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华南地区处于东亚和东南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和扩散的十字路口,相关科学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如东亚早期现代人出现和演化过程、扩散和交流的复杂性、遗传多样性、石器文化独特性、哺乳动物绝灭事件、环境对演化的驱动、精细年代框架的建立等,值得广泛深入探讨。
会议从地层年代学、古人类学及旧石器考古学、分子遗传学三个方向展开,共有1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6位在读研究生作了相关学术报告。报告内容聚焦于东亚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相关的地层年代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分子生物学和古环境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在讨论环节,针对华南中晚更新世地层年代、华南地区中晚更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以及古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进展等问题,中外专家在线上和线下开展了讨论。

会议期间,针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南地区现代人起源与演化”举行了开题报告会,王伟教授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参会专家高度评价了项目前景和开题报告,并就开题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并对校区周边滨海第四纪地貌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民族博物馆、田东县博物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巴黎第五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和学生参加会议。文化遗产研究院暑期夏令营、第二届“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