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曲安京,山东牟平人,1962年6月生于陕西,汉族。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与1994年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自然科学史(数学史)专业,分获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西北大学数学系工作至今,1994年、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9年起,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西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当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编号:C752),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北京)上做45分钟邀请报告,现任(中国)全国数学史学会副理事长(2011-2015),国际数学史学会(最高领导机构)执委会委员(2002-),国际HPM学会(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代表),英国数学史学会荣誉会员(1999-)。《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中国数学会通讯》(2008-)、《数学与人文》等刊物编委。2003年受聘东京理科大学客座(客员)教授。2002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二、科研情况1.学术论文
1990年以来,以中文、英文或日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大多数发表在中国、日本、丹麦、韩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新加坡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的国际科学史、组合数学与汉学研究杂志上。
2.科研项目
[1]传统科学中的数值算法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1-2015.12
[2]传统数值算法及其现代应用价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10.12
[3]中国传统科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现代价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01-2006.12
[4]20世纪数学思想讲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5.1-2010.12.13
[5]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A01,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010.8.11-2010.12.17
[6]近现代数学思想讲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6-2009.12
[7]ICM数学史卫星会议/**-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3-2002.10
[8]第一届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学史国际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7-2005.8
[9]数学史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BHA05002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01-2008.12
[10]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学史国际合作计划,吴文俊丝路基金会2005.06-2008.08
3.学术专著
[1]《中国数理天文学》(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国历法与数学》(科学出版社,2005)、
[3]《〈周髀算[1][1]经〉新议》(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探析》(第一作者,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5]《中国近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与
[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数学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7]《数学与科学史丛书》(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05~)
4.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
曾经出访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与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应邀在剑桥大学、柏林工业大学、MIT、京都大学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等20余所研究机构发表学术报告30余次。
作为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一个卫星会议,于2002年8月在西安成功地组织了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数学史国际会议,与会代表100人。2005年5月在西安主办“第一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与会代表150人;2005年8月在西安主办“第一届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学史国际会议”。2010年8月在西安主办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storyofmodernmathematics。2012年5月将在西安主办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storyofmodernmathematics。2008年创办“吴文俊近现代数学思想讲座”,迄今已经举办了6次,每次1-2周,15-30个小时。
5.科研奖励
[1]2007年,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特别优秀学术论文奖。
[2]2000年,获(中国)第二届大象优秀科技史论文一等奖。
[3]1998年,获首届(台湾)立青中国科学史青年学者杰出论文奖。
[4]1996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