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光校长在致辞中讲到20世纪肿瘤研究成为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次肿瘤学术交流将展示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活跃学术思想,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协作,推进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会议是关于肿瘤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也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对促进作为肿瘤高发地且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山西肿瘤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主席詹启敏院士指出,本次会议集聚了国内肿瘤研究的众多学术大家,是近十年来肿瘤研究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会议,为肿瘤研究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平台,对推动国家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青山在讲话中提到肿瘤学研究是当前医学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不但对肿瘤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展基础研究,而且对不同组织和器官肿瘤的特性,基于对临床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相关转化医学研究,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就恶性肿瘤前沿研究策略与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我国高发特色恶性肿瘤的融合,搭建多中心合作研究的平台等内容展开讨论。会议的召开对肿瘤研究临床转化和精准医学背景下肿瘤防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大会分为院士论坛与特邀报告,院士论坛中王红阳、林东昕、詹启敏、张学敏、杨焕明5位院士先后做了题为《肿瘤的异质性与个体化诊疗》、《胰腺癌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炎症与肿瘤》、《From HGP to "precision medicine"》的学术报告。30余位特邀嘉宾分别做了肿瘤生物标志和靶向治疗前沿、肿瘤基因及信号通路、肿瘤发生中的蛋白修饰及表观遗传、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等方面的特邀报告。我校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崔永萍教授做了《基于二代测序的食管鳞癌遗传变异分析》主题报告。

王红阳院士作《肿瘤的异质性与个体化诊疗》报告

林东昕院士作《胰腺癌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报告

张学敏院士作《炎症与肿瘤》报告

杨焕明院士作《From HGP to "precision medicine"》报告

我省是我国癌症高发省份之一,癌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癌种多样化,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影响因素复杂,防治形势严峻,其中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居我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近年来,我校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针对具有我省地域特色的高发恶性肿瘤如食管癌等开展了系列高水平研究工作,取得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形成一定学术影响力,也为提高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水平奠定了基础。
大会期间,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亲切会见了5位院士,希望将晋阳肿瘤研究国际前沿研讨会办出特色,办成品牌。校党委书记李凤岐,副校长王宏伟、贺培凤等以不同方式会见了莅临会议的院士及特邀嘉宾。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