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领域培养能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具体要求为: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学科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工程意识和较强的经营开发意识及市场观念。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材料组织性能控制
围绕石油工程结构材料,研究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优化材料的使用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材料成型技术及控制
围绕石油工程结构材料,研究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以及焊接过程控制的自动化,为石油及相关工程结构的焊接成型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3.材料断裂机理及规律
围绕石油专用管,研究在外力、腐蚀环境作用下材料损伤和断裂的微观机理和宏观规律,为石油工程结构的损伤预测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4.金属腐蚀防护与表面改性
针对油气田腐蚀环境,研究石油工程材料腐蚀的机理和腐蚀的演化规律,探索有效的材料腐蚀控制措施,为石油及相关工程结构的腐蚀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三、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0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2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6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1.教学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
2.综合实践:依托各专业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
以上两个实践环节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环节,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学位课程
公共课:自然辩证法、英语。
专业课:数值分析、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位错与相变理论。
非学位课程
专业选修课:工程检测技术、金属腐蚀学、材料微观组织热力学、有限元理论、高等焊接学、工程断裂力学、金属疲劳与断裂、材料表面工程、焊接电弧物理、焊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油气管强韧理论及服役安全工程学、材料工程的计算机应用方法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