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人文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共同邀请天津商业大学齐霁教授讲解国社科基金申报技巧_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11月3日,人文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共同邀请天津商业大学齐霁教授做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志中主持。人文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教师聆听了报告。


齐霁教授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经验和技巧。首先,要有过硬的前期研究,这是申报国家级课题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齐霁教授指出,做学问要甘做“苦行僧”,“苦”是要苦读书,坐冷板凳,要“论从史出”,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将资料归纳整理,为后期深入研究做好铺垫。“行”要往出走,与同行、大师多交流学习,开阔自身的眼界,转换研究视角。“僧”要学会“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兴趣出发,挖掘值得研究的课题,苦心钻研。同时要树立“三心”,即“信心”、“恒心”、“细心”,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领域,相信自己一定能有所突破。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多申报课题,多发表论文,积累经验,整理思路。

其次,要有一个好的选题。齐霁教授强调,好的选题要具备四个要素,一要重大或重要。二是大小适度。三是要有问题意识,选题新颖。四是申报课题应是对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提炼。他指出,选题要是恒新的,不能研究过时的东西。课题研究要是前期成果的总结和延续,既要反映申请人的功底,也要推陈出新,抓住学科的前沿或热点。

最后,要认真对待文本并狠下功夫。国社科的申请不仅要注重内容,形式也十分重要,一定要对文本精雕细琢。齐霁教授从十个方面强调了文本中应注意的细节。例如课题成员结构层次要合理、研究现状要述评兼重、选题意义既要讲清楚学术价值又要讲清楚现实意义、参考文献要注意前沿性权威性等等。

随着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深入推进,人文学院将积极推进全院教师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陆续邀请专家对国家级课题申报相关事项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和交流,将科研工作分解到人,保证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认真完成学校的工作部署任务。
相关话题/申报 社科 人文学院 交流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