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永珍(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2-26

基本信息 杨永珍,女,1969年10月生,山西翼城人,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纳米光电材料及器件核心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核心成员。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碳功能材料”,具体内容包括:
1. 纳米碳材料的可控制备、改性、微观界面结构和功能化应用;
2. 碳基光电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3. 源于纳米碳材料的特异识别型吸附与分离材料;
4. 碳基高磁响应性靶向控释给药材料。
个人简历 1988.09-1992.07 太原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本科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07-2004.09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工程师;
2000.01-2004.07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
2004.09-2007.07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7.07-至今 在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职,副教授,教授。

学术兼职 无

教学及指导研究生 2007年留校任教,主讲3门本科生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主讲3门博士研究生课程:《半导体物理》《碳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选论》;主讲2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等材料科学》《材料性能及评价》。独立或协助培养博士生17人,独立或协助培养硕士生34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38人。
科研成果 总体概述:
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骨干曾或正参加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14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与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等。与研究所合作横向科研项目3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3篇(其中SCI收录93篇);出版专著1部和教材2部;授权国家专利30项。

承担项目:
1. 激光照明用煤基碳量子点固态荧光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项目,2018.01-2020.12。(主持)
2. 基于离子印迹技术选择性提取盐湖中Li+的材料体系构筑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培育项目,2017.01?2019.12。(主持)
3. 煤基碳气凝胶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017.01-2020.12。(子课题负责人)
4. 洋葱状富勒烯/聚噻吩类本体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伏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2010.01?2012.12。(主持)
5. 分子印迹纳米碳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3-2011.12。(主持)
6. 纳米光电材料及器件核心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2013.01?2018.12。(参与)


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 杨永珍, 碳微球表面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 Xu Jiacong, Miao Yanqin, Zheng Jingxia, Yang Yongzhen*, Liu Xuguang*. Ultra-high brightness carbon dot-based blue electroluminescent LEDs by host-guest energy transfer emission mechanism.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8, **(1-5). (IF: 7.430)
3. Xu Jiacong, Miao Yanqin, Zheng Jingxia, Wang Hua, Yang Yongzhen*, Liu Xuguang*. Carbon dot-based white and yellow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a record-breaking brightness. Nanoscale, 2018, 10: 11211–11221. (IF: 7.233)
4. Wang Junli, Zhang Feng, Wang Yaling, Yang Yongzhen*, Liu Xuguang*. Efficient resistance against solid-state quenching of carbon dots embedded into silica towards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Carbon, 2018, 126: 426-436. (IF: 7.082)

授权专利:
1. 杨永珍, 刘旭光, 刘伟峰, 许并社, 一种印迹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2013.4, 中国, 专利号: ZL3.4
2. 杨永珍, 刘旭光, 韩艳星, 宋静静, 许并社, 一种纳米级荧光碳球的制备方法, 2014.1, 中国, 专利号: ZL8.3
3. 杨永珍, 闫翎鹏, 刘旭光, 杨维佳, 赵永强, 许并社, 一种石墨化荧光碳点的快速制备方法, 2015.10, 中国, 专利号: ZL5.6


科研获奖:
1. 微纳碳球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山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6年。


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邮编:030024。
办公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西配楼(材料馆)
Email: yyztyut@126.com


相关话题/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