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3-14



2.2008年,GPS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拓展及其应用研究,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学会,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第一完成人.

3.2012年,高动态定位与多模导航及大气海洋星座探测综合测试处理方法及应用,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学会,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第一完成人.

4.2008年,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时延改正及频间偏差处理技术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第一完成人.

5.2004年,921工程精密定轨专项—电离层时延改正技术与方法,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第一完成人.

6.2004年,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科学院,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重要贡献奖,第一完成人.

7.2004年,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教育部、国务院学院委员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第一完成人.

8.2001年,The First Study of Establishing China Grid Ionospheric Model,美国ION-GPS 2001年会,ION GPS年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国际,第一完成人.

9.2011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奖院部,第一完成人.

10.2011年,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第一完成人.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精度GNSS地学应用的空间天气效应研究,2013/01-2017/12、执行、主持.

2. 科技部973课题,电离层应用模式研究,2012/01-2016/12、执行、主持.

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1.Yuan Yunbin and Ou Jikun, An improvement to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for single frequency GPS user—the APR-I scheme, Journal of Geodesy, 2001, 75(5/6),331—336. (SCI)

2.Yuan Yunbin and Ou Jikun, Auto-covariance estimation of variable samples (ACEV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monitoring random ionosphere using GPS, Journal of Geodesy, 2001, 75(7/8),438—447.(SCI)

3.Yuan, Yunbin and Ou Jikun, Differential Areas for Differential Stations (DADS), A new method of establishing grid ionospheric mode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47(12),1033—1036.(SCI)

4.袁运斌,欧吉坤,建立GPS格网电离层模型的站际分区法, 科学通报,2002, 47(8), 636—639.(CSCD)

5.袁运斌,欧吉坤,利用IGS的GPS资料确定全球电离层TEC的初步结果与分析,自然科学进展, 2003,13 (8),885—888.(CSCD)

6.Yuan Yunbin and Ou Jikun, Ionospheric Eclipse Factor Method (IEFM) for determining the ionospheric delay using GPS Data,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 2004,14(9),800—804.(SCI)

7.Yuan Yunbin, Huo Xingliang ,Ou Jikun , Zhang Kefei, Chai Yanju, Wen Debao and Grenfell Ron, Refining the klobuchar ionospheric coefficients Based on GPS Observ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2008,44(4), 1498—1510. (SCI)

8.Li Zishen, Yuan Yunbin, Li Hui, Ou Jikun and Huo Xingliang, Two-step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code biases of COMPASS satellites, Journal of Geodesy,2012,86(11),1059—1076. (SCI)

9.Li,ZiShen, Yuan,Yunbin, Wang,Ningbo, Hernandez-Pajares Manuel, Huo, Xingliang, SHPTS: towards a new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ecise global ionospheric TEC map based on spherical harmonic and generalized trigonometric series functions, Journal of Geodesy, 2015, 89(4), 331—345.(SCI)

10.Li Wei, Yuan Yunbin, Ou Jikun, Chai Yanju, Li Zishen, Liou, YueiAn, Wang Ningbo, New versions of the BDS/GNSS 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model IGGtrop, Journal of Geodesy,2015, 89(1),73—80.SCI

徐建桥,男,1965.11,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获奖情况:

1、2004年,作为主要参加者的项目“重力场的精细频谱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博士学位论文“地球液核动力学效应的研究与检测”分别获得2004年度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和2003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3、200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4、1998年,作为主要参加者的项目“地潮的理论模拟及中国重力固体潮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5、1998年,撰写的论文“利用国际超导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地球的自由核章动”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年会1998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傅承义)奖

先后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拉萨台重力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局部动力学意义”(Grant No. 40874038,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主持中国科学院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大陆重力场时间变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Grant No. KZCX2-YW-133,2007年6月-2010年6月)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的重力检测和理论模拟”(Grant No. 40574034,2006年1月-2008年12月);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球液核动力学效应的研究和检测”(Grant No. 40174022,2002年1月-2004年12月);

5、主持国际陆态网络软件研制和开发项目“重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子课题(2008年1月-2010年9月)

6、主持中国科学院人才启动基金“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数据研究和检测液核的长周期简正模”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相关话题/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