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谢 俊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6
谢俊(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拔尖人才,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储层评价、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剩余油分布与调整挖潜、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自“十五”以来,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2项,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各1项,2011年获得了“十二五” 国家重大专项资助。先后在胜利、吉林、辽河、华北、中原、长庆、南阳、江苏等油田完成重点科技攻关课题40余项。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有17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1.《深部复杂岩性油藏有效识别技术与精细勘探方法》,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油气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及其在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201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3.《深部复杂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评价技术》,2010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副省级),排名第3;
4.《济阳坳陷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目标预测》,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5.《济阳坳陷深层精细勘探和油气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6.《胜利探区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及随钻评价方法研究》,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7.《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200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8.《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自动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9.《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描述技术与预测方法》,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2;
10.《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11.《深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流体实时监测评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0;
12.《严重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3.《盆地中央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2007年,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2;
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
1. 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孔隙结构储层析蜡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申请号:**0.8
2. 发明专利:开采高含蜡原油的太阳能和风能联合蒸汽发生装置,申请号:**0.4
3.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储层石蜡沉积模拟装置,申请号:**2.4
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油气藏动态分析系统,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9SR02965
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自适应油田开发分析系统软件,200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9SR035105
专著及代表性论文
1. 谢俊,张金亮.《剩余油描述与预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北京
2. 张金亮、谢俊.《储层沉积相》(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北京
3. 张金亮、谢俊.《油田开发地质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北京
4. 2012,谢俊,孟宁宁,张金亮等. 下二门油田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42(1-2):122-126
5.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 濮城油田沙二上1砂组末端扇沉积体系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30(2)
6.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研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3(2)
7.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等. 濮城油田末端扇储层隔夹层成因及分布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8(4):653-656
8. 2008,谢俊,张金亮,刘宝珺. 英吉苏凹陷天然气藏成岩演化模式及成藏机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3(3)
9. 2008,谢俊. KYPAM和MO-4000聚合物性能对比.特种油气藏,2008 15(1)
10. 2008,李伟,谢俊,高晓辉. 吐鲁番坳陷侏罗系泥岩超压特征及其对尤其成藏的控制.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1)【EI收录】
11. 2007, Xie Jun,Zhang Wei. Discussion on Particularities of ReservoirHeterogeneity in Later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s.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of Geosciences,2007.8,Vol.18【SCI收录】
12. 2007,SiXueqiang, Xie Jun, Zhang Jinliang. The Mechanism of Secondary Pore ofthe Beach-Bar Sandstones and Prediction of Favorable Region in the Upper Es4 ofthe Palaeogene,Boxing Sag. Journal of China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8,Vol.18【SCI收录】
13. 2007,谢俊,张金亮,梁会珍. 适于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物性能指标评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37(2)
14. 2004,谢俊,武英利,梁会珍等. 应用流动单元寻找油田有利挖潜区的新思路. 西北地质, 37(4)
15. 2004,刘宝珺,谢俊,张金亮. 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西北地质, 37(4)
16. 2003,谢俊,梁会珍. 黄原胶作为油田驱替剂的性能研究. 矿物岩石, 23(2)【EI收录】
17. 2003,谢俊、张金亮. R11井山头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方案设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3):413-419.
18. 2003,谢俊、张金亮. PS剂驱油矿场先导性试验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095-100.
19. 2002,谢俊,张曙光,梁会珍. PS剂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评价研究. 矿物岩石,22(4)【EI收录】
20. 1998,谢俊. 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3(4)
主持的国家级及省基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孔介质中原油析蜡机理及考虑岩石比表面的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编号:**),2012.1-2015.12,负责人
(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低温、高含蜡油藏原油析蜡及对油层的伤害机理研究(编号:ZR2011DM009), 2011.7-2014.7,负责人
(3)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编号:2004BA616A02-04),负责人
(4)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英吉苏凹陷沉积模式及沉积储层研究》(编号:2002BA036A02-03),负责人
(5)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丽水凹陷层序地层结构模型及储层预测》(编号:11SHYJFN016),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储层地质学与油藏描述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充分揭示它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研究方向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油田开发地质学理论分为天然能量驱油、水驱油和三次采油驱油理论,与石油地质、储层地质、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等彼此结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各种地质录井、测井、测试、试井、特殊岩心分析技术和开发先导性试验等手段,用分析计算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反复验证和反演地质成果,指导油田合理开发。
研究方向3: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针对我国高含水油田开采难度大的特点,以理论创新为基础,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新技术进行尾矿采油,主要是通过往油藏注入化学物质、蒸汽、气或微生物等,从而改变油水粘度比、驱替相和油水界面性质或原油物理性质,从而达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
研究方向4: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库理论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针对我国城市供气系统调峰以及事故应急供气的需要,利用枯竭油气藏、地下含水层、地下盐穴、废弃矿坑及地下岩洞等5种类型建立地下储气库,该储气库是一个能够封存天然气的地下储集空间,是一个用以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的人工气田(藏)。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办)
E_mail: xiejun0532@163.com
QQ:**
通讯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
邮政编码:266590
?
相关话题/地球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升堂
张升堂,1970年生,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博士后,青岛市“十二五”节能专家,山东科技大学环境地质及资源保护方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专家。199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系陆地水文专业,2004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鲁
朱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球物理系副主任,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应用地球物理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地球物理学和矿井安全监测工作。参加出版专著《岩体测试与探测技术》、《基于信息融合的底板突水预测》两部和高校教材《矿产资源学》一部,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六项,其中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秀丽
赵秀丽 女,1968年出生。2004年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古生物与地层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主讲《古生物地史学》,为研究生主讲《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现代古生物学》、《孢粉学概论》、《微体古生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俐红
赵俐红(1976-),女,浙江诸暨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士)、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200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2005年9月就职于山东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岩石圈动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杰
赵杰 男 1960.7 高级实验师大学毕业现从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矿山井下地球物理超前探测(矿井水、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在矿井水和岩浆岩超前探测方面有较突出的成绩,得到成果应用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并多次获得科技成果奖。?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丽萍
张丽萍,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1996-2003年度就读于河南焦作工学院(现为河南理工大学),获地质矿产勘查学士学位和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2006年到长安大学工作,2007年7月调至山东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翟培合
翟培合,男,1970年4月出生,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资深教师,副教授。学习经历:1989年9月~1993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勘查地球物理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2005年7月,在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至今师从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尹会永
尹会永,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系讲师。2010年获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煤矿地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共发表论文19篇,EI收录2篇,参编教材一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1项,2007年9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思通
杨思通(1978-),男,河北沧州人,博士,讲师,2002年6月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地球物理专业,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6月获得山东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数值模拟和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教学和科研工作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仁超
杨仁超 (1976.05-),男,陕西商南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地质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讲“矿物学”、“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课程。1995年进入西北大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地质学专业学习;2002年获西北大学岩矿专业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山东科技大学;20 ...山东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山东科技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