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江
职称:教授
陈晓江,男,1973年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西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骨干成员。自2002年以来一直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分布计算系统和软件安全与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2008年在意大利SALENTO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回国后组建了“大型文化遗产智能感知中意联合实验室”,并任副主任。2014年1-4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进行访问研究。
近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大型文化遗址保护、生态动物保护领域的研究以及软件安全相关研究,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意政府间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航空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等多个项目。在Infocom、SenSys和Icc、IPSN等知名国际会议和相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国家软件著作版权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
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年科技论坛西安分论坛2014-2015年度主席,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ributedSensorNetworks(SCI)、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SCI)、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Systems(SCI)、计算机学报等杂志审稿人和ICC等知名国际会议审稿人,担任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andUbiquitousEngineering(MUE)2012,CWSN2011—CWSN2014TPC。
科研成果:
(一)近年相关论文
1.TransferringCompressiveSensingBasedDevice-freeLocalizationAcrossTargetDiversity,byWangju,DingyiFang,XiaojiangChen(通信作者),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2013IF=6.5.
2.Poster:DopplerEffectbasedDevice-freeMovingObjectLocalization.TheACMMOBICOM2014Conference.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A类国际学术会议).oappear
3.VATS:Voltage-AwareTimeSynchronization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byMengJin,DingyiFang,xiaojiangChen,ZheYang*,ChenLiuandXiaoyanYin,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ributedSensorNetworks(SCI).toappear
4.POSTER:AerialWirelessLocalizationUsingTarget-GuidedFlightRoute.TheACMSIGCOMM2014Conference.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A类国际学术会议)
5.Poster:Environment-AdaptiveClockCalibration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TheACMMobiHocConference,2014.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B类国际学术会议)
6.Environmentalmonitor-onmentalmonitoringbythinfilmnanocompositesensorsforculturalheritagepreservation[J].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JALCOM),2010,504(1),pp.405-409.SCI:**101,EI:**731.
7.LCS:Compressivesensingbaseddevice-freelocalizationformultipletargetsinsensornetworks.Source:ProceedingsIEEEINFOCOM,2013,pp.145-149,2013ProceedingsIEEEINFOCOM.(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A类国际学术会议,接收率25%).EI:**000.
8.DE2:LocalizationwiththeRotatingRSSusingaSingleBeacon.10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UbiquitousIntelligenceandComputing(UIC-2013).(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C类国际学术会议,接收率28%)EI:**024.
9.RDL:AnovelapproachforpassiveobjectlocalizationinWSNbasedonRSSI.Source: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cations,2012,pp.586-590,2012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cations,ICC2012.(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C类国际学术会议,接收率36%)EI:**524.
10.POSTER:EarthenSiteProtectionusingWirelessSensorNetworks.InProceedingsofthe9thACMConferenceonEmbeddedNetworkedSensorSystems(Sensys),2011,pp.339-340.(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B类国际学术会议)EI:**795.
11.Demo:Rhinopithecusroxellanamonitoringandidentificationusingwirelesssensornetworks.InProceedingsofthe9thACMConferenceonEmbeddedNetworkedSensorSystems(Sensys2011)Seattle,USA,2011,pp.427-428.(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B类国际学术会议)
12.ImplicationsofTargetDiversityforOrganicDevice-freeLocalization[C].Proceedingsofthe13thACM/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ProcessinginSensorNetworks.ACM,2014.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C类国际学术会议)
13.EIL–AnEnvironment-IndependentDevice-FreePassiveLocalizationApproach[C].Proceedingsofthe13thACM/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ProcessinginSensorNetworks.ACM,2014.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C类国际学术会议)
14.ANovelDevice-FreeLocalizationMethodWithLittleEfforts[C].Proceedingsofthe13thACM/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ProcessinginSensorNetworks.ACM,2014.toappear(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C类国际学术会议)
15.RP2PT:AReliablePoint-to-PointTransportProtocol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Thejointconferenceof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ervasiveComputingandApplicationsandWebSociety(ICPCA/SWS2011),PortElizabeth,SouthAfrica,October26th-28th,2011.EI:**857.
16.Anovelmethodtoanti-free-riderintheunstructruedP2Pnetworks.The201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ervasiveComputingandApplications,ICPCA2011.EI:**843.
17.TDVMP:ImprovedVirtualMachine-BasedSoftwareProtectionwithTimeDiversity.Proceedingsofthe3rdACMSIGPLANProgramProtectionandReverseEngineeringWorkshop2014,PPREW2014,January25,2014,SanDiego,CA.ACM2014.EI:**680.
18.Areliablecongestionavoidanceprotocol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Source:Communicationsin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2013,pp.655-664,AdvancesinWirelessSensorNetworks-6thChinaConference,CWSN2012,RevisedSelectedPapers.EI:**376.
19.Anovelmethodforpassiveobjectiveadaptionlocalizationusingsensinglink.Source:Communicationsin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2013,pp.525-537,AdvancesinWirelessSensorNetworks-6thChinaConference,CWSN2012,RevisedSelectedPapers.EI:**362.
20.ImprovementonlocalizationerrorandadaptabilityinDV-hopalgorithm.Source:Communicationsin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2013,pp.725-733,AdvancesinWirelessSensorNetworks-6thChinaConference,CWSN2012,RevisedSelectedPapers.EI:**383.
21.AReliableTransmissionProtocolBasedonDynamicLinkCache[C].2011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sonInternetofThings,andCyber,PhysicalandSocialComputing,2011,pp.752-755.EI:**327.
22.TheReliableTransmissionResearchoftheRandomDatainWSNEarthenSitesHealthMonitoring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Security.2011,pp.767-770.EI:**976.
23.AnQoSarchitectureforIoT[C].The2011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rnetofThings.2011.EI:**369.
24.Asoftwareprotectionframeworkbasedonthinvirtualmachineusingdistortedencryption.TheProceedings-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tworkComputingandInformationSecurity,NCIS2011.EI:**487.
25.Acasestudy:multisensordatafusionforthedamageassessmentofearthensitewithwirelesssensornetwork[C].IE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sensornetwork2010.EI:**445.
26.ADifferenceFittingResidualsAlgorithmForLosslessDataCompressionInWirelessSensorNodes.In2011IEE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municationSoftwareandNetworks,ICCSN2011,2011,pp.481-485.EI:**829.
27.ALightweightDataAggregationProtocolinWirelessSensorNetworksfortheProtectionofAncientSites,JournalofSensorTechnology,Vol.1,No.4,pp.91-98,2011.04.
28.ODR:一种基于传输方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机会路由算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录用
29.PDHP:一个适于土遗址微环境监测的WSN路由协议[C].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48(z2),pp.223-230.
30.文物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39(1),pp.157-162.EI:**229.
31.基于低占空比的机会汇聚树路由协议[J].计算机应用,2013,33(12),pp.3394-3397.
32.基于云模型的土遗址形变判定[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z2),pp.251-255.
33.DRAD:一种基于异步休眠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11),pp.40-43.
34.基于滑动缓存的WSN可靠协议及其能耗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3,39(3),pp.105-110.
35.基于DSM的软件架构重构工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4),pp.607-610.
(二)近年相关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点对点传输协议,授权号:ZL**3.0;
2.一种基于数据流切片的软件识别方法,授权号:ZL**62;
3.基于透明加解密的数字内容安全防护平台及其加密方法,授权号:ZL**09;
4.嵌入式电信增值服务网关,授权号:ZL**4.9;
5.一种面向野生动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定位方法,授权号:ZL**9.2;
6.一种基于中文句式模板变换的文本隐藏方法,授权号:ZL**3X;
(三)科研获奖情况
1.基于LINUX的短信通信平台,2009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并发系统模型检测中的状态约减算法,2007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3.基于构件的分布式系统可视化设计平台,200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基于构件的分布式系统可视化设计平台研究,2005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大型网络状态实时监控与安全管理系统,200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科研项目:
(一)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分区域统计可变形模型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大型土遗址传感网定位方法研究”;
2.2013年度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世界文化遗产地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研发集成示范”;
3.2012年度陕西省科技攻关,“面向野生动物监测的物联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4.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型土遗址生存状态感知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二)作为骨干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3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长城保存状态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2.中意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StudiesonWirelessSensorNetworkusedinHeritageProtection”;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土遗址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与信息融合”;
教学情况
(一)承担的教学项目
1.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操作系统》,教育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09;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西北大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项目;
3.“软件工程”特色专业,西北大学“质量工程”专业建设项目;
4.《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升级与完善,西北大学教改项目,2009-2011;
5.计算机网络,陕西省级精品课程,2004;
(二)教学获奖
1.西北大学教学质量奖二等奖,2007;
2.西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4;
其它信息
个人主页,请参看http://223.4.200.189/cxj.html
联系方式:**
QQ:**
微信:cpj999
E-MAIL:xjchen@nwu.edu.cn
本实验室常年招收本科生,请邮件xjchen@nwu.edu.cn联系。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陈晓江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8-25
相关话题/信息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王小凤
王小凤职称: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科研方向: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三维模型处理等科研成果:论文: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3篇。获奖:1.《数字区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0)2.《数字区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2007年获陕西省科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贺小伟
贺小伟职称:副教授博士,副教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院长助理。2011年6月进入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光学分子影像、医学图像处理及可视化、颅面形态学等研究。光学分子影像方面,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支持下,结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郭小群
郭小群职称:副教授副教授软件工程及其形式化方法,工作流技术,Web服务与云计算科研成果:论文:1.Pi+演算及其对Petri网的描述2.复杂分支和同步模式的Pi演算描述3.用Pi演算为业务过程建模的生命周期4.Web服务的Pi演算描述5.Petri网和Pi演算模型的表达能力软件著作权:1.流程生产线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孙霞
孙霞职称:副教授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机器学习等个人主页:http://www.judyfengjunlab.cn/teacher/index_sunxia.mht科研成果:专(著)作:1、科学出版社,副主编,《Web知识挖掘:理论、方法与应用》.2010年2、电子工业出版社,副主编,《贯通JavaW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曹正文
曹正文职称: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导航、通信系统及量子定位技术研究科研成果:[1]基于一类W态密集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光电子激光,2012[2]一种基于混沌的量子身份认证,量子电子学报,2012[3]基于量子特性的多人签名协议,量子电子学报,2012[4]一种改进的快速特征点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高原
高原职称:副教授副教授数据库与人工智能科研成果:1.高原,耿国华,周明全,刘晓宁.一种改进的快速数据离散化算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30(2):279-282GaoYuan,GengGuohua,ZhouMingquan,LiuXiaoning.Improvedfastdiscretiza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闫军锋
闫军锋职称: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先后主持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AM创新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共计六项,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刘晓宁
刘晓宁职称: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晓宁,女,陕西省眉县人。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1996年保送进入西北大学计算机系学习,2000年保送进入西北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在西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西北大学工作,2010年起任职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董乐红
董乐红职称:副教授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数据库、知识库、专家系统科研成果:学术专著:1.《文本分类关键技术研究》,2010.3,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表论文:1.董乐红,耿国华,周明全.一种基于ASP技术的WebMIS权限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机工程,2003,29(10):127-128,1652.董乐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董卫军
董卫军职称:副教授副教授图像处理、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科研成果:⑴董卫军,周明全,耿国华等,利用小波分析进行基于形状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西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3):271-273。⑵董卫军,周明全,耿国华等,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计算机工程,2005,31(10):1120-1123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