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秉承西北大学“公、诚、勤、朴”校训,爱国爱校,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该语种外文资料、应用该语种进行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使以学术型为主的学生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应用型为主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
二、研究方向
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具体见后表中的研究方向。
三、学制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学分≥1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6学分(学位课≥11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计2学分。
四、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授课学期为第1-2学期,各专业具体课程见后表中的课程设置。
五、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与导师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六、考核方式
除学术报告等考查课以外,博士生课程考核采用闭卷或开卷等考试方式,其中学位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博士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七、科学研究
博士生在读期间根据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应系统地查阅中外文相关文献;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报告活动,每名博士生至少以主报告人的身份作1次学术报告;发表的科研成果应达到《西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的要求。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博士生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能够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选题应尽可能地与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以及横向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通过中期阶段考核后进行开题报告,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同时必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全文一律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九、答辩及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正式答辩前要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且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达到规定的要求(按照《西北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执行),方可请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论文才能组织正式答辩。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博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
1.先秦两汉文学 |
|
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
|
|
3.宋元明清文学 |
|
|
4.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 |
|
|
5.中国诗学 |
|
|
6.佛教与中国文学 |
|
|
7.中国文学批评史 |
|
|
8.唐宋文化与文学 |
|
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备注 |
学
位
课 |
1069711X01 |
第一外国语 |
108 |
3 |
1 |
|
1069721X01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36 |
2 |
1 |
||
0501051X01 |
文学史料学 |
54 |
3 |
2 |
||
0501051X02 |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
54 |
3 |
2 |
||
0501051X03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 |
54 |
3 |
1 |
||
0002000X01 |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
|
3 |
1-6 |
||
0002000X02 |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
|
1 |
3-6 |
||
非
学
位
课 |
0501051F01 |
先秦文学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2 |
两汉文学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3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4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5 |
宋词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6 |
中国戏曲专题研究 |
36 |
2 |
3 |
||
0501051F07 |
中国小说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8 |
先秦文学文献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09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文献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
0501051F10 |
宋元明清文学文献专题研究 |
36 |
2 |
3 |
||
0501051F11 |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0501051F12 |
中国文学批评专题 |
36 |
2 |
2 |
||
0501051F13 |
唐宋文化与文学 |
36 |
2 |
3 |
||
0501051F14 |
佛教文化专题研究 |
36 |
2 |
2 |
||
1069711F01 |
第二外国语 |
108 |
3 |
1、2 |
中国审美文化史(060121)博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
1.审美理论与创作研究 |
|
2.宗教审美文化 |
|
|
3.艺术审美文化 |
|
|
4.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研究 |
|
|
5.考古审美文化 |
|
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备注 |
学
位
课 |
1069711X01 |
第一外国语 |
126 |
3 |
1 |
|
1069721X01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36 |
2 |
1 |
||
0601211X01 |
审美理论 |
54 |
3 |
1 |
||
0601211X02 |
中国美学史 |
54 |
3 |
2 |
||
0601211X03 |
中国思想史 |
54 |
3 |
1 |
||
0002000X01 |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
|
3 |
1-6 |
|
|
0002000X02 |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
|
1 |
3-6 |
|
|
非
学
位
课 |
0601211F01 |
西方审美理论史 |
36 |
2 |
2 |
|
0601211F02 |
佛教审美文化 |
36 |
2 |
2 |
||
0601211F03 |
道教审美文化 |
36 |
2 |
2 |
||
0601211F04 |
应用审美学 |
36 |
2 |
2 |
||
0601211F05 |
文物审美学 |
36 |
2 |
2 |
||
0601211F06 |
考古审美学 |
36 |
2 |
2 |
||
0601211F07 |
小说美学 |
36 |
2 |
2 |
||
0601211F08 |
中国西部文学审美专题 |
36 |
2 |
2 |
||
0601211F10 |
中西文论及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
36 |
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