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人 简 介
姓 名
张永红
性 别
男
职称/职务
研究员,副所长
博导/硕导
博导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yhzhang@casm.ac.cn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0-1994, 武汉大学数学专业,本科;
1994-1997,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
1997-2001,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年5月至2004年1月,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地理系,博士后
2004年1月至2004年10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4年10月至今,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分别于2012年10月及2016年1月,晋升为三级研究员和二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变化监测
主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承担科研
课题
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如下:
1. 耦合高精度InSAR监测的区域性地面沉降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01-2022/12,负责人
2. 矿区地表形变InSAR 监测及地球物理模拟分析,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01-2020/12,负责人
3. 京津冀地面沉降监测(2017-2019),自然资源部,2019/01-2019/12,负责人
4. 江苏全省InSAR地面沉降监测(2016-2018),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18/06-2019/12,负责人
5. 自然资源要素定量遥感计算方法和应用示范,自然资源部,2019/01-2021/12,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2008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获奖项目: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信息提取技术与应用(2008-01-02-04)。
(2) 2010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全球测图中国土地覆盖产品的生成。(2010-01-02-10)
(3) 201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九,获奖项目: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 (2012-01-01-01)
(4)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等,排名第九,获奖项目: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 (2013-J-25201-2-01)
(5) 2015年,北京市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利用时间序列卫星InSAR技术监测高铁路基沉降(2015-01-01-01)
(6) 2016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获奖项目: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平原地区InSAR地面沉降监测
(7) 2017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奖项目:大区域地面沉降InSAR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2017-01-01-12)。
(8) 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八,获奖项目:国家级重要地理国情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和应用。(2017-00-02)
著作
论文
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论文如下
1) Bin Cui, Yonghong Zhang, Li Yan, Jujie Wei and Hong’an Wu. An Unsupervised SAR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Stochastic Subspace Ensemble Learning. Remote sensing, 2019, 11, 1314-1334.
2) Bin Cui, Yonghong Zhang*, Li Yana, Jujie Wei and Qinglun Huang. A SAR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single-pixel difference and neighbourhood difference.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9, 10(5):488-595. (*:通信作者,下同)
3) Jujie Wei, Yonghong Zhang*, Hong’an Wu & Bin Cui.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Fire Scar in Alaska using Multi-Temporal PALSAR Polarimetric SAR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8,44(5): 447-461.
4) Yonghong Zhang *, Hong’an Wu , Yonghui Kang and Chuanguang Zhu. Ground Subsidenc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1992 to 2014 Revealed by Multiple SAR Stacks. Remote sensing, 2016, 8, 675-691.
5) Yonghong Zhang*, Hong’an Wu, Huiqin Wang, and Shanshan Jin. Distance Measure Based Change Detectors for Polarimetric SAR Imagery.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16, 82(9): 719–727.
6) Yonghong Zhang*, Jixian Zhang, Xianfeng Zhang, HonganWu, and Ming Guo.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from Polarimetric SAR Data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and Decision Trees.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5, 41: 40–50.
7) Chuanguang Zhu, Yonghong Zhang*, Jixian Zhang, Liya Zhang, Sichun Long & Hongan Wu . Recent subsidence in Tianjin, China: observations from multi-looking TerraSAR-X InSAR from 2009 to 20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5, 36(23): 5869-5886.
8) Zhang Y.*, Zhang J., Wu H., Lu Z. and Sun G. Monitoring of urban subsidence with SAR 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 A case study in Suzhou,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2011, 13(1): 812–818.
9) Zhang Y., Zhang J., Lu Z. and Gong W. A new numerical method of calculating extrema of received power for polarimetric SAR.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09,Vol. 6, No. 4, pp. 666-670.
10) Zhang J. and Zhang Y. *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issues of the National Land Use Change Program of China.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07, 62: 461-472.
11) M.J. Wooster, Y.H. Zhang. (2004) Boreal forest fires burn less intensely in Russia than in North Americ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1(20), L20505. DOI: 10.1029/2004GL020805
12) Y.H. Zhang, M.J. Wooster, O. Tutubalina, and G. Perry. (2003) Monthly burned area and forest fire carbon emission estimates for the Russian Federation from SPOT VGT.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87(1), pp.1-15.
13) 张永红,刘冰,吴宏安,程霞,康永辉. 雄安新区2012-2016年地面沉降InSAR监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8,40(5):652-662.
14) 张永红*,吴宏安,康永辉.京津冀地区1992-2014年三阶段地面沉降InSAR监测.测绘学报, 2016,45(9):1050-1058。
15) 张永红*, 张现峰,付姣,金姗姗,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测度的SAR变化检测方法.测绘学报,2014,43(2),143-150.
16) 张永红*,吴宏安,孙广通。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中的形变模型研究,测绘学报,2012,41(6),pp. 864-869。
17) 张永红, 张继贤, 龚文瑜, 路中 . 基于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测绘学报, 2009,38(6): 482-487.
18) 张永红,张继贤,郭健,曹银璇. 全球地图第一版中国土地覆盖产品的生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8): 914-918.
19) 张永红,张继贤,刘明军.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构像方程及其应用于轨道精化,遥感学报,2007,11(6): 771-777。
20) 张永红, 赵继成, 龙艳, 燕琴, 马晶. 基于DMC卫星影像对海啸灾情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分析. 遥感学报,2005, 9(4): 498-502.
21) 张永红, 张继贤,杨崇源. 基于影象模拟的SAR几何校正准自动方法. 遥感学报,2003,7(2): 106-111.
22) 张永红, 林宗坚, 张继贤. SAR 影像几何校正. 测绘学报,2002,31(2): 134-139。
23) 张永红, 林宗坚, 张继贤. 基于匹配与平差的影像镶嵌方法.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2001, 6(4): 338-342.
24) 张永红, 李国营, 孙和平. 上地幔各向异性介质对固体潮及负荷潮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3): 333-340.
专利
(1) 专利名称: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地物目标接收功率生成方法及系统
发明人: 张永红、余海坤
专利号:ZL 2.3,授权日:2012-05-23
(2)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地物目标分类方法和装置
发明人:张永红、张继贤、王梁文敬、宁晓刚
专利号:ZL 3.8,授权日:2011-10-12
(3)专利名称:基于多项式反演模型的时间序列InSAR形变监测方法及装置
发明人:张永红、吴宏安、张继贤、燕琴
专利号:ZL 7.3,授权日:2014-04-16
(4) 专利名称:一种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高程校准方法及装置
发明人:吴宏安、张永红、金姗姗、段敏燕
申请号:ZL0.4,授权日:2014-08-27
(5) 专利名称:一种提取地面人工建/构筑物高度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人:张永红、祝传广、吴宏安、刘晓龙
专利号:ZL3.6,授权日:2015-07-29
(6)专利名称:一种面向时间序列InSAR的不连续子网多层级快速连接方法
发明人:吴宏安、张永红
专利号:ZL 0.7;授权日:2017-12-28,
(7)专利名称:大区域InSAR形变结果的自动化平差及镶嵌方法及装置
发明人:张永红、吴宏安、康永辉
专利号:ZL1.X,授权日: 2017-12-15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永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2-05
相关话题/测绘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志卫
个人简介姓名张志卫性别男职称/职务高级工程师博导/硕导硕导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zw@fio.org.cn办公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6号学习与工作经历学习经历?2009.9-2012.6,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博士研究生;?2010.9-2011.9,美国迈阿密大学,海洋空间规划,联合培养博士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争
个人简介姓名赵争性别女职称/职务研究员博导/硕导硕导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haozheng@casm.ac.cn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学习与工作经历武汉大学博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研究方向InSAR和极化干涉三维信息提取技术、InSAR地质灾害监测技术、SAR变化监测技术等主讲课程承担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荣
个人简介姓名赵荣性别男职称/职务研究员博导/硕导硕导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haorong@casm.ac.cn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学习与工作经历1985.9-1989.9: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获地图学学士学位1989.9-1992.7: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获地图学与遥感硕士学位199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作亚
个人简介姓名郑作亚性别男职称/职务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博导/硕导硕导联系电话电子邮箱caszzy@sina.com办公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双园路11号中国电子科学研究研究学习与工作经历1995.9-1999.7山东矿业学院本科1999.9-2002.3山东科技大学硕士2002.3-2005.3中科院上海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春梅
个人简介姓名赵春梅性别女职称/职务研究员/副所长博导/硕导博导/硕导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cm@casm.ac.cn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学习与工作经历1987.09—1991.07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矿山测量专业学生1991.07—1993.08山东省林业学校助理讲师1993.09—1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军
谢军,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2008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期间,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博士后、科学家、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煤矿安全技术及工程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2)煤与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于师建
于师建,2008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研究方向‘动力学反问题’)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物探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应用地球物理、矿井水防治技术、安全检测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固液双相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刚
周刚,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煤炭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山东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煤炭学报科学编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通风安全与健康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委兼执行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第八届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科学技术杂志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陆伟
陆伟,男,四川广安人,1977.5生,中共党员,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是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和防灭火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第三届安全生产专家组委员、重庆大学兼职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相明
胡相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专家,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矿业石油及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紧缺人才,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通风与防灭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