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硕导:刘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1-28

姓名: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9.1
职务:法学院党总支书记
职称及任职时间: 副教授2006.1
指导层次:硕士
指导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学历/学位:硕士
毕业院校及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 2006.6
所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科研、课题情况及指导研究生情况简介:
一、学术简历
  刘昕同志1991年自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学士以来,后陆续获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刘昕同志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近几年发表学术和工作研究论文近30篇,主编教材(著作)两部,参编著作七部,主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国家、省、校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校、市级奖励十余项。
二、教学情况
  近几年主讲本科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发展导论》、《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等课程。教学评价良好。
三、研究生培养情况
2010年7月被学校聘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已指导培养3名硕士生。
四、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一)主持或参与科研情况
主持的科研课题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分制条件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资助经费项目《手机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研究》;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网络文明工程探索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等。
参与的课题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当前大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与研究》(排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研究与训练》(排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模式研究》(排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排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校园网络文明工程探索研究》(排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排三);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就读环境的调查与分析》(排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排二);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排二)。主持《德育学分制研究》、《大学生发展导论》《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等多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获学校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两次。
(二)获奖情况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研究与训练”研究报告,山东省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6月。
2."当前大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与研究",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10月。
3.“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淄博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9月。
4、“大学阶段独生子女心理不安状况研究报告”,淄博市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9月。
5.“中小学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研究与训练”,淄博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8月。
6.“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淄博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11月。
7.“山东省大学生就读环境调查与研究”,淄博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9月。
(三)论文发表情况(选列本人最具代表性论文10篇)
1、《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cssci来源期刊二区),2014年第6期。
2、《生命化德育价值刍议》,《探索》,(cssci来源期刊二区),2014年第1期。
3.《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当代教育科学》(cssci扩展版,核心),2011年第11期。
4.《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8期;
5、《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途径探析》,青年工作论坛, 2002年第6期;
6、《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0期;
7、《大学生心理不安状况调查与研究》,青少年研究,2002年第3期;
8、《论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大学新生厌学心理解析》,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4期;
10、《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团体实验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增强网络德育的实效性》,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9日第四版;
1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滨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13、《大学生就读环境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0期。
  五、主要社会任职;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侯倩)


相关话题/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