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忠教授从新近受人关注的杜甫《石壕吏》文本解读争议破题,阐述文本解读作为文学研究之出发点的重要意义,然后以莫言研究为例,以《透明的红萝卜》《月光斩》《左镰》等为例,阐释莫言的劳动美学,解析其对于打铁、割麦、放牛、木匠活等乡村手工业劳动的丰富感受和生动描写,进而拓展到莫言对于鲁迅《铸剑》的酷爱与用多篇小说向鲁迅《铸剑》致敬的虔诚心态,更新了大家对莫言的理解,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
本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江西省写作学会、广东省写作学会等协办。
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旨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丰富和发展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立足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规律,致力于构筑以“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的通识课程体系。围绕人文与艺术、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科学三大课程版块,联合校区两大书院的高端通识课系列讲座平台,打造丰满立体的特色通识课程体系,重点培育核心通识课程,提升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致力于大学生美育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通识教育平台。