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娟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汉语同义词与第二语言(L2)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并以《多国别易混淆词词典》为例,从学生版和教师版两个不同角度呈现了辨析易混淆词的具体分析方法,阐明重视易混淆词辨析及其研究的原因。在同义词的辨析方面,程娟教授分别介绍了汉语本体中同义词的辨析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同/近义词辨析。她指出,关于汉语本体同义词辨析目前主要有以词汇语义学、框架语义学(格语法)/配价语法、物性角色为理论基础的三种辨析方法与辨析角度。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同义词辨析研究和探讨范围更大,包括近义词、同义词组、准同义词组的辨析。辨析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替换法和义素分析法等。她强调,同/近义词的辨析单位、辨析方法和辨析角度仍存在分歧,例如辨析角度存在词位和义位之争,她认为辨析单位是义位,应该在义项的基础上来进行辨析。

关于L2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辨析问题,程娟教授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易混淆词的分析框架;二是易混淆词的辨析方法与辨析角度;三是易混淆词混淆原因分析。她认为,在易混淆词的三个辨析角度——语用角度、语法角度和语义角度中,语用角度考察是最重要的,而语用角度辨析的关键是词语搭配。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探讨了易混淆词的混淆原因,结合一些实例,指出母语、目的语和教材与工具书是造成L2学习者易混淆的三个主要因素。最后,她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以《多国别易混淆词词典》中的“可惜”和“遗憾”的辨析为例,分析了学生版和教师版在辨析易混淆词时,各个板块的安排的异同,例如教师版中将“常见误例”放在了第一个板块,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常见偏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讲座最后,程娟教授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电子词典的建设、“字本位”和“词本位”的关系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程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兼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主编《词汇专题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等多部专著,所领衔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团队获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