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攀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9


相册


基本信息 The basic information
黄攀峰

自动化学院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


教授

院长


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宇航科学-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1994-1998,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1998-2001,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1-2002,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2003-2005,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2006- 今,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2005,特评)、教授(2008,破格)、博导(2009)
2012- 2016.8,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航天应用技术系 系主任

2018.10-今,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院长



教育教学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 航天技术概论,本科生课程,8学时
2. 空间机器人技术,研究生课程,40学时
3. 航天科学与技术概论,本科生课程,48学时
4. 先进在轨服务技术,本科生课程,32学时
5. 空间操作与控制技术,研究生课程,40学时



招生信息 Admission Information
招生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
控制工程 (专硕)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
航天工程 (专硕)
研究方向:
1. 空间智能机器人技术
2. 空间遥操作技术
3. 智能控制技术
4. 机器视觉

5. 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
6. 复杂空间绳系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7. 空间细胞机器人技术
8. 人机融合智能技术
9. 分布式群体智能技术
10. 自主智能系统



荣誉获奖 Awards Information
1. 2019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2. 2018年获得国防科技卓越青年基金(卓青)

3. 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国家****)
4. 2017年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 2016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2016年获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二五”攻关优秀团队首席
7.2016年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8.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科学家”奖
9.2014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10.2012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11. 2011年获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攻关先进个人
12.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30多项,主要代表性项目:
1. 国家863计划项目,***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2006-2008

2. 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项目,空间机器人接触碰撞动力学与后碰撞控制机理研究,2009-2011
3.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空间***遥操作系统研制、集成、联试,2008-2011
4.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空间***系统研究,2007-2011
5.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空间***遥操作系统正样研制,2011-2012
6.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空间***关键技术研究,2011-今
7.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空间***手控器研制,2012-2013
8.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空间机器人***特性研究及试验,2013-2014
9.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遥操作***非合作目标抓捕研究及试验,2015-2016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绳系飞网机器人柔性组合体动力学与协调控制方法研究,2013-2016
11. 载人航天配套项目,空间站小型机械臂地面遥操作系统研制,2014-今
12. 军委科技委项目, 智能空间细胞机器人技术,2017-2018
13. 国家****科学基金, 空间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8-2022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开放式空间刚-柔智能群体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9-2022
15. 军委科技委项目卓越青年基金,***非接触控制技术研究,2018-2023
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 大跨度桥梁检测作业机器人, 2019.12--2022.11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Panfeng Huang, Zhongjie Meng, Jian Guo, Fan Zhang, Tethered Space Robot: Dynamics, Measurement, andControl,Elsevier, 2017.10
2. Panfeng Huang, Fan Zha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Multi-Tethers in Space, Springer, 2020. 1
3.黄攀峰,孟中杰,空间绳系机器人技术,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年8月
4. 黄攀峰,刘正雄,空间遥操作技术,中国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2月


主要代表论文(*为通讯作者):
[1]Yakun Zhao, Fan Zhang*, Panfeng Huang, Impulsive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ace Debris Capturing via Tethered Space Net Robo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9, DOI: 10.1109/TIE.2019.**(中科院1区, IF: 7.503)
[2] Zhenyu Lu,Panfeng Huang* and Zhengxiong Liu, Relative Impedance-based Internal Force Control for Bimanual Robot Teleoperation with Varying Time Delay,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67(1): 778- 789, Jan. 2020 DOI:10.1109/TIE.2019.**.(中科院1区, IF: 7.503)
[3] Haifei Chen, Panfeng Huang*, Zhengxiong, Liu, Mode Switching Based Symmetric Predictive Control Mechanism for Networked Teleoperation Space Robot System,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24(6): 2706-2717, Dec. 2019(中科院1区, IF: 4.393)
[4] Zhenyu Lu, Panfeng Huang*, Zhengxiong Liu and Haifei Chen, Fuzzy Observer-based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Design for a Multiple-sampling-rate Bimanual Teleoperation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7(7): 1383-1396, July,2019,DOI:10.1109/TFUZZ.2018.**(中科院1区,IF: 8.759)
[5]Lu Chen, Panfeng Huang*, Jia Cai, Extracting and Matching Lines of Low-textured Region in Close-range Navigation for Tethered Space Robo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66(9): 7131-7140, September, 2019,DOI:10.1109/TIE.2018.**(中科院1区, IF: 7.503)
[6]Ya Liu, Panfeng Huang*, Fan Zhang, Yakun Zhao, Distributed Formation Control Using Artificial Potentials and Neural Network for Constrained Multi-agent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December,2018,DOI:10.1109/TCST.2018.** (中科院2区, IF: 4.883)
[7] Ya Liu, Fan Zhang, Panfeng Huang, Fixed-time consensus tracking for second-order multi-agent systems under disturba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019,DOI:10.1109/TSMC.2019.**(中科院1区, IF: 7.351)
[8] Panfeng Huang*, Yingbo Lu, Ming Wang, Zhongjie Meng, Yizhai Zhang, Fan Zhang, Post-capture Attitude Takeover Control of a Partially Failed Spacecraft with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6(2): 919-930, April, 2019 (中科院2区, IF:5.224)
[9]Yakun Zhao, Panfeng Huang*, Fan Zhang, Zhongjie Meng, Contact Dynamics and Control for Tethered Space Net Robot,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55(2):918-929, April, 2019(中科院2区, IF: 2.797)
[10]Yizhai Zhang, Panfeng Huang*, Zhongjie Meng, Zhengxiong Liu, Precise Angles-Only Navigation for Noncooperative Proximity Oper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ethered Space Robot,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7(3):1139-1150,May,2019(中科院2区,IF: 4.883)
[11] Zhenyu Lu,Panfeng Huang*, Zhengxiong Liu, Predictive Approach for SensorlessBimanual Teleoperation under Random Time Delays with Adaptive Fuzzy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65(3):2439-2448, March, 2018(中科院1区,IF: 7.503)
[12] Zhongjie Meng, Panfeng Huang*, Approach Modelingand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Maneuverable Space Net, IEEE Transactions on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53(6): 2651-2661, December, 2017(中科院2区, IF: 2.797)
[13] Panfeng Huang*, Fan Zhang, Jia Cai, Dongke Wang, Zhongjie Meng, Jian Guo,Dexterous Tethered Space Robot: Design,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Experi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53(3):1452-1468,June, 2017(中科院2区, IF: 2.797, ESI 高被引论文)
[14]Fan Zhang,Panfeng Huang* ,ReleasingDynamics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Maneuverable Tethered Space Net,IEEE/ASME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2(2):983-993, April,2017(中科院1区, IF: 4.393,ESI 高被引论文)
[15]Panfeng Huang*, Dongke Wang,Zhongjie Meng, Fan Zhang and Zhengxiong Liu, Impact Dynamic Modelling andAdaptive Target Capturing Control for Tethered Space Robots with Uncertainties,IEEE/ASME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1(5):2260-2271, October,2016 (中科院1区,IF: 4.393,ESI 高被引论文)







社会兼职 Social Appointments
中央军委科技委专家组专家(2016-今)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2018-今)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2011-2016)
国家某重大任务运控与试验系统副总设计师(2009-2016)
IEEE 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2017-今)
ASME 会员 (Member)(2018-今)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编委 (2019-)
控制理论与应用 编委(2019-)
机器人 编委(2019-)
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今)

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2016-今)
中国测控学会空天安全专业委员会,常任委员(2016-今)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2018-今)
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5-今)
陕西省宇航学会 常务理事(2015-今)
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2019-)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自动化处同行评审专家
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评审专家
第十届陕西省青联常委






综合介绍 General Introduction
黄攀峰,男,1974年8月生,陕西富平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获得者(2017),国家“****”领军人才(2017),国防科技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卓青,2018),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国防科技国家级专家(2016-至今),2030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家组专家(2018-今),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2008-2016),国家重大任务副总师(2009-2016),载人航天应用与服务专家组特邀专家(2015-至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西北工业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负责人。1998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底加入西北工业大学,特评为副教授,200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机器人遥操作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注重从工程实际中提出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在解决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负责研发了我国首套空间机械臂地面遥操作系统,在我国首次成功实施了人在地面对空间机械手的遥操作;首次系统性的提出并发展了空间绳系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20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EEE汇刊,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等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出版英文专著《Tethered Space Robot: Dynamic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中文专著《空间遥操作技术》和《空间绳系机器人技术》,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7件;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获得国家863计划“十一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十二五”优秀创新团队首席等荣誉称号。


招生专业要求: 自动化与控制类、机械电子类、力学类、人工智能类,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认知等相关专业。
培养方法:
(1)硕士生从一年级开始参与科研项目,二年级开始成为科研研发工作的主力,三年级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准备毕业论文,并撰写一篇与科研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般会发表在国内中文一级学报如宇航学报,自动化学报,航空学报等。
(2)博士生: 一年级作为主力参加科研项目,二年级以后开始从科研项目中寻找研究切入点,紧密结合科研项目开展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一般均能够在IEEE顶级期刊或行业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学习期限4~5年。
(3)本科直博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精力学习基础课程,并参与科研项目,达到硕士三年级水平,第三年开始从科研项目中寻找研究切入点,开展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一般均能够在IEEE顶级期刊或行业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学习期限5~6年。


欢迎大家到我团队攻读研究生,如有意向,可以联系: pfhuang@nwpu.edu.cn!!





English Version


相关话题/西北工业大学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