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祖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0


姓名:刘祖强
职称:副教授
E-Mail:liuzuqiang@xauat.edu.cn; liuzuqiang0081@126.com



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受教育经历 主要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2003.09-2007.07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2007.09 -2012.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及硕士工作履历:2012.06 -2014.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2012.06月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2017.11 -2018.11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讲授课程:1.研究生课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2.本科生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砌体结构,土木工程英语

研究领域
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设计方法2. 新型组合结构体系的性能与设计方法

学术兼职/承担项目与课题
学术兼职: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委员会委员科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机理及灾变控制研究(**)”,主持;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高温损伤机理及剩余承载力评估(2018JM5124)”,主持;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2014JQ7288)”,主持;4.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型钢混凝土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16JK1464),主持;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2013JK0979)”,主持;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工业建筑组合结构抗灾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17YFC**)”,课题骨干;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混合结构体系地震损伤机制与设计理论研究(**)”,参与;8.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高性能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创新团队(2019TD-029)”,核心成员;9.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高性能装配式组合结构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代表性成果(近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专著,专利,获奖)
专著或教材:1. 薛建阳,刘祖强,梁炯丰,彭修宁.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2. 薛建阳,刘祖强.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分析与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薛建阳主编.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参编)4. 薛建阳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参编)科研论文:1. Zuqiang Liu, Chaofeng Zhou, Jianyang Xue.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 with archaized-style under pseudo-dynamic loading,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9, 17(1): 39-48. (SCI检索)2. J. Wang, Z.Q. Liu, J.Y. Xue and C.M. Hu. Effects of loading histor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RC T-shaped column, PartⅠ: Loading along web,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8, 68(2): 193-201. (SCI检索)3. Zu Q. Liu, Jian Y. Xue and Hong T. Zhao.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beam joints,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6, 11(4): 665-680. (SCI检索)4. Zu Q. Liu, Jian Y. Xue, Xiu N. Peng and Liang Gao. Cyclic test for beam-to-column abnormal joints in steel moment-resisting frame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5, 18(5): 1177-1195. (SCI检索)5. Zu Q. Liu, Jian Y. Xue, Hong T. Zhao and Liang Gao. Cyclic test for soli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4, 7(3): 317-331. (SCI检索)6.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隋龑. 损伤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3,46(8):67-73. (EI检索)7. 刘祖强,杜振宇,薛建阳,周超锋,任瑞.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形与L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9,40(4):104-115.(EI检索)8. 刘祖强,薛建阳,倪茂明,周鹏,赵鸿铁.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框架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2,33(8):23-30.(EI检索)9. 刘祖强,薛建阳,韩琛,杨青峰.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8,35(5):17-26.(EI检索)10.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滞回性能分析,工程力学,2016,33(7):73-83. (EI检索)11. 刘祖强,薛建阳,马辉,陈宗平. 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及数值模拟,工程力学,2015,32(1):81-87. (EI检索)12. 刘祖强,薛建阳,葛鸿鹏,赵鸿铁.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刚度与承载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3,30(10):86-92,107. (EI检索)13. 刘祖强,杨筱,薛建阳,周超锋.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振动工程学报,2019,32(1):17-28. (EI检索)14. 刘祖强,薛建阳,陈宗平,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性能指标量化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25(2):356-368. (EI检索)15. 刘祖强,薛建阳,刘义,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边节点受力性能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44(S):200-204.(EI检索)16. 刘祖强,李凯,薛建阳,周超锋. 型钢混凝土T形柱地震损伤试验及数值模拟,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38(5):85-92. 17.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36(3):151-161. 18. 刘祖强,薛建阳,杨青峰.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实验力学,2017,32(6):800-810.(CSCD)19.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高亮. 空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4,44(8):151-155. 20. 刘祖强,薛建阳,周超锋,张风亮.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工业建筑,2017,47(7):89-95.(CSCD)21. 刘祖强,薛建阳,张风亮.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工业建筑,2017,47(4):51-56.(CSCD)22.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 配钢形式不同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16,46(23):50-54.(CSCD)23. 杜振宇,刘祖强,薛建阳,罗峥. 8度区某高层酒店结构方案比选,建筑结构,2019,49(12):68-72.(CSCD)国家专利:1. 一种型钢混凝土矩形柱-L形柱转换节点,授权号:ZL5.6,发明人:刘祖强,周超锋,薛建阳,李凯,戚亮杰.2. 一种型钢再生混凝土十字形柱,授权号:ZL6.2,发明人:刘祖强,薛建阳,周超锋,毛冬旭,张新,周昕.3. 一种型钢再生混凝土Z形柱,授权号:ZL6.0,发明人:刘祖强,杨筱,薛建阳,周超锋,罗峥,刘帅.4. 一种型钢再生混凝土L形柱,授权号:ZL0.X,发明人:刘祖强,杨筱,薛建阳,周超锋,齐振东,潘文彬.5. 一种型钢再生混凝土T形柱,授权号:ZL7.7,发明人:刘祖强,薛建阳,周超锋,陈炜灿,许丹,李雅婷.6. 型钢混凝土矩形柱-异形柱转换框架结构及其转换体系,授权号:ZL0.X,发明人:刘祖强,周超锋,薛建阳,李凯.获得奖励: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排名第二;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排名第5;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排名第二;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评估与性能设计方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排名第一;5.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排名第二;6.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排名第六;7.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与框排架结构关键技术和材料强度模型,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7,排名第五.


相关话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