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4



一、基本情况
姓名:朱楠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
E-mail:ward1234@163.com


二、研究方向
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受教育情况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


四、工作情况
2011-至今 就职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五、国内外进修、培训、社会兼职情况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访问****,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合作单位兼职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理事


六、科研成果
(一)主持项目(近5年
1.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路径研究(19BJL101);
2. 2018年度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中国社会保障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构建与应用研究;
3.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公共服务转型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望(XBZX18019);
4. 2017年陕西省保险学会项目——商业保险参与养老服务风险及应对机制研究(陕保学发[2017]17号);
5. 2016年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般项目)——中国社会保障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构建与应用研究(2016D046);
6. 2017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一般课题)——西安市老年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意愿研究(17S47);
7.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背景下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研究(15YJC790162);
(二)主要参与项目
1.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与协同推进研究(21ZDA066)
2.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15ZDA012);
3.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与劳动权益保障研究(18ZDA083);
4.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开发司(专项调研课题)高等教育支撑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研究(XBS16-A11);
5.201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14JZD026);
6.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研究(09JZD0029);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
1.朱楠、代瑞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和规律考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
2.朱楠、任保平.新时代西部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教育部社科司,2020.3.29;
3.朱楠、王楠.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演变及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9(22);
4.朱楠、任保平.中国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差异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7);
5.朱楠、任保平.虚拟经济系统性风险背景下的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构建,《福建论坛》,2015(10);
6.朱楠、郭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7.朱楠、姚聪莉.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13(6);
8.朱楠、任保平.后改革时代中国模式可持续性的路径选择与战略创新,《贵州社会科学》,2013(4);
9.朱楠、任保平.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商贸流通体系中的信用体系构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
10.朱楠.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西北大学学报》,2010(5);
11.朱楠.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贵州社会科学》,2009(8);
12.朱楠.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财务平衡预算及其方案设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总第264期)(8),10-14,2009.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09年11期全文转载。
13.朱楠、任保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9(7);
(四)学术著作:
1.专著《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14.2;
2.参编著作:《新中国7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和规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新中国7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总结与展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7
3.参编著作:《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中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中国西部发展报告-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的培育》(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9;
4.参编著作:《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公共服务转型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西部大开发20年:中国西部地区繁荣发展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0;
5.参编著作:《美国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7.10;
6.参编著作:《公共服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
7.参编著作:《2000——2010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省区排名》,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12.5;
8.参编著作:《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
9.参编著作:《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商贸流通体系中的信用体系构建》:《统筹城乡视角下城乡双向流通的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10.参编著作:《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主体培育:天津城乡商贸流通的案例分析》:《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11.参编教材《现代发展经济学》第13章的编写,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
12.参与编写著作《提高生产效率:全球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戴安娜·法雷尔编著)《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名著导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
科研获奖:
1.《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获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著作类三等奖,2015.11;
2.《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获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六),2019.4;
3.《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分析》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5


七、受奖励情况
2020年,入选陕西高校第四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入选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2015年,荣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师”称呼。


八、授课情况
本科课程: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
研究生课程:名著选读、养老保障专题、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相关话题/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