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陕西中医药大学1007药学、1008、1056中药学专业导师简介

/2021-07-10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唐志书,男,1972 年 9 月出生,中药学博士,二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0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工作。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咸阳综合试验站站长、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目前主持国家级课题 3 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1 项,横向课题 5 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30 篇;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4
项、其他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成果奖 3 项。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高新制备技术应用研究;
2.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与新制剂开发。


张恩户,男,1962 年 3
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副理事长、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陕西中医
学院学报》和《现代中医药》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及机制研究。

1984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1995 年 1 月~1997 年 12 月在陕西中医学院进行中药学师带徒学习,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任教 30
多年,先后参与出版专著 20 余部,发表论文 110 余篇,主持或承担
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6 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 2 项、厅局级科研成果 2015 年
3 项。

侯建平,男,1961 年 10 月 15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
会陕西分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编委,中国药典会《临床用药须知》编委。
1982 年10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在陕西省咸阳市药品检验所,
主要从事中药检验与科研工作,具有药品检验的扎实基础和实践经验。1986 年 8
月至 1989 年 7 月,就读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获医学硕士学位,2012 年获得教授职称,2008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两项,已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副主编和参编《中药药理学》《药
理学》规划教材 7 部。获得发明专利 4 项。










王剑波,男,1965 年 11 月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药师/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0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2009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并以此创制中药新药。

现任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医学中心产品孵化部主任;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四川省“千人计划”
特聘专家,四川省药理学会理事,陕西省生理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Plant Medica》等编委及审稿人。
从 1988 年起从事教研工作 30 年,先后主持/主研重大科技专项、军队特需
药品保密专项等 10 余项国家级和部省级课题。发表论文 90 余篇(SCI 25 篇),
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 9 部, 授权发明专利 12 项;获新药生产批件 4 项和临床批
件 6 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家发明专利
优秀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斌,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带头人。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9 年 6 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7 月进入我校药学院工作,12
年 3 月-13 年 6 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从事博士后学习。近年来承担《中药药理学》
《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及参编《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教材 20 余本。主要从事脑缺血损伤的研究。曾主持
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国家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等 5项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及新药开发,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获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奖励
6 项,先后获得陕西中医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励。












刘继平,男,1978 年生,博士,药理学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 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13
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效机制与物质基础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
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及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分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十一五期间参加 2 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研究,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收录 20
篇);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1 项,国家
发明专利 1 项,第七届咸阳市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三届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药效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

胡 锐,女,1970 年 4 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1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8 年 1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
现任陕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会员。

从教学工作 20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1 项,主
持市级课题 3 项,先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配伍研究












张 涓,女,1977 年 12 月 2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04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07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07 年 7
月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6 年 10 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神经医学再生系访问学习一年。2019 年 9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访问学习一年。
现任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职务、兼任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从事中药防治脑血管病及抗感染的研究工作十余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8 项,主持校级课题 1 项,先后参编出版教材和专著 4
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郭 惠,女,1976 年 10 月出生,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拉曼大学兼职博导。
2008 年 07 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12 年 09 月-2015 年 09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细胞微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基因组与健康学会常委、陕西省药学会天然药物学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 7 项。编写出版专著 6 部,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
获专利 3 项,科研成果获得 2018 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 年咸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8
年咸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抗肿瘤新药设计合成与开发及靶向传输研究。











卫 昊,男,1979 年 6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在读博士。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现任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中药药理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免疫学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中药学教研工作 15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5 项,主持市级课题 6 项,先后参编教材 5 部,发表论文 30 篇。荣获国家级教
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2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炎免疫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程 敏,女,1978 年 12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职务,兼任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与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医学硕士学位。2012 年 7
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任制药工程专业带头人。先后承担《中药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主讲的《中药学》课程
2014 年获批商洛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主持
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1 项。
2001 年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药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主持“二至丸抗骨质疏松及作用机制研究(2010KM4049)”、“益气心脑络通复方抗血栓活性成分及其胶囊开发研究
2016ZDJC-21”等两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基于药动学模型的川芎增强香附效应机制研究”“女贞子防治骨质疏松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等两项教育厅项目;商洛市项目 2 项、商洛学院项目 4
项,“商洛南五味子药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荣获商洛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申报发明专利两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科学研究论文 3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 20篇、被 SCI、CSCD
收录 8 篇。

赵子剑,男,1972 年 5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 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大学,先后在益阳市人民医院和怀化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学、制药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怀化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兼任怀化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专家智库专家。
从事中药学、制药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24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1 项,省级课题 7 项,主持市级课题 7 项,先后出版专著×部,发表论文 80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6 篇,CSCD 收录 18 篇,获得发明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炎药物药理










杨志福,男,1973 年 12 月 13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药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京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委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
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房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军事药学专业委员会药剂学分委会和
医院药学分委会委员。
199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先后在西京医院工作,
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工作。从 1996 工作 20 年来,先后出版专著
10 部,发表论文 109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与 13 项;主持省级
课题 6 项,参与 11 项。











朱星枚,女,1981 年 06 月 09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3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06 年 0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2013 年 0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家分会常委,陕西省药理
学会分子与生物化学专委会委员。担任《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特邀编委。
从 2006 工作 14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项(主持 1 项),省级
课题 2 项,主持教育厅课题 1 项,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科技论文 30 余篇(通讯及第一作者 SCI 5 篇, 核心及其他科研论通讯及第一作者 14 篇)。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药理学及秦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王婧雯,女,1979 年 1 月 12 日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工作,兼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临床药学工作。
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理事。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20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二五科技支
撑计划课题等共 5 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参加 2 项国家“重大新

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5 项省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 9 部,主编 3 部,副主编
6 部,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获得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临床药学。


宋小妹,女,1963 年 1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二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1983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先后在蒲白矿务局职工医院工作,主要负责中药调剂和质量检验工作。1987 年 05 月至今,在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期间于
2007 年 09 月至 2010 年 07 月,就读南
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目前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链项目 1 项,
发表学术论文 140 余篇,其中 SCI 20 篇,出版专著 6 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2 项,省级课题 2 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 1 项,陕
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











王 薇,女,1972 年 8 月 1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职务,兼任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
199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药品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从 2003 年在中药化学教研室工作至今 14
年,先后出版专著 7 部,发表论文 40 余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
国家“973”项目 1 项,省级课题 20 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陕西
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邓 翀,男,1978 年 2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8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世界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药理学委员会中药药理陕西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
从 2008 年工作 12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2 项,
主持市级课题 4 项,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得科研奖励 3 项申
请中国专利 3 项。科研方面围绕南五味子、杜仲、大血藤、金樱子、女贞子、山茱萸等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药化学、中药炮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中药新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中草药药效物质基础














汤海峰,性别男,1971 年 2 月 2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药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2001 年 11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博士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现药学系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活性天
然产物(中药和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工作。
现任药研所所长、教研室主任职务,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指委委员,陕西省科协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全军药学专委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分会副主委、药化药理分会常委,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副主委、药物化学专委会副主委等学术职务,为《中南药学》等 4 家杂志编委,10 余家 SCI
期刊审稿人,陕西省药品、制剂、保健用品审评专家,军队和陕西、广东、重庆、上海、河南、江西等省市科技、学科评审专家。
从事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工作 28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 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 19 项,省级课题 18 项,主持其他
课题 8 项,先后主编、副主编专著 7 部,副主编和参编国家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4
套 7 部,发表论文 24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90 余篇),获发明专利 27 项,研究
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项、二、三等
奖各 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国药学科技奖等社会力量办奖 6 项。培养和联合
培养博士生 8 名、硕士生 46 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草药和海洋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智民,男,博士,研究员(II 级),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主任、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中药过程控制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重点研究室 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经典名方和大健康产品研发中心
主任。第九、十、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委会主任、全国工商联医药商会监事长等。
近 10 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 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级课题 60 余项,获科技成果奖 13 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 3 项;代表性工作为中药多指标质量控制的一测多评法;在
Nat. Prod. Rep.(IF 11)、J. of Chromatography A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400 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专著 6 部,其中主编英文
专著 2 部,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 7 部,参编 23 部。











刘海静,女,1962 年 7 月 1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一级主任药师
(专业技术二级),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在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药包材等监管检验技术的开发和质量研究工作。
现任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生化药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药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评审员,中国药
学会药物质量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化妆品评审专家,国家 GSP
认证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原卫生部餐饮食品安全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咨询专家,《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品标准》编委等职务。
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

世界银行资助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近 20 项,先后编写出版专著 7 部,发表研究论文 120 余篇,其中
SCI 源刊论文 6 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8 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 项,个人曾获得陕
西省五一劳动模范、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十大药监之星”、第 11届“中国药学发展奖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奖突出成就奖” 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物质基础分析;药物质量标准分析













唐于平,男,1970 年 1 月生,研究生学历,获博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00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江苏天晴制药总厂、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精准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药教育研究会副秘
书长。
从 1993 年开始工作了 27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项,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得专利 17
项。获国家与省部级等科教奖励 9 项。先后获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











许洪波,男,1987 年 4 月 10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2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5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5
年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
从事中药相关研究工作 10 余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
课题 12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得专
利 2 项。目前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 “三区”科技人才,教育厅“春笋计划”优秀高校指导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新药与新剂型开发研究,2.具有潜在治疗炎症与代谢性疾病天然小分子的发现与评价,3.秦药资源体系构建研究。

岳正刚,男,1981 年 8 月 4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2010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教师,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智库专
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天然药物化学

会第一届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第四届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著名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Phytomedicie 、
Fitoterapia. 、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等杂志的审稿人,中国中药杂志特约审稿人。
从事科研工作十余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2 项,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7 项,中国博士后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市级课题 2 项。发表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30 余篇,参编专著 2 部,获得国际 PCT 专利授权 1 项。
荣获 2018
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十一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第八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称号。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柔性引进)、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










王小平,女,1976 年 8 月 26 日出生,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0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原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8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任教,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分析》、
《药物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以及相关科研工作。
现任药物化学与分析教研室主任,兼任世中联蜂疗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专业双语
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Archives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Global 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广东药科大学学报》的审稿专家,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0 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5 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 7 项,厅局级科研项目 3 项,
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获发明专利
2 项(均为第二发明人),参编著作 12 部,其中规划教材 10 部。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与分析











胡本祥,男,1960 年 8 月 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生药重点学科主任,兼任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材商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本馆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学会常务
理事等职。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及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中药鉴定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32 年,先后出版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参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国家级项目 4 项,省级课题 20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











颜永刚,男,1978 年 10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8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鉴定教学与科研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中药商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和中药鉴定学学会理事
,陕西省药学会理事、植物学学会理事、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中药鉴定学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
从 2008 年工作至今,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省级课题 10 项,
主持市级课题 6 项,先后出版教材与专著 12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获陕西省
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奖 2 项、三等奖 1 项,咸阳
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制定陕西省中药材标准 1 项。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学
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鉴定


白吉庆,男,陕西洛南县人,1977
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副厂长、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陕西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本药
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三区”人才。主持科研项目 12 项,发表学术论文
50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一等、二等奖各 1 项,参编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分子生药学》统编教材 8 部。

陈 莹,女,1981 年 2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学历工作简介)
200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
2010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2010 年 7 月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结构发育及资源利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职务学术身份简介)
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会员,陕西省植物学会会员。
(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简介)
从 2010 年工作近 10 年,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主持省级
课题 2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申请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结构发育及资源利用










张 岗,男,1981 年 1 月 25
日出生,博士,教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省青年科技新星,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咸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校“思邈青年学者”,“百名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
200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年 12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现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现任省中管局中药资源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秦药”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省天然药物学会常务理事、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世中联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会员、NSF
C 函评专家、

《中草药》中英文刊青年编委。
自 2009 年工作 10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 4 项,市级 3 项,
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18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省
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一等奖各 1 项,F5000 论文 2 篇。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










沈 霞,女,1979 年 3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学历工作简介)
2001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2001 年 09 月至 2005 年
7 月,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
年 09 月至 2009 年 06 月,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 年毕业至今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职务学术身份简介)
现任世中联网络药理学分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陕西省植物学会会员。
(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简介)
从参加工作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7 篇,核心期刊 10 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网络生物学的中药有效成分分子靶向研究


黄璐琦,男,1968 年 3 月 1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第 23
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1995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
所、中药资源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学工作。从事中药资源与鉴定工作 20 余
年,先后出版专著 17 部,发表论文 50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国
家级课题 20 余项。









杨新杰,男,1981 年 1 月 4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10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科技处、药学院、中药资源普查办工作,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药用动物学、中药材采收加工与养护学等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中药标本馆馆长兼药用植物园主任,校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世中联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本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陕西省天然
药物学会理事,陕西省药学会会员。咸阳市“三五人才”,陕西中医药大学思邈学者(新星)。
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教学科研工作 10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 2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厅局级级课题 3 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
本级重大专项 1 项,陕西省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1 项,
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
1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资源











高 静,女,1986 年 6 月出生,博士学历,理学博士学位,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工作,研究微生物与药用植物互作,提高药用植物抗逆和药材产量。先后发表论文 10 余篇,其中 SCI
3 篇。在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如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Biologia Plantarum” 、 “Bi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Acta Oecologica”、“Ecological Complexity”、“Plant Biology”、“The Crop
Journal”、“Contemporary Problems of Ec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 1 项,
校级课题 1 项。

秦路平,男,1966 年 7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8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1990 年 8 月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3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生药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生药学学科带头人和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曾先后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做访问学者和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担任客座副教授。2017
年至今,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
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顾问等学术任职。

从 1993 年 7 月开始,已工作 27 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0 项,
其它国家和军队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18 项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00
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 15 部,获专利 16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1 项,军队和省部级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3
项。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和天然药物抗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2)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代谢调控和中药品质的影响;(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王 楠,男,1983 年 2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5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2008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2013 年 3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青年委员。
目前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3 项,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 16 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的群落动态、田间管护、水肥调控、生防治理等。以代谢生态学的生理生化定量规律探讨植物自身逆境调控的最优搭配模式,深化理解植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规律,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王昌利,男,1958 年 9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
1983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中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陕西省药
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近年来先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请为“陕西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先后荣获“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个
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先后发表的科研论文 80 余篇,出版专著 10 余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国家中管局、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10 余项;负责“中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建设等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10 项。先后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 项,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项,咸阳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汉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发明专利 4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工艺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宋 逍,男,1979 年 12
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后,药学院副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
分会委员、陕西省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陕西省首席工程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国家中管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主任,食品工业科技杂志、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2012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保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及新剂型制备研究。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1
项,陕西省
及厅局级课题 2 项,参与各类课题 10 余项;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60
多篇,其中 SCI 收录 9 篇,EI 4 篇。申请专利 1 项,参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 6
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新技术及体内评价研究;中药在线生产质量控制过程研究












刘 峰,男,1968 年 9 月 3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主任药师,执业药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药专业,2017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先后在山海丹企业集团和步长制药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化药新药、中药大品种技术升级改造、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科研工作。现担任步长制药科技管
理中心总监兼科研部部长、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陕西省中药大品种技术改造和二次开发创新团队学术
带头人、咸阳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等省级科研平台的负责人,
陕西省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陕西省生物医药创新制药技术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主任、陕西省中药制药关键性技术重点研究室主任等省级科研平台的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咸阳
市有特殊贡献专家。为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评价专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在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任职 30 余项。
从 1995 工作至今 25 年,主持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26 项,其中国家级 10
项,省级 12 项,市级课题 4 项,累计获得政府财政资金 4292.12 万元。公开发
表学术论文 106 篇,其中 SCI 收录 14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 31 篇,参编出版专著
6 部;授权发明专利 8 件;获科技成果奖 15 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4 项,市厅级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4 项。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 10 名,其中 7 名获得硕士学位,3 名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化药新药、中药大品种技术升级改造、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














孙 静,女,1978 年 10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2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学科办主任,中药炮制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产学研结合分会理事、陕西省科研管理协会理事。
主持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 10 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药创
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15 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申报省级以上平台 4 个。近
三年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编教材、专著 3 部,获得省科学技术奖、高校科学技
术奖 3 项,申报发明专利 7 项,授权 4 项。获得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荣誉 6 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研究与开发。

段金廒,男,1956 年 10
月生,宁夏中卫人。研究生学历,天然药物化学博士,我校兼职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任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等职。现任江苏省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理血方剂创新药物工程中心主任、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药材 GAP
研究促进会(香港)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 SFDA
食品与药品评审专家组成员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段金廒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中药资源及资源化学、方剂功效物质及中药配伍禁忌研究,作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承担国家 973 计划、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 20 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 406 篇,其中 SCI 收录 143 篇,包括国际著名杂志 Chemical
Reviews、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Molecular BioSystem、Plose One
等,总影响因子 318.7;主编或副主编专著 5 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60 余件,已授权专利 30 余件;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研
制开发中药新药 5 项,新药材原料及功能型产品生产批件 3 个,研究制(修)定国
家、行业和企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标准 36 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 50 余名,培养博
士后 6 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部省级科技奖 6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

钱大玮,男,1962 年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药学专业。先后任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行政主任研究员。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
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分析杂志》编委。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食品与药品分析的教学与科研

工作,2007 年至今为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中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方向团队成员。
近年来主要进行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化学及中药化学成分体内的吸收与代谢研究。先后承担与参加了国家及省级各类课题近 20 项。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其中以第 1 或通讯作者共发表 50 余篇且 SCI 收录 20 篇。获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共 7 项。获国家知识产权
局发明专利 10 余项。


倪 健,男,1964 年 11 月 2 日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第五届制药工程专业
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审评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拟订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审
评专 家、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专家、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上市后药品安全性与再评价专家库专家。
承担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科研与教学任务。在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及其体内过程、中药质量评价、新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作为负责人承担的中药药剂学课程被评为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作为带头人负责的中药制药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重大创新药物课题及企业合作课题等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20 余篇,主编、
副主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0 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中华中医
药学会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3 项,其他奖项 3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新技术与体内过程研究










郭东艳,女,1973 年 11 月出生,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制药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
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 10 余部,主持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 8 项,在研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5 项。先后
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项,咸阳市科学
技术一等奖 1 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申请国家专利 15 项,授权
7 项,并荣获“陕西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的研究。













史亚军,男,1976 年 8 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3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2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和药剂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药学院副院长,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药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陕西
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主要围绕磷脂复合物、鼻腔给药、粉体改性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 6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收录 12 篇,编写教材专著 12 部,获省级、厅级科技奖励 3 项,发明专利 4 项。














杨荣平,女,1975 年 2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兼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重庆市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南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工作。从 2005 年工作×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参与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12 项,企业合作项目 10 余项。


赵 鹏,男,1977 年 2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2006 年 4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2010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2013 年 1 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

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在陕西东盛药业集团,西安交大药业集团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制药工程、药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陕西省第四批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题
3 项,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获得专利 1 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
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2 项,以副
主编、编委身份完成国家规划教材 7 部。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小分子合成、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修饰













苟小军,男,1975 年 3 月 25 日出生,博士学历,医学博士,博士后,执业 中药师,副主任药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市宝山区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 志》以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omics
等杂志审稿人。第一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转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广东医学》审稿人。

1998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04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10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2010年 7 月至 2013 年 7
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 事临床药学与体内代谢、代谢组学研究等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 金、上海市卫计委等 4
项科研课题,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证候生物 学基础研究平台的建立等多项课题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1 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刘妍如,1985 年 8 月 13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讲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完成课题研究。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1 项,省级课题 3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










朱华旭,女,1972 年 7 月 3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同年免试推荐攻读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1997 年 6 月硕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04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先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院、药学院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任研究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兼科技资源管理
办公室主任,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面向中药新型分离材料与技术研究工作。
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处副处长、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分离技术平台负责人;中国颗

粒学会青年理事,江苏省颗粒学会副理事长、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膜工业协会特种分离膜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医药膜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 1997 起工作 20 年,发表科研论文 160 余篇,获得授权专利 21 项;主编、
副主编专著各 1 部,药学主持获得中药新药临床批件 5 件、主要参与获得新药证
书 3 件;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32 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
2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1 项、国际级学会及协会科技进步奖 3 项。目前主持国家
自然科学面上项目 2 项、省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型分离技术及其产业化


吴建华,女,1965 年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药炮制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委员会委员。
1994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
药炮制学》、《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从 1994 年工作 23 年,先后
出版专著 16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行业专项 3 项,主持省级课题 4 项,主持校级级课题 2 项,2014 年、2015 年执裁全国高职院校中药传统技能比赛;2015
年、2016 年担任陕西省高职院校中药传统技能比赛专家组成员。

吴纯洁,1965 年 10 月 3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与规划处处长职务,兼任国家发改委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
点实验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药学会药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等。。
198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先后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中试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药剂新制剂新剂型研究和中药饮片质量评价等方面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10 余项。










陈世忠,男,1962 年 12 月 8 日出生,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2 年 10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1994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先后在陕西中药研究所、北京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课题组组长。
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科研工作 30
余年,先后承担国家“八五”~“十二五”攻关项目、科技部项目、国家“973”项目、中医药管理局及药典委员会等科研项目多项。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6 项;新药研究获生产批件及临床批件 8 项;申请和授权
专利 6 项;发表科研论文 70 余篇,参编和主编著作 8 部;培养研究生 25 名。并担任《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中医药》、《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1. 中药新药与新剂型研究,2.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质量评价研究,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











左振宇,性别男,1981 年 11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大学,
2013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先后在贵州医科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
现任教于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与工程委员会理事。
从 2013 年工作 7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2 项,
主持市级课题 1 项,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0 篇,获得专利 2 项。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











刘世军,男,1974 年 5 月 2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4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先后在陕西省秦光制药厂、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河西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生产、中药炮制、中药研发、以及《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剂学》、
《GMP 管理工程》、《药事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现兼任世界中联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第四届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 6 年,教学 9 年,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厅级
课题 1 项。先后参编教材 3 部,发表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5 篇,获
得专利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











刘清飞,男,1971 年 8 月,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3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获学士学位;2000 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3-2005
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 年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工作,其中 2009
年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起于清华大学药学院(原医学院药学系)工作。现任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工作以来,主持或参与欧盟 Horizon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973 计划、863 计划、粤港澳科技合作、中国博士后科研课题等科研项目 20 余项。出版合著专著 3 部,发表
SCI 收录论文 30 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10
余项、国际专利 1 项,已授权 6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卫培峰,男,1972 年 6 月生,博士,三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2 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主要从事临床中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现任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等各级课题 10 余项,并参与国家重大创新药物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协助企业完成了“蛭蛇通络胶囊、女金片、强筋健骨丸”等 20
余项中药新药与中药保护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还主持完
成了“桑菊含片”等 60
余项保健食品的临床研究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先后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咸
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余篇,主编及参编论著 4 部,参编教材 5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杨红莲,女,1980 年 1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药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6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9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管理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 2009 年工作 11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1 项,
主持市级课题 1 项,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











文爱东,男,1964 年 6 月 15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药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
药研发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药代动力学实验室主任,担任国际药学联合会军事药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军事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临床药
理专业分委会主任委员,军队临床药师管理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临床用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2009
年 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在西京医院药剂科,主要从事药学工作。自 1986 年 8 月至今工作 3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15 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 承担
课题共 13 项;其中国家级 10 项,军队、部(省)级 3 项。












奚苗苗,女,1977 年 7 月出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1998 年本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2005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
(原第四军医大学),2008 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先后在西京医院药剂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副主任药师。

受邀担任解放军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分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首届青年委员、陕西省毒理学会医院用药安全分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毒理学会化学安全分委会副主
任委员、《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卫生部试题开发基地命题小组药学专业专家、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XFDA)药品注册现场检查及技术审评专家、 SXFDA 保健用(食)品审评专家、SXFDA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专家。
第一负责人主持课题 8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分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医疗机构制剂标准研究课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学科建设助推
计划重大新药研发及自主创新探索项目等;国家 863 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药学组长、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组长。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4 篇(影响因子大于 5 分 5 篇, 2 篇在本学科领域被引频次排名全球前 3%);副主译专著 1 部,参编 6 部;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 18 项,授权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保护、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合理使用及中药药效物质筛选。











李 敏,女,1978 年 8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2013 年 2 月~5
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肿瘤研究中心进修。目前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临床中药教研室工作,从事《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专论》等课程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临床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中药学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理事,陕西省药学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 2005 年工作 15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基于热敏感蛋白 TRPV1调控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生物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8130324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厅局级课堂 4 项,先后参编教材、论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两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成果认证。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基础理论研究









王 梅,女,1971 年 5 月 14 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主任药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迪赛制药有限公司、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制备及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现代化联盟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医药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
员,陕西省药学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委员,咸阳市药学会理事,咸阳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咸阳市静脉用药调配
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等。
从 1996 工作 24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12 项,
主持市级课题 2 项,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获得专利 0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制备及新技术的研究











王庆伟,男,1969 年 04 月 01 日出生,博研学历,博士学位,主任药师。
1994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分别于 2003 年 07 月和 2007 年 07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一直在唐都医院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任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学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事医院药学研究工作 20 多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负责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分题 9 项和 1226 工程重大项目 1 项,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 12 项,出
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130 余篇,获得专利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经皮递药系统











石小鹏,女,1973 年 8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药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2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药理学专业,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工作,主要从事临床药理学与药事管理学工作。
现任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药学会药学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军队物资采购评审专
家,全

军药材采购监察清理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学术论文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评审专家,西安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医临证与中药研用》杂志副总编、《中国药师》和《药品评价》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军队特需保密专项课题 1 项,陕西省重点产业链
课题 1 项,社会发展攻关计划课题 2 项,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2 项,军队课题 2
项,校院级课题 4 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8 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50 余篇,其中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7 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外观专利 22
项。作为主编“全国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2 部,副主编 3
部,参编 9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药理学与药事管理学。


王征,男,1986 年 4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8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2011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
201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的发现及结构修饰研究。
现任陕西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协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
从 2014 年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
等省级课题 3 项,市级课题 3 项,参研省部级以上课题 6 项。先后副主编出版专
著 1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5 篇,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
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的发现及结构修饰


李瑾,女,1979.12
月生,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研发部长,主持并完成《一清软胶囊》的新药申报。一直从事软胶囊药物制剂研究。代表性课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
药软胶囊剂型改进与优化关键技术研究》(2018YFC170690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相关研究论文获得第六届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SCI 论文 10 篇,其中 2 区以上文章 2 篇,专利 5
项。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药工程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会长。

张小飞,男,汉族,1982 年 11 月生,博士,副教授,陕西中医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剂教研室主任,陕西省药学会理事、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精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药精油产业开发研究。目前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
目等 10 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近五年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7 篇,参编教
材、专著 2 部,获得省科学技术奖、高校科学技术奖 3 项,申报专利 20 项,授
权 7 项。获得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荣誉 2 次。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研究开发。


姜祎,男,1981 年 2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8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2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
兼任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委员。
从 2012 工作 8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4 项,主
持市级课题 2 项,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中文论文 30 余篇、英文论文 10 余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5 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2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
科学技术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与应用。


孙萌,男,1982 年 3 月 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2012 年 11
月硕博连读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物研究所。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东京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及访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药物分析新方法、新装置以及天然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等研究工作。
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1 项,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及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 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Anal Chem, J Chromatogr A, J
Chromatogr B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1 篇;获得 2017 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物质基础分析,药物分析新方法、新装置开发,生物色谱新方法。

黄文静,男,1984 年 1 月出生,陕西西安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2010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学专业,2011 至 2014 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2014
年至今任教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方向的科研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与 3 项,主持省级社会科技发展
攻关课题 1 项参与 2 项,主持教育厅及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5 项,中国中医科学
院资助横向课题 1 项,先后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
6 项。
研究方向: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主要针对陕产大宗常用道地药材即“秦药”的栽培理论与技术、干旱铝毒等非生物逆境胁迫、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药用植物功能成分提取与利用等开展研究。

王国全,男,1981 年 4 月 14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中共党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8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在南方医科大学
“重大疾病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广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药理实验室,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护理学院办公室、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等处工作,主要从事教学科研以及日常
行政工作。
现为省委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应用药理学专业委
员会委员、陕西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天然药物学会理理事及《中国医药导报》、《陕西中医药学报》等刊物审稿专家。
2007 年工作从事科研工作以来,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各级科研
课题 15 项,其国家级 2 项,省级 3 项,厅局级 6 项,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 5 项,
成果 1 项,科研经费共计 110 余万元;先后主编或参编中医药相关专著 9 部,主
编 2 部,副主编 3 部;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论文 40 余篇,SCI 6 篇(1 篇他引 33 次),
STPI 3 篇,CSCD 6 篇;获得各类科技奖励 5 项,省级 1 项,厅局级 4
项。先后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咸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咸阳市三五人才”、“咸阳市第九届十佳科普明星”等
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抗感染中草药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开发与应用(中药经方清瘟败毒饮和凉膈散治疗脓毒症相关机制研究)。












陈艳琰,女,1988 年 1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9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在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工作,并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开展博士后工作。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分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
级项目 1 项;参与国家级课题 6 项,省级课题 2 项;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人
才,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 1 项;已发表论
文 45 篇,其中 SCI 27 篇,申请发明专利 2 项。研究方向:中药功效物质基础及配伍关系。

周瑞,女,1985 年 4 月 28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7 年本科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 2012 年 12 月硕/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
大学,2013 年 4 月至 2015 年 9 月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深圳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15 年 10 月加入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从业 10 余年来,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项,中国博士后基金 2 项,省部级课题3 项,教育厅课题2 项,在国内外TOP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等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风湿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赵重博,男,1987 年 6 出生,博士研究生,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9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2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6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炮制相关教学实践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兼任陕西省中药协会理事,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委员会委员。

从 2016 工作 4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3 项,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申请发明
专利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炮制机制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王川,男,1987 年出生,医学博士,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7 年 12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山梨大学,现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从事药理学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兼任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陕西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陕西省药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动脉硬化学会和日本动脉硬化学会会员。
从事药理学相关工作 2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1 项和海外博士科研启动金 1 项,个人在研经费 44 余万元。发表论文 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Arteriosclerosis等高水平杂志发表 SCI 论文 7 篇。获得专利 2 项。曾获山梨大学外国人优秀研究奖,欧洲动脉硬化学会 Young Investigator
Fellowship 等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防治。


梁艳妮,女,1986 年 4 月 13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9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2011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
201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从事药学相关研究。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入选陕西高校第三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 划”;2019
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兼任陕西省药理学会第四届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从教工作 5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3 项,参与省部级以
上项目 5 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物质基础与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


雷莉妍,女,1985 年 11 月 24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8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201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
(硕博连读),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工作。
从 2014 年至今工作 6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
金 1 项,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基金 1 项,陕西省教育厅基金 1 项,及陕西中医药大
学基金 1 项。已发表学术论文 19 篇,参与申请专利 2 项。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炎、抗糖尿病药理及机制研究。

刘雪英,女,1972 年 4 月 27 日出生,博研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00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2005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在济南军区第 145
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教学科研工作。
兼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药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师》编委。
从事药学工作 26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 项
省级课题 5 项,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分题 8 项,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参编教材
2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得专利 1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重大疾病靶标的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袁媛,女,1978 年 7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2005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药鉴定与分子生药学工作。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职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 2005 年工作 15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 项(第三完成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1 项(第一完成人)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2 项(第一完成人)等。近 5
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省部级项
目 3 项、国家药典委员会项目 9 项。先后出版专著 6 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19
篇;授权专利 43 项,发布国家标准、团体标准 7 项。2017
年、2019年分别共同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生药学》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生药学》两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鉴定与分子生药学


何炜,女,1972 年 12 月 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1999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
2006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一直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会委员,兼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化学教育》编委。
从 1994 年参加工作 25 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主持国家科技部
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1 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创新重点研发产业链项目 1 项,主持陕
西省科技统筹重点项目 1 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先后出版专著 5 部,
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得专利授权 12 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获原总后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第十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主要研究方向:(1)新药设计合成及新反应、新工艺研究;(2)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中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改造、质量标准及生物活性研究。

吴志生,男,1983 年 12 月 2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2009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
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中药智能制造与全程质量控制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青,2018
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北京市级人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杰青等,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十大论文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陆婉珍近红外青年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创新青年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兼任创世界一流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九届理事,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秘书长,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医药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饲用中草药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
工程常务理事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草药、中华中医药杂志、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世界中医药英文版、中华中医药杂志中青年编委。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奖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家库专家,山东科
学技术进步奖专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及北京、江苏、广西、山东、福建等基金函评专家。
从 2012 工作 7 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博士点基金、行业专项和制药企业/基金会委托课题
(100 万以上级)等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28 篇,包括 J Control Release(TOP),Bioresource Tech(TOP)等 SCI 论文 56 篇(JCR
1 区 20 篇),

蓝皮书 3 项,起草指南 2 项,标准 4 项,著作 6 部,申请或授权专利 22 项(转
化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制造与名医名方质量源于设计研究。


张邦乐,男,1972 年 2 月 13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有机合成专业,2003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药理学专业,2006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科研药厂、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靶向制剂与基因治疗纳米递送系统研究、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军事特种医学及
其药物与装备研制等方面研究工作。
现任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博士生与博士后导师,兼任陕西省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
从 1994 年工作 26 年,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 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军队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2 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
1 项和校发展基金 2 项,分课题负责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2 项、省科技创
新统筹计划重点专项 1 项,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国家、军队省部重点、攻关等
课题 10 余项,先后主编参编各类教材 6 部,发表科研论文 100 余篇(其中第一
和通讯作者 SCI 收录论文 40 余篇、中文核心期刊 2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陕西省精品资源课程 1 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
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靶向制剂与基因治疗纳米递送系统研究


余琦,男,1980 年 08 月 08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5 年 9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 6 月提前攻读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日本山梨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博士后出站)进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研究。
兼任陕西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协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西安医学院学委会委员。
从西安医学院工作 8 年,主持国科金 2 项,中国博士后基金 2 项,省级教育
厅课题 3 项,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40 篇,申请专利 4 项。获“陕西普通高校
青年杰出人才”称号、十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成果获 2014 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 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病药物药理、临床药物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