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艳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0











刘艳峰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职务:科技处处长


邮箱:liuyanfeng@xauat.edu.cn
研究方向: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教育背景

1989~1993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暖通空调学士
1995~199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硕士
2000~20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1993~200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7~20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后
2008~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破格)
2010~2011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
2012~20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7~20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8~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处长



主讲课程及教学成果
本科课程:供热工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硕士课程:通风空调新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
博士课程: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



所获荣誉

2019年获 ********
2018年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8年获 国家****领军人才
2017年获 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
2016年获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14年获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科研项目14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重 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4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分布式太阳能集中供暖多源多汇动态耦合分析及设计优化研究( **),2019-2022,在研,主持;
2. “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藏区、西北及高原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调新技术(2016YFC**),2016-2020,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热环境营造系统(**),2016-2020,在研,主持;
4.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建筑用能系统?分析》(2017-E-009),2018,结题,主持;
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西北超低能耗建筑集成设计及节能关键技术研发(2018ZDCXL-SF-03-1),2018-2020,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西北村镇居民室内活动轨迹的差异化太阳能采暖热过程及优化设计研究(**),2014-2017,结题,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围护结构表面湿迁移对建筑冷热负荷的定量影响关系研究(**),2012-2015,结题,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波动双外扰与间歇采暖下太阳能建筑热过程及设计优化研究(**)2011-2013,结题,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周期性双波动村镇太阳能采暖建筑热过程及其热环境调节研究(**),2008-2010,结题,主持;
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题:西北传统民居节能技术研究(011BAJ082 B01-03,65万元),2011- 2014,结题,主持;
11.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西北村镇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创新团队(2014K CT-01,100万元),2014 -2016,结题,主持;
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围护结构传湿对建筑节能设计计算的定量影响关系研究(201**),2012-2014,结题,主持;
13. 教育部博士后基金项目:主-被动太阳能联合采暖建筑热工体系研究(),2009-2010,2012-2014,结题,主持;
1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节能技术控制方法研究(2009JM7001),2009-2011,2012-2014,结题,主持;
15. 国家创新群体科学基金: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2011-2015,结题,参加;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藏高原节能居住建筑体系研究,2007.01 -2010.12(**),结题,参加;
17. 国家863计划项目:太阳能富集地区超低采暖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研究(2006AA05Z221),2006.01-2009.12,结题,参加;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家(地区合作项目):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科学问题(**)2003.01-2005.12,结题,参加。



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2012年陕西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1)、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等科技奖励12项。
1.青藏高原近零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 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
2.低能耗建筑通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
3.西藏高原低能耗太阳能建筑研究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
4.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
5.西藏高原低能耗太阳能建筑研究与应用,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
6.西部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中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
7.建筑气候与节能设计基础及应用研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
8.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
9.黄土高原绿色窑洞民居建筑研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
10.主被动组合低能耗太阳能采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
11.人体差异化热舒适机理及分时分区热环境调控理论研究,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
12. 西北地区高效太阳能供暖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


科研成果应用于西部太阳能供暖系统工程中,建成示范建筑20余万平方米,累计推广应用200余万平方米。



学术著作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编写标准规范11部;出版专著教材10部。
1. 国家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1356-2019,参编;
2.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参编;
3.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40001-2018,主编;
4.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40002-2018,主编;
5.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DBJ540002-2016,参编;
6.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参编;
7.行业标准《建筑热环境测试方法标准》JGJ/T347-2014,参编;
8.行业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 04-2013,参编;
9.行业标准《建筑热反射涂料节能检测标准》JGJ/T287-201. 2012,参编;
10.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4/0016-2007,参编;
11.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4/0015-2007,参编;
12.刘艳峰、王登甲等著.《极端热湿气候区太阳能空调设计手册与系统方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13.刘艳峰,王登甲著.《太阳能采暖设计原理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4.刘艳峰,李 洋著. 《建筑用能系统?分析》,科学出版社,2018;
15.刘艳峰,王登甲.《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6.郑 洁,刘艳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014;
17.王智伟,刘艳峰.《建筑设备施工与预算》,科学出版社,2012;
18.王智伟,刘艳峰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经济与管理》(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11;
19.王亦昭,刘 雄,刘艳峰等.《供热工程》,机械出版社,2007;
20.刘新旺,刘艳峰等.《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科学出版社,2002;
21.王智伟,刘艳峰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及测试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4。


社会兼职

1. ISES(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Society)委员;
2.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陕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协会秘书长;
4.《暖通空调》编委;
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委员;
6.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会员;
7.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建筑技术学组委员;
8.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
9.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10. 陕西省制冷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相关话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