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20)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3-31



科研项目

1. 基于AnnAGNP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45,2011—2013,课题主持

2. 平朔露天矿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0021029,2002-2004,课题主持

3. 河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国土资源项目,2011HX45,2011-2014,主持

4. 忻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国土资源项目,2010HX08,2009-2013,主持

5. 榆次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项目,2008-2010,主持

6.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中小城市土地扩展机理与预测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术骨干及学术带头人项目,xg201216,2012-2014,主持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ZD-201305,2013-2015,主持

 

发表论文

1.王军强,郭青霞,赵富才等.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对策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94-199.(通讯作者)

2.王军强,王建雷,杨丰等.岔口小流域不同耕地类型破碎化差异性分析.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588-591,598.(通讯作者)

3.闫瑞,闫胜军,赵富才,郭青霞.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分析.环境保护科学,2014,40(4):49-55.(通讯作者)

4.李晋超,郭青霞.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设计——基于山西省永和县岔口小流域农户问卷调查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81-187.(通讯作者)

5.闫瑞,郭青霞,闫胜军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氮素平衡及其环境影响.环境工程,2014,(6):43-47.(通讯作者)

6.秦明星,马建根,郭青霞.1990~2010年榆次区城市扩张与驱动力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235-240.(通讯作者)

7.王军强,郭青霞,赵富才,王建雷,杨丰.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现状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2):152-156.(通讯作者)

8.李欣欣,郭青霞,杨鑫芳,李晋超,闫瑞,闫胜军,赵富才,卢庆民.基于GIS与RUSLE模型岔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413-419.(通讯作者)

9.李晋超,李欣欣,闫瑞,闫胜军,杨鑫芳,郭青霞,赵富才.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耕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4):346-351.(通讯作者)

10.杨鑫芳,李欣欣,李晋超,闫瑞,闫胜军,赵富才,郭青霞.农业土地利用中磷流失研究进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255-261.(通讯作者)

11.周铁刚,郭青霞,任玉鹏,刘慧璋,杨鑫芳.基于增减挂钩的山西省河津市农户搬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244-249.(通讯作者)

12.闫胜军,闫瑞,芦三矿生,李晋超,李欣欣,杨鑫芳,赵富才,郭青霞.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

13.AnnAGNPS模型数据库建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114-121.(通讯作者)

14.闫瑞,闫胜军,李晋超,李欣欣,杨鑫芳,赵富才,郭青霞.岔口流域不同土壤质地转换模型精度验证.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109-113.(通讯作者)

15.刘慧璋,郭青霞,王曰鑫,刘超,徐丹丹,芦三矿生.基于Markov的山西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53-57.(通讯作者)

16.段晋芳,郭青霞,解鸿志.基于GIS的山西永定河植被生态需水管理系统的研建.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254-258.(通讯作者)

17.陈丽,郭青霞,荆耀栋,等.基于组件式GIS的土地利用分区系统设计与实现.国土资源遥感,2011,(4):140-146.(通讯作者)

18.陈丽,梁建娥,郭青霞.基于GIS的忻州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161-165.(通讯作者)

19.段晋芳,王青杵,王改玲,郭青霞.基于GIS的山西永定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44-47.(通讯作者)

20.郭青霞,陈焕伟,许孝堂,等.大同市南郊区治沙工程对区域景观生态影响的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07,23(3):69-74.

21.郭青霞,陈焕伟,周欣.大同市南郊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及变化.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188-192.

22.郭青霞,白中科,吉谦,等.平朔矿区生态经济重建中土地资源动态特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68-71.

23.郭青霞,白中科,吉谦,等.大型露天矿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模式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生态经济,2006,(5):133-137.

24.郭青霞,陈焕伟.大同市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特征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5):25-29.

25.郭青霞,白中科,吕春娟,等.平朔矿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意义及其内容.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4):309-311.

26.郭青霞,贺斌,白中科.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生产力研究,2004,(4):131-132.

27.郭青霞,吉谦,王改玲,等.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1):82-86.

28.郭青霞,张前进.关于建立农村宅基地市场的思考.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1(3):288-290.

29.郭青霞,孙泰森,师学义.闲置宅基地类型、成因及处置对策.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93-296.

30.Qingxia Guo, Zhongke Bai, Qian Ji, et 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Antaibao Opencast Coal Min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Dynamics. August 26-30, 2001, Beijing, China: 609-617.
相关话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