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勇担当,初心不改向未来。为了更好总结、展示2021年的主要发展成果,汇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校党委宣传部对2021年学校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和凝练,现正式发布“山西医科大学2021年度十大新闻”。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每一名山医人要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山西医科大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3月7日,山西医科大学在中都校区教学办公楼学术报告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张俊龙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抓好专题学习,抓好专题培训,抓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好“开学第一课”、“五个一”活动等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勇担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一年来,校党委按照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要求,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坚持聚焦主题、紧扣主线,坚持把握节点、梯次推进,坚持教育党员、惠及群众,坚持注重实际、创新方式,坚持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精心组织实施,从严从实推进,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医护员工接受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
2.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到山西医科大学看望慰问教师并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9月10日,时值第三十七个教师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看望慰问一线教职工杨辉教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在慰问中,他勉励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带领学生厚植爱国之情,树牢报国之志,贡献强国之力。林武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教育事业、建强教师队伍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不折不扣落实好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措施,关心关爱基层一线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暨“五好”示范点现场推进会在山西医科大学召开

12月21日,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暨“五好”示范点现场推进会在山西医科大学召开。会议对第一批高校统战工作“五好”示范单位进行授牌。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徐广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民革山西省委会主委张复明,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西省委会主委李思进出席会议。徐广国指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是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中心大局的政治要求。要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当前,切实抓好高校统一战线领域各项重点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抓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突出多党合作基础,着力做好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突出团结和谐稳定,着力增进高校民族交流融合。突出广泛凝聚人心,着力推动高校港澳台侨工作。要加强领导,切实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开创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4.山西医科大学心理监测平台上线运行

1月18日,山西医科大学心理监测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集心理筛查、心理危机预警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于一体,采用多种权威且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心理量表,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具有心理告警功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化、科学化、精确化。上线以来,开展16轮次测评,通过告警提醒辅导员跟进干预。一年来,面对世纪疫情和时代之变,学校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好用好网络新媒体,坚持常态化研判与重点研判相结合,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全年师生思想状态平稳,总体向好向上。
5.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教育成果丰硕

2月8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医科大学据此制定了《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方案》,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本科生教育培养体系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新增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8个),《内科学》(第8版)、《医学文献检索》(第3版)、《法医病理学》(第5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13项、获批山西省一流课程立项41门(达到102门)、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决赛中7门课程获奖。
6.山西医科大学新增6所附属医院

3月30日,学校收到省委编制委员办公室《关于明确山西省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通知》(晋编办字〔2021〕61号),学校新增第五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山西省人民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医学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山西省儿童医院)、附属眼科医院(眼科医学院、山西省眼科医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附属职业病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西省职业病医院)等6所附属医院,进一步解决了学校“临床资源不足”这一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7.“辐睿智配”核医学给药机器人正式面市,特种医学学科发展势头强劲

7月29日上午,“辐睿智配”(Free Zip)——国产单光子药物自动配制设备新产品发布会在山西医科大学中都校区召开,标志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医学给药机器人“辐睿智配”产品正式面市。“辐睿智配”是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李思进教授团队研发,申请5项国际专利、5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黑科技奖、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等。目前,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承担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11项,出版专著13部,获省级科技一等奖4项;拥有国家级人才3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委省共建尘肺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放射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竞争力排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具有冲击A类学科和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实力,发展势头强劲。
8.山西医科大学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继续摘金,成为连续三年获得金奖的全国唯一医学类本科高校

10月12-1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山西医科大学“瑞博生物-新型干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开创者”项目团队经过激烈角逐,从全球数百万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另有5个项目荣获铜奖,学校成为连续三年获得金奖的全国唯一医学类本科高校。另外,学校2个作品在5月15-16日召开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分获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在12月5日举办的第七届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决赛上摘得1金2银2铜;“芯源科技——未来免疫精准评估领域的定义者”项目入选2021年“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攀登计划”。
9.山西医科大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再上新台阶

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审核和调整增列学位点名单,山西医科大学获批口腔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医学技术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西医学8个一级学科全覆盖。2021年,特种医学入选山西省重点学科提质增效建设计划一流学科,获“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支持;继临床医学后,药理与毒理学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学校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高峰高原和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医学学科体系。
10.山西医科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12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简称联合基金)评审结果,山西医科大学获批4项,包括:转化医学中心崔永萍教授、实验动物中心陈朝阳教授、第一临床医学院张辉教授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卫小春教授主持申报的联合基金。此前,特种医学贠克明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三临床医学院张瑞平教授获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学校2021年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65项,其中重点类项目6项、面上项目25项、青年基金34项,获批经费总额4960多万元。本年度首次获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首次获批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并实现了重点类项目获批总数和获批经费总额再创新高的多个新突破。学校还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6项,再创历史新高。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新增8个省重点实验室(达到23个)、7个工程研究中心(达到12个)。
(图文/王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