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医工联合创新研究院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_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03

1月19日下午,医工联合创新研究院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逸夫楼601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张俊龙教授,副校长解军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教授,副校长树学峰教授出席了研讨会。两校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院)负责人及医工相关领域专家约50多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会议由树学峰教授主持。双方科学家围绕各自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学术互动和交流探讨,交流环节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长成晓龙教授主持。



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陈维毅教授第一个发言,陈教授从力学建模角度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在近视眼手术、眼科运动模型、骨与关节的设计和皮肤软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和合作需求,重点介绍了与我校附属肿瘤医院合作超声探头助力器的研发过程,并对我校标准化的动物管理条件和环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来自我校第二临床医学的牛金亮教授提到临床上可以采集到清晰的医学图像,但是对图像的后期数据分析和处理有很大的难度,需要理工大学的鼎力支持,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王云才院长当即表示可以与牛教授进行合作,树学峰副校长也表示支持理工大学的相关学科为医学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帮助。太原理工大学姚晓红教授团队主要从人工骨、人工关节钛合金表面的抗菌、抗凝血以及3D打印角度进行了交流,该团队主要的合作方向是骨科植入性器械、损伤修复领域和抗菌抗栓领域,表达了和我校骨外科研究领域深入合作的愿望。

卫小春教授团队在介绍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过程中,提到已经和理工大学的陈维毅教授进行过多年的合作,特别是在软骨细胞的力学分析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合作前景。太原理工大学李灯熬教授从医疗设备检测、分辨率提高,数据解密的角度进行了交流,并表达了在医疗大数据和医疗设备研发方面的合作意向。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张瑞平教授对医工结合事宜表现出浓厚兴趣。他重点介绍了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全方位的向各位专家进行了展示,李灯熬教授表现出了浓厚的合作兴趣。

我校杨晓峰教授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多光谱分光融合外科手术引导系统”,王云才院长和李灯熬教授对杨晓峰教授的产品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安美文教授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皮肤损伤修复的力学生物学研究和合作意向。

我校生理学系的张宇教授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从电针缓解疼痛情绪的角度,提到了后期数据处理的问题,这个话题引起了双方校领导的兴趣,张俊龙书记、吴玉程书记,解军副校长和树学峰副校长也积极参与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当把中医的针灸理论和技术与工科结合,产生碰撞,擦出火花。

太原理工大学的桑胜波教授主要从生物传感器的研发、悬浮膜敏感结构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皮肤的研究基础,同时也对生物3D打印进行了描述。我校的张岩波教授表达了与大数据学院和计算学院的合作意向,他提出从临床大数据到统计模型的处理,再到云计算和系统开发,以及电子病历的提取都需要工科相关专业的参与。太原理工大学的黄迟副教授从糖尿病的眼底诊断表达和眼科学专家合作的意向。来自李思进教授团队的武志芳主任把学术研讨推向高潮,她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生动的介绍了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的开展情况,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最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徐钧教授团队、第一医院徐勇教授团队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表达了合作意向,并与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从细胞和器官生物力学应用、影像组学图像识别处理、生物材料研究与应用和医学大数据建模分析等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下午2:30到晚上9:30,大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进一步凝练了交叉的方向,激发出共同的兴趣,碰撞出合作的火花,为医工深度融合落地生根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校党委书记张俊龙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研讨,他指出,今天的学术交流令人振奋,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山西医科大学不仅要培养专业的临床大夫,创新一流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研发创新药物,更要在诊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医学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离不开工科的支持,医工联合这条路走对了,而且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我们要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专项对接和专场交流,在医工结合的机制体制上先行先试,通过确定对接领域,做好人才培养,启动项目攻关,实现资源共享,搭建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要敢于创新,力争突破,全面推进医工联合,为建设健康山西,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太原理工大学吴玉程书记指出,当前医工合作是大势所趋,发展非常迅速,前景也非常广阔。两校的专家都来自相关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有的已经有几十年的合作基础,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还需要继续挖掘更多的合作机会,深入推进医工联合创新研究院平台建设,寻求合作方向,创新人才机制,凝炼交叉项目,培育创新成果,在学科交叉和产业化方面强强联合,全面推进医工结合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发展。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在2017年12月26日我校和太原理工大学签署医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开展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今后双方将在具体领域和特定方向开展更为专业和精准的对接与交流,选准合作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人才培养,攻关重大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为探索医-工复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新途径,建立医工产学研融合一体化创新体系,构建医工产业结合共同体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关话题/太原理工大学 介绍 创新 交流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