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3)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1



 

焦黎明:女,1960年9月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脑病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特色诊疗)理事;中华医学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员;国家中医治疗神志病本科教材编委;山西针灸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学会委员;山西省中医学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心理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中医心理学会委员;山西中医杂志编委

运用头针的独特疗法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偏瘫,偏麻,失语,疗效突出。将头针用于神志病(如焦虑症、抑郁症、顽固性失眠、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辉煌成绩,并且建立了山西省最大的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和神志病治疗中心。成功申报神志病国家重点重点专科和脑病科省重点专科。先后承担多项课题获得国内领先水平,现承担省级课题一项。于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积极开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面的一些工作、山西省中医神经精神心理卫生学会的各项学术工作。同时已成功申报山西省神经病学重点专科实验室,建立了合理的科研梯队。2013年参编国家中医治疗神志病统编教材及头针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等。

 

宋跃飞:男,1960年1月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肾2科主任。 山西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山西医师协会肾病医师分会常委;山西省保健干部咨询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 在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注重科研工作。先后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山西中医》《光明中医》等发表专业文章十余篇;编撰《中医肾脏病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5万余字;承担和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卫生厅等科研项目十数项,其中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项目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晶:女,出生于1968年6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脾胃病科副主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批全省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20余年,具有独立、熟练地处理消化病的工作能力。对疑难、危重消化病(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诊治尤为擅长,特别对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会任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科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主持并参加科研课题8项,获奖:曾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特长:曾参加多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能熟练应用SAS软件做统计分析,专业特长是医学统计。

 

安彦军:男,出生于1973年11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脾胃病科副主任、内窥镜室主任。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西省分会内镜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内镜相关技术的研究:如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胃造瘘技术,消化道早期癌诊断及治疗技术(包括染色及放大),EMR技术,ESD技术,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技术,十二指肠镜检查及ERCP技术(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胆道及胰管梗阻的内外引流、胆漏的内镜下治疗等),超声内镜检查技术,胆道镜检查及镜下碎石与取石技术,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等。目前承担项目共1项。

 

郑世江:男,1969年11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头颈部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滑膜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急慢性疼痛疾病。近年来发表论文4篇。

中医外科学:

张有福:男,1971年2月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主任。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原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普外科工作期间,常年承担长治医学院本科生外科学教学任务,负责大课、实验课和实习带教工作,持有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坚持从事科研学术工作,在山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师从赵浩亮教授,从事肝移植肝再生的研究,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其中3篇分别发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与《肿瘤研究与临床》,与同仁共同主编学术专著一部《现代微创技术与临床》。

 

石岳:男,1965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名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肿瘤防治学会中医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常务委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2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本科班,2006-200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科进修学习,跟师于全国著名乳腺病专家黄汉源教授、孙强教授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注重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坚持中西医结合,辩证与辩病相结合治疗各种乳腺疾病。对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颇有研究,在全国主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张玲:女,1971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第二批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山西省中医院十佳青年医师,山西省中院优秀门诊专家。

目前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青年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理事,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老年中医药分会常务委员。

坚持临床门诊,从事医疗工作20余年,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临证以来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突出辨证论治。精通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痤疮、银屑病、斑秃、紫癜、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病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擅长中医美容。

坚持科研探索,主持参与课题五项,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论著6部。

 

赵峻:男,1971年出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

199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 担任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委会常务副主委和微创学组的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医肿瘤学会副主委,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发表文章:2017年12月30日在《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杂志发表题为《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kipping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N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文章。2017年9月28日在《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题为《Epidemiology and trend analysis on malignant mesothelioma in China》文章。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外科功底。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手术操作精细,清扫彻底,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和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参加多项国家重大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目前担任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委会常务副主委和微创学组的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医肿瘤学会副主委,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常务委员。担任《中国肿瘤杂志》编委,《中华肿瘤杂志》和《癌症》审稿人。发表论文30余篇。

 

李志伟:1967年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25年,现任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一科主任,全军门静脉高压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专委员会委员,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手术技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带领外科团队近15年完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远端脾肾分流术、肠腔分流术、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等门静脉高压症各种手术2500余例。现科室门静脉高压症年手术量超过300台, 15年完成肝癌切除1000余例,参与肝脏移植手术300余例。发表有关门静脉高压症、肝癌及肝移植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4部。

 

中医骨伤科学:

李建伟:男,1966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院骨关节科主任。

从事中医骨伤专业临床工作30年,主要从事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治疗,骨折的手法和手术治疗。擅长应用中医微创技术。熟练使用针刀、温控银质针、浮针、套管针等治疗骨与关节疾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中医微创学会委员,民族医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分会委员。主持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参与山西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中医妇科学:

张晋峰:女,1959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妇科科主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疾病33年,学术上倡导;滋阴补肾为主治疗妇科疾病,擅长治不孕症、外阴营养不良、盆腔炎、子宫肌瘤、习惯性流产及各种妇科疑难病症。经过多年实践,在宫外孕中医药保守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创立了活血化瘀与清热利湿并用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杀胚效方,使保守治疗宫外孕成功率大大提高,是对宫外孕Ⅰ号方的继承与发展。学术上把继承与发扬中医理论作为研究方向,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将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特别是将妇科盆腔检查情况渗透到中医望、闻、问、切当中,由此判断病性、病位、脏腑所属,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方法,提高了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及疗效,学术上倡导滋阴补肾为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是不孕症、月经病的根本大法,擅长治疗不孕症、子宫肌瘤、习惯性流产、盆腔炎及各种妇科疑难病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持省级课题三项,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现在研省级课题一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5部。主编《针灸治疗妇女病》。

 

郭凤荷:女, 1958年12月出生,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省中医院名医。

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傅山医学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成员
相关话题/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