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名称黄 雷,男,山东沂水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地质学基地班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8年、2014年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至2016年3月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从事油气勘探相关研究工作;2016年3月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项目和油田公司生产与基础研究相关重大攻关课题十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GR-Solid earth》、《GSA Bulletin》、《Tectonophysics》《Gondwana Research》、《AAPG. Bullet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科学》、《地质学报》、《地学前缘》、《石油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学会优秀论文等10 余项科技奖励。2016 年、2017 年先后入选“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和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盆地演化与能源矿产创新团队”带头人。
研究团队欢迎对石油地质、能源盆地、构造地质等相关专业方向感兴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同时常年接收博士后入站,待遇丰厚。
一、主要论文
Huang Lei,Liu Chi-yang, Zhao Jun-feng, and Zhang Dong-dong, Synrift basin inversion: Significant role of synchronous strike-slip motion in a rift basin, GSA Bulletin, 2020, 132 (11-12): 2572–2586. DOI:10.1130/B35435.1
Jia, N., Huang, L(通讯作者).,Liu, C., Li, D., & Xu, C. (2020). Differential faulting in a narrow riftbasin influenced by synchronous strike-slip motion: The Liaodong Bay sub-basin,offshore Bohai Bay Basin, Chin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04853.
Huang Lei, et 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hrust-Nappe Belt in the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 (China): New Constraints from Exploration Seismic Data, Geotectonics, 2020, Vol. 54, No. 2, pp. 229–239.
黄雷,刘池洋,张扭断裂带内复合花状构造的成因与意义,石油学报,2019(10)。
黄雷, 刘池洋, 吴奎, 王广源,张如才.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走滑断裂特征及地质意义,西北大学学报,2019,49(2),258-267.
Huang Lei, Liu Chi-yang,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enozoic Tan-Lu Fault Zone in the Liaohe sub-basi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Tectonophysics, 2018,722(1),373-382.doi:10.1016/j.tecto.2017.11.025.
Huang Lei, Liu Chi-yang. Three types of flower structures in a divergent-wrench fault zon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2017, 122(12),10478-10497 ( DOI:10.1002/2017JB014675).
Huang Lei, Liu Chi-yang, et 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strike-slip fault restraining bends: New insights into the tectonic controls on the Penglai 19-3 and Penglai 25-6 oil fields, Tan-Lu fault zone, east China, AAPG Bulletin,2016,100(8):1239–1263. DOI:10.1306/
周心怀,黄雷(通讯作者),王昕. 渤海蓬莱9-1中生代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岩石学报,2016,32(6):1839-1850
黄雷. 走滑作用对渤海凸起区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 地学前缘, 2015,22(3), 42-50,
Huang Lei,Liu Chiyang. 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East China)—Constraints from seismic data. Gondwana Research,2015,28,1079-1095
Huang, L., Liu, C.Y., Neogene-Quaternary post-rift tectonic reactivat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AAPG. Bulletin,2014,98:1377-1400
Huang, L., Liu, C.Y.,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gs to the east of Tan–Lu Fault Zone,Bohai Bay Bas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4.79:275-287
黄雷,刘池洋.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延安组煤层自燃烧变产物及其特征, 地质学报,2014, 88(9), 1753-1761
黄雷,周心怀,王应斌等.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构造与演化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地质科学,2013,48(1)
王应斌,黄雷(通讯作者). 渤海海域营潍断裂带展布特征及新生代控盆模式.地质学报,2013.87(12)
Huang, L., Liu, C.Y., Zhou, X.H., Wang, Y.B..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s during evolution of Cenozoic basin offshore the Bohai Sea: evidence and regional dynamics analysis. Sci. China Earth Sci. , 2012,55, 476-487
黄雷 等. 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证据及区域动力学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
黄雷, 王应斌. 渤中环形构造带特征和成因分析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探讨.地质科学, 2012, 47(2): 1-9
黄雷, 王应斌, 武强,王强.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盆地演化. 地质学报, 2012, 86(5):1-10
黄雷, 王应斌. 莱州湾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与油气成藏.渤海油田上3000万吨成果论文集,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
Huang Lei, Liu Chiyang. Petrologic and REE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Burnt Rocks. Acta Geologica Sinca, 2008,82(2)
黄雷,刘池洋.烧变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33(4)
黄雷,张云翔,弓虎军.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粘土成因粒度分析.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董为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275-283
Liu Chi-yang, Huang Lei, Zhao Hong-ge et al., Small-scale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AAPG Bulletin, 2019, (9).
Fan Changyu, Alvar Braatheen, Wang Zhenliang, Zhang Xiaoqiang, Chen Suiying , Feng Nana, Wang Aiguo,Huang Lei. (2019) Flow pathway and evolution of water and oil along reverse faults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 AAPG Bulletin, 2019 , (Accept).
刘池洋, 黄雷, 张东东, 赵俊峰, 邓煜, 郭佩, 黄翼坚, 王建强. 2018. 石油贫富悬殊的成因: 来自华北克拉通东部南北新生代盆地的启示.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8: 1506–1526, doi: 10.1360/N072017-00447
Liu C, Huang L, Zhang D, Zhao J, Deng Y, Guo P, Huang Y, Wang J. 2018. Genetic causes of oil-rich and oil-poor reservoirs: Implications from two Cenozoic basins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1: 1910–1931,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7-9271-6
Guo, P., Liu, C., Huang, L., Yu, M., Wang, P., & Zhang, G. (2018). Palaeohydr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late Cenozoic saline lake in the Qaidam Basin, NE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65, 44-61.
李被, 刘池洋, 黄雷, 蒋飞虎, 郭佩, & 鹿坤. (2018). 东濮凹陷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环境分析.现代地质,2, 002.
徐崇凯,刘池洋,郭佩,黎茂稳,黄雷,赵岩,潘银华,张益银. (2018),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地质科学,36(3):617-629
刘永涛,刘池洋,赵俊峰,黄雷, 宋旭阳.(2018),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微小断层的成因机制与控藏特征,地质科学,53(3):922—940
Guo, P., Liu, C., Huang, L., Wang, P., Wang, K., Yuan, H., ... & Zhang, Y. (2017). Genesis of the late Eocene bedded halite in the Qaidam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aleoclimate in East Asia.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87:364-380
刘池洋, 赵红格, 赵俊峰, 吴柏林, 黄雷, 王建强, 张东东,张少华. 能源盆地沉积学及其前沿科学问题.沉积学报, 2017,.35(5), 1032-1043.
ZHAO Junfeng, LIU Chiyang, HUANG Lei, Nigel P. Mountney, HAN Shaojia, LIU Peng, HU Junhao. Original sedimentary extent of an inverted basin: a case study from the Bozhong depression, offshore Bohai Bay Basin. Acta Geological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6, 90(6), 2163-2181.
Sun, M., Liu, C., Chen, S., Feng, C., & Huang, L.. Control of petroleum traps by Cenozoic tectonic style in the Liaodong Bay area, of the Bohai Bay basin, China.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6,9(5), 1-14.
全洪慧,张章, 张振杰, 李栓豹, 黄雷, 油田开发中后期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及意义——以渤海湾盆地南堡35-2油田为例, 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 p 1, 中国湖北武汉, 2015/10/24.
QUAN Honghui, ZHANG Zhang,LI Shuabao,ZHANG Zhenjie,Huang Lei, A Re-recogni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Regularity in the Middle-late Stage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from NB35-2 Oilfield in Bohai Bay Basin,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5,89(s1), p 210.
贾楠;刘池洋;张功成;黄雷;赵俊峰;卢山,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差异抬升事件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地学前缘, 2015,22(3), pp 77-87.
于喜通;韦阿娟;黄雷, 渤海海域沙东南构造带东二下亚段物源状况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29(5), pp 1-4.
贾楠;刘池洋;张功成;黄雷;赵俊峰,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改造作用及演化, 地质科学, 2015,50(2), pp 377-390.
王应斌,黄雷,等.渤海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构造型式。中国海上油气,2012,24(增1),6-10
王应斌,黄雷,等.渤海浅层油气富集规律探讨—以黄河口凹陷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637-641
王应斌, 王强, 黄雷, 等. 渤海海域油气藏分类方案及分布规律. 海洋地质动态, 2010, 26(11): 7-12.
赵俊峰, 刘池洋, 梁积伟, 王晓梅,喻林,黄雷.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原始边界恢复. 地质学报, 2010, 84(4): 553-569.
赵俊峰,刘池洋,王晓梅,马艳萍,黄雷.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演化探讨. 地质论评,2009, 55 (5):663-673
房建军,刘池阳,韩 鹏,黄雷,等.宁南盆地构造演化探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5):813-817
马艳萍,刘池洋,赵俊峰,黄雷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漂白现象与天然气逸散的关系,中国科学(D辑),2007,37(增)
Ma Yanping, Liu Chiyang, Zhao Junfeng, Huang Lei,et al.Characteristics of Bleaching of Mesozoic Sandstone of Northeast Ordos Bas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as leakag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2007 Vol.50(Supp.)
马艳萍, 刘池洋, 张复新, 赵俊峰,喻林,黄雷.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高岭土矿特征及成因机制.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7, 37(5): 929-936.
赵俊峰, 刘池洋, 喻林, 黄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沉积学报, 2007, 25(4): 535-544.
赵俊峰, 刘池洋, 喻林, 梁积伟,黄雷. 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构造特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2): 159-166.
弓虎军, 张云翔, 黄雷. 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组成的古环境意义. 沉积学报, 2006, 23(2): 260-267.
二、科研奖励
能源盆地后期改造与原盆恢复理论创新及其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陕西省人民政府,2018.12,
渤海南部郯庐断裂控藏作用与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联合会,2013.10
渤海湾盆地郯庐断裂带以东凹陷演化特征及对油气勘探和区域构造的指示意义,中国石油学会2012-2013年度优秀(会议)论文(无等级),中国石油学会,2014.03
创新区域研究技术与方法-深化渤西重点领域勘探研究,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2012.07
渤海中生界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与勘探重大发现,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3.12
渤海海域潜山地层、岩性研究新进展,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2013.06
宏观构造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渤西研究为例,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二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2.03
渤海“(似)花状构造”与油气聚集规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2015.05.20
走滑双重构造’在渤海的表现与意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2015.5
辽西北洼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2009.5
莱西构造带成藏潜力研究新成果,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2010.5
莱西构造带勘探潜力分析,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一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0.04.16
沙垒田凸起西部成藏潜力思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三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011.03.16
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证据及区域动力学分析,盆地构造研究前缘与新进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0.9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第三届青年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交流会优秀报告,天津地质学会, 2011.11.1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烧变岩研究,全国第四届“地学与资源”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一等,西北大学,2007.10.15
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粘土成因粒度分析,西北大学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二等,西北大学,2005.10.16
编辑
黄雷
所属部门: 石油教研室
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盆地分析、油区构造解析、油气勘探综合分析
电子邮件: huanglei@nwu.edu.c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雷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4
相关话题/西北大学 地质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SimonWilliams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SimonWilliams一直致力于研究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历史,主要通过全球尺度的构造板块重建模型来重建随时间变化的板块绝对运动。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了多次大洋航次项目,收集和解释从大洋深处获得的岩石样品与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从而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学证据来更好地约束大陆板块在P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奚家米
教师名称个人简介:奚家米,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作经历:1997年7月西安矿业学院毕业留校后任建工系学生辅导员,曾任系团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2000年至2004年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2004年至2006年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至2018年先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TimonthyTopper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简介内容二、科研情况1.学术论文2.科研项目3.学术专著4.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简介内容5.科研奖励编辑TimonthyTopper所属部门:古生物教研室职称:教授电子邮件:timothy.topper@nrm.se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赖绍聪
教师名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陕西省三五人才。曾先后担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系主任、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地质学国家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康卫东
教师名称工作经历: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1982—1990年在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质队工作,历任项目负责、分队长兼技术负责等职;1990—1997年在地矿部地质工程勘查院工作,历任分队技术负责、总工办主任、总工程师等职;1997年—现在,先后在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池阳
教师名称刘池洋,笔名刘池洋,男,1953年4月出生;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2年2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家顾问团成员(10位成员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玮
教师名称李玮简介:1973年10月生,西北大学教授。1996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2007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2年8月-2013年8月加拿大Western大学访问****。主要从事造山带构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良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刘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生,1978.2-1984.12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读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获理学学/硕士学位;1995.9-1999.8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7-2005.11在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作高级访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建妮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刘建妮,女,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长期致力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叶足动物及其相关蜕皮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在国际布尔吉斯页岩型叶足动物化石(寒武纪叶足动物起源、演化和分异)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系列发现和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在相关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目前已发表学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林玉
教师名称一.基本情况刘林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男,山东淄博人,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分别于1991年及2003年在西北大学获得油气储层地质学理学硕士及油气田开发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油气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沉积学及能源地质学研究。主持承担30余项十一五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