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吴文恒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8-25
吴文恒
一、基本情况
吴文恒,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发展与规划、人口与资源环境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10余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710127)
E-mail:wuwh@nwu.edu.cn
二、教育经历
2004年-2007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
2001年-2004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
1995年-1999年,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士
三、工作经历
2008年1月-至今,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09年12月-2010年7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访问学者
四、教学工作
讲授本科生课程:城市地理学、中国地理
讲授硕士生课程:区域科学导论
五、科研情况
(一)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元化利用方式下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行为与区域模式研究(**),2012.1~2014.12,主持人;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优化利用研究(2010JQ5006),2011.1~2012.12,主持人;
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多元化方式下的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研究—北洛河地区为例(09JK778),2010.1~2012.12,主持人;
4.西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渭河下游农户生活用能的调查研究(PR08032),2008.7~2009.12,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农户采用行为研究(**),2013.1~2016.12,第二参加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邮湖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和大运河变迁的关系(**),2010.1~2012.12,第一参加人;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北地区农村社会对干旱的适应对策—社会-生态系统视角(12YJC840040),2012.7~2014.12,第二参加人;
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同城化地区空间冲突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机制研究——以西安-咸阳为例(12YJC790072),2012.7~2014.12,第二参加人;
9.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能源转型与二氧化碳减排研究(13D153),2013.10~2015.10,第一参加人;
10.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2011-2020),2012.4~2012.12,第一参加人;
11.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项目:破除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研究,2014,参加人。
(二)学术专著
吴文恒.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
1.吴文恒,刘焱序.渭河下游农户生活用能的区域地理特征响应.地理科学,2013,33(12):1506-1513.
2.吴文恒,姜银苹.煤炭开采对农户生活用能的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5):64-73.
3.吴文恒,乌亚娇,李同昇.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以关中临渭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594-1604.
4.吴文恒,朱虹颖.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变特征:1985–2011.中国软科学(专刊),2013:133-140.
5.刘焱序,吴文恒*,温晓金,张东海.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理研究,2013,32(11):2009-2020.
6.候红蕊,吴文恒*,段志勇,刘焱序.黄土台塬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可持续性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13,33(4):70-76.
7.吴文恒,徐泽伟,杨新军.功能分区视角下的西安市发展空间分异.地理研究,2012,31(12):2173-2184.
8.吴文恒,郭晓东,刘淑娟,李楠楠.村庄空心化:驱动力、过程与格局.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1):133-138.
9.WenhengWu,ShuwenNiu.Evolutionalanalysisofcouplingbetweenpopulationandresource-environmentin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zzySystemsandNeuralComputingProceedings,2011:281-284.
10.吴文恒,牛叔文,陈辉.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资源科学,2010,32(5):917-923.
11.郭晓东,牛叔文,吴文恒,马利邦.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9):27-32.
12.吴文恒,牛叔文.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2):66-73.
13.郭晓东,牛叔文,吴文恒.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经济地理,2009,29(3):466-471.
14.WuWenheng,NiuShuwen.ImpactStudyonHumanActivitytotheResource-environmentBasedontheConsumptionLevelDifferenceofChina’sProvincesorAutonomousRegions.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8,18(4):121-127.
15.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李钢,陈辉.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地理研究,2008,27(5):1017-1026.
16.吴文恒,牛叔文.中国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21-127.
17.郭晓东,牛叔文,吴文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省区差异的演变分析.开发研究,2008,(6):77-80.
18.WenhengWu,ShuwenNiu,ZhenYang,GangLi.TheEvolutionalAnalysisofCouplingRelationshipbetweenPopulationandResource-environmentinGansuProvince,China.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IEEE,2008:1824-1827.(EI)
19.LinglingYuan,YuanqingHe,WenhengWu*,GangLi,ZhenYang.StudyonVillagePatternEvolutionintheMiddleRegionofHuang-Huai-HaiPlain.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IEEE,2008:1998-2001.(EI)
20.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干旱区地理,2007,30(2):311-319.
21.吴文恒,牛叔文,李国柱.兰州与周边部分省城影响格局的理论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82-87.
22.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53-861.
23.吴文恒,牛叔文,曲玮.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139-144.
24.吴文恒,牛叔文,李国柱.甘肃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田雪原等主编.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592-597.
25.吴文恒,牛叔文,何效祖.西部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以天水市为例.经济地理,2006,26(4):614-618.
26.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27.吴文恒,牛叔文,杨振.河谷型城市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初步研究.人文地理,2006,21(2):119-123.
28.牛叔文,曾明明,刘正广,吴文恒.黄河上游玛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和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设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79-84.
29.牛叔文,吴文恒,刘正广.处理好生态建设、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促进西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经济学报,2005,3(1):25-28.
30.吴文恒,牛叔文,常慧丽.兰州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要素分析.经济地理,2005,25(S):75-80.
31.吴文恒,董晓峰,张兵.我国民族生态城镇建设研究——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为例.华中建筑,2005,23(7)(S):108-110.
32.杨振,牛叔文,吴文恒.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文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6):124-128.
六、获得荣誉
1.西北大学2011-2012教学年度优秀教师
2.2008年西北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相关话题/环境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姜彬
姜彬姜彬,男,博士,讲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主要从事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方面的研究。联系电话:**电子邮箱:jb1987@nwu.edu.cn,jb**@gmail.com一、教育经历2004.9-2008.7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学学士2008.9-2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荀斌
荀斌荀斌,女,博士,讲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主要从事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景观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邮编:710127电子邮箱:xunbin@nwu.edu.cn一、教育经历2004.9—2008.7内蒙古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2008.9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邱海军
邱海军邱海军,男,1983年10月出生,陕西神木人,博士,讲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工程师,从事灾害、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研究。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邮编:710127Email:**@163.com一、教育与工作经历2012.7-今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系讲师2007.9-2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王森
王森王森,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2年1月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建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转化以及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代谢机理研究。2012年4月受聘于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李书恒
李书恒李书恒,讲师,博士。2002年获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免试攻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其中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国家建设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张普
张普张普,女,1982年11月生,陕西长安县人。副教授,从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联系方式: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邮编710127Email:zhangpu@nwu.edu.cn一教育与工作经历2013.5-现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副教授2011.1-2014.1西北大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王军强
王军强王军强,男,汉族,西安市周至县人,生态学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博士。2001年起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参加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中国黄土高原植树造林防止土壤退化恢复自然植被的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及其效益评价”,陕西省交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王俊
王俊基本情况男,汉族,1974年11月生于河南虞城,博士,教授,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后。联系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学府大道1号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邮政编码:710127Email:wangj@nwu.edu.cn个人履历:2011.7-2011.12美国农业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朱志梅
朱志梅基本情况朱志梅,女,汉族,200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环境科学教研室,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公派赴意大利Salento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技术系进修,现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简介-陈海
陈海陈海,男,汉族,1971年生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然地理学博士。地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西安,710069电话:+86+**+86+**E-mail:chw@nwu.edu.cn◆教育经历1990–1994本科生,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管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 ...研究生导师 西北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