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
王家鼎,男,1962年7月出生,陕西省蓝田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今长安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获工学学士,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后留所从事科研工作。1994年8月调入西北大学工作至今。其中,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1999年5月—2001年4月在吉林大学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曾出国进修和高访。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评为博导。2014年被陕西省评为二级教授。30年来,在黄土滑坡方面的研究被誉为“自成体系,有独到之处”。首次提出了“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黄土蠕、滑动液化机理”、“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土体解体、斜抛和粉尘化机理”、 “列车长持时振动引起黄土滑坡的长期累积应变-损伤-破坏滑移机理”以及推导出各类型黄土滑坡的运动特征方程,并用实例加以验证,成果获甘肃省级科技进步奖。多次深入甘肃、陕西贫困山区进行滑坡应急救灾,用自己提出的理论参与滑坡预报,如“彬县百子沟滑坡的成功预报”等,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并获得陕西省1999年度科技进步奖。多次主持或参与滑坡、泥石流的工程治理设计,在实践中检验收到良好效果。撰写出版的《典型高速黄土滑坡群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专著,正是他十多年来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晶。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张宗祜先生在本书序中所写的“本书是我国有关黄土滑坡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有许多创新之处。高速铁路黄土路基的振陷、液化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列车振动引起黄土振陷和液化的临界标准、机理、影响因素和消除这两种灾害的地基处理措施,直接应用于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中,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分别获得陕西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铁道部科技奖一、二等奖共4项。在载重铁路边坡侧移、路基沉降及填料配比等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果应用于晋中南重载铁路建设中,获得国际大奖-FIDIC奖。在机场跑道黄土地基沉降及高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方面,提出地震作用下和飞机升降冲力振动下黄土地基长持时振陷机理和黄土高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直接应用于机场建设中,成果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黄土湿陷研究方面,通过山西、陕西、甘肃等的大型浸水试验提出多种黄土湿陷的机理。近年来提出机车振动、水和干湿循环等耦合作用下黄土的“促裂、促渗、促崩、促滑、促沉”的五促效应。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黄崇福教授合作出版的《模糊信息分析与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两本专著,重印数次,累计达25000余册,提出的信息分配、信息扩散原理,已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二、科研情况
1、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10余篇,SCI检索60余篇,EI检索5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Jiading Wang*, Yuanjun Xu, Dengfei Zhang& Tianfeng Gu(2021),Vibration-induced accelerationof infiltration in loes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4(4):611-630 (SCI)
(2)Jiading Wang,Dengfei Zhang,CunliChen,Songhe Wang(2020),Measurement and modelling of stress-dependent waterpermeability of collapsible loess in China, EngineeringGeology, 266:105393(SCI)
(3)Jiading Wang,PingLi, Yan Ma, Sai K. Vanapalli(2020), Change in pore-size distribution of collapsible loess due toloading and inundating, Acta Geotechnica, 15(5):1081-1094 (SCI)
(4)Jiading Wang,Xingang Wang, Hongbin Zhan, Haijun Qiu, Sheng Hu(2019),A newsuperlinear viscoplastic shear model for accelerated rheological deformation, Computersand Geotechnics,114: 103132(SCI)
(5)Jiading Wang, Dengfei Zhang, NianqinWang, Tianfeng Gu(2019),Mechanisms of wetting-induced loess slope failures,Landslides,16(5):937-953 (SCI )
(6)Jiading Wang, Tianfeng Gu, MaoshengZhang, Yuanjun Xu(2019) ,Experimental study of loess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44(6):1317-1329(SCI)
(7)Jiading Wang,Yuanjun Xu, Yan Ma, Shaonan Qiao, Kaiqiang Feng(2018), Study on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filling slope inloess filling engineering: a case study at a loess mountain airport,Landslides,15 (12):2423-2435(SCI)
(8)Jiading Wang, Ping Li, Yuanjun Xu,Qi Gu,Tianfeng Gu(2019), Changes in tensile strengthand microstructure of loess due to vibration,Journalof Asian Earth Sciences,169(1): 298-307(SCI)
(9)Jiading Wang, Ping Li, Yan Ma, Sai K.Vanapalli(2019), Evolution ofpore-size distribution of intact loess and remolded loess due to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19(3): 1226-1238(SCI)
(10)Jiading Wang, Ping Li, Yan Ma, Tonglu Li(2018), Influence of irrigation method on theinfiltration in loess: field study in the Loess Plateau, Desalination andWater Treatment,110:298-307(SCI)
(11)Jiading Wang, Tianfeng Gu, Jianbin Wang,Yuanjun Xu, Peng Chen & Muhammad Aqeel Ashraf(2017),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red clay surrounding rockdeform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ock-fracture water, Sains Malaysiana,46(11):2049-2059(SCI)
(12)Jiading Wang, Yan Ma, Qianyi Guo and DiChu(2017),Influence of pressureand water content on loess collapsibility of the Xixian New Area in ShaanxiProvince, China,Earth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1(4):197-202(SCI)
(13)Wang, J. D. ,Gu,T. F. ,Xu, Y. J.(2017)Field tests of expansive soil embankment slope deformation under theeffect of the rainfall evaporation cycle.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Research, 15(3):343-357(SCI)
(14)Pu Li ,Jiading Wang*,Kaiheng Hu, Fei Wang(2020),Experimentalstudy of debris-?ow entrainment overstepped-gradient beds incorporating bed sediment porosity,Engineering Geology, 274:105708(SCI)
(15)Xingang Wang, Jiading Wang*,Hongbin Zhan, Ping Li(2020),Moisturecontent effect on the creep behavior of loess for the catastrophic Baqiao landslide, Catena, 187:104371(SCI)
(16)Dengfei Zhang, Jiading Wang*,CunliChen, Yuanjun Xu(2020), The compressionand collapse behaviour of intact loess in suction-monitored triaxial apparatus, Acta Geotechnica, 15(2):529-548 (SCI)
(17)Dengfei Zhang, Jiading Wang*, Cunli Chen(2020),Gas and liquidpermeability in the variably saturated compacted loess used as an earthen finalcover material in landfills, Waste Management, 105,49-60(SCI)
(18) Fei Wang, Jiading Wang* ,Xiaoqing Chen , Jiangang Chen(2019),The influenc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variations on phase separation in debris flow deposition, Landslides, 16(3):497-514 (SCI)
(19) He Su, JiadingWang*, Jingtao Liu(2019),Geochem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ofhigh-fluoride groundwater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Ordos basin,nor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52:1154-1162(SCI)
(20) Pu Li,Jiading Wang*(2021) Effects of bed longitudinal inflexionand sediment porosity on basal entrainment mechanism: insights from laboratorydebris flows,Landslides,18:DOI10.1007/s10346-020-01618-w(SCI)
(21) Fei Wang, Jiading Wang*(2021),Experimental study on debris-flow velocity control mechanism withbaffles in a drainage channel,Bulletin of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07/s10064-020-02086-1(SCI和EI)
(22)Tianfeng Gu,Jiading Wang*, Chenxing Wang, yinqiang Bi(2019),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soil from the HeifangtaiPlatform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Journal ofSoils and Sediments. 19(10):3463-3475(SCI)
(23)Weidinger J T., Wang Jiading*, Ma, Naixi (2002),Theearthquake-triggered rock avalanche of Cui Hua, Qin Ling Mountains, P. R. ofChina—the benefits of a lake-damming prehistoric natural disaster,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olume:93-94, pp. 207-214 (SCI)
(24)Chen Haixia, Wang Jiading*(2014),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minimum intensity-duration conditionsof continuous rainfall for mud flows triggering in Yan’an, NorthernShaanxi(China).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73(4),917-928(SCI)
(25)Tianfeng Gu, Jiading Wang*(2015), GIS and limit equilibrium in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slopestability and mapping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Bulletin of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74, 1105-1115(SCI)
(26)X.G. Wang, J.D. Wang*,T.F. Gu et al(2017), A modified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considering the damage toreservoir bank slope rocks under water saturation-dehydration circulation. Journalof Mountain Science,14(4): 771-781(SCI)
(27)Jiading Wang and Tianfeng Gu(2013), A mechanism for self-loadcollapsibility saturated loess liquefaction caused by Earth micro-tremors. Applied Mechanics andMaterials. Vols.405-408, pp:541-547(EI)
(28)王家鼎*,许元珺,张登飞,谷天峰(2021),黄土振动促渗效应研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51(5):763-782
(29)王家鼎,白铭学,肖树芳(2001),强震作用下低角度黄土斜坡滑移的复合机理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3(4):446-450(EI)
(30)王家鼎,张倬元(1999),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1(6):670-674(EI)
2、项目: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铁道部、中国民航等省部级重大项目50余项,代表性项目如下:
(1)黄土振动促渗测试系统研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负责人,2021-2025
(2)黄土滑坡的人工振动促渗促滑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2017-2021
(3)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效应与风险评估(2018YFC**),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2018-2021
(4)强夯振动引起黄土滑坡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14-2017
(5)列车长持时振动引起高速铁路击实黄土振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10-2012
(6)车辆长持时振动荷载作用下黄土滑坡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06-2008
(7)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动力特性与设计参数试验研究,铁道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K001-A(G),),负责人,2005-2009
(8)高速铁路路基技术深化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深化研究(2010G003-C),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2010-2012
(9)西(安)-大(同)高速铁路路基黄土特性及其防治研究(2010T009 -C(G)),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2010-2013
(10)安康机场迁建工程膨胀土地基处理及高填方稳定性研究(M2011D021),中国民航局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2011-2018
3、获奖:
(1)《重大工程黄土灾害机理、感知识别及防控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第一)
(2)《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Shanxi Centroal-South Region Railway Corridor》,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国际大奖-FIDIC奖优秀奖,2016,集体大奖,不出现个人姓名,参与)
(3)《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和调控的理论与应用》,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9(2019-F-3026-1-R1,第一)
(4)《黄土灾害机理、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铁路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 (2017-1-09-R1,第一)
(5)《陕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调查、发生规律与风险管控技术》,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2016-1-10-R7,第七)
(6)《三趾马红土特性变异及其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第五)
(7)《高速铁路路基技术深化研究及其应用》,获铁道科技二等奖(原铁道部科技部奖,第五),2014
(8)《大西客专与山西中南部通道黄土特性及其工程对策》,获铁道科技二等奖(原铁道部科技部奖),2015(第七)
(9)《黄土斜坡变形及滑移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第二)
(10)《陕西省彬县百子沟滑坡预报》,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 (第三)
(11)《黄土滑坡机理、稳定性评价、监测预报和防治对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第二)
(12)《模糊信息分析在地震与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第一)
(13)《滑坡引起饱和土液化的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第一)
(14)《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第一)
(15)《兰州市滑坡、泥石流防灾规划》,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第四)
(16)《宝鸡市地震小区划》,获国家地震局(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第六)
(17)《西安市地震小区划》,获国家地震局(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 (第六)
(18)陕西首届青年科技奖,1996
(19)《铁路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关键技术研究》,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一等奖,2017(第一)
(20)《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和调控的理论与应用》,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一等奖,2019(第一)
4、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王家鼎,刘博榕,谷天峰等,一种黄土地区农村土坯房的地基及其处理方法,ZL9.9,2017. 2
(2)王家鼎,谷天峰,赵金刚等,一种用于岩土模型试验微应变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ZL3.6,2015.11
(3)王家鼎,马闫等,黄土场地浸水条件下土体内部应力变化监测系统及方法,ZL0.1,2014.11
(4)谷天峰,王家鼎等,一种用于制备三轴试验用原状黄土试验的削样仪,ZL0.9,2012. 8
(5)谢婉丽、王家鼎等,一种高速铁路水泥改良加筋黄土路基及其构筑方法,ZL1.5,2016.7
(6)谷天峰、王家鼎等, 一种土工三轴仪用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ZL0.X,2017.4
(7)苏贺、王家鼎等,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渗流井取水的方法,ZL5.8,2018.7
(8)王新刚、王家鼎等,一种软岩剪切流变仪,ZL2.9, 2018.12
(9)王新刚、王家鼎等,一种滑坡蠕变监测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ZL0.4,2019.
(10)王新刚、王家鼎等,一种用于测定饱和黄土-泥岩接触面的原位剪切实验仪,ZL6.5, 2020
(11)苏贺、王家鼎等,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ZL7.2, 2021
5、出版专著
(1)黄崇福,王家鼎著,《模糊信息分析与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
(2)黄崇福,王家鼎著,《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年2月
(3)王家鼎,惠泱河著,《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1月
(4)王家鼎,张倬元著,《典型高速黄土滑坡群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9年10月
(5)谢婉丽,王家鼎著,《加筋黄土体稳定性分析》,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
(6)谷天峰,王家鼎著,《GIS在黄土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年10月
(7)王新刚,王家鼎著,《复杂地质环境下边坡流变机理及稳定性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
三、荣誉和社会兼职
(1)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会员,国际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学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震学会常委,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区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3)《Geology,Ecology and landscapes》杂志编委,《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编委,《地震工程学报》杂志编委,《灾害学》杂志编委,《西北地质》杂志编委
编辑
王家鼎
所属部门: 地质工程教研室
职称: 教授
荣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方向: 地质工程,黄土滑坡等地质灾害,黄土动力学,大型工程地基处理
电子邮件: wangjd@nwu.edu.c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家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4
相关话题/西北大学 地质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震亮
教师名称王震亮教授,生于1966年4月,1987年、1990年、1993年分别获得西北大学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晋升教授职称,2005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2010年当选为省级教学名师,2012年入选陕西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居里
教师名称基本情况:王居里,男,理学博士,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获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西北大学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7月获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承担本科生《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变质岩岩石学》、《矿相学》和研究生《现代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婉丽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谢婉丽,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无党派人士,地质工程教研室主任,西北大学黄土动力灾害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子课题1项;陕西省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省级国际重点合作项目1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柏林
教师名称吴柏林,男,1967年出生,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简历:198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铀矿地质学专业;2005年获西北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1-2003年在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从事砂岩型铀矿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姚金龙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1987年生,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2016年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6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舒良树教授指导)。2015年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联合培养(PeterCawood教授指导)。2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建
教师名称徐建(XUJian)海洋地质学理学博士,教授,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生导师Ph.DinMarineGeology,ProfessorandDoctorateSupervisorinthefieldofQuaternaryGeology西北大学学士,同济大学博士,德国基尔大学博士后,美国罗格斯大学访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超
教师名称办公室:地质系楼4层433个人简介张超:1982年生于江苏镇江2019–今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讲师-教授2012–2019德国汉诺威大学矿物学系博士后2008–2012德国汉诺威大学矿物学系博士研究生2004–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博连读2000–20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1997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洪林
教师名称教授,博导,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高精度分析数据的获取是高质量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微区原位分析是当今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球动力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激光剥蚀技术是微区原位微量元素丰度和同位素组成分析的重要支撑技术。本人主要从事该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在全岩和矿物的微量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国伟
教师名称张国伟教授,1939年生,河南省南阳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并留校任教。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咨询委员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成立
教师名称一、个人简介张成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历:博士研究生讲授课程:本科生课程1.环境地球化学2.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研究生课程1.计算机技术在地球物质研究中的应用2.岩石地球化学3.造山带花岗岩类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二、科研情况1.学术论文名称时间刊物名称本人排名1.Geochemistry ...西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