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黎永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9
相册
基本信息 The basic information
黎永前
机电学院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
教授
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物理学-光学
教育经历 Education Experience
2011年~2012年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合作者,Luke P. Lee教授,开展生物视觉仿生技术、微纳光学研究
2003年~2015年 大连理工大学微系统中心 博士后研究,电动微流体运动特性实验研究,合作者,王立鼎院士
1998年~2003年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博士, 激光干涉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导师,朱铭全教授
1994年~1998年 西北工业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专业硕士 ,圆度误差测量与仪器自动化技术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 本科生课程: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中的测试技术及仪器(英文教学)
2. 研究生课程:introduction tooptic-electronic measurement 光电测量基础理论(英文教学)
3. 研究生课程:plasmonic optics in nanostructur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微纳结构光学理论与应用
招生信息 Admission Information
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最新:2022年招收硕士生2~3名,博士生1名;
另外,2021~2022年度招收中法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欢迎硕博连读。
请考前联系:Email个人简历、本科成绩单,英语成绩单。
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方向:仪器科学与技术、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
欢迎具有微机械电子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同学报考;具有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欢迎报考。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研究方向:
1. 光电测试计量理论与技术:
2. 微纳光学理论及应用:
3. 微型传感器及精密测试技术:
1. Metrology and Calibritation technology
2. Nansostructure and nanotechnologies:Plasmonic optics, Metamaterials and Metadevices,Microsensor and system.
3.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学术成果 Academic Achievements
17.Yinming Zhao,Yang Liu, Yongqian Li.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sistance Strain Force Sensors.Sensors2020,20(20), 5826;https://doi.org/10.3390/s**
16.Sun Yujiu, Xu Shiqing, Qian Feng, Li Yongqianand Zhou Zili.A non-contact calibration system for step gauges using automatic collimation techniques.Meas. Sci. Technol.32(2021) 035011 (8pp)https://doi.org/10.1088/1361-6501/abc1ae
15.Yongqian Li, Yunlong Mao, Chi Xiao, Xiaoli Xu and Xueyong Li. Flexible pH sensor based on a conductive PANI membrane for pH monitoring. RSC Advance. 10: 21-28 (2020) (SCI)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ra/c9ra09188b#!divAbstract
14.Yongqian Li, Xingyu Yang, Yujie Yang, Binbin Wang, Xiaoying Li, And Rafael Salas-Montiel. Optical nanoheating of resonant silicon nanoparticles. Optics Express, 27,21,30972(2019) (SCI)
13.黎永前,余洋,苏磊.表面等离子电磁波吸收器发展及应用.光学精密工程,Vol.27(3): 645-650 (2019) (EI)LI Yong-qian, YU Yang,SU Lei.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plasmonics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s,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Vol.27(3): 645-650 (2019) (EI)
12.Yongqian Li,Zhigang Wang,Chi Xiao,Yinming Zhao,Yaxin Zhu,Zili Zhou.Strai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ce Strain-Type Transducer Using Elastic-Mechanical Shear Lag Theory.Sensors18(8):2420(2018) (SCI )
11.Yongqian Li n, Lei Su, Xiaolun Xu, Chenglin Zhang, Binbin Wang,Energy conversion within infrared plasmonic absorption metamaterials for multi-band resonance,Optics Communications,Volume 342, 1 May 2015, Pages 247–252 (SCI,EI)
10. Xiaolun Xu,Yongqian Li,Binbin Wang, Zili Zhou.Prediction of Multiple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by an Extended RLC Circuit Model forPlasmonic s in Infrared, Optic Letter (online)
9. Yongqian Li(黎永前), Binbin Wang(王斌斌), Xiaolun Xu(许小轮), and Lei Su(苏磊). Polarization sensitivity contributes to multiple band spectra of one mid-Infrared absorber. Chinese Optical Letter, 2014, Vol.12
8.黎永前,郭勇君,苏磊,王斌斌,朱振宇,徐征。矩形块微纳结构材料红外波段偏振光吸收特性.光学精密工程,2014,Vol.22
LI Yong-qian,GUO Yong-jun,SU Lei,WANG Bin-bin, ZHU Zhen-yu, XU Zheng. Polarization-dependent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block metamaterials in the infrared region.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14,Vol.22 (in Chinese)
7.黎永前,苏磊,王斌斌,郭勇君,寿宸.红外波段十字阵列光吸收结构光学特性研究,光学学报,2014,Vol.34,1:pp(EI)
Li Yongqian,Su Lei Wang Binbin Shou Chen. Optical Properties of Cross-shaped Metamaterial at Infrared Wavelengths, ACTA OPTICA SINICA, 2014, Vol.34:pp012300. (In Chinese)
6. 黎永前,苏磊,满力,寿宸,叶芳。微纳流体光波导技术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光学 精密工程,2013
5. 黎永前,李薇,郭勇君,苏磊 。硅基三维曲面湿法腐蚀复合制备方法,光学 精密工程,2013
4.Yongqian Li, Lei Su, Chen Shou, Chunmeng Yu, Jinjun Deng, Yu Fang.Surface-enhanced molecular spectroscopy (SEMS) based on perfect-absorber metamaterials in the mid-infrared.Scientific Reports,2013,Vol.3, P2865(SCI003)
3.黎永前,王斌斌,苏磊,朱振宇,周自力.微纳结构红外吸收材料光学常数的解析模型,光学学报,2013,Vol.33,12:pp**-08(EI20**1)
2. Yongqian Li, Lei Su, Binbin Wang, Yongjun Guo, Zhenyu Zhu, and Zili Zhou, ”Multiplex-bands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perfect absorber metamaterials,”Proc. SPIE8806, Metamaterial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VI, 880612 (September 11, 2013);http://dx.doi.org/10.1117/12.**(EI20**7)
1.Yongqian Li, Yongjun Guo, Lei Su, Binbin Wang, Zheng Xu, and Zili Zhou,“Plasmonic Absorption Nanoantenna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Mid-Infrared Detection,”,Proc. SPIE8896, Electro-Optical and Infrared System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X,88960E(October25,2013);http://dx.doi.org/10.1117/12.**(EI20**2)
编著:
1. Yongqian Li. Plasmonic Op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PIE, Bellingham, Washington, 2017, Pages: 250, ISBN: 52https://spie.org/Publications/Book/**?SSO=1
会议论文:
2. Yongqian Li ; Binbin Wang ; Xiaolun Xu ; Lei Su.A Polarization-sensitive Mid-infrared Plasmonic Absorber for Multi-band Resonance.Proc. SPIE9099,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Remote Sensing XI, 909913 (May 21, 2014);From SPIE Conference Volume 9099: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Remote Sensing XI. David B. Chenault; Dennis H. Goldstein, Baltimore, Maryland, USA | May 05, 2014
1. Yongqian Li, Lei su, Binbin wang, Dual-Band Infrared Absorption in Symmetrical Perfect Absorber Metamaterials.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amaterials, Photonic Crystals and Plasmonic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May, 25-29.
2013年以前:
1. 王宁博,李薇,王晶龙,黎永前。基于表面等离子波耦合的流体波导光栅耦合器,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Vol.49(6)
2. 冯伟刚,黎永前,白晓荣,李薇,王晶龙。典型挠性支承力学特性研究。机械制造。2012年5期
3. 郭海文,黎永前,丁丽娟,叶芳。一种新型液/液光波导的模拟研究。机械制造,2011年9期
4. 丁丽娟,黎永前,郭海文,王宁博,热光效应的微流体光波导结构分析。微纳电子技术。2011年5期
5. 米鑫,黎永前,田梦君,基于交流电场驱动的微流体运动特性模拟研究。计算机仿真。 2009年2期
6. 叶芳,苑伟政,黎永前,图型化蛋白质的微接触压印技术研究,西工大学报,2009,Vol. 27(3):347-350 (EI354)
7. 张维,黎永前,唐虹,微分干涉在微流体温度场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4月,Vol.14(2):457~461
8. Junshan Liu, Hongchao Qiao, Chong Liu, Zheng Xu,Yongqian Li, Liding Wang Plasma assisted thermal bonding for PMMA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integrated metal microelectrod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9. 徐征,黎永前等,微管道壁面周期性突起对电泳分离流动特性影响研究,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Vol.24(1)
10. Yongqian Li,Liding Wang,Zheng Xu,Deviations of electroosmotic fluidic profile from electric double layer theory,1s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and Molecular Systems (IEEE Cat No. 06EX1290C),2006,1:8~10,Zhuhai,China, SCI:029)
11. Li Yongqian,Liding Wang,Zheng Xu,Electric charge measurement on micro-particles suspending in electrokinetic microfluidic device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And Molecular Systems(IEEECat No.06EX1290C), Vol.1-3, ZhuHai, Chian, Jan. 18~22, 2006 (SCI: 031)
12. 黎永前,徐征等,电动微流体显微粒子图像测速误差修正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Vol. 46(5), 2006:685~689 (EI )
13. 段仁庆,黎永前等,显微粒子图像测速计算方法,中国机械工程,2005,16:96~99,(EI )
14. Li Yongqian, Xu Zheng, et al. 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ystems for Electrokinetic Microfluidic Devices, ISIST 2004, Xi’an, China, Aug.19~23. Vol.3:321~326. (ISIP: 063)
15. 黎永前,朱铭铨,相位偏移干涉测量中移相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航空学报,2002,23(4): 381
16.Li Yongqian, Zhu Mingquan, Geometric And Thermal Error Synthesis Model For Nanometer Accuracy Measurement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 Conf. on Pro.of Mach.Tech. (ICPMT’6), Xi’An, Shannxi, 14~16, Sept. 2002:230 (ISIP:000**2)
17. 黎永前,徐征等,电驱动微流体粒子图像测试系统,中国机械工程,2005,16:71~73(EI )
18. 黎永前,李晓莹,朱铭铨,外差干涉非线性误差修正方法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2 (5): 622~625(EI )
19. Li Yong-qian, Zhu Zhenyu, Li Xiaoying. Elimination of Reference Phase Errors in Phase Shiffting Interferometry,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2005,16:1335–1340 (SCI 016,EI )
20. Li Yongqian, Zhu Mingquan, A New Compensation Method of Nonlinearity in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with Nanometric Accuracy, Procedings. of 2nd Inter. Sym. on Instrum. Sci. and Tech. (ISIST’2002), Jinan, China, Aug.18~22. Vol.3:83~88(EI , ISIP:000**6)
21. LI Yong-qian, Xu Zheng et al. Study on Distribution of Electrokinetic Microfluid in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 Nanomechatronics and Human Science, The Fourth Symposium “Micro- and Nano- Mechatronics for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Oct.31~ Nov.3, 2004, Japan: 243~248 (EI , ISIP:043)
团队信息 Team Information
2021年6月, 2021级博士生 惠大泰加入我们研究团队。
2021年3月,2021级研究生邓荣华,陈真,丁嘉谦,谭思炀4位同学通过研究生面试,欢迎加入我们团队。
2021年3月,祝贺闫怡含,余轶都两位同学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闫怡含同学论文是生理参数监测传感器研制,在学期间曾参与西京医院,521研究所、以及空军第二附属医院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生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独立承担科研任务能力;到中航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工作。余轶都同学在学期间深入研究纳米粒子的光学散射现象,在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进展;到湖南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祝贺他们在未来工作顺利!
2020年10月13日,近期我们小组两篇论文被测试计量领域传统期刊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传感器领域核心期刊 Sensor录用。其中发表在Sensor上关于电阻应变片的研究综述论文,历经近2年终于发表。祝贺我们小组今年连续发表2篇论文!
2020年9月20日,近日我们组2012级王斌斌同学,在法国做完博士后,即将回到西工大物理学院工作,祝贺王斌斌。他是我们组第二位回到西工大工作的同学;第一位是2006级张维同学,在德国做完博士后回到西工大理学院工作。
2020年9月10日, 欢迎我们小组2020级新同学贺振洋、韩宙、王敏宁,申若冰,欢迎他们的加入。
2020年9月10日,欢迎2020级博士生 刘金泽,工程博士胡克佳,加入我们团队。
2020年8月16日,近期在杭州萧山高新技术研究院,我们小组研制的电磁场环境下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通过测试,即将进入小批量试制。2017级研究生闫怡含,2018级研究生徐世庆参与该项目研究。
2020年7月10日,我们组杨星宇同学接到法国里昂大学的博士研究生offer,他将继续在纳米粒子的磁光效应领域研究,祝贺杨星宇。
2020年3月15日,祝贺杨星宇,杨玉洁,毛云龙、王志刚同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祝贺他们!
2019年4月8日, 祝贺肖驰、陈悦悦同学顺利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祝贺他们在事业顺利取得更大成绩。
2019年3月26日,祝贺徐世文、付煜文、刘洋3位同学经过研究生面试,成为我们组新成员。
2019年3月8日, 祝贺肖驰、陈悦悦同学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肖驰同学在生物医学传感器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成绩,研究论文重点是Ph值微型传感器研究。陈悦悦同学重点研究非球形微纳粒子的离散偶极子分析方法,为本小组的后续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18年6月23日,近日,2015年毕业硕士生郭勇君收到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我们祝贺他。
2018年4月20日,我们小组和空军工程大学合作,申请到某部重点科研项目一项,开展柔性基底智能传感器研制。该项目研究周期2年。
2018年4月6日,祝贺杨林、宋伟冬通过硕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宋伟冬工作单位是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杨林的工作单位暂定为江苏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3月16日,祝贺余轶都、闫怡含同学经过研究生面试,成为我组新成员。
2017年9月1日,我们小组迎来新一届同学:毛云龙,杨星宇,王志刚,杨玉洁,以及博士生余洋。欢迎各位同学的加入。
2017年8月,我们小组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合作研制的柔性基底创伤检测系统,经过前后5次试制验证,历经8个月,8月30日交付用户第一批器件。肖驰同学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人。
2017年7月, 我们小组为中航计量测试中心研制的第一台硬度显微测量系统,交付用户使用。目前测试结果显示,达到国家1级精度指标。宋伟冬同学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017年2月,我们小组首位硕士生张维,在新加坡博士后出站后返校工作,最近在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获得副教授职位。祝贺!
2016年1月,祝贺许小轮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获得法国留学博士学位机会。继2015年王斌斌同学之后,我们小组第2位同学获得基金委资助,到国外读博士学位。
2015年9月1日:我们小组的论文被光学快报录用。本小组许小轮为主完成的论文被国际期刊光学快报录用,论文采用RLC电路的方法,研究了微纳结构吸收器谐振波长的预测方法。祝贺!
2015年8月21日:我们小组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我们再次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我们组第3次得到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目前我们在研纵向基金项目有3项。
2015年8月10日:黎永前老师参加在纽约举办的第六届META 国际会议。2015年8月4日到7日,第6届 微纳结构材料、光子晶体及等离子光学(The 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amaterials, Photonic Crystals and Plasmonics,META15)国际会议在纽约城市大学举行,来自全世界的700多位在微纳光学研究领域的****参加了本次会议。META会议是国际上围绕超材料、光子晶体以及等离子光学领域的研讨会(Work Shiop)。 会议由各研究方向的知名教授邀请组织分会,2015年的分会包括微纳平面结构与纳米材料特性制备及建模,等离子光学进展,超材料中的结构光,超材料与负折射率,光辐射耦合,以及微纳结构光学的工程应用等18个专题Shop。 会议介绍网址:http://metaconferences.org/ocs/index.php/META15/META15
2014年6月5日 黎永前老师参加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的国防安全与防卫会议。2014 SPIE DSS会议包括国防+安全(Defense + Security,含32个主题分会)及传感+应用(Sensing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27个分会)两大专题。DSS和STA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举办的世界上最大的国防应用光学会议,同期包括500家企业参展的DSS Expo博览会,每年在美国马里兰州Baltimore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网址:http://spie.org/x108028.xml
2014年 6月5日 黎永前老师参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实验室(NIST)2014年5月9日到10日,微系统工程系黎永前老师受到De. Song研究员的邀请,参观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Gaithersburg)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实验室(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在表面与纳米结构计量研究所,Joseph Fu、Samuel R Low研究员介绍了他们建立的可追踪原子力显微镜系统,以及在纳米结构表面表征、硬度计量、弹痕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物理量计量实验室Theodore V. Vorburger教授曾在1986年前后访问过西工大,他向我们介绍了表面微观形貌的最新检测标准及其应用情况。Richard M. Silver教授是位科学家,还是一位赛车手,他的小组展示了微纳结构光学计量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复合仪器纳米计量方法,以及20nm尺度以下的结构缺陷检测;Richard向我们重点介绍了他的小组在纳米尺度制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NIST的介绍见其网址:http://www.nist.gov/
2014年6月5日 研究生王斌斌同学和导师参加META21014年国际会议。2014年5月20日到24日,黎永前老师和硕士研究生王斌斌同学参加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的META’2014国际会议。META’14是关于表面等离子光学、微纳结构光学、以及光子晶体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今年来自世界47个国家的650多名研究****参加了该会议,会议组织了20场分会讨论。会议中心议题包括电介质材料微纳结构、超材料、复合微纳结构及其应用;会议关于微纳结构讨论的学术问题集中在微纳结构的电磁波折射率系数、电介质函数、微纳结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微纳结构的新颖电磁特性及其应用。
会议参加者包括世界在该领域研究活跃的三个主要群体,美国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渡大学、UC bekeley、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主要参加者,欧洲以法国高等师范学院、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瑞典皇家学院、南丹麦大学、以及德国、西班牙的研究者。该会议的另一个群体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他们组织了分会,并就微纳结构电磁学的基础问题做了三场分会报告。中国参加的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欧美参加会议者群体性相比,国内参会者的明显特点是每个学校只有1~2个人参加会议。黎永前老师在“微纳结构的辐射及吸收分会”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了他们在微纳结构吸收器方面的研究进展。王斌斌同学参加会议的记录见其QQ个人网页:http://user.qzone.qq.com//blog/
2014年1月10日 微纳结构红外吸收材料光学常数解析模型取得进展。在红外微纳结构吸收材料研究中,对其等效光学常数的估计有助于理解材料的吸收、反射及辐射特性。在微纳结构尺寸小于激发波长的情况下,传统方法是基于等效均匀介质理论,采用Smith, D.R于2002年提出的散射参数方法进行估计。
我们小组在进行微纳结构吸收器研究过程中,提出微纳结构参数与其光学常数之间关系的基础问题。王斌斌同学从2012年9月开学伊始即投入这一基础问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深入钻研,提出采用Drude-Lorentz模型描述红外微纳结构材料吸收性能的色散关系,根据有效电子数浓度理论和等效电路理论,建立了矩形结构吸收材料几何结构参数与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模型可以定量描述微纳结构吸收材料的光学常数,为红外波微纳结构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表在光学学报2013年12期。论文链接网址:http://www.opticsjournal.net/abstract.htm?aid=OJ**9LhNkQn
2013年9月3日 微纳米天线结构用于表面增强红外吸收谱探测取得进展。中远红外波段分子振动谱线是生物分子及其他有机分子的指纹谱,这为其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现有红外吸收谱方法需要大量样品以提高吸收强度,或者需要采用样品标记方法。我们研究发现,微纳米天线可以吸收入射红外光波,并产生局部场能量增强效应,当这种局部增强效应与分子吸收谱相匹配时,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物的红外吸收系数。
在研究生苏磊等人的努力下,我们设计出基于十字结构的微纳吸收器阵列,这种材料在中远红外(2.0-10.0μm)范围得到大于70%的窄带谐振吸收。应用这种结构材料检测Parylene-C薄膜中对应分子键结构,实验观察到Parylene薄膜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分子转化过程。该方法通过表面增强红外吸收谱的方法,实现对微量有机物分子结构检测,有望实现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无标记光学识别。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1004/srep02865/full/srep02865.html
2013年9月3日 黎永前老师参加2013年SPIE光学与光子学会议。2013年8月24日到29日,国际光学工程学会2013年光学与光子学会议(SPIE Optics + Photonics 2013)在美国西海岸城市圣地亚哥(San Diego)举行,来自全世界3200多位光学研究领域****参加了本次会议。黎永前副教授参加了NanoScience+ Engineering 分会的Metamaterial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专题,并做了微纳结构红外光吸收特性的会议报告。
2013年8月 研究生苏磊、王斌斌参加2013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8月15日到18日,苏磊和王斌斌参加了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3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并做分会场学术报告。2011级研究生苏磊同学的报告研究了一种在近红外波段具有完美光吸收特性的十字阵列微纳结构;2012级研究生王斌斌同学的报告提出并研究了红外波段微纳结构材料的光学常数计算模型,并用一种矩形结构进行了验证。
2011年3月 黎永前老师在美国做访问****归。2011年2月到2012年3月,黎永前老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UC Berkeley)做访问****,合作导师是Luke P. Lee。在美国期间,与Luke教授合作开展了视觉仿生学研究,并选择微纳光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初期调研工作。Luke教授小组:http://biopoets.berkeley.edu/ 个人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uke_Lee
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
4. 樊晶晶,2017年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提名。
3.王斌斌:2014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称号。
2.苏磊:2013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称号;2014年优秀研究生论文获得者。
1.王宁博:2012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称号。
往届研究生简介:
2021年毕业:
闫怡含: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中航自控飞行研究所(618所)。
余轶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景嘉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毕业:
毛云龙,2017年9月入学,参与某部智能传感器研制,华为科技。
王志刚,2017年9月入学,参与科技部仪器专项,中兴科技西安公司。
杨玉洁,2017年9月入学,参与深圳科创委基础研究基金,中兴科技西安公司。
杨星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科创委基础研究基金,法国里昂大学博士研究生。
2019年毕业:
陈悦悦:2016年9月入学,微纳光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上海某研究所。
肖驰:2016年9月入学,生物传感器及应用研究,西安飞行控制中心。
2018年毕业
宋伟冬:光吸收微纳结构研究,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杨林: 微纳结构的光学性能测试研究,江苏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毕业
王扬帆:基于微纳结构阵列的超薄平面光学器件研究。 华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西安)。
樊晶晶:基于点云数据的薄壁件边界轮廓提取方法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6年毕业
许小轮:红外吸收微纳结构阵列等效电路模型。法国继续博士学位。
2015年毕业
王斌斌:微纳结构红外吸收机理研究。 法国继续博士学位。
张成林:微纳结构红外吸收热转换机理研究。重庆长安汽车。
满力: 生物视觉仿生研究。 上海商飞公司。
2014年毕业
苏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专利1项。目前在三星电子工作。
寿辰:参加国家基金项目1项,参加发表学术论文2篇。目前西京电子医疗器械公司工作。
郭勇君:参加航空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目前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某研究所。
2013年毕业
李薇:参与学校基础研究基金,及实验室基金项目,在光学 精密工程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北京国防专利中心。
王晶龙:与中航工业计量检测中心联合培养,参与国防预研项目1项。西安航天某发动机厂。
2012年毕业:
王宁博: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研究流体波导耦合器件研究。2012年优秀毕业生。沈阳航空某研究所。
冯伟刚: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航空科学基金实验室项目,较好完成项目计划的任务。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毕业:
丁丽娟:完成光流体波导项目研究,申请专利1项。
郭海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2010年毕业:
张维:联合培养学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2010年毕业后去德国Freiburg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在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
社会兼职 Social Appointments
1.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
2.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3.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员
合作科研单位:
1.大连理工大学微系统研究中心http://mnstlab.dlut.edu.cn/
2.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http://www.sinano.cas.cn/
3.中航空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http://www.cimm.com.cn/default.aspx
4.中科院电子所http://www.ie.cas.cn/
综合介绍 General Introduction
2020年1月10日,我们小组论文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 RS Advance 发表。研制了柔性基底薄膜的pH值传感器,应用于柔性电子、以及可穿戴式设备上。祝贺毛云龙、肖驰在论文中的贡献。
2019年12月30日,我们小组论文在Optical Express 发表,这是我们和法国Troyes大学合作的成果,论文研究了电介质纳米粒子在光热效应,并采用拉曼光谱方法测试了硅纳米粒子在激光照射下的发热现象。 祝贺杨星宇在论文的贡献。
2018年10月30日,我们小组论文在 Sensors发表,这是我们在国家重大仪器项目取得的成果,论文建立了电阻应变力传感器的应力传递模型,对于研制计量型高精度力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祝贺王志刚在论文中的贡献。
2018年6月20日, 近日接到SPIE出版社的通知,我们小组出版的 Plasmonics op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出约300本左右。祝贺!
2017年6月12日,我们小组参与申请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计量型力应变传感器研制及工程化应用”项目得到科技部批准。这是我们小组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申请到的第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欢迎对此课题感兴趣的2018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参与项目研究。
2017年6月12日 我们小组申请的 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基金获得资助。这是我们组在前期国家基金研究基础上,获得微纳结构光学方向的又一个基础研究类项目。大家努力!也欢迎对此课题感兴趣的2018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参与此项目研究。
2017年6月5日,我们小组参与承办 (<span style="Times New Roman" ,="" serif;"="">Workshop on MetaMaterials in Acoustics and Electromagnetics)电磁波声学超材料 学术研讨会在建国饭店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 5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2017年4月10日, 我们小组获得中航自控618研究所1项仪器设备开发项目,这是我们小组经过1年多论证,经过3轮竞标获得。
2017年3月20日,樊晶晶同学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祝贺她。
2017年3月 15日 樊晶晶、王扬帆同学已经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祝贺他们获得硕士学位。樊晶晶同学的毕业论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推荐。
2017年3月11日,黎永前老师编著的<Plasmonic Op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由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出版社出版了:http://www.spie.org/Publications/Book/**?&origin_id=x646 祝贺一下!感谢王斌斌,许小轮,张成林在书稿中的贡献。
2016年1月,许小轮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获得法国留学博士学位机会,祝贺。
继2015年王斌斌同学之后,我们小组第2位同学获得基金委资助,到国外读博士学位。
2015年9月1日:我们小组的论文被光学快报录用。
本小组许小轮为主完成的论文被国际期刊光学快报录用,论文采用RLC电路的方法,研究了微纳结构吸收器谐振波长的预测方法。祝贺!
2015年8月21日:我们小组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我们再次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我们组第3次得到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目前我们在研纵向基金项目有3项。
English Version
相关话题/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海果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任海果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学位:工学学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学科: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1989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教育经历EducationExperience1985.9到1989.7西工大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本科生学习.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颖强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徐颖强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职务:学科:机械工程邮箱:xuyngqng@nwpu.edu.cn电话:荣誉获奖AwardsInformation1、齿轮先进啮合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2011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冯华山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冯华山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教育教学EducationAndTeaching近年来,主讲本科生课程3门:《机器人学》、《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设计创新管理》;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姜万生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姜万生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学科:机械工程荣誉获奖AwardsInformation1.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2.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一次;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机电控制与自动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常洪龙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常洪龙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学科:机械工程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常洪龙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冰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陈冰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学科:航空宇航科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邮箱:Bingchen72@nwpu.edu.cn工作经历WorkExperience2010.05至今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2019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莫蓉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莫蓉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职务: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综合介绍GeneralIntroduction莫蓉,博士,教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82年、1994年分获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和西北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彬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刘彬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助理研究员(社会科学)职务:学科:EnglishVersion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光磊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刘光磊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学科:机械工程科学研究ScientificResearch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工作能力分析、评价与优化。学术成果AcademicAchievements[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秦现生
相册基本信息Thebasicinformation姓名:秦现生学院:机电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工学博士职称:教授职务:学科:机械工程教育经历EducationExperience1987.4-1991.5,博士,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983.9-1986.3,硕士,西北工业大学,飞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