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xmu.edu.cn/__local/6/2F/63/0FD650D530136F6900BAF75AF10_877142D2_CD3A.jpg)
会议由山西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王素萍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徐建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山西医科大学段志光校长,山西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冯立忠副主任,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主任委员、新乡医学院段广才书记,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殿武院长,山东省预防医学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毕振强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何耀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大会主席为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编辑李立明教授。
![](http://www.sxmu.edu.cn/__local/C/1D/E1/6C79C6E9617686F762171A9F09E_41B071A5_68F9.jpg)
山西医科大学段志光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在致辞中,段志光校长肯定了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目前流行病学以“大队列、大生态、大卫生为特征的宏观研究与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为典范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模式,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后,段志光校长热情洋溢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历史,简要介绍了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山西的风土人情,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http://www.sxmu.edu.cn/__local/E/29/4A/8DABD9354DFDD3A5061BCE2C31E_B764C432_AB19.jpg)
本次会议以“创新共享,精准预防”为主题。创新是引领学科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的第一动力,共享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本质要求。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服务,实现疾病精准预防。会议内容包括大会报告(31个)和青年论坛(15个),其中,我校五位学者受邀进行了大会报告。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王素萍教授的“因果关联研究方法的思考”,王金桃教授的“叶酸、DNA甲基化与上皮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我校教学基地、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柴志凯副主任的“对新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二类疫苗流通使用的几点思考”,我校“十人计划”特聘教授、耶鲁大学张亚玮教授的“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pidemic of thyroid cancer”的报告内容,均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许喜喜同学的论文“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无弱应答影响的分析”被评为会议征文优秀论文,在会议的青年论坛中进行了交流。我校特别是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与到会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及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密切的学术交流并畅谈了未来的合作设想。
本次会议老中青学者晋地纭聚,学术交流异彩纷呈,与会代表对大会报告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且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参会人数超过以往历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及晋冀鲁豫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的规模。
![](http://www.sxmu.edu.cn/__local/5/D4/33/FFA1AAD725E162995FE27500CFA_F10A3AF2_81DF.jpg)
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立明教授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指出:此次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与晋冀鲁豫区域性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联合举办,彰显出流行病学分会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和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晋冀鲁豫四省流行病学工作者与全国同行的交流联系,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同时,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共谋发展。本次会议代表人数规模大,会议内容丰富,会务工作繁重,特向承办本次会议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体会务人员和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大家借此盛会传承发展、创新共享,弘扬敬业、务实、奉献、创新的职业精神,为推动我国流行病学学科发展和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在全国流行病学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务工作也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公共卫生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