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校团委、百度百科主办,仪器与电子学院、知识先锋俱乐部和追忆忻中团队共同承办的点亮“非遗“主题发布会在我校举办。我校党委副书记薛智、忻州市艺术研究院院长刘贵存共同为点亮“非遗”山西站正式启动进行揭幕并在幕布上签字。
薛智代表学校对守护和传承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家、专家与学者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敬意。他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勇敢的责任担当精神,守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传承发展,维持非遗生命力,凝聚民族精神。
启动仪式后,在一段对书法、剪纸、北路梆子、面塑、二人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介绍后,艺术家老师们上台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展示。其中,任俊威老师现场挥墨借“翰墨飘香”来弘扬书画高雅艺术,鼓励同学们不要单纯模仿,而要动脑去学习书法,这样才可以学好。李斌杰老师展示了他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剪纸作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用十二张剪纸分别表达。山西北路梆子大师贾桂林长女、著名表演艺术家吴天凤老师与其弟子苏瑞芳共同演绎了北路梆子《王宝钏》片段,“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发源于雁门以北的大同一带。历史悠久的北路梆子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郝云婧老师的《走西口》二人台演唱掷地有声、声情并茂,殷润秀老师现场制作的龙头面塑栩栩如生,手艺令人叫绝。
追忆传统文化,展望美好明天。非遗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先辈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我们开启了文化的大门,需要我们去爱护和传承。通过此次点亮“非遗”活动,启示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自觉学习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充实人文知识习得,拓宽人文观察视野,提升人文内涵素养,为民族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记者 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