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发展概况
针灸推拿学科成立于1990年,由针灸、推拿两个三级学科组成,同年开展针灸专业本科教育。1995年获学士学位授权。1999年山西中医学院针推系与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实质性合并,率先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2003年针灸推拿学科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2005年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 2006年针灸推拿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1年开始与湖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200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7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1. 学科队伍与科研项目
本学科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5人。其中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
学科整合科研力量,凝练学术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科研能力大幅提升。2003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与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省部5项,厅级15项,共计25项,可支配科研经费285.7万元。
2. 学科与学术带头人
冀来喜,男,44岁,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在职期间被山西省教委、省卫生厅认定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山西省卫生系统突出贡献人才”、“优秀青年医学专家”、“山西省教学名师”,多次被省卫生系统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和“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目前完成鉴定科研课题4项,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与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参编《针灸处方学》等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田岳凤,女,45岁,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副主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研究方向为腧穴诊断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省部项目4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8篇。出版专著(译著等)5部。
燕平,女,46岁,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学士学位。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实验针灸教研室主任,山西省针灸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协会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卫生厅“优秀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九针”的开发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5部。目前承担国家项目1项。获奖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各1项。
二、学科研究方向: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本学科已经形成清晰、明确、具有山西特色的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
1.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长期以来针灸学科有关腧穴的认识多注重单穴的论述和研究,致使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处于无方可依,各执一说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学科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的发展。
本方向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1998年完成了“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课题,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了基本处方—“秩边透水道针法”,该项目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6月,“腧穴胃病方的研究”已通过省科委鉴定,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腧穴‘胃病方’保护和逆转胃粘膜损伤及其生物信号传导与整合机制的研究”,于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同时被山西省自然基金立项资助,本项目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2008年“腧穴降压方的研究”获省卫生厅攻关项目资助,因此腧穴配伍处方的深入研究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将是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腧穴配伍进行系列组方规范化研究,为祖国医学“针灸处方学”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及实验依据,奠定山西针灸在该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本研究方向由冀来喜博士作为学术带头人,出版《针灸处方学》等多部教材。
2.腧穴诊断技术的研究:腧穴诊断是针灸学中的重要部分,它在针灸推拿及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腧穴的诊断从压痛点到客观指标的不断深入,将对现代医学的“结果性诊断”起到革命性的进步。
本方向的研究以经络学说中的“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为切入点,研究经穴-脏腑相关的客观规律,揭示经穴与脏腑间作用的内在机制,为中医经络理论的研究及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了阑尾穴对急慢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至阳、脾俞、胃俞对急慢性胃炎的早期诊断,内关穴对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等,都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在科研工作中,对手厥阴心包经穴与心的相关、足阳明胃经穴与胃的相关进行了初步观察。本研究方向由田岳凤博士后作为学术带头人,曾参与兄弟单位国家九·五攀登攻关项目“经脉(穴)-脏腑相关规律”的研究;2003年“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Ca2+信号转导途径作用的研究”被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同时也被省自然基金立项,2007年该项目如期结题,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3.新九针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九针”是由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老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潜心研究“古九针”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对针灸针具的创新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制应用以来,解除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病痛,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成为山西省针灸临床的一大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完善和推广“新九针”技术,成为我们后学者的主要任务。2000年,“新九针的推广应用”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继续教育项目;2007年,我们积极组织了两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适宜乡村卫生机构使用的治疗设备开发――新九针针具系列研究与应用》、参与《山西省20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研究》课题,这两项科研课题均立项成功。“新九针”在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繁荣针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向由燕平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局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多项。主要技术骨干师爱玲主任医师主编《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于2001年出版。
本学科三个研究方是在长期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是对山西针灸成果不断凝练、萃取出来的精华,是山西针灸事业能够走向全国的旗帜,也是最能体现山西针灸学术研究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三、教学工作
1.研究生教学:2001年与湖北中医学院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2002年培硕士2人,2004年培养硕士2人,2005年培养硕士2人,2007招生硕士3人。2005年,与天津联合培养博士1人。
2.本科教学:在2005年山西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中,由全省80个参评专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之一。同年,《经络腧穴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实验针灸学》被评为我院级精品课程。开设选修课有《耳针学》、《新九针》、《神经定位诊断学》、《推拿学》、《子午流注》、《中医特色疗法》6门特色课程。2006年,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优化,修订了针灸专业课程大纲。
四.实践基地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1999年与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合并正式成立了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2000年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山西分中心。2005年增名挂牌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突出中西医结合,超早期康复治疗脑科疾病。2008年3月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建南分院(原铁路结核病医院)划归我院经营管理,使医院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该院经过改型扩建,于9月份正式开始运行,增挂“山西中医学院外科医院”的牌子。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00余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200张。医院现有职工247人,卫生技术人员208人,占职工总数的84.2%。经过多年的奋斗,我院已成为卫生厅直属的一所省级二级甲等专科医院。
本学科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和专业发展,实施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方案,使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统一协调发展。
五、教学科研成果
2003年,“针灸专业学历教育与师承授受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探讨”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腧穴胃病方的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药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及实验研究”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2007年,“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并通过鉴定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自然基金课题各1项。
2003年以来,针灸推拿学科成员参编教材、出版专著共30部。其中:出版学术专著16部;国家统编教材14部;参编国家研究生统编教材1部(统稿中)。共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7篇(被荷兰医学杂志收录1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11篇。
六、针灸推拿学科发展前景
今后五年,本学科将继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以学术进步带动学科全面发展。①争取获博士学位授权,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②增设推拿专业、美容专业、康复保健专业(方向);③科学调整教学计划;④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把《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突破;⑤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⑥平均每年中标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以上;⑦将附属医院建设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年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医、教、研为一体的优秀学科。院科室设置突出以两大重点专科建设为主,以中医针灸研究为特色,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科和疼痛外科疾病,力争使医院成为能为社会进行全方位医疗服务的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甲医院。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一、学科沿革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前身为1986年学校建设初期的内经和医学史教研室。学科自2003年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7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
经过几代人的学术传承和凝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黄帝内经》研究、《内经》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及流派研究、中医药文献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四个研究方向。本学科四个方向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其中“内经文献整理研究”是“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及流派研究”研究的基础,是“中医药文献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研究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与《黄帝内经》研究”又在理论上升华了“内经文献整理研究”。
三、学科与学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陶功定教授,为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医学伦理学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软科学专家,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级课题8项,参与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课题”1项,1项科研成果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12篇,撰写著作8部,其中《<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什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著作三等奖。
导师穆俊霞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内经教研室主任,《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全国委员,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卫生部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7项。参编国家统编教材4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8 篇。1项科研成果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导师杨继红博士,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主持国家科技部“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项目子课题5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4篇,参编国家统编教材1部,参编辞书1部。
四、学科队伍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涉及中医药、文史哲、信息管理等学科专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人员2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1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6人,另有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5人,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兄弟院校聘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五、学术成就
编写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规划教材5部,获国家级著作奖1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在研经费23.9万元。
六、学科特色
培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并兼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岗位,药事企业、图书情报部门、新闻媒体行业等所需要的兼具中医药学和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本学科是培养这种具有文、理、医兼得的人才的基地。
中医临床基础
一.学科沿革
本学科是我院获硕士学位授权最早的学科。自1986年开设本学科三门课程,至1997年组建中医临床基础二级学科,历经几代学者的潜心凝练,形成了具有深厚理论架构和丰富临床疑难病治经验的学科体系。2001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均已成为业界骨干。
二.学术研究方向
二十多年的历练传承,学术研究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目前形成了“疑难病的方证研究”、“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研究”、“外感时令热病辨治规律探讨”、“经方临床应用及其机理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已逐步显示优势和特色。
1.“疑难病的方证研究”
本研究方向注重对经典的重新解读与经方的临床应用。在长期的临证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方证验案的多方法、多系统对照整理,在明晰中医学术本体的基础上,厘清中医学的科学实践内容与中医文化表达形式。以“功能五态学说”(即功能不调态、功能不足态、功能衰微态、功能阻滞态、功能失常态)解读和运用经典,注重对经方配伍规律及经方论治疑难病诊治规律(即方证经验)的研究。运用该学说诊治疑难病,在肝病、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如就“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展“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就“黄芩汤”开展“复方栀黄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经方现代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学科带头人门九章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山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第五届科技奖青年医学家,山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人才;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山西省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主编的《中医学导论》作为中国政府对外交流项目,即将在美国出版。主持各级科研课题8项。“中西医结合学术本体研究”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经费20余万元。
2.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研究
本研究方向通过《金匮要略》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与总结,探讨仲景在治疗杂病过程中的辨治方法及临床应用。结合长期经典方证实践,对《金匮》所论疾病的产生外因,从理论与临床病例中做了系统研究,提出“金匮外邪致病观”指导临证。在诊治外感热病中,依据经典理论,提出“汗、清、宣”三法为主的辨治方法,显著提高了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疗效。在消化病治疗方面,提出 “三虚六实法”,进一步总结了消化疾病的辨治规律,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学术带头人乔模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厅“育人杯”先进个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山西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曾应邀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全国中医经典精研班上进行演讲,受到欢迎。先后承担科研项目5项,主编教材及论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研经费15万元。
3.外感热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本研究方向通过对外感时令热病辨治规律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温病学派在治疗时令热病过程中的辨治方法及临床应用。根据我国近年来连续出现的暖冬现象,提出“肺胃蕴热,易招外邪”是目前风热外感的主要发病内因,并研制了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宣降蕴热”诸法合用的清热抗感冲剂。提出中医“辨证施防”以“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补气养阴”为主的新思路。
学术带头人王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中医药学会理事,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临床中,对温病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探讨温病学派在治疗外感时令热病过程中的辨治方法。承担4项省级课题研究,曾先后出版《温病学》、《温病必备》等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研经费10万元。
4.经方临床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本研究方向通过对临床有效经方的实验研究,探讨经方作用机理,扩大经方应用范围,以作用机理指导提炼经方有效成分,开展新药开发工作。已提出瘀血的成因以因虚致瘀、虚瘀并存为多,此观点为许多疑难杂症运用活血化瘀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希冀在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方面获得突破。课题有“大黄蛰虫合剂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等。
学术带头人李俊莲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金匮要略》教学及仲景医学研究,侧重经方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先后主持参加课题9项,其中参加“医科类院校临床技能运用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2004年获得 山西省教育厅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曾先后出版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研经费6万元。
四.学科队伍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并逐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使导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及年龄结构更趋优化:现有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15人,在读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1人。
五.研究生培养体系及教学科研成果
学科本着临床基础学科重视经典的理念,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为主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经典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能力的硕士研究生,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整体素质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为此,学科结合自身特点,逐步规范和完善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从研究生入学、论文开题、教学及临床实践、论文答辩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
学科在课程建设中,除了开好本专业原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结合我院实际,又增设《经典导读》、《中医临证导读》、《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等颇具特色的研究生选修课程,不仅加深了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同时强化了中医经典精神与临床思维方法的渗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丰富了临床实践经验。
在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近年学科还逐步加大了对研究生临床、科研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编写了《研究生科研临床规范》、《研究生临床规范》等相关手册,逐渐形成了“理论-实验-临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尤其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要求学生“学经典、用经典、早临床、多实践”,研究生通过长时间临床实践,为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科带头人们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以门九章教授、乔模教授为代表的导师队伍坚持临床带教,他们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培养临证技能创造了便利条件。研究生不仅在经典理论研究方面有专业优势,而且科研、临床培养方面也有大幅提高,技能全面。经过学科培养,本学科历届的学生学风优良,长期跟随导师学习,勤学好问,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科研、临床知识,毕业后均在从事教学科研临床一线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就业率达到100%。
近五年,学科成员主持及参与了10项教学改革课题,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教材(教学用书)11部,获全国高等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承担各级各类课题39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24项,院级8项,共获科研经费130万元,呈逐年递增趋势。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发表学术论文237篇。
六.学科条件
作为我院率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学科,本学科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条件得天独厚。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工作办公室于2003年成立,学院每年投入10万元作为学科建设经费。学科有中医临床基础实验室及微生物寄生虫两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759.88 m2,实验室配备专职人员3人,实验室里有酶联免疫检测仪等实验仪器279台,总价值398.33万元 。中心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为研究生科研工作基地。学科自建图书资料室,藏有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相关参考书和工具书1.9082万余册,订有专业期刊杂志50余种。
七.学科发展目标
学科长期坚持以“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准确定位、创新机制”为指导方针,确保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为:优化及充实本学科学术队伍及导师队伍,加强学科的教学及科研力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力争建成博士授权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