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名录
| 姓 名 | 刘红亮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 |
|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学历/学位 | 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 |||
|
职 称 |
讲师/硕导 |
职 务 | 生物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 |||
| 办公电话 | **963 | 邮箱 | emicrobe@sdut.edu.cn | |||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开展以下 4 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1)环境微生物与重金属互作分子机制;(2)肠道微生物与天然产物互作分子机制; (3)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理论和应用;(4)资源微生物的多相分类学与新种鉴定。 | |||||
|
教学情况 |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食品化学与营养》 本科生课程:《工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葡萄酒生产实训》 |
|
科研情况 |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转录因子 IscR 调控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重金属锑和头孢氨苄的共抗性机制,2016/01-2018/12,20 万元,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红平红球菌中“硫饥饿”诱导蛋白和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研究,2020-01 至 2023-12,58 万元, 在研,参加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Pramef12 基因在出生后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2016/01-2018/12,18 万元,结题,参加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砷氧化根癌农杆菌砷抗性与抗生素抗性共调控机制,2015/01-2018/12,85 万元,结题,参加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嗜砷性砷氧化细菌砷代替磷的分子机制,2012/01-2015/12,58 万元,结题,参加 (6)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AMLKF201503,丛毛单胞菌S44 对重金属锑(III)和头孢菌素的协同抗性机制 2015/01-2016/06,5 万元, 结题,主持 (7) 天津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JKLAST-ZD-2016-04,铬 (VI) 污染环境中土著细菌铬(VI) 抗性基因和还原基因的发掘和鉴定, 2017/01-2018/12,1.5 万元,结题,主持 |
| 学术论文
(1) Zhao Y*, Liu H, Zhang Q & Zhang Y (2020). The function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neur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ell Biosci. 10:74 (1-10). (SCI, IF= 5.026)
(2) Zhuang W#, Liu H#, Li J, Chen L & Wang G* (2017). Regulation of Class A β-Lactamase CzoA by CzoR and IscR in Comamonas testosteroni S44. Front. Microbiol. 8:2573(1-12). (SCI, IF=4.259) (3) Liu H#, Zhuang W#, Zhang S, Christopher R, Huang J, Li & Wang G (2015). Global regulator IscR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antimonite resistance and oxidation in Comamonas testosterone S44. Front Mol Biosci. 2:70(1-12). (SCI, IF=4.188) (4) Liu H, Huang J, Zhang S, Xu B & Wang G (2015). Chromate interaction with the chromate reducing actinobacterium Intrasporangium chromatireducens Q5-1. Geomicrobiol J. 32:7, 616-623. (SCI, IF= 1.972) (5) Liu H#, Guo L#, Liao S & Wang G (2012). Reutilization of immobilized fungus Rhizopus sp. LG04 to reduce toxic chromate. J Appl Microbiol. 112(4):651-9. (SCI, IF=3.066) (6) Liu H, Wang H & Wang G (2012). Intrasporangium chromatireducens sp. nov., a highly chromate-reducing actinobacterium isolated from manganese mining soil,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the genus Intrasporangium.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62:403-408. (SCI, IF=2.405) (7) Liu H#, Song Y#, Chen F, Zheng S & Wang G (2013). Lysinibacillus manganicus sp. nov., isolated from manganese mining soil.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63(Pt10):3568-3573. (SCI, IF=2.405) (8) Li L#, Liu H#, Shi Z & Wang G* (2013). Sphingobium cupriresistens sp. nov., a copper-resistant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copper mine soil,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the genus Sphingobium.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63(Pt 2):604-9. (SCI, IF=2.405) (9) He M , Li X, Liu H, Miller SJ, Wang G, Rensing C.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a highly chromate resistant and reducing bacterial strain |
| 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ZC1. J Hazard Mater, 2011, 185:682–688. (SCI, IF=9.038) | |
|
社会兼职荣誉称号 |
2020 年 03 月-2021 年 03 月,山东省基金委办公室(省科技厅基础处)挂职 (1) 协助完成 2020 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杰青、优青、面上和青年)网评工作 (2) 协助完成 2020 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形式审查和网评分组 (3) 协助完成 2019 年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省联合基金项目立项任务书审核 (4) 协助完成 2021 年度NSFC-山东联合基金指南建议征集和汇总 (5) 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014 年 07 月,入职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015 年入选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 (2)2016 年受聘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研究生 3 人 (3)2018 年担任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4)2018 年入选山东理工大学“双百工程”第四层次人才称号 (5)2019 年担任生物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6)2020 年获得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7)积极指导本科生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实验,参加各类生命科学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其中指导十余人考取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江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研究生 2008 年 09 月-2014 年 06 月,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2009 年获得单项科研积极分子称号 (2)2011 年获得 “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学基金”优秀论文奖 (3)2013 年获得美国杜邦先锋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4)2013 年获得校级三好研究生标兵称号 (5)2014 年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 |
|
其他 | 教师寄语 起点低不代表能力差,反而更能激发潜能,只要你有梦想今朝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明朝披星戴月,举步维艰 欢迎莘莘学子加盟,共同探索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