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孝斌以传教士角色转变见证中西方交往模式变化,传教士态度从“自省-自觉”到“教化-征服”,再从“教化-征服”到“自省-自觉”。以“传教”为桥梁的中西方文化的互动,时而和谐,时而冲突,结构中主体间的互动产生了张力:个体与个体间的生存张力、国家与国家间的利益张力、文明与文明间的交流张力。这类张力的产生和平衡涉及的是观念体系和情感秩序的完善性问题,即如何走向“善”的问题。个体保持在一定的张力结构中,既是个体走向完善的关键,也是个体与他者进入“对话”时,从形式性迈进实质性的关键所在。一种无张力状态的“对话”或“模式”是无深度和易夭折的。
谢文郁教授作了点评。
林孝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201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主要为易经思想和宋明理学)与宗教、中西思想比较。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基督宗教研究》和《基督教文化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篇C刊。曾获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及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