定主义,权利、义务、权益辨析,纳税人的权益与义务,税务代理人的权利与责任。
3.预备知识要求
会计学与税收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李建国,曹叠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李胜良.纳税人行为辨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章 税收原则与税收负担
1.本章主要内容
西方税收思想,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影响,税收效率选择,税收成本效益;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影响,税收公平选择,最优税收;税收稳定原则,税收与劳动,税收与储蓄,税收与投资,税收与稳定;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税负归宿等。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改革趋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影响,税收效率选择,税收成本效益;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影响,税收公平选择,最优税收;税收稳定原则;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本章主要难点包括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稳定原则,宏观税负,微观税负,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3.预备知识要求
会计学与税收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胡建怡.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靳东升.税收国际化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培森.中国税收经济问题计量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第四章 税制结构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税收分类,税制结构,税收体系,流转税制类型,流转税制模式,流转税制设计。所得税制的性质和特点,所得税值类型,所得税制设计,所得税制政策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税收分类,税制结构,税收体系,流转税制类型,流转税制模式,流转税制设计,所得税制的性质和特点,所得税值类型,所得税制设计,所得税制政策等问题。
本章主要难点包括流转税制类型,流转税制模式,流转税制设计,所得税值类型,所得税制设计,所得税制政策,以及税收制度改革趋势。
3.主要参考资料
(1)胡建怡.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五章 增值税、消费税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增值税、消费税税务会计的基本方法,进项税与销项税、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结转会计处理,特别是应税消费品自用业务、进口业务和委托加工业务、出口退税业务的会计处理。通过增值税会计和消费税会计理解增值税、消费税的制度设计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的趋势。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视同销售与进项税转出、增值税结转的会计处理,增值税出口退税计算与会计处理,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管理;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与宏观经济相关问题。
本章主要难点包括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的会计处理,增值税出口退税计算与会计处理,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与宏观经济相关问题。包括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消费税出口退税计算与会计处理;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与宏观经济相关问题。
第六章 营业税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兼营的会计处理,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营业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金融业的营业税会计处理、建筑业的营业税会计处理。
本章主要难点包括金融业的营业税会计处理、建筑业的营业税会计处理。
第七章 所得税会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所得税法研究;所得税会计理论及实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制度设计与创新企业的激励;企业创新中的所得税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所得税法研究;所得税会计理论及实务处理;合并报表中的所得税处理问题;所得税制度设计与创新企业的激励;企业创新中的所得税。
本章主要难点包括所得税法研究;所得税会计理论及实务处理;合并报表中的所得税处理问题;所得税制度设计与创新企业的激励;企业金融创新中的所得税.
3.主要参考资料
(1)尹丹莉.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
(2)刁华兰.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对所得税的影响.税务研究,2007.11
第八章 税务筹划会计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税务筹划的概念与内涵,税务筹划的动因与环境,税务筹划的经济制度分析,税务筹划的目标与原则,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重点包括税务筹划的概念与内涵,税务筹划的动因与环境,税务筹划的经济制度分析,税务筹划的目标与原则,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
本章难点主要包括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会计学与税收学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林炜.中国环境税收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经济论坛,2008.07
(2)张银贵.我国房地产税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研究.经济论坛,2008.07
(3)杨焕玲.中国税务筹划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司言武,李珺.我国排污费改税的现实思考与理论构想.统计与决策,2007.24
《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并能运用系统工程的模型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复杂系统(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工业工程、环境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
8.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
4 |
|
|
|
3 |
第三章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
4 |
|
2 |
|
4 |
第四章 系统建模技术 |
4 |
2 |
|
|
5 |
第五章 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
6 |
|
2 |
|
6 |
第六章 系统动力学(SD)方法 |
6 |
|
|
|
合计 |
26 |
2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汪应洛.系统工程.(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谭跃进等.系统工程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二版)
(3)高志亮等.系统工程方法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主要讲授开发、运行各类复杂系统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程序,为各类系统提供分析、评价、优化及总体运筹的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强化系统分析原理和方法,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实践训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及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1)系统定义
(2)系统特征与分类
(3)系统思想
(4)系统工程产生、发展及应用
(5)系统工程概念与特点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深刻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如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等;掌握系统的分类标准和类型;掌握系统思想的含义要点;了解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方法的特点。
3.主要参考资料
(1)谭跃进等.系统学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二章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1.本章主要内容
(1)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
(2)SE基本工作过程(Hall三维结构等)
(3)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系统工程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的要点;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过程;深刻理解系统分析原理,掌握和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3.主要参考资料
(1)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高志亮等.系统工程方法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1)结构模型描述
(2)图的矩阵表示法
(3)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建立
(4)应用实例
(5)课堂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结构模型的定义,掌握系统结构图的矩阵表示法;掌握解释结构模型(ISM)的的基本工作过程;能用ISM法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3.主要参考资料
(1)周德群等.系统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2)肖人彬.复杂系统结构建模的新方法.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
第四章 系统建模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1)数据分析
(2)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
(3)复杂系统建模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系统模型定义、各类模型的分类和使用范围,以及模型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借助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
3.主要参考资料
(1)范金城等.数据分析.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森发.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章 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1)系统评价原理
(2)系统评价的步骤及内容
(3)简单合成法
(4)关联矩阵法
(5)层次分析法(AHP)
(6)模糊评价法
(7)数据包络分析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理解系统评价原理和原则;熟练掌握简单合成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使用范围;能用系统评价方法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3.主要参考资料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2)盛绍翰,朱乔等.DEA理论、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96
第六章 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1)系统动力学原理
(2)有关基本概念和符号
(3)SD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了解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特色,掌握因果关系图、流程图的画法;能用SD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主要参考资料
(1)王其藩著.高级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贾仁安等.系统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运筹学II》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Operation Research II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3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要使同学们掌握运筹学随机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和求解步骤。
6.面向学科: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以及我校其他学院与系统优化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类专业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决策论 |
6 |
|
|
|
2 |
第二章 对策论 |
6 |
2 |
|
|
3 |
第三章 存储轮 |
6 |
|
|
|
4 |
第四章 排队轮 |
6 |
2 |
|
|
5 |
第五章 博弈论及静态博弈 |
4 |
|
|
|
合计 |
28 |
4 |
|
|
备注:实践课的内容为运用QSB软件上机解题(题目即各章的课后练习)。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熊义杰编著.运筹学教程(第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1)胡运权,郭耀煌.运筹学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韩伯棠主编.管理运筹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运筹学编写组.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熊伟.运筹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蓝伯雄,程桂惠,陈秉正.管理数学(下)—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运筹学II是在本科阶段运筹学学习的基础上的一门提高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运筹学的随机型模型(也叫概率型模型)。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本科阶段对运筹学确定型模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运筹学运筹学随机型模型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第一章 决策论
1. 本章主要内容:
1.1 决策论概述
1.1.1 决策的概念和分类
1.1.2 决策的一般过程
1.1.3 决策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2 非确定性决策
1.2.1 悲观法(Max Min 准则)
1.2.2 乐观法(Max Max 准则)
1.2.3 折衷法(乐观系数法)
1.2.4 平均法(等可能准则)
1.2.5 最小遗憾法(Min Max 准则)
1.3 风险型决策
1.3.1 最大可能法
1.3.2 期望值方法
1.3.3 后验概率方法
1.3.4 决策树方法
1.4 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
1.4.1 明确问题并建立目标分层结构
1.4.2 俩俩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1.4.3 进行层次单排序
1.4.4 进行层次总排序
1.4.5 进行一致性检验
1.5 决策分析中的模拟方法
1.5.1 什么是模拟
1.5.2 模拟方法的应用
1.5.3 模拟方法在Excel上的实现
2.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和风险型决策问题,这也是本章要掌握的主要知识。
3. 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这一章,对同学们主要的要求就是要熟悉非确定性事件的特性以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前述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
(2)同学们可自己在数据期刊网上搜索一些应用决策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
第二章 对策论
1.本章主要内容:
2.1 对策论的认识
2.1.1对策现象和对策论
2.1.2对策问题的三要素
2.1.3对策问题举例
2.2 矩阵对策的基本理论
2.2.1矩阵对策的纯策略
2.2.2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
2.2.3矩阵对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3 矩阵对策的解法
2.3.1公式法
2.3.2既约矩阵及其行列式解法
2.3.3图解法
2.3.4方程组解法
2.3.5线性规划解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矩阵对策,难点是要在学习中掌握和加深理解求解这类对策问题的最大最小准则,尤其是对于没有鞍点的矩阵对策。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这一章,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外,尤其是要熟悉非确定条件下人们进行决策的一般原则,也就是悲观法的决策原则。
4.主要参考资料
(1)前述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
(2)同学们可自己在数据期刊网上搜索一些应用对策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
第三章 存储论
1.本章主要内容:
3.1 存储论概述
3.1.1 存储问题的提出
3.1.2 存储论中的基本概念
3.1.3 存储模型的分类
3.2 确定型存储模型
3.2.1 模型一:不允许缺货,一次性补充
3.2.2 模型二:不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3.2.3 模型三:允许缺货,一次性补充
3.2.4 模型四:允许缺货,连续性补充
3.3 随机型存储模型
3.3.1 随机型存储模型的特点及存储策略
3.3.2 一次性订货的离散型随机存储模型
3.3.3 一次性订货的连续型随机存储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物资的存储理论,包括确定型存储模型和随机型存储模型,难点是随机型存储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这一章,同学们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外,另外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理论也应该比较熟悉,尤其是企业的存货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前述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
(2)同学们可自己在数据期刊网上搜索一些应用存储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
第四章 排队论
1.本章主要内容
4.1 排队论概述
4.1.1 排队论及排队系统
4.1.2 排队系统中随机变量的有关分布
4.1.3 生灭过程与平稳状态分布
4.2 M/M/1 模型
4.2.1 标准的M/M/1 模型
4.2.2 容量有限的M/M/1模型 ( M / M / 1 / k )
4.2.3 顾客源有限的M/M/1模型 ( M / M / 1 / m )
4.3 M/M/s 模型
4.3.1 标准的M/M/S模型
4.3.2 容量有限的M/M/S模型
4.3.3 顾客源有限的M/M/S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排队论也叫随机服务理论,本章的难点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生灭过程的正确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这一章,同学们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外,另外对于随机过程理论也应该比较熟悉,尤其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前述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
(2)同学们可自己在数据期刊网上搜索一些应用排队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
第五章 博弈论简介
5.1什么是博弈论
5.2 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5.3 博弈论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5.4 生活中的其它案例
5.4.1 智猪博弈
5.4.2 夫妻博弈
5.4.3 警偷博弈
5.4.4 其它案例
5.5 那什均衡及静态博弈求解
5.5.1 关于纳什均衡
5.5.2 用画线法解静态博弈
5.5.3 用箭头法解静态博弈
5.5.4 优超现象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5.5.5 混合策略博弈的那什均衡
5.5.6 反应函数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博弈论中的静态博弈问题,本章的难点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博弈行为的互动过程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这一章,同学们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外,另外对于决策论和对策论也应该比较熟悉。
4.主要参考资料
(1)前述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
(2)同学们可自己在数据期刊网上搜索一些应用博弈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Econometr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4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要使同学们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熟悉计量经济建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学会运用常用的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如Excel和EViews进行经济数据分析的基本操作过程。本大纲设计的基础,是同学们在本科教学阶段曾接触过或学过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知识。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等应用经济类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与定量分析密切相关的管理类各专业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回顾 |
4 |
|
|
|
2 |
第二章 单一方程模型的其他形式 |
6 |
2 |
|
|
3 |
第三章 多元模型的矩阵运算 |
6 |
|
|
|
4 |
第四章 经济计量学中的一些特殊技巧 |
6 |
2 |
|
|
5 |
第五章 联立方程模型 |
6 |
|
|
|
合计 |
28 |
4 |
|
|
备注:实践课的内容为运用Excel和EViews 软件上机解题(题目即各章的课后练习)。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熊义杰.经济计量学教程.(第二版).国防工业.2009
参考资料:
(1)张晓峒.计量聚集学基础.(第三版).南开大学,2007
(2)赵国庆.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1
(3)于俊年.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199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回顾
1.本章主要内容
1.1 经济计量学方法及其特点
1.2 经济计量学研究的步骤
1.3 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
1.4 随机扰动项的内容及其基本假定
1.5 经济计量模型中参数的估计
1.6 经济计量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是教材的基础篇即前四章的一个概览,对于本科阶段学过或接触过经济计量学的同学来说,是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的一个复习;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学过或接触过经济计量学的同学来说,则是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的一个奠基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必须系统阅读教材的基础篇即前四章内容,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天龙(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随机行走的世界与计量经济学(随堂提供);
(2)韩明.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统计与信息论坛,Vol.20 No.6Nov.,2005
(3)Ramanathan,Ramu.Statistical Methods in Econometric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3
(4)Greece ,W.H.Econometric Analysis.Upper San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2000
(5)Ruud Pau A.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Econometr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第二章 单方程模型的其它形式
1.本章主要内容
2.1 虚拟因变量模型
2.1.1 模型中设置虚拟因变量的必要性;
2.1.2 线性概率模型的估计方法;
2.1.3 非线性概率模型
2.2 滞后变量模型
2.2.1 滞后变量模型的建立;
2.2.2 无限期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问题;
2.2.3 柯克估计法;
2.2.4 阿尔蒙估计法)
2.3 时间序列模型
2.3.1 时间序列模型的一般性质;
2.3.2 自回归过程及其平稳条件;
2.3.3 单位根检验;
2.3.4 协整理论;
2.3.5自回归过程的识别和估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是在基础篇即前四章教学基础上的一个拓展,目的是要将基础篇主要讨论的因果关系回归进一步拓展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经济生活研究之中,包括虚拟因变量模型、滞后变量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形式。
3.预备知识要求
本章的教学,要求同学们对教材的基础篇即前四章内容必须十分熟悉,同时要求同学们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分析方法要有所了解。
4.主要参考资料
(1)王燕编著.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05
(2)Granger,C.W.J and Swanson,N.,”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Sdudy of Cointigrated Variable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
(3)Engle R.F.,”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 Heterok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K.inflation ”,Econometrics ,1982
(4)同第1章
第三章 多元线性模型的矩阵运算
1.本章主要内容
3.1 矩阵代数基本知识回顾
3.1.1 有关的定义;
3.1.2 矩阵的基本运算
3.2 多元模型及其参数
3.2.1 关于多元模型;
3.2.2 关于U的基本假定;
3.2.3 参数的最小平方估计
3.3 最小平方估计式的性质
3.3.1 线性特性;
3.3.2 无偏性;
3.3.3 最小方差性
3.4 拟合优度及预测
3.4.1 拟合优度;
3.4.2 区间预测;
3.4.3 随机扰动项方差的估计
3.5 广义最小平方方法
3.5.1 关于随机扰动项U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3.5.2 广义最小平方方法;
3.5.3 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的处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实际上是对教材的基础篇即前四章内容运用矩阵形式的的一个重新表述。运用矩阵形式陈述经济计量学的关系式,其优点是简单明了,但也有缺点,这主要是其数学形式不够直观;而运用∑求和符号陈述经济计量学的关系式,其优点是数学形式直观明白,但也有缺点,这主要是一些关系式的陈述和证明比较复杂。学习这一章,要求同学们要善于将用两种不同方式(即矩阵形式和∑求和符号方式)陈述的经济计量学关系式进行比较,以便发现和了解两中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3.预备知识要求
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对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必须很熟练,所以对于矩阵运算不很熟悉的同学来说,最好能够对矩阵论知识有个温故知新过程,以便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徐仲.矩阵论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2001
(2)吴雄华.矩阵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同第1章
第四章 经济计量学中的一些特殊技巧
1.本章主要内容
4.1 矩阵代数补充知识
4.1.1 向量内积及正交向量;
4.1.2 关于正交矩阵;
4.1.3关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1.4 关于相似矩阵
4.2 主成分分析法
4.2.1 标准化变量和正交变量;
4.2.2 正交模型;
4.2.3 系数向量的估计;
4.2.4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处理;
4.2.5 一个案例分析
4.3 岭回归理论
4.3.1 岭回归的一般概念;
4.3.2 岭估计量的标准和P值的确定;
4.3.3 多重共线性的岭诊断法;
4.3.4 关于岭回归的一点讨论意见)
4.4 贝叶斯估计简介
4.4.1 贝叶斯估计与经典估计的主要区别;
4.4.2 贝叶斯公式;
4.4.3 一个应用实例;
4.4.4 关于贝叶斯估计的讨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是属于经济计量学中比较深入也比较前沿的内容,本章的重点是主成份回归方法和岭回归理论,尤其是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于主成分回归方法,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加深对主成分的理解。
3.预备知识要求
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必须对经济计量学的前沿动态有所了解,同时要熟悉经济定量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如多元线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等,以便于把经济计量学方法进行比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4.主要参考资料
(1)余锦华,杨维权.多元统计分析与应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何晓群编.多元统计分析 (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Wilson Earl R., and Penny R.Marquette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Multicollineariry .A Note on the Use of Ridge Regression.” Bill N Schwartz, ed., Advance in Accounting,vol.6
第五章 联立方程模型
1.本章主要内容
5.1 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5.1.1 经济变量的联立依存性;
5.1.2 联立方程模型的后果;
5.1.3 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形式)
5.2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5.2.1 识别的有关概念;
5.2.2 模型识别的条件;
5.2.3 模型识别实例及实用规则
5.3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
5.3.1 估计方法概述;
5.3.2 工具变量法;
5.3.3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5.3.4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是解决联立方程模型的建模和估计问题,难点是对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对于本科阶段学过或接触过经济计量学的同学来说,是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的一个复习;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学过或接触过经济计量学的同学来说,则是经济计量学基础知识的一个奠基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必须系统阅读教材的基础篇即前四章内容,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4.主要参考资料
(1)本章的参考资料为大纲说明部分所列参考资料中的相应章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Regional Econonic Development Stratagy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5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发展战略原理。掌握战略模式、战略产业、战略空间的选择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学习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具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和研究。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经济类学科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现代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概述 |
2 |
|
|
2 |
2 |
第二章区域发展基本理论 |
2 |
|
|
2 |
3 |
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原理 |
3 |
|
|
4 |
4 |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
4 |
|
|
4 |
5 |
第五章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
3 |
|
|
4 |
6 |
第六章区域发展战略产业 |
2 |
|
|
3 |
7 |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空间 |
2 |
|
|
2 |
8 |
第八章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
2 |
|
|
2 |
9 |
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程序与方法 |
2 |
|
|
3 |
10 |
第十章区域发展战略案例 |
2 |
|
|
4 |
11 |
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4 |
|
4 |
4 |
合计 |
28 |
|
4 |
34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方创琳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朱厚伦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 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成勋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冯之浚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豆建民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程安东,党兴华,吴艳霞等.关中城市化发展报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8)程安东,熊义杰,王文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杨凌农科城发展报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9)程安东,李随成,林筠等.中国阎良航空工业城发展战略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对区域发展战略理论有基本的认识。
(2)系统掌握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发展战略原理
(3)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区域战略模式、战略产业、战略空间选择。
(4)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学习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区域发展条件,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能够进行具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章 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区域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实质,区域发展与区域开发的区别与联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义,区域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区域发展基本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与反梯度发展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与反梯度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原理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内涵,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与结构体系,区域发展战略的规范化生成过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区域发展战略内涵,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与结构体系。
3.预备知识要求
战略基础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难点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发展理论与产业结构研究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属性、类型结构,区域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区域发展的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属性、类型结构,区域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区域发展的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3.预备知识要求
战略理论与战略模式。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产业的形成与演变,区域发展战略产业优选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区域发展战略产业的形成与演变。难点是区域发展战略产业优选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产业结构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七章 区域发展战略空间
1.本章主要内容
战略空间的定义和类型,战略空间选择的理论基础与标准,战略空间发展的基本模式与思路。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战略空间的定义和类型,战略空间选择的理论基础与标准。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八章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指标体系,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与实施病理及根治途径。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指标体系,难点是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
3.预备知识要求
规划相关理论与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程序与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机制及调控手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决策,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政策保障体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决策。
3.预备知识要求
决策理论与方法
4.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第十章 区域发展战略案例
1.本章主要内容
典型省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案例1个,国家级区域或群的发展战略1个。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案例分析的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主要参考资料:
除上述所列参考书目中的案例外,可以在网上查阅不同区域的战略规划与相关学科论文。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战略,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战略,西部大开发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经济腾飞战略,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战略,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脉络和原因。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主要参考资料:
见上述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后的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Regional Econom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7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要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熟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当代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应对策略。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等应用经济类专业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宏观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导论 |
6 |
|
|
|
2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
6 |
|
|
|
3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
8 |
|
|
|
4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
6 |
|
|
|
5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 |
6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吴殿庭主编.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戚本超,景体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2008
(3)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教程.2005年出版(PDF)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本大纲的前两章主要讨论区域经济学的一般问题,包括其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等等。后三章则主要是讨论当代中国最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包括当代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以及中国农村城市化问题等等。
第一章 导论
本章主要内容:
1.1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1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1.1.2 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
1.2 区域经济及其要素
1.2.1 区域的概念及特点
1.2.2 区域的类型
1.2.3 区域经济及其要素
1.3 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
1.3.1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2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功能
1.3.3 区域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是要弄清楚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等等。难点是如何在本章的学习中把握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学习这一章,对同学们主要的要求就是要多读相关的一些前沿文献。
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需要具备的主要基础知识是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
主要参考资料
(1)安虎森, 邹 璇.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生产力研究,No.1.2004
(2)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济问题,2003,(3)
(3)朱传耿.关于区域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经济师,2001,(3)
(4)丁文峰,张仁慧.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2.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2.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2.1.3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2.1.4 促进区域发展的一般途径
2.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1 什么是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应用
2.3 增长极理论
2.3.1 何为增长极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
2.3.3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2.3.4 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2.4 均衡发展理论
2.4.1 什么是均衡发展理论
2.4.2 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
2.4.3 新古典理论对均衡发展的解释
2.5产业集群理论
2.5.1 什么是产业集群理论
2.5.2 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2.5.3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产业集群战
2.6 城市化理论
2.6.1 什么是城市化理论
2.6.2 城市化的动因和发展阶段
2.6.3 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城市化战略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难点是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跟发展经济学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区分开来,因为区域经济学所阐述的发展理论,很多在发展经济学中可能也会涉及到。
预备知识要求
本章的预备知识除了宏观经济学所阐述的宏观经运行的一般原理外,同时也要熟悉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以便于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理论相比较。主要参考资料
(1)沈山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8卷第3期,2000
(2)朱传耿,朱舜.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财贸研究,2003.5
(3)孙久文,叶裕民,林勇.“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研讨会”(2002年)综述.教学与研究,2003,(5)
(4)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教学与研究,2000,(10)
(5)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本章主要内容
3.1 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及其特点
3.1.1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
3.1.2 三大重点经济区
3.1.3 老工业基地
3.2 区域经济分工
3.2.1 区域经济分工的客观基础
3.2.2 区域经济分工原理
3.2.3 我国区域经济分工的特点
3.3 区域经济贸易与要素流动
3.3.1 区域经济贸易
3.3.2 要素的区际流动
3.3.3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3.3.4 资金的区际流动
3.4 区域经济合作
3.4.1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意义及原则
3.4.2 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方式
3.4.3 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要了解我国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和特点。本章的难点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和转移的特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包不同的区域经济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在区际之间流动的不同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和机制等等。
预备知识要求
本章的预备知识主要是经济学中关于社会分工的论述和基本原理,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特点,和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特点及相关原理等。
主要参考资料
(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1)
(2)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3(1)
(3)网络搜索的有关研究资料
第四章 当代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及对策
本章主要内容
4.1 诸侯经济现象与区域经济发展
4.1.1 何谓诸侯经济
4.1.2 诸侯经济现象扫描
4.1.3 诸侯经济的危害
4.1.4 诸侯经济与区域经济
4.2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4.2.1 我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2.2 山岳风景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2.3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4.2.4 资源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
4.3 城市及人口问题
4.3.1 当前我国城市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4.3.2 城中村改造问题
4.3.3 城市农民工问题
4.3.4 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人口问题等等。本章的难点是要学会怎样在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
预备知识要求
本章的预备知识主要是要熟悉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常用方法,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以及博弈分析等等。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经常会遇到多方利益的博弈。因此,博弈分析方法是这里常用的一个基本的分析方法,
主要参考资料
(1)辛向阳.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黄仁伟.论区域经济与“诸侯经济”.社会科学,1995,(8)
(3)陈纲.资源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价值工程,2005,(6)
(4)刘芳.近年来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综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2卷第1期
(5)李瑞林.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综述.学术探索,2005,(6)
第五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5.1 改革前的中国农业
5.1.1 旧中国农业经济的破产
5.1.2 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5.1.3从互助组到高级社
5.1.4 人民公社与三级所有制
5.2 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形成
5.2.1 改革前农业的集体经营模式
5.2.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业改革
5.2.3 双层经营体制
5.2.4 50年农业改革的经验总结
5.3 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
5.3.1 “两天制”经营模式
5.3.2 农业股份化经营
5.3.3 “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二元经济结构特点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乃至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探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农村问题,主要是农业问题。本章的难点是要在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充分理解我国区域经济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
预备知识要求
本章的预备知识主要是要熟悉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同学们对于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尤其是农业改革要比较熟悉。
4。主要参考资料
(1)熊义杰.中国农业经营方式问题.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2)季丽.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观点综述.经济纵横,2006年11月创新版
(3)彭建刚,申俊华,何桐娟.关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8卷2006年第3期总第134期
(4)马广琳,刘俊昌.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特征的思考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Urban Economics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08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区域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导论 |
2 |
|
|
2 |
2 |
第二章城市集聚经济 |
3 |
|
|
2 |
3 |
第三章城市区位理论 |
4 |
|
|
4 |
4 |
第四章城市空间结构 |
4 |
|
|
4 |
5 |
第五章城市化 |
2 |
|
|
3 |
6 |
第六章城市经济增长 |
3 |
|
|
3 |
7 |
第七章城市土地经济 |
4 |
|
|
4 |
8 |
第八章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
2 |
|
|
3 |
9 |
第九章城市房地产经济 |
2 |
|
|
4 |
10 |
第十章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
4 |
|
|
3 |
11 |
第十一章城市政府职能 |
2 |
|
|
3 |
合计 |
32 |
|
|
35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美]阿瑟.奥沙利文编.教材名.城市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谢文惠编.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谢伟林,严冀等编.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琦编.城市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冯云廷编.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刘洪玉编.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
(6)胡欣,江小群编.城市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7)谢文蕙,邓卫编.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 (8)赵民编.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2002
(9)纪晓岚编.论城市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陈甬军,陈爱民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
2、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并掌握其方法论。
3、掌握城市经济规律,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城市房地产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等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4、明确城市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城市中心化趋势的必然性。
5、了解城市问题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
1.本章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学相关概念,城市经济学理论演进。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为城市经济学相关概念。
3.预备知识要求
关于城市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
1.本章主要内容
城市存在的原因及经济机理,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城市存在的原因及经济机理,难点是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集聚经济的基本原理。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城市区位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商业企业与贸易型城市,传送导向型的工业企业,居中选址原则,企业选址的当地投入品导向,运输成本与地方投入品成本比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不同导向的企业选址与不同城市的发展,难点是企业选址的不同导向。
3.预备知识要求
企业选址区位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1.本章主要内容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基础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难点是对空间结构实证研究的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区域经济基础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城市化理论与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水平测度,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城市化的水平测度,动力机制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3.预备知识要求
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本章主要内容
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基本城市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增长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市土地经济
1.本章主要内容
土地及其特性,单一中心城市里的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制约,城市土地价格的特征,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单一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制约,土地价格的特征。难点是不同用途土地的租金函数。
3.预备知识要求
土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管理的目的,土地利用管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分区制和其他土地利用管理的法律基础。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土地利用管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分区制和其他土地利用管理的法律基础。
3.预备知识要求
土地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城市房地产经济
1.本章主要内容
住宅的特征与属性,城市住宅市场均衡,住宅的流通。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住宅的特征与属性,城市住宅市场均衡。难点是城市住宅市场均衡。
3.预备知识要求
一般均衡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十章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1.本章主要内容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发展过程,交通拥挤,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拥挤的相关政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城市交通拥挤及其相关政策。交通拥挤税和土地利用模式。城市交通的外部性问题,难点是交通拥挤政策选择。
3.预备知识要求
一般均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城市政府职能
1.本章主要内容
政府作用的基本经济理论,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运作体制,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转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掌握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运作体制,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转变。
3.预备知识要求
公共经济学。
4.主要参考资料
见教材和上述参考资料各相关章节后所列的参考文献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610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48/3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发展理论,具备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通过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经济发展策略、政策和发展道路的分析,做出合理的经济选择。
6.面向学科:区域经济学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导论 |
4 |
|
|
4 |
2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
4 |
|
|
4 |
3 |
第三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经济发展 |
4 |
|
|
4 |
4 |
第四章 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 |
4 |
|
|
4 |
5 |
第五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
2 |
|
2 |
4 |
6 |
第六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 |
4 |
|
|
4 |
7 |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
2 |
|
2 |
4 |
8 |
第八章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
4 |
|
|
4 |
9 |
第九章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
2 |
|
2 |
4 |
10 |
第十章 农业与经济发展 |
4 |
|
|
4 |
11 |
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
3 |
|
|
4 |
12 |
第十二章 外部资源与经济发展 |
3 |
|
|
4 |
13 |
第十三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
2 |
|
|
4 |
合计 |
42 |
|
6 |
52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安建华,李惠茹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第1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第1版.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方齐云,姚遂主编.发展经济学.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第1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5)何炼成主编.中国发展经济学.第1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6)于同申主编.发展经济学.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黄卫平,彭刚主编.发展经济学.第1版.四川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美]德怀特.A.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等著.发展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9)齐良书编著.发展经济学. 第1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本章概要:本章首先简述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概况,分析它们共同的经济特征;而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源流、形成、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经济学中的主要思潮作一概要介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
教学要求:
(1)掌握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含义。
(2)了解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
(3)了解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4)理解发展经济学中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两大派别的基本主张。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本章概要:增长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发展中国家经常把增长视为首要目标,本章对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并且指出随着实践的不断检验和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过程中更加要重视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内涵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模型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阶段
教学要求:
(1)掌握经济增长与发展概念区别与联系。
(2)了解衡量发展的各种指标及其优缺点。
(3)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理解其经济含义。
(4)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理解其经济含义。
(5)理解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经济起飞的含义。
第三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本章给出几种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方法,探讨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贫困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最后,简要介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收入分配战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不平等及其度量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贫困问题
第四节 收入分配战略
教学目标:
(1)了解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原则,掌握常用衡量收入分配指标。
(2)掌握贫困线的含义,及其常用的衡量贫困的指标。
(3)理解贫困产生的原因及与权利的关系。
(4)了解几种收入分配战略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实际效果。
第四章 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经济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遇到最突出困难是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本,因此从促进资本形成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建议较多,本章将对资本的作用来源及其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来进行具体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的国内来源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
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资本与资本形成的含义,外部效应与互补性的含义。
(2)了解早期经济发展理论对资本缺乏与经济落后之间关系的论述。
(3)理解资本形成来源与发展中国家增大资本来源的政策手段。
(4)理解发展中国家过度强调物资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5)了解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一国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章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人口演变理论、微观生育决策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等,以从不同角度揭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就业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掌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2)掌握微观生育决策理论,并理解其政策含义。
(3)掌握人力资本含义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
(4)理解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能对教育投资决策进行经济分析。
第六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时至今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制定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节 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目标:
(1)掌握自然资本和绿色GDP概念。
(2)理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评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3)掌握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理解其思想产生及发展过程。
(4)了解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环境政策,理解其原理。
(5)对发展中国家可采取的环境政策进行比较和评价。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发展中国家获得科学技术的途径,结合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建立有效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技术引进
第三节 技术选择
教学目标:
(1)掌握技术与技术进步的概念。
(2)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理解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4)了解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和制约因素。
(5)掌握技术类型的分类,理解其含义。
第八章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上。本章分析二元理论,指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结构转变的道路上进行的依然并不顺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二元结构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二元结构的概念,了解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主要差异。
(2)了解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政策含义及局限性。
(3)理解托达罗模型的内容和政策含义。
(4)掌握城市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的含义。
第九章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多是由政府发动的。本章通过发展经济学理论对政府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业体系的建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
第二节 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工业化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化的狭窄和宽泛的两种含义。
(2)了解不同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3)掌握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阐述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各方面的变化。
(4)理解平衡增长战略和不平衡增长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的异同。
第十章 农业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农业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农业现代化也是经济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发展中国家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为农业发展提供制度和技术上的保障。而且要认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面临的重大课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关注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使之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问题,探索加快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特点和基本状况。
(2)理解不同时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不同观点,认识农业基础地位和作用。
(3)业现代化的含义,理解绿色革命的内容意义和不足。
(4)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与对策。
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通过本章的学习,阐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程度;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及相关理论;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理论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主流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
(2)理解贸易条件的概念和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3)掌握进口替代战略的含义和主要政策手段。
(4)掌握出口促进战略的含义和主要政策手段。
第十二章 外部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本章介绍发展中国家利用国外资源的一般理论,发展中国家获得外部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及外援、外资、外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阐明正确运用外部资源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资源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外援、外债与外国直接投资
第三节 利用国外资源的规模和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缺口模型和债务周期理论的内容。
(2)掌握外债和外援的含义和种类,理解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3)掌握外国直接投资的含义,了解其正面和负面作用。
(4)理解发展中国家外债适度规模和结构。
(5)了解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干预政策。
第十三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本章概要:政府掌握着对大量资源和各种制度的控制权,能够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实施强大的影响。加之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因此运用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实施市场资源配置。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于市场的关系,提高政府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缘由
第二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
第三节 政府、市场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缘由。
(2)掌握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
(3)了解政府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
(4)理解目前发展经济学界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观点。
说 明
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践补充相应的新内容。因此,关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方法由教师灵活掌握,可根据当期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安排讨论的相关题目,采用课堂教学、讨论、辩论、提问、答疑等多种形式。
由于时间仓促,本大纲在修订过程中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对其进行修正,使之逐步成熟、完善。
《现代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701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硬件类、软件类、流程材料类产品提供组织和服务类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σ管理原理与方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并通过立足于现代质量管理最新发展趋势及参考国内外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系统的能力及研究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学时 |
课外自学学时 |
1 |
第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 |
4 |
|
|
8 |
2 |
第二章 ISO9000族标准构成原理与应用 |
10 |
|
|
12 |
3 |
第三章 6σ管理原理及方法 |
8 |
|
|
10 |
4 |
第四章 卓越绩效评价原理及方法 |
8 |
|
|
12 |
5 |
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控原理与方法 |
2 |
|
|
8 |
合计 |
|
32 |
|
|
50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Dale H.Besterfiel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3rd Edition), Publisher.Prentice Hall;2002
(3)Peratec Ltd,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st Edition),Publisher.Springer;2007
(4)G.Kanji,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st Edition),Publisher.Springer;2007
(5)蒋鸿章著.2000版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6)BS ISO10005:200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guidelines for quality plans
(7)ISO10006.2003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s for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ojects
(8)[美]彼得 S.潘德,罗伯特 P.纽曼,罗兰 R.卡瓦纳,刘合光等译, 6 σ管理法-追求卓越的阶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马林主编,六西格玛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1)孙静著.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六西格玛质量的途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580-200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Z19579-200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4)韩福荣主编.现代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ISO9000族标准构成原理与应用、6σ管理原理及方法、卓越绩效评价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控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1.1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1.2 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原理
1.3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1.4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是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与基本方法
难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原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与基本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管理学和供应链管理原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Dale H.Besterfiel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3rd Edition), Publisher.Prentice Hall;2002
(3)Peratec Ltd,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st Edition),Publisher.Springer;2007
(4)G.Kanji,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st Edition),Publisher.Springer;2007
(5)Lakhe Mohanty,Handbook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Publisher.Jaico Publishing House,2005
(6)R.P.Mohanty,R.R.Lakhe,Handbook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Publisher.Jaico Publishing House ,2006
第二章 ISO9000族标准构成原理与应用
1.本章主要内容
2.1 ISO9000族标准基本构成
2.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
2.3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4 ISO1901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ISO9001标准与ISO19011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ISO9001标准与ISO19011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原理与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管理学和供应链管理原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蒋鸿章著.2000版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David Wealleans,The Quality Audit For ISO 9001:2000.A Practical Guide.2005
(5)David Hoyle, ISO 9000 Quality Systems Handbook, Fifth Edition,Publisher.Butterworth- Heinemann,2005
(6)ISO9000.200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7)BS ISO10005:200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guidelines for quality plans
(8)ISO10006.2003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s for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ojects
第三章 6σ管理原理及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3.1 6σ管理原理(6σ管理产生、6σ管理理念、6σ管理基本原理等)
3.2 6σ项目改进模式(6σ改进DMAIC模式、6σ改进DMADV模式等)
3.3 6σ管理构架与支撑技术(6σ管理基本构架与团队、6σ管理方法与支持技术等)
3.4 6σ管理实施程序与步骤(过程分析与项目选择、顾客需求、业绩评估、业绩目标与测量、6σ项目管理、6σ管理评价准则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6σ项目改进模式及6σ管理实施程序与步骤
难点:6σ管理原理及6σ管理构架与支撑技术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6σ项目改进模式、6σ管理构架与支撑技术、6σ管理实施程序与步骤。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统计质量控制原理与方法、现代经济学、系统工程和管理决策分析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彼得 S.潘德,罗伯特 P.纽曼,罗兰 R.卡瓦纳,刘合光等译.6 σ管理法-追求卓越的阶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马林主编.六西格玛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孙静著.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六西格玛质量的途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韩福荣主编.现代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Michael L.George ,Lean Six Sigma(1st Edition),Publishier:McGraw-Hill;2002
(7)U Dinesh Kumar,Reliability and Six Sigma,Publishier:Springer US,2006
(8)Peter S.Pande,The Six Sigma Way,Publishier:Gabler,2007
第四章 卓越绩效评价原理及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4.1 卓越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与管理思想(GB/T19580标准产生的背景、意义及作用、理论基础、标准的内容、结构及特点等)
4.2 GB/T19580与GB/Z19579标准内容理解与实施要点(GB/T19580与GB/Z19579标准内容相互关系系统理解、条款及难点讲解)
4.3卓越绩效评价方法与过程(GB/T19580与GB/Z19579评价方法、过程及流程)
4.4卓越绩效模式导入与实施路径(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方法、企业成功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方法、企业自我评价方法及申报材料编写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是GB/T19580与GB/Z19579标准内容理解与实施要点及卓越绩效评价方法与过程、难点是GB/T19580与GB/Z19579标准内容理解与实施要点及卓越绩效模式导入与实施路径,本章须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GB/T19580与GB/Z19579标准内容理解与实施要点、卓越绩效评价方法与过程、卓越绩效模式导入与实施路径。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统计质量控制原理与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工程和企业战略管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580-200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Z19579-200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韩福荣主编.现代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马林主编.卓越绩效模式理解与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6)陈中武主编.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Robert Bacal, How to Manage Performance, Publishier:McGraw-Hill,2003
(8)Scheer, Corporat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ublishier:McGraw-Hill,2006
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控原理与方法
1.本章主要内容:
5.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程序与方法
5.2 质量管理体系结构优化原理与方法
5.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设计原理与方法
5.4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程序与方法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设计原理与方法、难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结构优化原理与方法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原理与方法,本章须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程序与方法、文件设计原理与方法、有效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系统工程和管理决策分析
4.主要参考资料
(1)刘书庆编著.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蒋鸿章著.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Karaszewski·Rober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 Quality Progress,2003
(5)Romano N C.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an assessment of sub field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Four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Maui, Hawei’i.2001
(6)Robin Lawton, Balance Your Balanced Scorecard, Quality Engineering,2002
《先进制造模式及管理》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 and Manage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70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当代制造业主要的先进制造模式,掌握几种研究和应用广泛的先进制造模式(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并理解制造模式变革的动因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分析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管理理念和理论基础的能力,并对于学生追踪、研究现代制造模式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制造模式的变革 |
4 |
|
|
|
2 |
第二章 先进制造模式及其体系 |
4 |
|
|
|
3 |
第三章 精益生产 |
6 |
|
|
|
4 |
第四章 敏捷制造与虚拟企业 |
6 |
|
|
|
5 |
第五章 大规模定制 |
4 |
|
2 |
|
6 |
第六章 业务流程再造 |
4 |
|
2 |
|
合计 |
28 |
|
4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资料:
(1)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著.沈希瑾等译.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商务出版社,2000
(2)史蒂文.戈德曼,罗杰.内格尔肯尼思.普瑞斯著.杨开峰等译.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B·约瑟夫·派恩著.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J.佩帕德,P.罗兰,高俊山译.业务流程再造精要.中信出版社,2003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制造模式的变革及其动因,先进制造模式的产生及其分类体系,几种主流的先进制造模式的管理原理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模式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管理理念和理论基础的能力。
第一章 制造模式的变革
1.本章主要内容
1.1 制造模式的演进
1.2 制造模式变革的动因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难点:制造模式变革动因分析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制造业历史上几个典型的制造模式,制造模式变革的根本动因。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一般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组成
4.主要参考资料
(1)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汝嘉主编.先进制造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二章 先进制造模式及其体系
1.本章主要内容
2.1先进制造模式产生的背景
2.2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
2.3先进制造模式的分类体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
难点:先进制造模式的体系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先进制造模式的不同分类。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现代先进制造系统
4.主要参考资料
(1)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根保.先进制造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章 精益生产
1.本章主要内容
3.1 精益生产模式的产生及其特点
3.2 精益思想
3.3 精益企业
3.4 精益生产的核心——JIT准时生产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精益思想和准时制
难点:看板控制系统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精益生产的管理哲理, 精益思想的5项原则,精益企业的特征,准时制。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美]詹姆斯·P.沃麦克 [英]丹尼尔·T.琼斯 沈希瑾等译.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商务出版社,2000
(3)[日] 门田安弘著.王瑞珠译.新丰田生产方式.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4)[美]杰弗里·莱克,李芳龄译.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http://www. Amteam.org.提供敏捷制造、制约理论、精益生产等方面论文
第四章 敏捷制造与虚拟企业
1.本章主要内容:
4.1敏捷制造的产生
4.2敏捷制造的管理体系
4.3敏捷制造的基础结构
4.4实现敏捷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4.5虚拟企业的概念和性质
4.6虚拟企业的理论基础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敏捷制造的策略、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运行原则的不同之处。
难点:敏捷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敏捷制造的管理哲理, 实现敏捷制造的策略、关键技术和方法,虚拟企业的概念和性质,虚拟企业的运行原则。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史蒂文.戈德曼,罗杰.内格尔肯尼思.普瑞斯著.杨开峰等译.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解树江.虚拟企业——理论分析、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http://www. Amteam.org.提供敏捷制造、制约理论、精益生产等方面论文
(5)http://www.cmc.gov.cn: 中国制造协作网,介绍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化制造、并行工程等
第五章 大规模定制
1.本章主要内容:
5.1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思想
5.2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优势
5.3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施策略
5.4大规模定制的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难点:大规模定制方法
需掌握的主要知识: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管理哲理,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施策略,大规模定制的方法。
3.主要参考资料
(1)孙林岩,汪建著.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B·约瑟夫·派恩著.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大卫·M·安德森,B·约瑟夫·派恩著.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祁国宁,顾新建,谭建荣等著.大批量定制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http://www.863cims.net :技术中心、大规模定制
第六章 业务流程再造
1.本章主要内容
6.1业务流程再造的产生及概念
6.2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
6.3业务流程再造的手段和原则
6.4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实施策略与步骤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须掌握的知识点有: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实施策略与步骤。本章的重点是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实施策略与步骤,难点是业务流程再造方法。
3.主要参考资料
(2)J.佩帕德;P.罗兰,高俊山译.业务流程再造精要.中信出版社,2003
(3)芮明杰等.再造流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http://www.amteam.org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801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使用和维护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设计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信息系统度量和管理,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信息系统活动。
6.面向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系统思想 |
2 |
|
|
|
2 |
第二章 管理系统 |
2 |
|
|
|
3 |
第三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
2 |
|
|
|
4 |
第四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
2 |
|
|
|
5 |
第五章 系统规划 |
2 |
|
2 |
|
6 |
第六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
2 |
|
|
|
7 |
第七章 结构化系统设计 |
2 |
2 |
|
|
8 |
第八章 面向对象分析 |
2 |
|
|
|
9 |
第九章 面向对象设计 |
2 |
2 |
|
|
10 |
第十章 系统实施 |
2 |
4 |
|
|
11 |
第十一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
2 |
|
|
|
合计 |
22 |
8 |
2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邝孔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1)卫春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3)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使用和维护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通过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信息系统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素质,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系统思想
1.本章主要内容
1.1系统的概念
1.2系统的特性
1.3系统思想的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的概念及特性,了解系统思想的发展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对常见系统的基本了解。
第二章 管理系统
1.本章主要内容
2.1管理的概念
2.2管理的基本职能
2.3管理理论的发展
2.4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
2.5管理系统的特点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了解管理系统的特点。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1.本章主要内容
3.1信息的概念
3.2信息与决策
3.3信息系统
3.4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4.主要参考资料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本章主要内容
4.1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4.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4.3建立管理模型
4.4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5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以及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了解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章 系统规划
1.本章主要内容
5.1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5.2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5.3企业系统规划法
5.4可行性研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及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六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6.1系统分析的任务
6.2作业流程图
6.3数据流图
6.4数据字典
6.5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6.6数据查询应用分析
6.7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6.8系统说明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作业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等信息系统分析的工具,了解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文字编辑和绘图工具。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七章 结构化系统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7.1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7.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7.3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7.4一体化设计方法
7.5代码设计
7.6输出设计
7.7输入设计
7.8人机对话设计
7.9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7.10计算机系统的选择
7.11系统设计说明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包括模块、数据库模式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等等,了解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种编程工具,了解人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区别。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八章 面向对象分析
1.本章主要内容
8.1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8.2迭代开发过程
8.3用例模型
8.4分析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概念、统一建模语言UML中各种图的用途,了解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区别。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种统一建模语言建模工具。
4.主要参考资料
卫春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第九章 面向对象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9.1从分析到设计
9.2设计软件体系结构
9.3设计软件类
9.4对象持久化与数据库
9.5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9.6设计模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软件类的设计、对象持久化与数据库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等,了解设计模式。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种统一建模语言建模工具。
4.主要参考资料
(1)卫春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第十章 系统实施
1.本章主要内容
10.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10.2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10.3编程方法
10.4系统测试
10.5系统的交付使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主要活动、编程方法以及系统测试等,了解系统的交付使用的方式。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种编程工具,并且能够进行软件的调试。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十一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1.本章主要内容
11.1系统维护
11.2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1.3系统监理与审计
11.4系统评价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维护的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了解系统评价的原则。
3.预备知识要求
指出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
4.主要参考资料
(1)姜同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Joseph S.Valacich Joey F.George.施平安译.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网站设计与应用》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Web Programming & Application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802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秋
4.学时/学分:32 /2
5.课程目标:主要介绍Java服务器端编程技术和HTML、CSS、JavaScript、JSP等Web编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开发环境的准备和安装、JSP运行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JSP技术、使用Java Servlet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的原理和方法、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NDI)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如何在Java服务器端程序中使用数据库、如何在 Java服务器端编写Mail应用程序、J2EE Enterprise Java Bean的结构和构成、开发和部署EJB应用的过程、JM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如何在Java服务器端使用RMI编写应用、使用Java编写XML应用的方法(尤其是XML技术与J2EE相结合使用),如何开发Web服务应用程序等内容。
6.面向学科: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JSP应用开发体系与环境配置 |
2 |
|
|
|
2 |
第二章 Web编程技术 |
4 |
1 |
|
|
3 |
第三章 JSP页面结构 |
3 |
1 |
|
|
4 |
第四章Servlet编程技术 |
3 |
1 |
|
|
5 |
第五章 JavaBean组件程序设计 |
2 |
1 |
|
|
6 |
第六章 JDBC数据库访问接口 |
2 |
1 |
|
|
7 |
第七章 JSP操作XML文件 |
2 |
1 |
|
|
8 |
第八章 Web应用案例研究 |
4 |
4 |
|
|
合计 |
22 |
10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石志国等.JSP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主要介绍Java服务器端编程技术和HTML、CSS、JavaScript、JSP等Web编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开发环境的准备和安装、JSP运行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JSP技术、使用Java Servlet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的原理和方法、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NDI)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如何在Java服务器端程序中使用数据库、如何在 Java服务器端编写Mail应用程序、J2EE Enterprise Java Bean的结构和构成、开发和部署EJB应用的过程、JM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如何在Java服务器端使用RMI编写应用、使用Java编写XML应用的方法(尤其是XML技术与J2EE相结合使用),如何开发Web服务应用程序等内容。
第一章 JSP应用开发体系与环境配置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软件编程体系简介, 企业应用开发架构, Java应用开发体系, J2EE的N层体系结构,常用应用开发环境介绍,JSP运行环境的安装配置。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JSP应用构成及其与ASP、PHP等技术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J2EE架构;
主要知识:了解JSP应用开发体系,掌握Tomcat等应用服务器环境配置。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章 Web编程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网络编程基础,HTML编程技术,CSS编程技术,JavaScript编程技术。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方式及相应技术协议;
难点:B/S应用工作模式;
主要知识:B/S开发模式、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开发技术。
3.预备知识要求
JSP应用开发体系与环境配置。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 JSP页面元素和内置对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的有JSP页面结构,编译指令,操作指令,JSP代码,JSP内置对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JSP中各种Tag的语法及应用方式;
难点:request对象传递参数的方式;
主要知识:JSP中各种Tag的语法及应用方式,request、response对象。
3.预备知识要求
Web编程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章 Servlet编程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Servlet,Servlet的生命周期,Servlet的运行环境,Servlet体系结构,。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Servlet,Servlet的生命周期,Servlet的运行环境;
难点:Servlet工作原理;
主要知识:Servlet工作原理,基于Servlet的应用构建。
3.预备知识要求
JSP页面元素和内置对象。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章 JavaBean组件程序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组件技术,JavaBean编程,JavaBean的属性,利用外部的Bean,自定义JSP标记库。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JavaBean在JSP中的应用模式及特点;
难点:JavaBean与Html等的通信方式;
主要知识:Bean的相关知识,JavaBean在JSP中的应用模式及特点。
3.预备知识要求
Servlet编程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六章 JDBC数据库访问接口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应用开发简介,SQL语言概述,JDBC的结构,JDBC的数据访问格式,使用JDBC访问数据库,使用JavaBean访问数据库。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JDBC的结构,JDBC的数据访问格式,JDBC访问数据库;
难点:JDBC接口规范;
主要知识:JDBC数据库的连接机制,掌握JSP页面与数据源的通讯方式。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Bean组件程序设计。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七章 JSP操作XML文件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XML的概念,XML的三种应用程序接口。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XML的描述方式、表示方法,JSP处理XML的方法;
难点:JSP处理XML的方法;
主要知识:XML结构, JSP处理XML的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JDBC数据库访问接口。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八章 Web应用案例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JSP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JSP的能力;
难点: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分析问题以及运用JSP方法构建Web应用的技术;
主要知识:通过具体案例,巩固1-7章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1-7章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石志国.JSP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霍尔.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JAVA程序设计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Java Programming &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803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 /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明确用户需求开始规划应用程序的目标;学习数据类型、程序流程控制和数组等Java程序设计基础;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使用Swing程序包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和事件驱动的程序;程序设计中的常见错误和Java错误处理机制等内容。
6.面向学科: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Java设计入门 |
2 |
|
|
|
2 |
第二章 Java基本语言结构 |
4 |
|
|
|
3 |
第三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4 |
2 |
|
|
4 |
第四章 数组、字符串与异常处理 |
2 |
1 |
|
|
5 |
第五章 文件与数据流 |
2 |
1 |
|
|
6 |
第六章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2 |
1 |
|
|
7 |
第七章 多线程程序设计 |
2 |
1 |
|
|
8 |
第八章 应用案例 |
4 |
4 |
|
|
合计 |
22 |
10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雍俊海.Java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介绍了程序设计项目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使学生学会从明确用户需求开始规划应用程序的目标;学习数据类型、程序流程控制和数组等Java程序设计基础;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使用Swing程序包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和事件驱动的程序;程序设计中的常见错误和Java错误处理机制等内容。
第一章 Java设计入门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Java基本程序结构和Java程序的基本要素。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类的概念以及在Java语言中的表示方法;
难点:用分类方法对问题域进行描述;
主要知识:对类、对象、属性、行为有基本的了解,熟悉实例变量和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章 Java基本语言结构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标识符、关键字和控制结构。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明确基本语言结构与结构化开发语言的区别;
难点:解析变量与对象的概念以及Java中对象管理机制;
主要知识:对标识符、关键字的了解,掌握Java基本数据类型和控制语句的使用。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基本程序结构和Java程序的基本要素。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三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的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类、实例、域和方法,继承性,多态性,包,封装性,修饰词,接口,内部类,变量作用域范围与方法调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类、接口的概念及表示法;
难点:区别分类与分解方法及在Java中的运用方式;
主要知识:Java语言中类、实例、域和方法,继承性,多态性,包,封装性,修饰词,接口,内部类,变量作用域范围与方法调用。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基本语言结构。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四章 数组、字符串与异常处理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数组、字符串和异常处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String类的主要方法、异常处理的表示法;
难点: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主要知识:掌握数组、字符串和异常处理的概念及表示法。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语言基本结构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五章 文件与数据流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输入流与输出流、读写器和对象串行化。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文件的概念、流与文件的关系,文件、流操作的表示法;
难点:流的多种形态及操作接口;
主要知识:文件、流的进行输入和输出。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语言基本结构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六章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基本GUI组件和容器,布局管理器,事件处理模型,高级图形用户界面。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Swing组件、事件处理模型及布局管理器;
难点:布局管理器以及不同Swing组件间的关系;
主要知识:使用Swing来创建图形用户界面,使用布局管理器来美化用户界面。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语言基本结构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七章 多线程程序设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线程程序类型,线程的生命周期,多线程的同步处理。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线程程序类型,线程的生命周期,多线程的同步处理;
难点:多线程的同步处理;
主要知识:线程概念及其在Java中的表示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语言基本结构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八章 应用案例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Java语言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Java语言的能力;
难点: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主要知识:通过具体案例,巩固1-7章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预备知识要求
Java语言基本结构与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4.主要参考资料
(1)(美)Rogers Cadenhead.21天学通Java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美)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人工智能及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AI Techniques & Programming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804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 /2
5.课程目标:结合管理学科的特点,课程主要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商业环境、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涵盖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数据仓库、决策树、神经网络、协同过滤、关联规则、链接分析、聚类和生存分析等。此外,还提供了数据挖掘最佳实践、数据挖掘的最新进展和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6.面向学科: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数据库原理、离散数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商务智能概述 |
2 |
|
|
|
2 |
第二章 数据仓库导论 |
2 |
2 |
|
|
3 |
第三章 ODS及OLAP 技术 |
2 |
|
|
|
4 |
第四章 数据挖掘概念 |
2 |
2 |
|
|
5 |
第五章 传统数据挖掘技术 |
1 |
|
|
|
6 |
第六章 聚类数据挖掘 |
3 |
2 |
|
|
7 |
第七章 关联规则 |
3 |
2 |
|
|
8 |
第八章 决策树 |
3 |
2 |
|
|
9 |
第九章 商业自动化应用案例 |
4 |
|
|
|
合计 |
22 |
10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资料:
(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结合管理学科的特点,课程主要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商业环境、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涵盖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数据仓库、决策树、神经网络、协同过滤、关联规则、链接分析、聚类和生存分析等。此外,还提供了数据挖掘最佳实践、数据挖掘的最新进展和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第一章 商务智能概述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商务智能、数据仓库,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商务智能及其主要支持技术
难点:商务智能与商业目标的关系;
主要知识:商务智能、数据仓库,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库、数理统计方法相关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 (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二章 数据仓库导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仓库概念,数据仓库的结构,粒度,数据集市,元数据,数据仓库开发应用过程,数据仓库的规划,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设计,数据仓库的物理模型设计,数据仓库的实施,数据仓库的应用、支持和增强。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数据仓库的结构、粒度,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设计;
难点: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设计;
主要知识:数据仓库的相关理论,数据仓库的运行机制。
3.预备知识要求
商务智能概述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三章 ODS及OLAP 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的有OLAP 技术概念,OLAP 与多维分析,OLAP 的实施,多维 OLAP 与关系 OLAP ,OLAP 技术评价,ODS技术。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ODS、OLAP用于支持操作型事务处理和分析型处理中的应用;
难点:OLAP 进行复杂分析操作方法;
主要知识:ODS数据操作存储(operational data store)和OLAP的相关概念,OLAP进行复杂分析操作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仓库导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四章 数据挖掘概念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定义与其它概念关系,数据挖掘研究内容和本质,数据挖掘的基本商业功能。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DM的主要技术方法,DM与商业目标的关系;
难点:商业目标转化为DM目标的方法;
主要知识:DM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
3.预备知识要求
ODS及OLAP 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五章 传统数据挖掘技术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传统的统计分析类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类工具,统计分析类工具的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统计分析类工具的应用;
难点:统计分析挖掘的算法逻辑;
主要知识:统计分析类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类工具,统计分析类工具的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挖掘概念。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六章 聚类数据挖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数据的预处理技术,距离计算方法,聚类分析的方法,K聚类算法对比分析及改进,层次聚类算法,异常情况分析,聚类好坏的标准,聚类应用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聚类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难点:聚类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
主要知识:聚类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相关技术及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传统数据挖掘技术。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七章 关联规则挖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关联规则挖掘,一维、多维的布尔型关联规则挖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关联规则挖掘工具使用,关联规则挖掘工具应用;
难点: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主要知识: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关联规则挖掘工具使用,关联规则挖掘工具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挖掘软件基本操作。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八章 决策树挖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决策树生成的基本原理,决策树生成算法及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决策树挖掘工具使用,决策树挖掘工具应用;
难点:决策树挖掘的相关算法;
主要知识:决策树挖掘的相关算法,决策树挖掘工具使用,决策树挖掘工具应用。
3.预备知识要求
数据挖掘软件基本操作。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九章 商业自动化应用案例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能力;
难点:商业目标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
主要知识:通过具体案例,巩固1-8章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预备知识要求
掌握1-8章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加)Jiawei Han.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DorianPyle.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901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国际商法的概念、特征、历史、发展过程基本的原理有一个基
本的了解。对国际商务代理,国际商务合同,公司法律制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能够有一个较深的理解,
并能应用于国际商务活动之中。
6.面向学科: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国际投资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及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学
9.本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导论 |
2 |
|
|
|
2 |
第二章 商法原理 |
6 |
|
|
|
3 |
第三章 代理法 |
6 |
|
|
|
4 |
第四章 合同法 |
10 |
|
|
|
5 |
第五章 公司法 |
4 |
|
|
|
6 |
第六章 产品责任法 |
4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张圣翠主编.国际商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1)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蔡镇顺.国际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
(3)林国民.外国民商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4)冯大同.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商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国际商法的特征及发展历程、商务代理、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及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并能用有关法律规定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 导论
1.本章教学内容
商法的概念、特征、国际商法的概念、特征、历史发展及其渊源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商法的特征及国际商法的渊源,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国际商法的渊源。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的概念及原理。
4.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商法的立法模式再研究.王璟.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期
(2)制定商事通则论纲.任尔昕.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期
(3)吕红军.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章 商法原理
1.本章主要内容
商行为概念、范围、商人的条件、商业辅助人、商号、商业登记、登记机关、效力、项目、商业账簿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商业登记的内容及效力
3.预备知识要求民法学中的民事主体及民事法律行为
4.主要参考资料
(1)余能斌,余勋.制定“民商法律纲要”完善民商法律体系.民商法学,2003年第3期
(2)谢非.德国商业登记制度的沿革.民商法学.第1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范健,王建文.商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章 国际商事代理
1.本章主要内容
代理的概念、代理关系的产生和终止、无权代理及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主要义务、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代理权的限制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代理的内外关系及代理人、被代理人的义务
3.预备知识要求
民法中的一般代理基本理论及法律规定
4.主要参考资料
(1)汪泽.表见代理若干问题研究.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8
(2)李学清,刘国山.论表见代理制.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版
(3)江帆.代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第四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
1.本章主要内容
各国法律有关合同概念、特征的规定;合同的基本要素及条件;合同的订立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及违约责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合同的基本要素、订立程序、效力、变更解除及违约责任
3.预备知识要求
民法学中有关债的一般理论及法律规定
4.主要参考资料
(1)买卖合同成立的一般规则与国际贸易中的格式之战.王江丽.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 1998
(2)论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损失风险的转移.孙更兰.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8
(3)合同解释的理论与规则研究.胡基.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章 国际商事组织法
1.本章主要内容
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合伙协议及合伙人的权利义务;公司的概念、特征、种类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机构、股权的转让及高管的权利义务、责任等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合伙企业的特征,合伙协议;股东的出资,股权的转让,股东的权利。
3.预备知识要求
民法学中有关法人制度及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
4.主要参考资料
(1)顾百忠.corporation and Negotiable Instrument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商事组织的法律构造.李清池.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版
(3)范健,王建文.商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六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
1.本章主要内容
有关产品责任归类原则、美欧产品责任法及相关国际公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一般理论及责任范围
3.预备知识要求
市场学、合同法学等
4.主要参考资料
(1)董春华,高汉成.论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警示缺陷.民商法学,2004年第12版
(2)千省利,薛平智.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法学与经济学分析.河北法学,2002,(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903
2.课程类型: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 /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对国际贸易的最新理论与政策措施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理论,能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贸易的模型、主要理论推导等,为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大量使用经济学模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绪论 |
1 |
|
|
|
2 |
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 |
3 |
|
|
|
3 |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3 |
|
|
|
4 |
第四章 供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
3 |
|
|
|
5 |
第五章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3 |
|
|
|
6 |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
3 |
|
|
|
7 |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
3 |
|
|
|
8 |
第八章 贸易壁垒:关税 |
3 |
|
|
|
9 |
第九章 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新保护主义 |
3 |
|
|
|
10 |
第十章 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
3 |
|
|
|
11 |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
2 |
|
|
|
12 |
第十二章 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 |
2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美]Dominick 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INTERNATION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版
参考资料:
(1)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亚蒂什 N.巴格瓦蒂,阿温德.潘纳加里亚,T.N.施瑞尼瓦桑著.王根蓓译.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大卫.格林纳韦主编.冯雷译.国际贸易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4)姜小娟,杨圣明,冯雷编.中国对外贸易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两部分展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以阐述比较优势重要理论作为开端,研究贸易的基础与所得,揭示了国际贸易中商品与劳务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讨论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提出并检验了赫克歇尔-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部分主要介绍了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论述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国际间资源的流动及跨国公司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际,使学生了解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大量使用经济学模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章 绪 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将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作为国际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安排。最后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最新信息数据获取来源进行详细介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国际贸易理理论与政策的知识框架体系以及各部分内在联系,学习方法上怎样运用经济学工具进行贸易理论分析与证明。
3.预备知识要求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经济学、金融学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研究了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到斯密、李嘉图和哈伯勒的发展,并着重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最为重要的比较优势理论,给出比较优势法则及许多的实际应用情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重点:
掌握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固定成本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以及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的关系,
难点:
两种商品基础上分析多种商品时、多国时的比较优势
3.预备知识要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1,2(Sects.2.1 to 2.3)
(2)E.F.Heckscher, Mercantilism, Vols.I and II(London:Allen & Unwin,1935)
(3)A.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New York:The Modern Liberary,1937),Book 1,ch.3;Book IV,chs.1-3,6-8
(4)G.Haberler.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W.Hodge and Co.,1936),ch.11
(5)J.N.Bhagwati.“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 Survey,” Economic Journal, 1964, pp.1-84
(6)G.D.A.MacDougall,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orts:A Study Suggested by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 Economic Journal, December 1951(Part I:pp.697-724)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把简单贸易模型扩展为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更接近于现实的模型,讨论一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将其部分出口换取该国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来获得收益,进一步考察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以及更接近实际情况下的贸易模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引入无差异曲线和需求偏好理论将简单贸易模型扩展为机会成本递增的更接近现实的模型;埃奇沃思铁盒图从中如何导出各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用其分析贸易中各国生产分工时对资源使用比例的变化
3.预备知识要求
生产理论中的生产函数、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和生产均衡以及生产可能性曲线等概念。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2(Sects.2.4 and 2.5)and ch.3 (sets.3.1 and 3.2)
(2)A.P.Lerner, “The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Cost Cond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a, August 1934
(3)P.A.Samuelson, “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ruary 1956,pp.12
P.A.Samuelson, “The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May 1939, pp.195-205.Printed in H.S.Ellis and L.M.Metzler, Reading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Homewood, Ill:Trwin,1950).pp.229-238
(4)B.Balassa,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ed food,”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May 1979, pp.259-266
(5)D.Salvatore, Microeconomic Theory, 3rd ed.(New York:McGraw-Hill,1992),chs.6,14
第四章 供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将先利用供给与需求曲线讨论局部均衡,然后通过提供曲线讨论更为复杂的一般均衡。从而给出确定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一套更精确的理论方法,使简单的贸易模型变得更为完备。并在附录中详细给出了提供曲线的严格推导过程以及介绍了多重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贸易中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关系;提供曲线的严格推导过程以及多重均衡和不稳定均衡的产生分析过程。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曲线变动条件、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模型,以及掌握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等概念。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5), ch.3(Sects.3.3 to 3.6)
(2)A.P.Lerner, “The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Demand Cond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a, 1934, pp.319-334
(3)G.Haberler.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W.Hodge and Co.,1936),ch.11
(4)J.Viner,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1937),ch.9
(5)J.S.Mill,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Kelly,1965,a reprint of Mill’s1848 treatise),ch.19
(6)J.E.Meade, A Geome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52),chs.1-4
第五章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利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两个方面扩展贸易模型:首先,解释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其次,分析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劳动收入、国际收入差异等要素收入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假设与经验检验过程;对要素价格均等定理的严格证明以及对要素密集度的颠倒证明。
3.预备知识要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及要素禀赋学说的理论内容。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4(sects.4.1-4.2)
(2)B.Ohlin,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A.Samuels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Economic Journal, June 1948, pp.165-184
(3)R.W.Jones, “Factor Proportions and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anuary 1956, pp.1-10
(4)J.N.Bhagwati.“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 Survey,” Economic Journal, 1964, pp.1-84
(5)H.Houthakker,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Household Expenditure,” Econometrica, October 1957,pp.532-551
(6)A.Deardorff, “Testing Trade Theories and Predicting Trade Flows,” In R.W.Jones and P.R.Kenen,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 International Trade (Amstredam:North-Holland, 1984),pp.467-517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在放松了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约束,考察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并评价其与当今国际贸易的吻合程度;同时,还研究了运输成本和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运输成本、环境标准与工厂选址之间的关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以及动态技术差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外部经济及其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动态的外部经济与学习曲线。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各种竞争模式。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4(sects.4.3-4.6)
(2)E.Helpman, “Increasing Returns, Imperfect Markets, and Trade Theory, ” in R.W.Jones and P.B.Kenen,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International Trade (Amsterdam:North-Holland,1984),pp.325-365
(3)H.Helpman and P.R.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85)
(4)D.Salvatore, Microeconomics:Theory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chs.10-11
(5)S.B.Linder, 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New York:Wiley, 1961)
(6)M.V.Posn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61, pp.323-341
(7)E.H.Chamberlin,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说明了要素禀赋如何变化以及技术改进如何影响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此基础上讨论要素禀赋、生产技术、需求偏好随时间变化等对各国比较优势、贸易额、贸易条件以及各国福利水平产生的影响。并运用了动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法分析产生的影响。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要素禀赋、技术和需求偏好的变化如何影响各国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等;对雷布津斯定理的证明;单一要素在国内不能流动情况下的增长情况;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与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图解分析。
3.预备知识要求
福利效应,动态分析法与比较静态法的区别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5
(2)T.M.Rybczynski, “Factor Endowmen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Economia, November 1955,pp.336-341.Reprinted in R.E.Caves and H.G.Johnson, Reading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Homewood,Ill.:Irwin,196(8),pp.71-89
(3)R.Findlay and H.Grubert, “Factor Intensiti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 Oxford Economic Papers, February 1959, pp.111-121.Reprinted in J.N.Bhagwati, International Economica:selected Readings(Baltimore, Md.:Penguin, 196(9),pp.327-340
(4)H.G.Johnson, “Trade and Growth:A Geometrical Exposition,” in J.N.Bhagwati et al., eds.,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 and Growth(Amsterdam:North-Holland,197(1),pp.117-143
(5)B.Balassa,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ed Goods,”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May 1979, pp.259-266
(6)G.M.Grossman and E.Helpma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ong-run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1990, pp.796-815
(7)G.M.Grossman and E.Helpman, “Trade, Innovation,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0, pp.86-91
第八章 贸易壁垒:关税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研究了最重要的贸易壁垒:关税。先用局部均衡以及再应用更复杂的一般均衡分别分析关税对一国生产、消费、贸易与福利的影响,还将讨论关税对贸易伙伴的影响。并在最后检验关税在大国中的局部均衡效应,推出有效保护率的公式,用图形分析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及其特殊情况,检验关税对要素收入的短期效应,并测出最优关税的测度方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关税在大国中的局部均衡效应的检验;有效保护率公式的推导;关税对要素收入的短期效应的检验;最优关税的测度方法。
3.预备知识要求
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关税的分类以及产生哪些效应。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6
(2)W.M.Corden,The Theory of Protec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W.M.Corden,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Welfa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4)H.G.Johnson, “The Theory of Tariff Struct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World 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5)H.G.Johnson and P.B.Kenen, eds., Trade and Development(Geneva:United Nations,196(5),pp.9-29
(6)A.P.Lerner, “The symmetry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Taxes,” Economica, August 1936, pp.306-313. Reprinted in R.E.Caves and H.G.H.Johnson, Reading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Homewood,Ill.:Irwin,196(8),pp.197-203
(7)W.F.Stolper and P.A.Aamuelson, “Protection and Real Wag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November 1941, pp.58-73.Reprinted in H.S.Ellis and L.A.Metlzler, Reading in the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Homewood,Ill.:Irwin,1968,pp.333-357
第九章 非关税壁垒与新保护主义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分析了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如限额与新的保护主义。进而将研究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政治经济、战略贸易及工业政策。还回顾了美国商业政策的历史并提出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贸易问题。最后用图示分析卡特尔的运作,国际价格歧视以及运用国内税收和补贴代替关税纠正国内贸易扭曲的机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非关税壁垒的形式;集中化卡特尔的运作;国内税收和补贴代替关税如何运用来纠正国内贸易扭曲。
3.预备知识要求
非关税壁垒包括的配额制、国际卡特尔、倾销与出口补贴等主要形式的具体含义及操作。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6
(2)J.N.Bhagwati, “On the Equivalence of Tariffs and Quotas,” In R.E.Baldwin et al,eds, Trade ,Growth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Essays in Honor of Gottfried Haberler (Chicago:Rand McNally,196(5),pp53-67
(3)W.E.Takacs, “Pressure for Protectionism:An Empirical Analysis, ” Economic Inquiry,October 1981,pp.687-693
(4)D.Salvatore, “Recent Trends in U.S.Protection,” Open Economies Review, No.3, 1992,pp.307-322
(5)R.H.Clarida, “Dumping: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N .Bhahwati and R.E.Hudec,Fair Trade and Harmoniza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6),pp.357-389
(6)S.Berry, J.Levenson, and A.Nugent,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on Automobile:Evaluating a Trade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9,pp.400-430
(7)T.J.Prusa and S.Skeath, “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Motives for Antidumping,” NBER Working Paper 8424, August2001
第十章 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就分析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譬如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形成对成员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其对内消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对外则统一征收关税。并详细介绍了贸易转移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的一般均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对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福利效应;贸易转移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的一般均衡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同的五种形式,并理解其含义;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的内涵与形成。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6(sect.6.6)
(2)J.Viner, The Customs Union Issue(New York: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ress, 195(3).
(3)J.de Melo and A.Panagaryia, New Dimens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J.Meade,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5)
(5)H.G.Lipsey and K.Lancaster,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Second Res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October 1956,pp.33-49
(6)A.Sapir,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urope,” Economic Journal, November 1992,pp.1491-1506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在考察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出口波动以及进口与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并介绍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特殊贸易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贸易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传统方法与考虑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区别两种方法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
3.预备知识要求
内生性增长理论以及贸易条件、出口管制、进口替代等贸易术语
4.主要参考资料
(1)D.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New York:McGraw-Hill, 1996, ch.5sect.6
(2)M.Todaro, Economic Development, 7th ed.(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2000
(3)J.N.Bhagwati, Foreign Trade Regim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atomy and Consequences of Exchange Control Regimes(Cambridge, Mass.:Ballinger,1978 )
(4)D.Salvatore,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with Dynamic Policy Simulations,” Keyklos(No.1), March 1983, pp.66-90
(5)B.Balassa, “Exports, Policy Choi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fter the 1973 Oil Shock,”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May/June 1985, pp.23-35
(6)G.Meie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New York:Harper & Row, 1963,ch.3, pp.41-65
第十二章 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将主要分析国际间资源流动的成本和收益,并对作为资本、技术、劳动国际流动重要媒介的跨国公司这种新型、作用关键的经济企业类型重点介绍。最后还将重点分析与国际资本流动相联系的“贸易转移”。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劳务流动对投资国和流入国的福利影响;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及产生的问题;与国际资本流动相联系的“转移问题”
3.预备知识要求
对外投资所包括的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两种形式是如何运行,跨国公司的产生与竞争优势的形成。
4.主要参考资料
(1)R.Mundell,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57,pp.321-335.
(2)“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A Sympos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May 1983
(3)D.Salvatore, “Trade Protec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July 1991, pp.91-105
(4)G.D.A.MacDougall, “The Benefit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or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 Economic Record, March 1960, pp.13-35
(5)D.Salvatore,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with Dynamic Policy Simulations,” Keyklos(No.1), March 1983, pp.66-90
(6)J.H.Dunn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Allen & Unwin, 1981)
(7)T.A.Gresik, “The Taxing Task of Taxing Trans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September2001, pp.800-838
《电子商务研究》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905
2. 课程类型:选修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由来与发展及其对国际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技术支持、安全问题以及法律环境等方面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7.考核方式:考查
8.预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国际金融。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电子商务的由来与发展 |
2 |
|
|
|
2 |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 |
3 |
|
|
|
3 |
第三章:电子商务的影响 |
3 |
|
|
|
4 |
第四章: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 |
3 |
|
|
|
5 |
第五章:国际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
3 |
|
|
|
6 |
第六章: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 |
3 |
|
|
|
7 |
第七章: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法律环境 |
3 |
|
|
|
8 |
第八章: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
3 |
|
|
|
9 |
第九章: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业 |
3 |
|
|
|
10 |
第十章:中国电子商务 |
3 |
|
|
|
11 |
第十一章: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 |
3 |
|
|
|
合计 |
32 |
|
|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邵兵家.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钟秀红.电子商务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广艳.电子商务.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5)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赵立平.电子商务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甄铭.电子商务基础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曾强.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张楚.电子商务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围绕21世纪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系统地学习电子商务的体系框架并对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首先,主要讲述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包含电子商务的由来、概念、分类、特点、系统框架以及各国发展状况;其次,讲述电子商务建立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以及社会环境,其中包含税收、法律、法规、安全等问题;最后,通过具体的事例,介绍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网络经济等研究现状。
第一章 电子商务的由来与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包含两方内容:(1)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2)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俄罗斯以及亚洲地区的日本等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该了解为主,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Internet的定义以及框架结构。(2)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3)理解美国政府在1997年7月发表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中所阐明的政府的原则、立场。
3.预备知识要求:
计算机网路技术,国际互联网。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包含两三内容:(1)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其概念框架结构。(2)电子商务的三种应用类别。(3)电子商务的成本分析以及收益的分析。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1)电子商务广义与狭义的定义。(2)国际经贸领域中的电子商务含义以及从不同角度的观点。(3)电子商务概念模型。(4)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结构。(5)电子商务的应用类别。(6)电子商务成本与收益分析。
本章主要难点主要包括:(1)理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C)并掌握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过程。(1)掌握电子商务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3)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收益。(4)掌握收益的类型-直接收益与间接受益。
3.预备知识要求:
西方经济学、国际互联网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影响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的电子商务的各种影响:(1)电子商务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2)“虚”与“实”概念的转换。(3)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4)电子商务对服务贸易的影响。(5)对市场准入的影响。(6)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7)新行业的出现。(8)电子商务是经济的新增长方式。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该以了解为主,其中包括(1)电子商务的创造性与整体性的思维。(2)企业EDI与MRPII的集成方案,信息集成系统。(3)对企业,贸易,经济的影响。
(4)相关贸易中介模式的类型等。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互联网、国际贸易、经济学。
第四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与支持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EDI的定义。(2)EDI发展的背景。(3)EDI的软硬件环境。(4)EDI联接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议模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1)EDI的定义以及四要素。(2)EDI的标准。(3)EDI的网络技术。(4)EDI的软硬件环境。(5)EDI联接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议模型。
本章主要难点主要包括:(1)通过EDI标准的单证处理过程。(2)点对点的直接联结方式。(3)交互式EDI系统、开放式EDI系统与Internet-EDI。(4)UN/EDIFACT的主要内容。
3.预备知识要求:
计算机技术,国际互联网。
第五章 国际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国际电子商务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国际电子商务与一般电子商务的区别。(3)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4)基于Internet-EDI的外贸企业重组。(5)国际电子商务在外贸实务操作中的应用。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国际电子商务与一般电子商务的区别。(2)国际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3)“贸易效率计划”内容与实施过程。(4)基于Internet-EDI的外贸企业重组过程。(4)外贸企业基于Internet-EDI单证流转方式步骤。(5)电子商务在外贸实务操作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难点主要包括:(1)“贸易效率计划”的实施。(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全球电子商务行动计划》。(3)《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贸示范法》。(4)签订合同的内容。
(5)我国外贸企业的重组。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互联网、国际贸易、外贸实务操作。
第六章 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务问题的政策性主张。(2)国际上正在讨论的几种征税方案。(3)电子商务税收亟待解决的问题。(4)中国税收咨询网简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了解为主,其中重点是:(1)不同国家、地区的电子税务政策。(2)电子税务现所存在问题。(3)中国政府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的举措。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税务法。
第七章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法律环境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电子商务模式的法律环境,包括:(1)电子商务法律环境的发展。(2)《电子商务示范法》中有关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的规定。(3)国际贸易术语和条款在电子商务中的适用性。(4)电子商务第三方推销商的责任。(5)网上国际商事仲裁。(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7)交易中心的法律地位及其它。(8)构建我国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初步。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了解(1)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关于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的规定。(2)国际贸易术语和条款在电子商务中的实用性。(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4)网络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间的法律关系。(5)《电子商务示范法》第14条对确认收讫的规定。(6)我国电子商务法律环境。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示范法、知识法。
第八章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概念模型。(2)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3)电子商务模式运作中常用的安全方法。(4)有关电子商务安全的国际协议。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电子商务系统硬件、软件、运行安全以及电子商务安全立法的相关概念。(2)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相关概念。(3)电子商务安全的国际协议。(4)防火墙技术以及结构图。(5)包过滤防火墙与应用网关型防火墙(6)密钥加密技术。(7)消息摘要。(8)数字签名。(9)SSL协议的概念。(10)SSL提供的三种基本的安全服务。(1(1)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本章主要难点主要包括:(1)对称密钥加密法。(2)非对称密钥加密法。(3)信息摘要的过程。(4)时间戳产生的过程。(5)企业(服务器)数字证书。(6)CA认证树型结构。
(7)SET协议的工作流程。(8)《电子交换贸易数据统一行为守则》(UNICCID)。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国际互联网。
第九章 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业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网上银行。(2)网上金融服务创新。(3)网上金融服务业务的扩展。(4)我国金融服务业务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5)网上金融业务扩展目标。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2)网上银行的功能。(3)网上银行的安全性问题。(4)网上银行的标准。(5)电子货币的特点。(6)电子支票的概念及特点。(7)信用卡的概念与特点。(8)其他金融工具:IC卡、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智能卡、光卡。(9)网上证券以及网上理财。(10)网上金融业务具有的特点。(1(1)我国金融服务业现状。
本章主要难点主要包括:(1)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和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这两种安全交易标准。(2)三方电子现金支付过程。(3)ACH系统。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银行学。
第十章 中国电子商务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电子商务的情状:(1)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3)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4)我国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化客观环境分析。(5)电子商务的回顾与展望。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了解:(1)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框架得五个方面。(2)电子商务收费政策与法律制度。(3)管理机构规范化及标准化。(4)中国的电子商务工程—金卡工程。(5)统一进出口企业代码。(6)统一出口商品代码。(7)进口贸易统计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8)中国对全球贸易网点。(9)发展电子商务:需求分析。(10)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可行性分析(1(1)我国电子商务化进程中的策略。
3.预备知识要求:
国际贸易。
第十一章 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研究
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2)电子商务环境研究。(3)基于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研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是了解并探讨一下问题:(1)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2)网络经济效应。(3)数字鸿沟研究。(4)基于电子商务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研究。(5)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6)虚拟条件下战略管理与经营战略决策研究。(7)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3.预备知识要求:
经济学、管理学、物流管理。
《WTO专题》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WTO Topic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906
2.课程类型:非学位课
3.开课时间:春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学生了解世贸组织的结构与运作机制、多边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成员的外贸政策,掌握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6.面向学科:国际贸易学
7.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
8.预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堂讲课 学时 |
实践 课时 |
课堂讨论 学时 |
课外自学 学时 |
1 |
第一章 世贸组织的发展 |
4 |
|
|
2 |
2 |
第二章 世贸组织的结构与运作机制 |
4 |
|
|
2 |
3 |
第三章 多边贸易协议 |
6 |
|
2 |
|
4 |
第四章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
6 |
|
2 |
|
5 |
第五章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
2 |
|
|
|
6 |
第六章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及应对 |
6 |
|
|
2 |
合计 |
28 |
|
4 |
6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姚利民主编.WTO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高永富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肖云南,李勇,胡峰松编.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邹东涛,岳福斌.世界贸易组织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陈双喜.世界贸易组织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是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运行规律的学科,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概况、基本规则、运行机制及中国的对应措施等。学习该课程对于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规律,熟悉WTO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了解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成员的外贸政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学生了解世贸组织的结构与运作机制、多边贸易协定、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成员的外贸政策,掌握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国际贸易与涉外经济活动的基本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
第一章 世贸组织的发展
1.本章主要内容
关贸总协定及其产生、关贸总协定的发展、世贸组织的产生、世贸组织的发展。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关贸总协定及其发展历史,世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本章主要难点是世贸组织的发展。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姚利民主编.WTO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2)肖云南,李勇,胡峰松编.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章 世贸组织的结构与运作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世贸组织的宗旨与规则、世贸组织的结构与职能、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世贸组织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世贸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机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世贸组织的宗旨、规则、结构与职能,世贸组织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机制。本章主要难点是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世贸组织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肖云南,李勇,胡峰松编.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章 多边贸易协议
1.本章主要内容
农业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补贴与反补贴规则、反倾销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多边贸易协议的内容、类型及特点,掌握农业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补贴与反补贴规则、反倾销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本章主要难点是反倾销规则及案例反倾销规则。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等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邹东涛,岳福斌.世界贸易组织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陈双喜.世界贸易组织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第四章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贸易争端解决规则、贸易争端解决程序、贸易争端裁决的实施、贸易争端及解决案例。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贸易争端解决规则及特点,贸易争端解决程序及内容,贸易争端裁决的实施。本章主要难点是贸易争端解决规则、贸易争端解决程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和国际商法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陈双喜.世界贸易组织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第五章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1.本章主要内容
贸易政策审议背景及作用、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WTO贸易审议规则及特点,贸易政策审议程序及内容。本章主要难点是贸易政策审议程序。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肖云南,李勇,胡峰松编.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邹东涛,岳福斌.世界贸易组织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六章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及应对
1.本章主要内容
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加入WTO的评估、中国加入WTO的应对。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学生必须掌握中国加入WTO的起因、进程及方式,中国加入WTO的主要协议内容及在主要行业的承诺,中国加入WTO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能根据中国加入WTO以来的情况进行评估,掌握中国应对WTO发展及国际多边贸易态势。本章主要重点和难点是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和中国加入WTO的应对。
3.预备知识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学生需要具备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和世界经济地理知识。
4.主要参考资料
(1)姚利民主编.WTO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2)高永富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邹东涛,岳福斌.世界贸易组织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服务贸易研究(英文授课)
Teaching Outline of On Services Trade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代码:070907
2.课程类型:必修
3.开课时间:春季
4.学时/学分:32/2
5.课程目标:本课程结合当代服务贸易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服务贸易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从服务贸易有别于货物贸易的特性出发,总结出四种服务贸易理论,利用实证模型研究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以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等前沿问题。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计量知识和计算软件研究服务贸易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和科研能力服务。
6.面向学科:经济学(贸易、金融、区域经济、技术经济)
7.考核方式:考试
8.预修课程:研究生英语 计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9.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
Order |
Content |
Time length |
1 |
Unit 1 Survey of services trade |
4 |
2 |
Unit 2 Theories in services trade |
4 |
3 |
Unit 3 Policies of trade in services |
2 |
4 |
Unit 4 Development on services trade in the major economic entities |
2 |
5 |
Unit 5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
2 |
6 |
Unit 6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
6 |
7 |
Unit 7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and development trend |
4 |
8 |
Unit 8 Empirical study of issues in services trad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
6 |
Total hour |
32 |
10.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1)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Dorothy Riddle .Business Guide to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WTO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secretariat.WTO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1998
参考资料
(1)卢进勇.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第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第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吉昌.服务经济论[M].第1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4)Valarie A.Zeithaml.Services Marketing.Mechanic Industry Publisher.1998
(5)World Bank.Approaches to Liberalizing Services, Http://WWW.worldbank.org
(6)John Whalley.Assessing the benefit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Liberalizing Services Trade.The World Economy.2006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Unit 1 the Content
1.The Content
It is Survey of services trade, covering section 1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trade in services, section 2 Researched objects and methodology and Section 3 Development and pattern in services trade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basic concepts,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researched subjects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modern method in research, particularly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3.Prerequisit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4.Reference
(1)John H.Dunning.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som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2)Singh, H., Jun, K.W., 1995.Some new evidence on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s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Capital Flows.
Unit 2 Theories in services trade
1. The content
It introduces and describes the theories in services trade, includ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scale economy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Petty Clark theorem and liberalization in services trade.
2.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various theories of services trade and the difficulty i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value.
3. Prerequisite
Theor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ed to be learnt by the students in advance.
4. Reference
(1)John H.Dunning , Location an d t 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 University of Reading and Rutgers University.
(2)The PRS Group , 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1999~2000 ,www.prsgroup.com.
Unit 3 Policies of trade in services
1. The content
It covers the following points such as summarization of polices, protection policies, policies for liber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services trade.
2.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policies of services trade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economic explanation of policies.
3. Prerequisite
The knowledge on Liberalization needs to be understood by learners.
4. Reference
(1)Michael P.Dooley , Donald J .Machieson ,“A survey of literature on cont roles over international capital transacti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2)Schuknecht , Ludger , “A t rade policy perspective on capital cont roles”, Finance & Development, 1999.
Unit 4 Development on services trade in the major economic entities
1.The content
It depicts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trade in the major economic entities, covering services trad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ervices trade in newly-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Services trade in the ma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s of services trade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ir roles in national economies.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3.Prerequisite
The world economy requires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students.
4.Reference
(1)Jun, K.W, & Singh.H, “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1996.
(2)Qing Zhang, Bruce Felmingham, “The Relationship Inward and Direct Investment and China’s Provincial Export Trade,” China Economics Review 12,2001.
Unit 5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1. The content
It includes Section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ervices trade, Section 2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Section 3 the bottle neck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trade and Section 4 Services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2.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import and the export of services trade and the difficulty is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3. Prerequisi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articularly open-door and reform, needs to be known by the students.
4. 4.Reference
(1)Gorden de Brouwer ,“Policy forum .exchange rate and capital control .t he literature on capital control”,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 Vol 32.
(2)Johnston R.Barry ,“Sequencing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Finance & Development .
Unit 6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1.The Content
It mainly includes Section 1 Theories of competitiveness, Section 2 Indicator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valuation, Section 3 Analysis of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s trade globally, and Section 4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s trade and ranking.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theorie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cator system.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policy implication herein.
3.Prerequisite
The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competitiveness needs to be grasped by students.
4.Reference
(1)R.J.Rnmmel and David Athenian “How To Analyze Multinational Political Risk”,《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 1978.
(2)Robert Stobaugh, “How to Analyze Foreign Investment climat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September—October,1969.
Unit 7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and development trend
1. The content
It covers section 1 the basic pattern, section 2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de to supply services trade and section 3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international services trade.
2.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the basic pattern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de of service trade supply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looking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3. Prerequisite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knowledge of econometric forecasts.
4. Reference
(1)Fushes.V.The Service Econom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68.
(2)Hausman, J., B.Hall, and Z.Griliches (1984).Econom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Patent-R&D Relationship.Econometrica 524:909–938.
Unit 8 Empirical study of services trad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1.The content
It is directed at making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ot issues in services trade, dealing with section 1 Effect of the swing of exchange rate on services import and export, section 2 Services market openness,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Section 3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f using FDI in China’s services and Section 4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ervices trade and implication.
2.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The focus 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issues and the difficulty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and estimation methodology.
3.Prerequisite
The Econometric models and forecasts need to be well known by students.
4.Reference
(1)Brainard, S.L.1997.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ximity-Concentration Trade-Off between Multinational Sales and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4.520–544.
(2)Cohen, W.M., R.R.Nelson, and J.P.Walsh 2000.Protecting Their Intellectual Assets.Appropriability Conditions and Why U.S.Manufacturing Firms Pat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7552.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 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