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卫国表示,本讲座是为迎校庆120周年,由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和翻译学院联袂举办的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二期,也是“东方文化大讲堂”的第13期。
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在欢迎辞中表示,讲座立意和选题很好,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特征。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期待葛教授给在线师生带来知识的享受和境界的提升。

葛剑雄教授以“信息与人类文明”为开篇,讲述了人类文明与信息的密切关系,并梳理了古代信息传播的历程。从 “烽火戏诸侯”讲到为传递胜利消息徒步奔跑创造出“马拉松”等,其中详述了玄奘翻译佛经的过程。此外还介绍了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以及吴哥窟,进一步阐述了人类文明与信息的关系。随后,葛剑雄教授表示,信息的断绝、缺损、延迟或许成为情感、灵感的源泉,人类历史上众多的文艺作品都是由于信息的断绝与缺损才产生的。而现代信息传播太过发达,一切都数字化,导致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失去了创作契机。
葛剑雄教授表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量子通讯、脑科学都是有可能的。而信息的安全保障将成为极大的挑战。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该如何获得、如何选择、如何应用、如何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卫国教授表示,讲座为我们讲述了古往今来人类文明与信息的相互关系与发展。
山东大学中文信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玉麒教授认为讲座富有启迪,发人深思。海南师范大学曹春玲教授认为,讲座提到的信息爆炸时代的便利性,对学生来说反而是一个警示。习惯运用高科技手段,拍照片式的记录课堂讲授,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反而会减弱。上海外国语大学施建军教授说讲座简明易懂,受益匪浅。西安交通大学金中教授表示,讲座让自己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用差别和联系来分析信息。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日本大学****吴川认为讲座带来了知识享受和学术思考。鹿儿岛国际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战庆胜教授表示收获良多。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常委。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前任复日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泱泱汉风》《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葛剑雄自选集》《行路集》《碎石集》《长城的价值》等二十多部专著及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荣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郭沫若史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